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他賣了一隻鬼及其他

他賣了一隻鬼及其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350621
劉漢初
小魯文化
2024年3月01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6267350621
  • 叢書系列:我自己讀的童話書
  • 規格:平裝 / 128頁 / 17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我自己讀的童話書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故事/小說 > 中國古典











      國學×文學×美學×故事×閱讀,一次到位



      宗定伯為什麼賣鬼?

      聽說稽康的〈廣陵散〉是鬼琴師傳授的,

      擅長種菊的黃英為什麼會種出「醉陶」?

      趙師雄在雪地裡遇到長袖善舞的曼妙女子是鬼還是夢一場……

      無論是新死鬼、舊鬼、鬼琴師,還是菊花、梅花幻化成人成精,

      人鬼之間的人性、義理以及情感,

      將在優美巧妙的改寫詮釋與趣味有致的水墨插畫中,

      等你來閱讀,探究與領略……



      你怕鬼嗎?《他賣了一隻鬼及其他》由國學教授劉漢初老師,從《列異傳》、《聊齋志異》及《幽明錄》等經典古籍中,精選出六篇故事,重新加以改寫、詮釋。除了主題要旨不遠離原作之外,更添加許多騰挪變化,把情節寫得加倍鮮活,增加情趣和活力,更引人入勝的是,連聲音效果也周密經營,故事的進行皆帶著節奏,製造出時快時慢的速度感,使讀者領受到內中的感人力量。例如〈新鬼阿南的進修課〉加進了有深度的思想,凸顯其人生哲理。〈趙師雄羅浮疑夢〉這樣的題材甚少出現在兒童文學中,作者則融入了美感教育在其中。



      值得一提是,書中的大量插畫,乃由插畫家陳美燕老師繪製,其嚴謹考究、充滿意蘊的水墨畫,彷彿是虛實之間的媒介,引領讀者穿越時空享受故事的奧妙。



    本書特色



      1.給予讀者豐富遼闊的想像空間


      很多人對故事可說又愛又怕,究竟鬼存在不存在呢?本書故事裡出現的鬼怪,千奇百怪隻隻魅力十足,與人之間的人鬼關係也教人尋味,尤其在作者電影般的手筆,相信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2.掌握改寫的要旨與精神

      改寫這件事不能只是「簡化」,還應該是「再創作」,改寫者對原著的內容和精神掌握到什麼地步,自然呈現的趣味也不同。劉漢初老師這本橋梁書,不疾不徐、不褒不貶、不說破原旨的說故事方式,相信孩子在能夠理解的文字下,更願意反覆咀嚼經典作品的內涵。



      3.鼓勵孩子親近古文

      每篇故事之後都附加古籍原文,希望孩子有機會參閱古書,嘗試讀懂原著,打破古文不是沉悶就是不容易親近的刻板印象,進而願意多多接觸古文。



      4.「探究式閱讀」促進深度理解

      每篇故事後面接特別設計有「探究式閱讀」,讓孩子在閱讀經典故事後,透過「探究式閱讀」中的問題提問,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培養思辨的能力。



    感動推薦



      吳雯雯�送報伕創意閱讀寫作坊創辦人

      邢小萍�臺北市古亭國小校長

      林于弘�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林文?�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助理教授

      林明進�建中退休教師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

      侯秋玲�台灣小學語文教育學會理事、臺灣師大教育博士

      范姜翠玉�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台灣小學語文教育學會理事

      張永德�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退休副教授

      張清榮�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退休教授

      陳正治�大學教授裡的兒童文學作家

      陳安儀�閱讀寫作老師

      陳欣希�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理事長

      黃毅娟�香港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會長

      楊宗翰�作家、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

      鄒敦怜�兒童文學作家、龍傳文創顧問

      蔡麗守�新北市海山國小閱讀教師

      賴以誠�臺北市麗山國中國文教師

      顧翠琴�資深閱讀推廣人

      (按照姓氏筆畫列名)



      邢小萍�臺北市古亭國小校長

      一本好書從故事的內容、插畫的美感到對讀者的啟發……都要能引人入勝。這本與「鬼」有關的兒童文學好書《他賣了一隻鬼及其他》特別與眾不同:作者是位國學教授——劉漢初教授,插圖繪者陳美燕老師運用水墨畫突顯虛實整合的意境;故事則是六篇精選華麗版的經典古籍,增添豐富的描寫素材,讓「鬼」能跟現代接軌,適合全家一起欣賞!



