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全方位投資系統:學會基金經理人的操盤法,建立大局觀,少輸就會贏

全方位投資系統:學會基金經理人的操盤法,建立大局觀,少輸就會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197561
叮噹哥
財經傳訊
2024年3月21日
160.00  元
HK$ 128  






ISBN:9786267197561
  • 叢書系列:VIEW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7 x 23 x 1.3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VIEW


  • 商業理財 > 投資理財 > 投資學











    《資深經理人的高績效投資攻略》暢銷改封版



      簡單的幾個模組,讓有遠見的你理解總體景氣、產業趨勢及個股分析。



      整個2023年股市的起伏,主導力量在通膨及聯準會相應的利率政策。當市場感受到聯準會要降息,股市就會大漲,當市場感受到聯準會可能不降息,股市就拉回。



      另外一個主導的力量是新技術,人工智慧(AI)的發展。每當代表性廠商財報超乎預期,整個產業鏈上下游都跟著大漲。



      由於股市的漲跌,不只受個股營運績效影響,也被總經及技術變革等因素牽引。因此,不管你被動的進行指數投資,或是主動的挑選個股,都應對外在大環境的變化有所理解。這不只可以提升你的投資績效,也可以提升你的視野。



      你可能會說,了解個股就很難了,何況要了解總經和和產業?本書作者在法人圈工作二十年,近十年擔任基金經理人的工作。他曾操作百億以上的資金,專業投資機構的工作,讓他必須全面的掌握投資因素,在本書中,他把工作上運用的方法,簡化成小白也可以運用的系統。例如把景氣周期分為人性周期、經濟周期及信用周期,並利用美林時鐘來決定各周期的資產配置。



      他也說明觀察主要產業的關鍵指標,及個股的投資檢查清單,讓新手也容易依循。



      本書也說明不同性質股票的操作方法,如穩健成長股、快速成長股、周期股、高股息、轉機股、資產股。



      投資的目的就是要挑到飆股,同時要小心不要買到地雷股。因此你需要全面審視市場,一方面提高買到飆股的機會,同時避免踩到雷。



      所以你要了解投資時的景氣情況。在景氣好時,買進成長股;在景氣高點向下時,買進能源股及防禦性股票;在景氣加速衰退時,增加現金及公債比重。



      買進適合當下景氣循環的類股,自然容易挑中飆股,至少容易找到報酬率較好的股票。



      最好的蘋果樹上也會有爛蘋果,因此你要了解公司的競爭優勢來源(品牌、專利、牌照、網絡效應、轉換成本、規模效應),也要知道如何由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來找到好公司。



      每個產業的觀察重點不同,本書列出金融股、消費股、電子股、軟體股、醫藥股、工業股、原物料的關鍵指標。



      一個非專業的投資人,對幾千檔股票進行初步的篩選是必要的。以投資為業的專業人士,可以逐一審視個股,決定是否投資,但是一般人幾乎不可能。於是作者以兩個步驟進行投資檢查清單的建立。初步篩選(量化分析),以負面表列排除部分投資標的;進階篩選(質化分析),以正面表列找出好公司。



      成功的投資人,不只要慧眼識英雄,更要有風險意識。作者分享他的負面表列清單,讓讀者可以快速識別有問題的公司,如存貸雙高、對比申報給政府的數據差異大、難以置信的好表現、過度依賴關聯方交易、頻繁更替審計等。



      本書完整說明投資所需的知識後,最後解析投資的主體——投資人本身。許多投資人無法投資成功,根本的原因是心理層面。例如投資人買進一檔100元的個股後,就被買進的價格錨定,對於股價波動的關注更甚於基本面變化。如果股價下跌,就算知道買錯股票,也會抱著賠錢貨,然後告訴自己股價一回到成本線就馬上賣掉;如果股價漲了,只要一個回檔又立刻賣掉,深怕帳上獲利化為烏有,這會使投資人大賠小賺。你可以檢視自己在投資時,是否有發生同樣的問題,並加以改進。



