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我們的V型選擇:另一個台灣是可能的

我們的V型選擇:另一個台灣是可能的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179565
高希均
天下文化
2023年12月29日
117.00  元
HK$ 93.6  






ISBN:9789864179565
  • 叢書系列:社會人文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社會人文


  • 人文社科 > 社會議題 > 文化評論/社會觀察











      我們的希望

      人不怕死,就可以點燃流血的革命火種;

      人不怕苦,就可以投入流汗的經濟起飛;

      人不怕「無情」,就可以毫無遲疑地展現大是大非。

      台灣社會此刻最需要的,

      就是一場空前大規模地切割各種情結的理性革命。

      讓我呼籲:從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年輕一代做起。



      當前台灣陷於困境的七個原因是:

      「願景」模糊

      「誠信」衰退

      「承諾」破產

      「人才」折損

      「開放」萎縮

      「和解」僵持

      「年輕一代」迷惘



      「V型選擇」就是台灣反敗為勝的策略,重新構建:

      願景�Vision

      誠信�Integrity

      承諾�Commitment

      人才�Talent

      開放�Openness

      和解�Reconciliation

      年輕一代�Youth

      就是VICTORY、就是「另一個台灣是可能的」。



    名人推薦



      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筆鋒常帶感情,易滲入人的肺腑,而我認為現代的經濟學者高希均筆鋒不僅常帶感情,而且也富理性。本來,經濟術語是無感情而重理性的,但高教授卻賦予它趣味,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中研院院士 于宗先



      我十分佩服高教授能夠深入淺出地剖析現今政治、經濟、兩岸關係與文化的問題,讓我們能在如此生動活潑的方式下掌握未來,走向世界。如果說學習是快樂的源泉,那一定是在讀高希均的書,他真正是能讓我們在快樂心情中學習的人。書生報國,力量真是無與倫比!──台中市前市長 胡志強



      高希均教授是現代書生報國最好的榜樣,他有科技腦、人文心和中華情。從本書中,你可以看到他的熱切,篇篇都在談如何提升台灣的競爭力,創造兩岸雙贏的契機。──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洪蘭



      在「全球化」趨勢下,台灣恐難不面對經濟被邊緣化的危機,但是危機也可能是轉機,要看我們如何因應。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已是產官學各界的思考重點。向來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的高希均,提出七個台灣未來向上提升的關鍵理念,為台灣的未來描繪希望的藍海。──二○○八國民黨總統候選人 馬英九



      當前國內的狀況著實令人鬱卒與焦慮。然而,做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讓我們從自己開始實踐「V型的策略」,聚合起來,就能把「想像的可能變成真實的可能」。──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黃達夫



      身為天下遠見讀書俱樂部的會員,很高興能夠先睹為快高希均教授的大作《我們的V型選擇──另一個台灣是可能的》。做為總統參選人,努力提升台灣的「軟性實力」,將台灣塑造成政治最民主、文化最多元、社會最開放、生活最豐富、人民最友善、環境最美麗的國家典範。我和高教授有同樣的V型選擇,台灣沒有不可能!──二○○八民進黨總統候選人 謝長廷

      (按姓名筆畫排序)

    ?


     





    ◎ 序文 一位現代經濟學者的理性與感性 于宗先 ?

    ◎ 序文 站在趨勢前端的知識人 洪蘭

    ◎ 自序 「勝利」是台灣唯一的選擇 高希均



    第一部 V型選擇的架構

    我們的希望

    緣起 唯有「V型選擇」,台灣才能反敗為勝

    第一章 台灣還有希望嗎?——必須從切割「情結」著手

    第二章 掌握大中華經濟圈的二十個大趨勢

    第三章 集中注意力

    第四章 從政者不可不知的「藍海策略」



    第二部 七個選擇

    選擇一 願景(Vision)

    第五章 台灣的願景一:走向禮義之邦、快樂之島、幸福之地

    BOX:做一次三百天的「全民總統」

    BOX:「上帝在我這邊」

    第六章 台灣的願景二:活的尊嚴——提升生活品質、社會素質、人民氣質

    第七章 台灣的願景三:「杜拜經驗」——向世界借腦袋

    BOX:「台灣經驗」與「杜拜經驗」

    第八章 台灣的願景四:唯有以「軟性實力」立足世界

    BOX:硬實力與軟實力圖解

    選擇二 誠信(Integrity)

    第九章 傅利曼送給我們最好的忠告——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

    第十章 領導智慧與執行能力——決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

    第十一章 岔路與正路——軍火加碼的政策不能一錯再錯

    第十二章 事業雄心要建立在企業品德上

    第十三章 耶魯最會賺錢的「志工企業家」——史文遜投資長的故事

    選擇三 承諾(Commitment)

    第十四章 見好收,見壞更要收——當民意與市場脫節時

    第十五章 做什麼「不」像什麼——擴散中的台灣社會病態

    第十六章 教育創出路,和平造活路

    第十七章 「白吃午餐」三十年

    選擇四 人才(Talent)

    第十八章 一位財經首長的高貴靈魂:李國鼎

    第十九章 人間藍海的領航者:星雲大師

    第二十章 學貫古今中外的學者:孫震

    第二十一章 走在「百元電腦」前面:溫世仁

    第二十二章 有愛走遍天下:王建?

