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尋找湯德章:時代與他的七道難題

尋找湯德章:時代與他的七道難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207585
黃銘正
晨星
2024年3月01日
130.00  元
HK$ 110.5  






ISBN:9786263207585
  • 叢書系列:圖解台灣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7 x 23 x 1.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解台灣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台灣歷史 >











      紀錄片導演、本書作者從疑問到踏上追尋湯德章的足跡,足足超過五年的時間。

      湯德章是誰?為何須要記錄他的故事?



      湯德章生於1907年,父親為日本警察?井德藏,母親為臺灣人,因當時臺日還未能通婚,從母姓湯。湯父死於1915年?吧哖抗日事件,湯德章則死於1947年二二八事件,巧合的落在兩個政權移轉交替的歷史時刻。



      湯德章四十載的人生中經歷許多轉折,那些轉折要面臨選擇的條件和現在不同。如果能有時光機回到過去,回到湯德章面臨的社會環境與條件,轉換角色扮演,我們又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與決定?



      本書跟隨湯德章的臺、日足跡及家族的追憶,循線索進入複雜的殖民歷史,除了讓湯德章的生命史立體化之外,更提供讀者接近並理解那段時期歷史縫隙裡的處境。



    本書特色



      1.湯的40年生命史幾乎貼近日治時期近代台灣史,一生對其身分認同混淆的追尋,慢慢發展成為日後對公平正義及人權的追求。本企劃跟隨湯德章的台、日足跡及家族的追憶,循線索進入複雜的殖民歷史,除了讓湯德章的生命史立體化之外,更提供讀者接近並理解那段時期歷史縫隙裡的處境。



      2.本企劃同步配合《尋找湯德章》紀錄片( 109年度文化部紀錄片製作補助�台南市文化局拍攝補助)2024年3月公開上映前後曝光。


     





    〔推薦序〕序黃銘正《尋找湯德章》�李筱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作者序〕湯德章的七道難題

    【人物關係簡表】



    1.一九○七年我出生了, 但是在殖民社會裡,一切都很不一樣……

    日本人父親新居德藏

    ?吧哖事件前後

    身為警察之子

    成為師範生

    勒令退學



    2.臺南師範:第一次感受殖民體制的壓迫。如果你是湯德章,面對難題該如何選擇?

    一九二○年代的臺灣學潮

    退學後的浪流連

    燒木炭時期



    3.走上警察之路—是追尋父親的足跡?還是當時臺灣的警察是個好職業?

    警察之路

    與妻的羅曼史

    逮捕罪犯立功

    高階警官之路

    鹿沼事件



    4.鹿沼事件—當公平正義的天秤,遇上殖民統治者的政商壓力, 湯德章的選擇是?

    湯德章選擇執法

    調派廣東

    從廣東返鄉



    5.辭去警察高官,走向未知的律師路!這個世界是兩個世界的組合?

    東京旁聽苦讀

    專檢過關

    司法科合格

    東京生活片斷

    司法和行政雙科上榜



    6.聰一事件—湯德章選擇回臺灣的關鍵?

    回來或留下?返鄉的選擇

    [臺灣人辯護士養成之路]

    久違故鄉

    戰火將近

    從「?井」改回「湯」

    一個臺灣兩樣情



    7.才歡喜脫離殖民,走上政治之路,卻發現臺灣與中國的巨大差異。湯德章又一次生活在格格不入的體制中,遇到的難題就像他出生時一樣無解……

    司法體制分裂症

    [移植的臺灣法]

    律師資格的轉換:從日本到國府

    [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

    湯德章的兩難

    加入體制的選擇

    員林事件再次震撼社會

    [員林事件始末]

    行政長官陳儀的態度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在臺南

    事件中的湯德章

    事件現象學

    二二八臺南日曆

    湯德章被捕

    審判湯德章

    [湯德章判決文]

    大正公園的槍聲



    〔附錄〕

    【關於那些事與那些人—紀錄片〕尋找湯德章》�訪談篇】

    湯聰模

    二二八受難家屬

    冰店老闆李文雄

    歷史怪老子蔡顯隆

    記者楊淑芬

    關於圓環和紀念公園



    【導演問答題】

    【湯德章年表】(楊淑芬、黃銘正製表)

    【參考書目】






    推薦序



    序黃銘正《尋找湯德章》




      我的外祖父林心先生,是日治時代菁英青年薈萃的臺北師範學校的第一屆畢業生。他畢業後,隨即被分發到?吧哖(今臺南玉井)公學校任教。他第一年所教的班級(六年級)的班長就是湯德章,即後來二二八事件中遭國民黨軍隊處決的臺南名律師。



      外公在他的《六五回憶錄》(六十五歲時所寫的手稿,未刊行)中,形容他的學生湯德章「為人勤勉誠實,做事有魄力、負責,有點操行不修〔按:意指不修邊幅〕,但有懲強扶弱之氣慨」 、「頭腦明晰,做事認真,敢講敢為」。外公嘆息他這位學生,說:「若此人至今在世,也是成為政治舞臺之人也,可惜!」外公質樸的文字中,流露出對學生遭遇不測的惋惜,也讓人感受到時代悲劇的無奈。