    本書特色



      讓新手建立全面的投資視野




      以基本面投資,有二種操作方式:「由上而下」以及「由下而上」。由上而下是考量大環境之後,決定投資標的;由下而上,則是考量個股的表現。不管你偏好的方法是什麼,對這兩者最好都有一定的認識。



      不管是由上而下,或是由下而上,一旦決定買進某檔股票,就可以用技術面做為輔助,決定買點。



      當買進個股的原因消失時,搭配技術面出現賣出的訊號,你可以考慮賣出。



      本書全面說明基金經理人都在用的投資系統,讓你成為自己的基金經理人。並建立全面的投資視野。



      提供明確方法,讓你快速賺錢



      一個專業的投資人,有能力及時間蒐集每一家公開發行公司的資料,然後進行投資決策。但一般投資人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及精力,因此需要一個「快篩」系統。先排除大多數個股,集中心力,研究適合你的股票。



      本書作者以初步篩選及進階篩選兩個步驟,建立投資檢查清單。方法清楚明確,有利於初學者進入狀況。



      初步篩選,以負面表列排除部分投資標的,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 ?公司情況

      公司市值排序落在市場後三分之一

      首次公開發行(IPO)不到一年的公司



      ●?? ?獲利能力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低於15%

      投入資本報酬率(ROIC)低於10%

      淨利常年處於虧損的公司



      ●?? ?償債能力

      利息保障倍數低於10倍

      負債率超50%

      速動比率小於1倍



      ●?? ?經營能力

      商譽占總資產比重超過10%

      現金轉換周期(CCC) 常年高於120天



      ●?? ?現金流量

      經營現金流量常年低於淨利70%

      自由現金流量常年為負

      融資現金流量常年為正



      進階篩選,以正面表列清單找出好公司



      ●?? ?確認商業模式?? ?


      能夠簡單描述

      可以在不同地區複製,甚至進行海外擴張

      主要成長來自於內生動能,而不是外部購併

      不為了成長實施激進的擴張策略



      ●?? ?提供客戶何種價值?? ?

      對客戶來說是獨一無二的產品,不是眾多選擇中的一個

      對於消費產品或服務公司,能夠有精神層面的附加價值

      客戶結構較為分散

      客戶留存率較高

      應收帳款天數與同業相比較短

      面對通膨環境可以適時轉嫁成本



      ●?? ?供應鏈管理能力?? ?

      對單一供應商依賴程度較低

      應付帳款天數與同業相比較長



      ●?? ?行業競爭與發展?? ?

      公司所屬的行業賺錢相對容易

      競爭格局穩定,而不是激烈

      行業前景具有未來性

      在產業鏈中處於強勢位置

      受景氣循環的影響較小

      潛在的風險為何



      ●?? ?面對通膨環境?? ?

      具備足夠產品訂價權

      有能力降低成本

      具備輕資產特徵



      ●?? ?管理階層?? ?

      更重視公司長期戰略規劃,而不是短期業績表現

      景氣逆風時,願意犧牲部分利益,與供應商共體時艱

      經營困難時,優先選擇凍結薪資,而不是解雇員工

      創辦人沒有財務及重大經營操守瑕疵紀錄

      財富主要來自於公司股權,而非薪資



      大量的案例,讓你知道好公司的樣子,壞公司的把戲



      作者在第五章說明投資各行業所應注意的指標及現象,並以成功公司為案例,說明各行業頂尖公司成功的因素及表現;第六章說明各種公司玩弄財報的技巧,讓你認識股市的兇險,不被當?菜。


     









    第一章?? ?寫在投資之前

    ★你是哪一種投資人?

