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深入淺出、快樂閱讀
從家庭教育中建立投資哲學
黃瑞祥�《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FB粉絲團版主、鯤鵬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本書作者希拉•貝爾可以說是資歷豐富,曾擔任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主席、麻薩諸塞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美國財政部助理部長以及紐約證券交易所資深副總裁,因此內容的完整性與專業度都相當高。更重要的是,本書的故事,就像是一般繪本,角色鮮明、劇情活潑,可以輕鬆閱讀。
平常就有很多朋友會問我投資理財相關的問題,我發現,一個人對於理財的想法的深度,其實跟這個人是否念經濟金融無關,而是跟家庭教育有關。如果父母從小沒有跟孩子談錢,孩子長大之後對於金錢的概念就會比較薄弱;相反的,如果父母從小就帶著孩子儲蓄、甚至協助孩子做投資,孩子長大之後就能比較快速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
我個人不太喜歡「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個概念,因為這往往會讓小朋友承受巨大壓力。不過,深入淺出、寓教於樂、能讓小朋友快樂閱讀的繪本,則不在此限。特別是罕見的金融主題繪本,你又怎能錯過呢?
理財教育:父母送給孩子未來最大的禮物
賴皓韋�文林銀行、翻轉銀行創辦人
根據一份台灣親子理財調查報告顯示,96%的家長認為學習理財很重要,但是只有61%的家長實際開始教導理財的觀念……雖然108課綱已納入財金素養的課題,但普遍的社會氛圍認為小孩可能晚一點再來學這些跟金錢有關的知識技能就好。在我觀察裡,這是一個警訊。早在2015年時,我在新北市文林國小推動名為「文林銀行」的金融理財教育計畫,我們用「文林幣」作為媒介,結合學生在學校進行的各種勞務與表現,讓學生體會什麼是「賺錢」,而賺到的「錢」又可以在「文林柑仔店」裡消費,換取自己喜歡的商品。透過「資產私有化」的過程,讓孩子擁有支配文林幣的權力,孩子在過程中體會錢花了會變少,知道賺錢其實不容易,進而珍惜手中的資產,做出妥善的配置,這些賺錢花錢的經驗,能幫助孩子面對未來。
本書值得一讀的特色在於,透過故事引導,讓孩子進入角色的情境,感受到主角面臨涉及金錢抉擇時,會做出的正確或錯誤的判斷,錯誤的判斷可能會導致付出龐大的代價(合約的陷阱),或是讓金錢的累積速度變很慢(複利的威力);如果善用金錢的特性,不僅可以學習區辨需要與想要(如何控制欲望),還可以為自己與他人創造財富(股份與股票的魔法)。每篇故事的末尾都有詳細的知識與如何操作的步驟,有些觀念甚至也適用大人。由衷建議爸爸媽媽,為孩子建立一定程度對金錢的認識,在有限的空間裡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只要能妥善的引導,您會發現,孩子並不會真的功利或市儈,而是能進退有據,勇於負責。我想這是父母能給孩子未來最大的禮物。
運用故事力量,培養商業思維,提高財務風險意識
精算媽咪珊迪兔�Mompower媽媽商學院創辦人
孩子的財金素養這幾年被編入108課綱內成為孩子必學的的能力之一,孩子越早接觸理財、財務、金融和經濟等相關概念,面對日後全球化的環境,快速迭代的發展,都有相當的幫助。「生活中的財金素養」系列套書,運用故事力量,深入又生動的向孩子們傳達這些重要的知識。最吸引我的部分是除了理財外,也把商業概念加入繪本當中……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情節,讓孩子們能夠更輕鬆的理解與記憶。
整個系列套書結合了繪本和知識教育的元素,以故事呈現財金素養的概念,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有深刻的印象並且理解商業運作的邏輯。不僅教授如何儲蓄和理財,還包括風險控管、貸款危機和金融詐騙等重要議題,孩子們可以透過故事角色,融入情節學習如何識別和應對不同的金融風險。有了概念之後只要家長稍加引導,就能在生活中應用,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財務風險意識。
我非常鼓勵孩子從小就有商業思維並且及早面對挫折,因為這樣的思考能力培養出來的孩子不但比較有自信,在變動環境當中適應力也會比較強,不容易遇到挫折就放棄。「生活中的財金素養」系列套書是家長與孩子都可以一起學習共讀的好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