      侯秋玲�台灣小學語文教育學會理事、臺灣師大教育博士

      劉教授不寫「啞巴文章」,所以讀本書裡的故事時,請聲情並茂地讀出來,充分感受這些鬼故事的趣味。

      劉教授是雕寫細節的大師,所以孩子們一邊讀這些鬼故事,腦海中必然生出畫面想像,肯定會忍不住地演了起來,這時,大人們,請好好欣賞、用力鼓掌,就足了。



      范姜翠玉�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新北市特教輔導團專任輔導員、台灣小學語文教育學會理事

      聰明、可怕、可惡、善良、膽小、凶猛、淘氣、迷糊……哪些語詞描繪了你對「鬼」的想像呢?進入這本書會讓我們發現原來鬼不全是曾經以為的形象,進入這本書也會讓我們開始思考人與鬼之間的差異究竟是眾多還是幾希。此外,透過情節的添加,和人物的異動與刻畫,作者用文字為讀者製作了一部部生動的故事電影。如果你想在翻新鬼世界的同時又能感受文字之美,那麼一定要讀《他賣了一隻鬼及其他》。



      張永德�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退休副教授

      鬼,可以走進兒童文學嗎?倒要看那是怎麼樣的鬼?出自經典古籍的鬼,承載的是文化;經由當代作家改寫的鬼,注入的是新的視角。

      鬼加上鬼會不會太恐怖?新鬼阿南因為得到老鬼六斤的指點,把握到凡人心性的特點,終於可以飽餐,讓人看到的是幽默和閱世的智慧(〈新鬼阿南的進修課〉)。只有鬼,還不夠,加上人,故事變得更引人入勝。宋定伯遇見鬼,反過來把鬼賣掉,勇氣與機智過人(〈他賣了一隻鬼〉);嵇康與鬼因古琴結緣,開展一次關於樂曲創作與演奏的對談,細膩動人(〈鬼琴師〉)。

      還有那水墨插畫,把文字轉化成動態、影像和美感。劉漢初與陳美燕聯手,想不到有什麼理由鬼不能走進兒童文學。



      張清榮�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前教授

      劉漢初教授《他賣了一隻鬼及其他》一書,在六朝志怪故事「粗陳梗概」文本上「施之藻繪,擴其波瀾」(魯迅語)。不獨鋪敘情節、設計對話、刻畫人物個性,更且文采斑斕,頗有可觀。文末設計「探究式閱讀」,讓讀者深究原文意涵、人情、義理……得知道士、鬼怪、花精亦如常人,值得親近了解,故事充滿趣味性。全書文言白話併呈,是最生動之兒文佳作,值得大力推廣。



      黃毅娟館長�香港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會長

      現代人都以為古文艱澀難懂,經過劉漢初教授改寫的故事《他賣了一隻鬼及其他》,讀古文看鬼故事,有一番特別的趣味。

      鬼故事從古至今,不乏凄美恐怖的題材,讓人心生憐惜也讓人驚怕,卻又忍不住幻想,好奇想一探結果。劉漢初教授解讀改寫的幾個鬼故事,行文輕快跳脫,呈現動畫感,去除了鬼故事中更多的恐怖感。最後一個故事《趙師雄羅浮疑夢》,更呈現如仙境一般優美的奇幻場景,讓人如親臨其景,陶醉其中,從另一角度,細述古文的妙趣意境。相信可以增加現代讀者對古文的鑑賞力及閱讀興趣。



      鄒敦怜�兒童文學作家、龍傳文創顧問

      讀這本《他賣了一隻鬼及其他》,就好像一個高明的說書人在面前,唱作俱佳的為你說故事。作者的文字拉出一個獨特的時空,閱讀時能融入故事中的場景氛圍,故事中的角色互動精彩,情節鋪展緊湊,結尾溫暖而引人深思。

