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學習的隱形推手--科技、自律與塑造新世代的教學案例人生「是」戲:《賽斯書》生命模型與電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113641
賴秋琳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3月20日
173.00 元
HK$ 147.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7113641
叢書系列:
教育新視界
規格:平裝 / 318頁 / 17 x 23 x 1.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教育新視界
分
類
人文社科
>
教育
>
教育概論
同
類
書
推
薦
英國伊頓公學校長愛德華•利特爾頓論「教師」:工作培訓、紀律約束、教學活動、時間管理,獻給每位教育工作者
牛津大學副校長喬治•戈登論人才培育:推理能力、文學素養、品格塑造、人生遠景,英國文學家論大學教育
約翰.洛克論後天教育:身體健康、品德高尚、待人有禮、學識淵博,英國最著名哲學家的教育思想
華德福教育創始人魯道夫•史坦納論教育:模仿與遺傳、情感與意志、性格與藝術,以精神科學研究教育的基礎
林蔭下教育:新界和離島學校的故事
內
容
簡
介
近幾年來,教育界開始認識到教育科技對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科技的介入,提供學生更多學習的自主性。自律學習被比喻為推動學生前進的一股隱形力量,它不僅關乎個體自我管理,還包括共同調節、社會共享調節以及情緒調節。
本書探討自律學習的概念,透過理論與教學實踐的對話,闡述如何在教學現場落實目標設定、學習監控與成效反思。此外,藉由作者在教育科技領域的專長,本書提供了多種教學活動設計範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如何整合教育科技與自律學習理念於教學實踐。
本書特色
結合理論與實例,描述自律學習的理論與教學上之應用
提供多種自學、組內共學與組間互學策略與活動設計規劃
提供高引導、平衡式、高協作與高自學自律學習活動設計範例 ?
?
目
錄
推薦序一/李政軒? 教育部 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
推薦序二/郭伯臣?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前司長
推薦序三/黃國禎?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副校長
自 序
第一章 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定義、目的及發展
一、自律學習的定義及特性
(一)從研究家的觀察
(二)從教學現場的觀察
(三)從學習者的看法
二、科技融入自律學習的趨勢與教育目標
(一)科技在自律學習中的腳色
(二)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教學模式探討
三、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政策推動
(一)南韓的作法
(二)英國的作法
(三)新加坡的作法
(四)美國的作法
(五)臺灣的作法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自律學習的相關理論與應用
一、社會認知理論
(一)行為
(二)個人
(三)環境
二、自我效能
(一)自我效能參與學習活動的歷程
(二)自我效能的評估方法
三、後設認知
四、自我決定理論
五、動機理論
(一)內在動機
(二)內在控制與外在控制
(三)掌握目標與績效目標
六、社會認知期望值模型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自律學習的一家人
一、自我調節
(一)自我調節的定義與歷程
(二)科技與自我調節的結合
二、共同調節
(一)共同調節的歷程與促發時機
(二)科技與共同調節的結合
三、社會共享調節
(一)社會共享調節的意義與歷程
(二)科技與社會共享調節的結合
四、情緒調節
(一)情緒調節的意義與重要性
(二)科技與情緒調節的結合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自學策略應用
一、自我評估
二、組織和轉化
三、目標設定與規劃
四、尋求資訊與社交幫助
五、保持監控與複習紀錄
六、環境結構
七、自覺後果
八、時間管理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組內共學與組間互學活動設計與規劃
一、組內共學
二、組間互學
三、組內組間學習設計範例
(一)國語科文本理解活動
(二)國語科修辭與寫作活動
(三)自然科魯布.戈爾德堡機械設計活動
(四)寫作活動
(五)醫學類科醫療決策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教學活動設計
一、高引導科技輔助自律學習活動設計
(一)英語課程:單字練習
(二)數學課程:解題練習
(三)英語與閱讀課程:文章理解
二、平衡式科技輔助自律學習活動設計
(一)自然課程:生態觀察紀錄
(二)語文與綜合課程:書信體寫作
(三)綜合課程:職涯探索
(四)語文課程:語文解析與創作
三、高協作科技輔助自律學習活動設計
(一)跨領域課程
(二)科學探究課程
四、高自學科技輔助自律學習活動設計
(一)營養學
(二)資訊課程
參考文獻
?
序
自序
什麼是自律學習?是學生自發、主動學習的過程嗎?這個問題曾是我心中的第一個疑問,也可能是您的第一直覺。但自律學習並非止於此。它涉及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設定目標,並反思學習的成效。這與Zimmerman等學者的自律學習循環理論呼應,但我們的認識可能僅限於此。
有幸深入研究自律學習的我,更要感謝許多前輩的引導,讓我能在臺灣協助推動科技化教學相關計畫。近年來,教育學界逐漸意識到平板、手機等行動載具對學生學習的重要影響。學生在課堂的討論愈發活躍,他們的眼神充滿了熱情和好奇。他們開始將生活中的問題帶到課堂上,並形塑自己喜愛的學習方式。科技的介入不僅加強了師生、生生間的連結,更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多元化。學者們漸漸察覺,有一股隱形的力量正在推動學生不斷前進。
自律學習就是那股悄悄的推動力。本書的靈感來自2000年由Barry J. Zimmerman所著的《自律學習》。同樣採用了Zimmerman的寫作模式,探討自律學習的理論與科技的腳色,並透過生活案例進行驗證。您可能不知道,自律學習還包括共同調節、社會共享調節和情緒調節。在本書中,我們將共同探討這些方面以及許多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策略。您無需擔心,書中的生活案例和常用科技工具都是實用且易於理解的。
此外,本書的最後兩章提供了16個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教學活動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幫助您了解如何讓這股隱形的力量更加有力地推動您前進。
最後,我要感謝家人、師長的支持和栽培,以及臺灣許多中小學教師,他們的慷慨分享讓我得以深入學校觀察學生學習的真實狀況,並感受教學現場的脈動。完成這本書的特殊時刻——八月八日,臺灣父親節,我想將這本書獻給一直默默陪伴的父親。當您沉浸在自律學習的世界並透過這些教學案例深入理解時,您會發現,我們的生活中其實隨處可見那些默默付出的自律學習的指導者。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