    趨勢型投資人自上而下的思維模式

    價值型投資人自下而上的思維模式

    投資組合的建構兩者並用

    ★趨勢型與價值型投資人差異

    你一定會做與不會做的事情

    價值投資向左,趨勢投資向右

    ★成長是價值的一部分

    大牛股長期的股價貢獻來自每股盈餘提升

    沒有成長的公司價值有限

    高速成長的公司持續有限

    價值的持續性比成長性重要

    ★逆向思維

    這好得不像真的?真的有這麼悲觀嗎?

    第二層次思考: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逆向思維成功關鍵:確保觀點是對的、韌性夠強

    ★安全邊際

    來源1:買入價格的安全邊際

    來源2:買入理由的安全邊際



    第二章 自上而下:認識周期的重要性

    ★萬物皆有周期

    人性周期:悲觀與樂觀、自信與絕望

    經濟周期:復甦、繁榮、衰退、蕭條

    信用周期:銀行是周期的主要因素

    ★周期下行順序

    政策底:積極財政政策與寬鬆貨幣政策

    市場底:春江水暖鴨先知,股市領先基本面落底

    經濟底:信用貸款邊際變化與經濟主要組成改善

    獲利底:高財務槓桿、高運營槓桿企業率先受惠

    ★不同周期間的大類資產配置:美林時鐘的應用

    過熱階段

    停滯性通膨

    通貨再膨脹

    復甦

    ★以2022年台灣市場為例



    第三章 自下而上:與偉大的公司作朋友

    ★建立投資檢查清單

    初步篩選:那些你不會碰的公司

    進階篩選:如何選擇優秀標的

    ★選擇對的行業

    選擇好行業事半功倍

    3種類型的行業:印鈔機、老水牛、角子機

    好行業重要特徵:供給端受限或收縮

    好行業重要特徵:競爭格局穩定,大者恆大

    好行業重要特徵:行業符合大趨勢

    好行業重要特徵:產業鏈中是誰分走了利潤?

    ★選擇優秀的公司

    競爭優勢來源:品牌、專利、牌照、網絡效應、轉換成本、規模效應

    重點在於股東回報,而不是淨利潤

    快速篩選財務指標: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

    ★技術指標的搭配

    選擇長期均線趨勢向上的公司

    一些股價的賣出信號

    一些股價的買進訊號



    第四章 不同屬性股票的投資方法

    穩健成長股:買對價格也可以賺大錢

    快速成長股:對基本面掌握要高,買賣要果斷

    周期股:1年抵10年的買賣,不是大賺就是慘虧

    高股息:配合基本面改善也可大賺一筆

    轉機股:壞孩子不容易變成好孩子

    資產股:有土斯有財,關鍵在於財產價值



    第五章 各行業關鍵指標與實戰

    金融股

    消費股

    電子股

    醫藥股

    工業股

    原物料



    第六章 投資風險

    市場風險:感受的風險與真實的風險

    行業風險:監管風險與趨勢改變風險

    個股風險:成長陷阱與價值陷阱

    數字魔術師:辨識公司財務安全的一些案例



    第七章 投資心理學

    ★投資是一種修行

    人類演化與行為財務學

    投資的過程也是對抗人性的過程

    ★幾種常見的心理謬誤

    定錨效應:城市老鼠與鄉下老鼠

    忌妒心理: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排斥反駁證據:道不同,不相為謀

    均數不回歸:這次難道又不一樣了嗎?

    展望理論:一鳥在手,勝過於二鳥在林

    過度自信:All in,哪次不All in

    ★克服人性的方法

    第二層次思考�換位思考

    為投資做紀錄

    嚴格的紀律





    序言



      叮噹哥從大學畢業(2005年)第一次接觸股票市場以來,至2024年投資生涯已經接近20年,當中包含15年買方(投信、壽險)及賣方(投顧、證券)行業經驗,這也是人生中最精華的青春歲月。想起還沒有入行的時候,叮噹哥也是一棵新鮮的韭菜,以為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再加上幾根K線就是投資的全部,一路跌跌撞撞嘗試過各種方法,但真正形成現在的投資系統與框架,卻是在入行後經過長期的訓練與反思,逐步建立、不斷修正而來。在買方與賣方的研究經驗也讓叮噹哥習慣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往往發現不同結論與觀點。