      除了故事好看,作者也讓這本書多了語文學習的功能性:作品之後附上「原文出處」,閱讀時可以比較原文和故事的異同;每篇故事之後的「探究式閱讀」,包含詞語、內容的深究,文本延伸的寫作活動等等,幫助讀者掌握閱讀的關鍵點。



      賴以誠�臺北市麗山國中國文教師

      晉代以來的各種志怪筆記為我們的文化提供了許多奇幻的形象,有我們熟知的狐狸精、道士和鬼怪,只是我們的孩子不一定有機會、有能力讀完一整本文言的「鬼故事」。如今有劉老師幫我們用流暢易讀的文字把故事「演」出來,孩子們才能踏入志怪類小說的世界。更何況,這些古代異聞本來就是古代文人閒暇時聊天談話的素材,現在用來做為與孩子探討人性或社會議題,也非常有價值。畢竟——文字裡寫的是奇異鬼怪,事實上,說的都是人的故事!



      *無注音

      *適讀年齡:9歲以上


     





    自序

    一 他賣了一隻鬼

    二 新鬼阿南的進修課

    三 鬼琴師

    四 醉陶

    五 盜亦有道——老道士的梨子戲法

    六 趙師雄羅浮疑夢

    導讀——鬼的魅力



    ?





    自序



      《他賣了一隻鬼及其他》的六個故事,都改編自古書裡的奇聞異事,聰明的讀者一定看得出,改寫比原文長得多,不同之處在於情節的添加,和人物的異動與刻畫。



      我一向認為,寫故事不是用「說」的,而是用「演」的。作者處理文字,應該像拍一部電影,所有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導演指揮下的演員;所有的情節描述,都是導演設計的埸景。作者寫故事,是在「表演」,不在「說明」。正如一般的好電影,導演是不會現身片中說三道四的,觀眾欣賞電影,是從紛繁的光影和音效中,自行尋找其間的意義和趣味。



      所以,我的責任在把情節寫得加倍鮮活,使人物形象加倍強烈清晰,而聲音效果也要周密經營,最好讓故事的進行帶著節奏,製造出時快時慢的速度感,使讀者領受到內中的感人力量,這樣就完美了。大家不妨用看電影的心情,讀讀這裡的故事,再想想你能捕捉到什麼感受。



      我又相信,作為古老故事的改編者,應該容許有相當的自由,不受原故事的拘限。除了主題要旨不宜過於遠離原作之外,他可以有許多騰挪變化,一切都是為了增加情趣和活力,要是能夠深刻化原著的意義,那就更為理想了。



      這六個故事之中,〈他賣了一隻鬼〉是二十多年前的舊作,原是為教師研習會的國民小學國語科實驗教材寫的;筆法有點誇張,那是為了趣味,讓小學生喜歡閱讀,內容和原作差異不大。其他故事則是去年底和今年初完成的,我自己覺得,在主題意義和氣氛營造上,與原作都很有些不同。〈趙師雄羅浮疑夢〉的故事幾十年前就讀過,始終喜歡;原作文筆簡明雋永,意境絕美,一直害怕改寫不好,對不起原作者。目前這樣的成品,把雋永轉向奇幻,似乎還過得去。〈鬼琴師〉裡,嵇康和〈廣陵散〉在歷史上確有其事,當然鬼琴師是小說家的杜撰,至於〈廣陵散〉是刺客之曲,確實曾經有學者研究過的。〈新鬼阿南的進修課〉則增加了讀書人一節,那是因為古時儒釋道三教並存,原故事少了儒家一教,特添上以加些色彩。〈醉陶〉原文有好些議論,對年輕的朋友可能不易理解,寫起來又會讓文章變得臃腫,所以大都刪減了。



      故事後面的「探究式閱讀」,是陳瑞櫻老師幫忙做的,她是資深的國小教師,比我更懂得年輕人的閱讀心理。書後導讀〈鬼的魅力〉撰寫者吳敏而教授,則是語言心理學家,多年來我們是共同關懷國小語文教育的夥伴。十分感謝她們願意相助,使得這本書增色不少。


    劉漢初寫於二○二三年十一月一日洛杉磯旅次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