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右手寫論文,左手寫科普:生理學者潘震澤自傳

右手寫論文,左手寫科普:生理學者潘震澤自傳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477206
潘震澤
三民
2024年2月28日
140.00  元
HK$ 126  






ISBN:9789571477206
  • 規格:平裝 / 200頁 / 15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 台灣人物 >











      左手創作科普文章

      右手研究生理奧秘

      一同探索潘教授精彩的人生!

      文字是一種表達方式,不分科學與文學



      ★踏上研究之路的契機

      生物學的啟蒙其實是家學淵源?是什麼原因促使潘教授踏上追求生命真理的旅程?



      ★初入研究之門,忙碌又充實的生活

      身處於陌生的國度,經歷哪些酸甜苦辣?還有突如其來的事件影響博士班考試的表現?



      ★學成歸國,發揮所長培育下一代

      能獨當一面後,潘教授如何在夢想的事業上一步步地耕耘、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教學理念?



      ★走出學術圈,踏入翻譯與寫作的領域

      選擇急流勇退,全心投入翻譯與寫作的起因為何?又怎麼會從事這個看似吃力不討好的職業?



      潘震澤教授是享譽國際的知名生理學家,在國內外獲得了無數的榮譽。他不僅是個科學家,更是個文學家。自退休以後,積極投身於科普事業,從事多年的科普寫作、科普書翻譯工作,其筆風文雅而又不失風趣,能夠將許多科學上的故事寫得扣人心弦,因而受到無數讀者的喜愛,也獲得了諸多科普寫作獎項。



      人的一生由記憶構築而成,本書從潘教授的童年回憶,紀錄了一生的軌跡。童年時代的閱讀啟蒙、求學路程上的點點滴滴、投入科學研究的動機、出國留學的辛苦與甜蜜、科學研究上的努力與心路歷程,以及退休後走上科普與翻譯寫作的心路轉折。



    編輯推薦



      于宏燦|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王道還|生物人類學者

      孫大川|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兼任副教授、總統府資政

      高涌泉|臺灣大學物理系兼任教授

      陳慶鏗|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Gene思書齋〉版主

      項國寧|聯合報執行董事

      謝坤叡|慈濟大學生理學科教授兼教務長及醫學院副院長



      潘震澤是成功的生理學家、科學寫手,他的心法、經驗值得有心人參考,自不待言。但是這本自傳不只是他一人的故事,而是兩代人的經歷——他的父母、師長、以及他那一代。臺灣今日的軟硬實力是那兩代人勞力勞心的成果。他們幾乎全都是歷史洪流中的無名氏,潘震澤的自傳是他們曾經存在的腳註。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腳註。——生物人類學者 王道還



      1972年進入臺灣大學時,我就結識了潘震澤教授和他後來的夫人馬金鳳女士。我們一別將近半個世紀,去年夏天有幸和他們重逢,聽他們細數大半生的故事,篤實、真誠、敦厚,彷彿回到從前。如今有幸先一睹書稿,內容字字句句坦誠無欺,就像科學家面對自己的實驗;由於都來自肺腑之言,文字自然產生無法抗拒的魅力,如見其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總統府資政 孫大川



      我認識潘震澤教授已久,但從不知他有如此精彩的人生!

      一位在研究、教學、服務都有傑出表現的學者,他的回憶錄能給年輕學子最真切的啟發。——臺灣大學大物理系兼任教授 高涌泉



      這本好書刻劃一位傑出的生理學家及科普教育家在臺灣這片土壤孕育之下成長茁壯的心路歷程。摯友震澤以流暢文筆分享他如何發揮個人天賦,適時利用手中可掌握之資源,於逆境時擇善固執,於順境時持續朝目標邁進。尤為感人者,是書中洋溢震澤對父母、師長、好友,特別是金鳳感恩之情,為目前社會爭功諉過的風氣注入一股清流。——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 陳慶鏗



      與震澤自高中一年級結識,迄今已逾半世紀,彼此投緣,成為摯友。震澤出書回憶生平,捧讀之餘,滿心歡喜。震澤是一位平淡平實的人,也因為如此,人生的每一階段,他都做得到位,實實在在,童叟無欺。他的回憶錄,就像他崇奉的科學一樣,洋溢理性的色彩,曖曖內含光。——聯合報執行董事 項國寧



      如果是有志於科學研究,甚至是生物醫學的研究者,不可不讀此書,因為它讓你知道科學的入門;如果是現今就讀理工醫農學院的學生們,也不可不讀此書,因為它就是你現在可能的經歷;如果是普羅大眾,更推薦閱讀此書,因為它讓你一窺科學家、大學教授的成長歷程。——慈濟大學生理學科教授兼教務長及醫學院副院長 謝坤叡



    ?