      投資是否容易?如何從宏觀角度決定資產戰略配置,透過行業研究化繁為簡、找出關鍵指標,以及從公司財報中驗證競爭優勢、發現細節,這些都需要時間與經驗的積累。因此,投資本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一個人成長最快的時候,往往是在艱難的環境中。盡可能多讀歷史,就可以少踩市場的坑。最終,很多事情的發生只是歷史一再重演,當你知道流行病、戰爭在歷史上如何影響股市,就能在新冠疫情劇烈蔓延、恐慌拋售的時候,保持情緒穩定與理性,至少做到不跟隨市場起舞,甚至,試著勇敢地加碼。



      本書希望給讀者一個比較完整的投資框架,內容從宏觀分析、行業研究、個股挑選,到一些重要投資觀念的建立。包含如何看待風險與心理偏誤。



      從架構上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前四章著重於投資方法與架構的建立,第五章花了很大篇幅概述各行業投資邏輯及重要觀察指標,最後兩章分別論述如何正確看待風險與常見的投資心理偏誤。



      你是哪一種投資人?有些人擅長自上而下的分析框架,從大局處著手,根據各個國家不同的經濟現況與變化,投資對應的國家或產業ETF。比方說2024年將面臨升息終點的美國股市、價值重估的日本股市、經濟快速增長的印度股市,以及AI供應鏈重鎮的台灣股市; 又或者從產業著手,投資全球AI浪潮下投資人工智能相關ETF,或者身材焦慮下投資減肥藥帶來龐大商機。



      另一類投資人則擅長自下而上的分析框架,透過不停地翻石頭、對公司深入研究,以股東思維逐步建立長期投資組合,透過長期持有分享公司經營利潤。



      此外,無論是哪一類投資人,都應該培養逆向思維的能力和安全邊際的概念,逆向思維是獨立思考的一部分,儘管市場大多數時候總是對的,只有當小概率事件發生時,逆向思維才能發揮作用,但正是這些小概率的事件,足以摧毀看似健康的投資組合; 安全邊際則是班傑明.葛拉漢提出的重要概念,投資人需要為可能發生的錯誤預留空間,也就是台灣人常說的「凡事不要太鐵齒」,投資中高估值的股票通常隱含對未來更多的樂觀預期,容錯的空間很低,一旦當期業績不能持續超預期,股價往往以慘跌收場。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別闡述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的架構方式。自上而下著重於對周期位置的判斷,在各種周期中,人性周期、經濟周期、信用周期最為重要。



      人性周期相對容易掌握,只要看看周圍人群的行為就可以知道(擦鞋童理論),多數人是戒慎恐懼、還是害怕錯過?幾年前的航運股大行情,叮噹哥就常常在用餐時候聽到鄰桌熱烈討論,這種害怕錯過的情緒是人性周期典型指標,市場情緒大多時候在樂觀與悲觀中擺動,投資人只須關注情緒端點位置,越靠近通常可利用性越高。



      經濟周期包含復甦、繁榮、衰退、蕭條四部分,再加上利率環境的變化,就形成著名的美林時鐘,投資人可以根據周期所在象限配置對應資產,比如2024年美國處在軟著陸階段,而通膨已經顯著降低,相當於美林時鐘的復甦象限,成長型股票表現就會相對較好。



