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臺灣水生植物圖鑑(增訂版)

臺灣水生植物圖鑑(增訂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207158
李松柏
晨星
2024年2月06日
317.00  元
HK$ 269.45  






ISBN:9786263207158
  • 叢書系列:台灣自然圖鑑
  • 規格:平裝 / 512頁 / 15 x 22.5 x 2.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台灣自然圖鑑


  • 自然科普 > 動物/植物 > 圖鑑 > 植物圖鑑











      本書為2007年出版《臺灣水生植物圖鑑》的增訂版,新版本中收錄了全臺300種水生植物。



      全書以植物的「生長類型」來作編排,並依照新的分類系統作架構調整,除了科名、學名做了部分更動,內容也做了一些修改。石松類植物及蕨類植物參考TPG(Taiwan Pteridophyte Group, 2019)之架構,被子植物採用 APG IV之系統(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2016; Lin & Chung, 2017),植物保育等級以《2017 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為基礎,並根據最新研究及野外資訊調整其保育等級。



      無論是湖泊、溪流、水田、沼澤溼地,或是海岸潮間帶等,各式各樣的水、溼生環境,孕育了臺灣豐富的水生植物資源。



      我們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蔬菜-「茭白筍」,原來就是菰的莖部被「黑穗菌」寄生後變得肥大而來;四神湯中的食材-芡實,其實就是來自於芡的種子;高雄美濃的農業特產「水蓮」,其實就是龍骨瓣莕菜細長柔軟的長枝,而這些物種全都是水生植物的成員喔!



    本書特色



      ◆詳介300種水生植物,說明其分布、生育地環境、形態特徵、特性及觀察研究心得,並收錄有關該植物的國內外相關研究資訊,讓您掌握各物種鑑別重點。

      ◆針對較難以辨識的物種,提供檢索表讓讀者得以獨力進行辨識各類同屬水生植物的異同。

      a◆依據《2017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並參考最新研究及野外資訊標註各物種的保育等級。


     