      二二八事件當中,許多臺南的青年學生去接管警憲的武器,維持地方治安。我的二舅林俊介(當時就讀臺南師範學校)也參加接管武器的工作。但是,事後他沒有被捕,原來擔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臺南市分會」治安組長的湯德章被捕後,他一肩承擔所有責任,並將所有資料及名單事先銷毀,挽救許多地方人士與學生。所以,湯德章是我二舅的救命恩人。



      湯德章被綁赴臺南市民生綠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槍決示眾時,我的七舅(家母的么弟)當時約七歲,跑去民生綠園圍觀。他事後回憶說,他當時個子還小,在人群中看不到行刑場景,只看到身旁圍觀的大人們都在啜泣拭淚。



      我小學時代即數次聽外公在與大人們聊天時,提到他的學生湯德章,也數次提到二二八事件,都細聲輕嘆,讓我留下深刻印象,也埋下我日後研究二二八事件的動機。



      研究二二八事件,必然要了解湯德章。他的生命史,馱負著臺灣史的心酸血淚。他的身世,他的角色,他的心路歷程,他的英雄悲劇,足堪後人深省。



      湯德章,一九○七年(明治四十年)出生於臺南楠西,他的父親是來臺的日本警察,母親湯玉是臺灣女子。湯父曾擔任南化派駐所調查部長,因為一九一五年的?吧哖事件被臺灣人殺害,父親死後,湯德章遂從母姓。



      ?吧哖公學校畢業後,湯德章考入臺南師範,因飢餓偷吃宿舍的飯,遭退學。返家耕農,學燒炭,而後應考警察,被分派臺南警察局擔任巡查,之後升到警部。然因不滿日人的歧視待遇,加上他對臺灣人特別照顧,引來壓力,被迫掛冠而去。



      擔任警察期間,湯德章曾赴廣東支援警界,目賭中國官場的貪腐文化。



      湯德章辭職離開警界之後,遠赴日本,進入中央大學法律系隨讀,通過日本高等文官司法人員考試,返回臺南執律師業。



      二戰後,湯德章出任民間團體臺南市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主任委員,致力人權保障的工作。一九四六年,競選臺灣省參議員,列候補參議員。



      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爆發,三月六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臺南市分會」成立,湯德章被推為治安組長,協助穩定臺南局面,曾勸青年學生勿輕舉妄動。



      三月八日臺南市各界聚集於參議會選舉市長候選人,湯以第三高票被推舉為市長候選人之一。然而,國府軍隊進入臺南後,他於三月十一日以「率領學生占領警察局」罪名被拘捕。



      湯德章為了保護臺南地方菁英與學生,在軍人前來逮捕之前,及時將所有資料及名單銷毀,一力承擔所有責任。



      湯德章被逮捕後,在憲兵隊受到嚴厲酷刑,他遭受以木片夾手指之刑,手指腫得無法提筷,只能以口就碗吃飯。甚至還被反綁懸吊刑求一整夜,肋骨被槍托打斷!



      三月十三日湯德章雙腕被反綁,背後插有書寫姓名的木牌,押上卡車,繞行市街,然後押赴民生綠園槍決。被士兵推下卡車準備接受槍決的湯德章,神情自若,還向四周的市民微笑。行刑的士兵厲聲叱喝「跪下!」湯德章端立不動,破口大罵士兵,並高喊「臺灣人萬歲」。子彈穿入湯德章的鼻樑及前額,他仍然傲骨挺然,怒目圓瞪,過些時才倒下……。圍觀民眾隱隱啜泣……。事後士兵不准家屬收屍,任其暴露。



      湯德章四十一歲的生命,馱負著臺灣歷史的時代悲劇。



      他的父親遭到抗日的臺灣人殺害;但在日本統治下,湯德章以臺灣人身分,替臺灣人打抱不平,遭日本殖民當局之忌。



      他到日本求學,被當做是臺灣人;中國國民黨來了,他卻又被認定為日本人,成為中國國民黨軍人亟欲除滅的「首惡」對象。



      在橫跨兩個外來統治者之間,湯德章背負著尷尬、無奈,又吊詭的角色。他是悲劇時代的縮影,但是他的仗義行事,他的見義勇為,他臨刑前的從容就義,是臺灣難見的英雄。



      我很欣慰,也很感謝青年學者黃銘正,為臺灣寫下這本湯德章的傳記,一本系統結構嚴謹,卻又文筆生動流暢的傳記。希望能告慰湯德章蒙冤受辱的在天之靈;希望我們臺灣的青年後代,不要忘記心酸血淚的歷史。



      歷史不能忘,悲劇才不會再來。



    李筱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二?二四年一月一日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其 他 著 作
    1. 尋找湯德章:時代與他的七道難題
    2. 大台中紀事3:翻玩台中(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