      信用周期從銀行的角度描述信貸與資金面波動對市場的影響,這個周期通常會加大經濟周期的波動性,並隱含著巨大的社會成本,因此格外重要。



      自下而上則看重行業與公司的基本面研究,為什麼像META、亞馬遜、Google這些互聯網平台公司總是能穩定的產生大量現金利潤,而汽車、原物料行業卻常常在賺錢與虧錢中苦苦掙扎?了解每個行業的經濟屬性和進入門檻非常重要,投資中有錢也辦不了的事通常門檻都比較高,進入門檻造成的供給端稀缺特性,是行業投資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比如機場、交易所; 除此之外,對於如何選出理想標的,叮噹哥常用的投資檢查表,可以幫助讀者快速地縮小投資標的池,化繁為簡之後再針對有限的標的進行深入研究,投資人需要確認公司是否具備某種競爭優勢(品牌溢價、專利保護、牌照門檻、網路效應、轉換成本、規模優勢),了解競爭優勢形成的原因、是否能夠維持。



      第四章提供讀者投資組合的初步思路,根據成長速度與價值來源可以將多數股票分類為穩定成長股、快速成長股、高股息股、周期股、轉機股、資產股等六大類,穩定成長股看重估值、快速成長股重視營收增長動能、高股息股重視股息的可持續性、周期股需要留意庫存變化、轉機股需研究轉機題材及債務水準、資產股強調物有所值。投資人可以依據資產組合波動承受程度,來調整各種資產組合配置,比如年輕人更看重投資組合增值速度,可以提高快速成長股比重; 退休族更強調保本穩定,可以提升高股息、資產股配置比重。



      從賺錢容易的行業中選擇投資標的事半功倍,但是首先需要對行業邏輯有初步的瞭解與概念。第五章花了大量篇幅介紹金融、消費、電子、醫藥、工業、原物料等6個投資常見的行業,描述行業的經濟特性以及重要的觀察指標,並且皆有個股作為範例。這個章節彙整了叮噹哥多年行業研究的心得與經驗,希望能幫助投資朋友快速建立行業邏輯與研究方法,也是市場上少見著墨於行業分析的投資書籍。



      本書的第三部分,第六章節主要介紹投資風險,風險的定義指的是本金永久性損失,而不是股價波動。從股市的角度看,當市場恐慌下跌的時候,感受的風險(價格波動)很大,真實的風險(資產永久性損失)卻在下降,因此,真正賺大錢往往是在市場大幅下跌、恐慌拋售之後反彈的前兩年,對市場風險的了解有助於減少成為市場恐慌下的強制性賣方。



      對於個股而言,儘管估值是安全邊際重要來源,但真正的風險在於高估值成長股能否持續超預期增長(成長陷阱)?而低估值股票的價值會不會每下愈況,以至於估值越來越貴(價值陷阱)?



      一個損失30%的投資組合,需要上漲接近50%才能彌補損失;一個損失50%的投資組合,則需要漲100%才能回本。因此,對於叮噹哥而言,投資風險的重視程度至少與上漲的潛力相當,唯有在確保本金安全的情況下,資產的增值才有意義。



      除此之外,投資朋友還須謹慎使用槓桿(融資、期權工具),槓桿本身不會影響投資決策,只會放大決策的正確跟錯誤。



      最後,第七章投資心理學說的是人性偏誤,投資很多時候都是需要對抗人性,人類經過長期演化形成的風險趨避傾向以及群眾效應,是導致在市場恐慌下跌時候,跟隨大眾不計成本地奪路而逃的重要原因。而真正克服情緒、勇於在低檔建倉的投資人則需要第二層次思考及勇氣,這將構成本書最後的章節。



      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中,有幸能將投資生涯的知識與經驗積累,做有系統的整理,希望提供一個完整的投資框架,對準備踏入投資界的朋友能有幫助,也希望能與投資領域中的前輩們有一些共鳴。感謝台灣廣廈有聲圖書的邀稿,讓我有機會整理過去的片段投資筆記,包含一些靈感與犯錯紀錄,能夠對這十幾年來的投資經驗與心得做一個梳理,是很有意義也很酷的事。感謝這一路走來投資界朋友的支持,以及Joya Yu、源楷、Henry Wang、Irene Yu、Eric Lin為本書的校稿提供寶貴的意見,也感謝家人的陪伴。



      投資如同生活,希望這本書對於讀者在投資的道路上有所助益。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