    推薦序

    作者序

    如何使用本書



    認識水生植物

    什麼是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的生活型

    水生植物的生態特性

    葉形的變化

    通氣組織

    根部的功能

    傳粉的多樣性

    繁殖策略

    臺灣水生植物的多樣性

    臺灣水生植物的生育環境



    水生植物家族

    ◆水韭科

    臺灣水韭

    ◆田字草科

    田字草

    ◆紫萁科

    分株假紫萁

    ◆水龍骨科

    三叉葉星蕨�水社擬茀蕨

    ◆鳳尾蕨科

    鹵蕨�北方水蕨�水蕨

    ◆槐葉蘋科

    卡州滿江紅�滿江紅�人厭槐葉蘋�槐葉蘋

    ◆金星蕨科

    毛蕨

    ◆爵床科

    異葉水蓑衣�披針葉水蓑衣�大安水蓑衣�小獅子草�柳葉水蓑衣�宜蘭水蓑衣�南仁山水蓑衣

    ◆番杏科

    海馬齒

    ◆莧科

    長梗滿天星

    ◆繖形科

    水芹菜�翼莖水芹菜�澤芹

    ◆五加科

    臺灣天胡荽�白頭天胡荽�銅錢草

    ◆菊科

    帚馬蘭�鱧腸�光冠水菊�翼莖闊苞菊

    ◆十字花科

    蔊菜�豆瓣菜

    ◆蓴科

    蓴�白花穗蓴�紅花穗蓴

    ◆桔梗科

    半邊蓮�短柄半邊蓮�圓葉山梗菜

    ◆金魚藻科

    金魚藻�五角金魚藻

    ◆旋花科

    空心菜

    ◆茅膏菜科

    金錢草�長葉茅膏菜�小毛氈苔

    ◆溝繁縷科

    短柄花溝繁縷

    ◆豆科

    變葉山螞蝗

    ◆苦苣苔科

    玉玲花

    ◆小二仙草科

    小二仙草�粉綠狐尾藻�聚藻�烏蘇里聚藻

    ◆田基麻科

    探芹草

    ◆金絲桃科

    地耳草

    ◆唇形科

    地筍�耳葉刺蕊草�水虎尾

    ◆狸藻科

    黃花狸藻�南方狸藻�挖耳草�長距挖耳草�絲葉狸藻�禾葉挖耳草�利維達挖耳草�史氏挖耳草�圓葉挖耳草�三色挖耳草�紫花挖耳草

    ◆母草科

    泥花草�旱田草�美洲母草�擬櫻草�陌上菜�心葉母草

    ◆千屈菜科

    耳葉水莧菜�水莧菜�長葉水莧菜�多花水莧菜�水杉菜�沼澤節節菜�輪生葉水豬母乳�美洲水豬母乳�水豬母乳�瓦氏水豬母乳�菱�小果菱�鬼菱�臺灣菱

    ◆睡菜科

    黃花莕菜�小莕菜�龍骨瓣莕菜�印度莕菜�龍潭莕菜�荇菜�擬龍骨瓣莕菜

    ◆蓮科

    荷花

    ◆睡蓮科

    芡�臺灣萍蓬草�齒葉睡蓮�子午蓮�亞馬遜王蓮�克魯茲王蓮

    ◆柳葉菜科

    白花水龍�翼莖水丁香�美洲水丁香�細葉水丁香�水丁香�卵葉水丁香�沼生水丁香�小花水丁香�臺灣水龍

    ◆蠅毒草科

    溝酸漿

    ◆車前科

    過長沙�水馬齒�凹果水馬齒�毛澤番椒�虻眼草�紫蘇草�擬紫蘇草�異葉石龍尾�田香草�無果石龍尾�長柄石龍尾�桃園石龍尾�東方石龍尾�屏東石龍尾�絲葉石龍尾�越南毛翁�微果草�水苦藚

    ◆蓼科

    毛蓼�雙凸戟葉蓼�水紅骨蛇�宜蘭蓼�紅辣蓼�長箭葉蓼�水蓼�蠶繭草�白苦柱�早苗蓼�睫穗蓼�盤腺蓼�小花蓼�香辣蓼�紅蓼�細葉雀翹�腺花毛蓼�絨毛蓼�箭葉蓼�戟葉蓼

    ◆報春花科

    玉山櫻草

    ◆毛茛科

    水辣菜�石龍芮

    ◆茜草科

    小牙草�小葉四葉葎

    ◆三白草科

    蕺菜�三白草

    ◆密穗桔梗科

    尖瓣花

    ◆堇菜科

    如意草

    ◆菖蒲科

    水菖蒲�石菖蒲

    ◆澤瀉科

    窄葉澤瀉�圓葉澤瀉�水金英�黃花藺�冠果草�瓜皮草�三腳剪

    ◆水蕹科

    臺灣水蕹

    ◆天南星科

    芋�疏根紫萍�青萍�品藻�大萍�水萍�無根萍

    ◆鴨跖草科

    竹仔菜�蔓蘘荷�水竹葉�矮水竹葉

    ◆絲粉藻科

    單脈二藥藻

    ◆莎草科

    多穗麃草�雲林莞草�單穗薹�聚生穗序薹�鏡子薹�克拉莎�華湖瓜草�密穗磚子苗�異花莎草�頭穗莎草�高稈莎草�球穗扁莎�畦畔莎草�覆瓦狀莎草�風車草�碎米莎草�單葉鹹草�點頭莎草�斷節莎�紙莎草�毛軸莎草�寬柱莎草�矮紙莎草�粗根莖莎草�裂穎茅�牛毛顫�桃園藺�黑果藺�針藺�荸薺�甜荸薺�彎形藺�日月潭藺�四角藺�小畦畔飄拂草�彭佳嶼飄拂草�水虱草�五稜飄拂草�點頭飄拂草�嘉義飄拂草�水蔥�毛三稜�黑珠蒿�石龍芻�白穗刺子莞�布朗氏刺子莞�三儉草�馬來刺子莞�大井氏水莞�匍伏莞草�水毛花�疏稈水毛花�臺灣水莞�莞�蒲�大莞草