     





    推薦序

    我的回憶(代序)

    第1章? 我的童年

    第2章? 五育並進的竹中三年

    第3章? 臺大動物系的日子

    第4章? 大學課外活動與戀愛

    第5章? 初入研究之門與師承

    第6章? 笑中帶淚的日子:我的留學生活

    第7章? 韋大生理系攻讀博士

    第8章? 博士後研究階段

    第9章? 陽明醫學院

    第10章? 我在陽明的研究與生活

    第11章? 校內外學術活動

    第12章? 我的教書生涯

    第13章? 我的翻譯寫作之路

    第14章? 感想與感謝

    附錄



    ?





    推薦序



    一個另類的生理學者所捕捉到的臺灣現代史




      或許你可能不會如此深刻地體悟到,臺灣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移民社會!不僅僅有早年「唐山過海」的「經濟移民」,更有1949年世局丕變下的「戰爭移民」,他們在不同年代為臺灣留下深遠的影響與契機。潘震澤教授的自傳——「右手寫論文,左手寫科普:生理學者潘震澤自傳」,不僅見證了臺灣外省移民二代的人生軌跡,還捕捉新興學科——「生理學」在臺紮根的歷程。更重要的是,在老師筆下,我們看到教育促成臺灣社會進步的關鍵貢獻。



      潘老師的家世十分普通,在那個烽火不休的年代,他年輕的父母經歷中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又隨即捲入血腥恐怖的國共內戰,並跟隨就讀的學校來到臺灣避難。新生活也並非一路平順,但韌性使然,他們攜手建立了家庭,養育潘老師一家四兄妹。潘老師在求學中培養出閱讀與音樂的嗜好,課業也不曾落下,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雖並未如其所願考上醫學系,但若我們換個角度仔細一想,音樂教育是新竹高中的一位音樂老師與一位校長堅持的理想所致,而閱讀則是家庭素養教育的體現。在當時的菁英高中,即使不是人人如此,但潘老師的際遇,也算是很常見的一類。



      後來,潘老師來到臺灣大學就讀,是當年除了提供高等教育之外,以基礎科學領域來說,少數容許學術研究的場域之一。毫無疑問地,研究需要仰賴一群人努力,且不斷地累積,那些已經留學(主要是留學美國)歸國的教授們,帶回新知識、新方法、新思維,以及嶄新的教學理念,一一在校園內推展開來,成為重要的基石,更替學子們開了一扇窗,可以看到更寬廣的新境界,即便那是一扇望向美國的窗。於是,潘老師和無數的臺大校友一樣,踏上了留學之路,見識了美國社會的美與醜。



      潘老師學成後居然沒有留在美國,而是回臺任教,被在美友人認為是個衝動的決定,畢竟在當時的社會風氣底下,存在著「混的不好」才會返鄉的想法。不過,臺灣已和先前不同,新設立的陽明醫學院(現為陽明交通大學)急需師資,因此潘老師受邀成為該校生理研究所的一員。除了繼續進行生理醫學的研究,培育生理相關人才之外,同時也教授醫學院學生基礎生理學。在這之中,教書是比較例行的工作,需要從原理講起,一步步建立基本觀念;研究就不同了,要帶領研究生發現新知,形成一個知識產業鏈,並且要有能力「行銷」全球——將論文發表於國際期刊。面對嶄新的挑戰,潘老師傑出的表現獲得國科會大獎,這是一個極高的榮耀!根據書中的描述,初得獎時他感到有點意外,算是對制度公平性的一種讚賞吧!就如同前面所說,他來自一個普通家庭,能獲此榮譽,也算是臺灣社會進步的表現。



      除了學術工作,潘老師也講述了他的家人、師生關係與投入科普教育的過程,絕對是一本精彩的書!我把這些都留白,等待各位自己去細細品味,尤其是四、五、六年級生們,裡頭有很多我們共同的經驗與回憶!也歡迎後輩們一同了解當年的歷史光景。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于宏燦




    其 他 著 作
    1. 右手寫論文,左手寫科普:生理學者潘震澤自傳
    2. 科學讀書人:一個生理學家的筆記(三版)
    3. 科學讀書人:一個生理學家的筆記(二版)
    4. 發現人體:生理學簡史
    5. 為什麼腸胃不會把它自己消化掉?:揭開人體生理的奧祕
    6. 蛋白質殺手-狂牛病、致死性失眠症與普利子的糾葛之謎
    7. 生活無處不科學
    8. 科學讀書人-三民叢刊275
    9. 醫學這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