    ◆穀精草科

    連萼穀精草�七星山穀精草�小穀精草�南投穀精草�尼泊爾穀精草�小島氏穀精草�大葉穀精草�菲律賓穀精草�松蘿湖穀精草

    ◆水鱉科

    瘤果簀藻�有尾簀藻�日本簀藻�水蘊草�貝克喜鹽藻�卵葉鹽藻�水王孫�水鱉�瓜達魯帕茨藻�拂尾藻�印度茨藻�小茨藻�水車前草�泰來藻�苦草

    ◆燈心草科

    燈心草�絲葉燈心草�錢蒲�鴛鴦湖燈心草�玉山燈心草�小葉燈心草

    ◆田蔥科

    田蔥

    ◆禾本科

    稗�水禾�柳葉箬�李氏禾�野生稻�稻�海雀稗�蘆葦�開卡蘆�囊穎草�稃藎�鹽地鼠尾粟�菰

    ◆雨久花科

    布袋蓮�鴨舌草�多花鴨舌草

    ◆眼子菜科

    馬藻冠�果眼子菜�異匙葉藻�眼子菜�柳絲藻�匙葉眼子菜�龍鬚草�角果藻

    ◆流蘇菜科

    流蘇菜

    ◆香蒲科

    東亞黑三稜�水燭�香蒲

    ◆蔥草科

    蔥草

    ◆薑科

    野薑花

    ◆甘藻科

    甘藻



    植物用語圖示

    中名索引

    學名索引

    參考文獻

    難字讀音





    作者序



    一雙腳凸遍水生植物處女地




      也許是今生註定,也許是因緣際會,我與植物結下不解之緣。說是今生註定,是因為我的姓名三字,全與植物相關。回憶起碩士班時參加臺大「竹師校友會」,初見當時就讀中文所的學妹,她與我交談的第一句話就是:「學長,你叫李松柏,又唸植物所,你是生來就註定要唸植物的嗎?」至於因緣際會,是基於踏進水生植物領域,純屬偶然,本非夙願。待在竹師生物社與自然組期間,有機會跟隨許中泰老師參與許多探索生物領域的活動,只是當時興趣尚廣-有段時間,迷戀蕨類;也有陣子,鍾情螃蟹。在生物研究的廣闊世界裡,與水生植物的相遇,尚待機緣……



      師專畢業之後,家住海線的我,本著男兒志在四方的豪情,並不想即刻返鄉任教,因而選擇到臺中霧峰教書;而師專同窗李進德,就在隔壁小學服務。每逢假日,我便往山裡跑,尋覓令我著迷不已的蕨類植物。一天,進德手握兩株不知名的水生植物來找我,要我鑑定,當時的我著實不知這兩株植物的「身分」,為此只好親自到它們的水生棲地考察一番,並檢索相關資料,而後判定這兩株植物分別是水蕹以及萍蓬草,且皆是外來種。這件事促使我跑遍學校附近的水田、溝渠,也無意間發現此地水流是如此清澈晶瑩,棲身其間的水生植物又是這樣地柔韌可愛。所以,自此拋棄「舊愛」,另結「新歡」。在那段年輕的日子裡,騎著野狼摩托車,穿梭鄉間小路,探尋逐水而居的綠色植物,而後憑著並不十分專業的植物學背景與並不充盈的相關文獻,欣喜地進行著自己的水生植物研究之旅。當然,在這過程中,我遇到不少難題與困境,但憑著一份想要把事情弄清楚的執著,我不斷走入田野,累積從採集中所凝聚的點滴經驗,蒐集了世界各地水生植物文獻,結識了許多愛好水生植物的知己,並為深研植物專業而進入臺大植物研究所就讀,於是多年之後,我對水生植物的認知與研究,終能有所突破與提升。光陰荏苒,屈指一算,與這位「新歡」結緣,至今也已超過三十個年頭。



      1990 年是「水生植物」研究的重要分界點,因為記錄臺灣水生植物的書籍自此相繼出版,令原本模糊的臺灣水生植物狀況,一下子明朗起來。而筆者躬逢其盛,際會在茲,自然不會在這股臺灣生態意識覺醒的浪潮中缺席。一支筆,一臺電腦,一套攝影器材,一屋子海內外文獻,一雙腳「凸」來的臺灣水生植物標本,以及一腔對水生植物的癡迷愛戀,於是我加入水生植物專書撰作的行列。在撰寫專書與自然教學的生涯中,總有來自各界所提出的五花八門問題,例如:蓮花、荷花與睡蓮;荇菜與黃花莕菜、多穗麃草與雲林莞草、七星山穀精草與連萼穀精草、蘆葦與開卡蘆……等植物,如何區別異同?現有文獻似乎無法給予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因此本書在撰寫時,除提供臺灣水生植物完整的「物種資料」之外,在圖片方面儘量力求呈現重要的辨識特徵;而「檢索表」的使用,則希望方便讀者得以獨力進行辨識各類同屬水生植物的異同。憑倚三十年的親身觀察與研究經驗,期盼自己能為懸疑多年的水生植物相關問題,貢獻一己小小私見。只是,想要呈現的東西很多,卻因部分照片或資訊文獻的不易取得,留下些許的遺憾。而筆者的才疏學淺,疏漏難免,還請各界不吝指正。



      末了,該是致上感謝話語的時刻,本書得以順利出版,要歸功於許多朋友家人的協助與鼓勵。許多師長及好友慷慨提供寶貴意見及相關文獻,讓我在遇到困難與瓶頸時,得以順利解決,這份扶助之誠,令人感動。至於家父李金鐘先生及家母李紀金于女士,在家中經濟條件並不充裕的情況下,多年來還願意支持我進行他們口中所謂「野草」的研究工作;內子美雲則在繁忙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之餘,幫忙潤色字句,同時分擔照料峻禎、孟真這一對子女的任務,且不時提供我一些想法與建議,因此這些家人,是我完就此書的最大動力。最後,願將本書獻給我的自然研究啟蒙老師-新竹教育大學已故教授許中泰老師,因為當年有他的引領與啟發,我才有機會徜徉植物的領域裡,進而促成本書的誕生;而他關愛學生、終身奉獻教育的精神,也將在未來的日子中,繼續激勵我,以堅定的步履,在自然教育與植物研究領域中,行行、重行行……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