    選擇五 開放(Openness)

    第二十三章 應變:「改變」中求「改善」——引申包熙迪與夏藍新著

    第二十四章 柯林頓的觀點:「與人共舞」

    第二十五章 「藍海策略」的時代來臨——千山獨行、商機獨創、利益共享

    第二十六章 展現第二波生命力:「學習型台灣」

    選擇六 兩岸和解(Reconciliation)

    第二十七章 用杜拉克的「八個方法」改善兩岸關係——如果政府高層決策者像企業CEO

    第二十八章 天邊的BRICs不如身邊的CHATs——「話題」比「磚塊」更貼近台灣的發展

    第二十九章 兩岸雙贏理念與海峽共同市場

    BOX:什麼是「邊緣化」?

    第三十章 大陸正在和平中崛起,台灣要像猴子而非螞蟻

    選擇七 年輕一代(Youth)

    第三十一章 知識+語言=優勢

    第三十二章 虛心的自問自答

    第三十三章 內行與外行

    第三十四章 多重視價值,少計較價格

    第三十五章 婚禮上的賀詞

    第三十六章 追求「簡單」:「減」比「加」更重要

    ◎ 展望 另一個台灣是可能的——從擴大兩岸商機啟動

    ◎ 附錄 高希均提出的觀念、主張與發表的書



    ?









    「勝利」是台灣唯一的選擇




      (一)



      二十世紀元年(一九○○年),對中國人與台灣人是同樣的殘酷。八國聯軍攻侵北平,日本帝國主義統治台灣進入第五年。滿清的腐敗使四億多人民受盡痛苦。



      歷史的教訓是:一個無能的王朝就會帶來烽火漫天,國破家亡。



      百年戰亂、百年蛻變、百年新局。



      二十一世紀元年(二○○○年)中國大陸與台灣同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遠景。中國大陸的經濟以百分之十的成長率在全球競爭中崛起;台灣在寧靜的革命中,國民黨政權和平地移轉給民進黨,陳水扁當選為總統。



      台灣歷史性的機遇是:當反對黨在民主化浪潮中,變成了執政黨,正可以一鼓作氣攀登民主、法治、全球化、族群融合、兩岸開放的高峰。如果這樣,陳總統就變成了中華民族民主史上的英雄,民進黨就變成了不可取代的政黨。



      出人意外地,陳總統選擇了另一條路—鋪天蓋地的選舉操作,祇在延續權力的掌控。七年來的政績竟是如此地令人失望。七年的政策空轉產生了兩個重大影響:台灣在全球化中,愈來愈失去競爭力;台灣在邊緣化中,愈來愈孤立。



      (二)

      面對這樣的大變局,二○○三年我發表了《反冷漠的知識人》一書。其中討論到:對陳總統施政不能冷漠,對李前總統的負面示範不能冷漠,對兩岸僵局不能冷漠,對知識經濟的興起不能冷漠。



      書中有幾段話是這樣寫的:



      有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要說:「人人為己,天毀地滅。」看看大陸沙塵暴出現時的天怒,看看台灣土石流發生時的地吼!「貪婪」正是今天東方與西方社會共同墮落的根源,我不得不把大家熟知的「權力與腐敗」的因果關係,改寫成:貪婪使人墮落;絕對的貪婪,使人絕對的墮落!



      如果「貧」是二十世紀的「病」,「貪」就是二十世紀之「痛」。此刻,只有世界各國的政府、企業與人民及時在貪婪的大逆流中,採取對策。唯有行動,才有結果。



      十七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帕斯可(Blaise Pascal, 1623-1662)說得深刻:「世紀上罪惡的出現,是因為一個人無法獨自坐在一個房間裡。」因此,對策之一就是要那一些虛偽的政客、那一些喧譁的民代、那一些貪婪地遊走於政壇與商場的名人,能夠少出門、多反省,這個世界就會寧靜得多。



      (三)

      台灣的政局與經濟情勢持續混沌。在二○○四年八月再發表了《八個觀念改善台灣》,書中提出八個觀念:



      (1)大格局思維。

      (2)「台灣優勢」比「台灣優先」重要。

      (3)不獨不統下的兩岸雙贏。

      (4)提倡有靈魂的知識經濟。

      (5)開放社會與國家競爭力。

      (6)人的品質與優質生活。

      (7)人文情懷。

      (8)學習型台灣。

    ?? ?

      「自序」中我寫著:「我當然記得美國威爾遜總統的話:『若要樹敵,就試圖推動改變。』不追求名位,不爭取選票的知識分子,如果怕得罪人,怕樹敵,都不敢提倡改變、改善、改革,那麼這個社會注定了沉淪與墮落!



      「台灣還存一線生機,因為知識分子還沒有完全放棄。」



      像很多中產階級一樣,對台灣前途已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熱情,但我還沒有完全放棄。



      (四)



      台灣此刻的情勢更為嚴峻,因此再做一次嘗試,提出「台灣的V型選擇」。



      當前的台灣有兩個:一個是正在邊緣化的台灣,一個是急待奮起的的台灣。造成邊緣化台灣的元素是:內有內耗性議題一個接一個地操弄;財經、民主、環保、教育等重大政策一個又一個地空轉;兩岸關係一件又一件地僵持;廉能政治一次又一次地落空。外有全球化的風起雲湧,與中國大陸經濟快速崛起,二者都對台灣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造成衝擊。內外形勢的惡化,造成了人民、企業、外商束手無策。



      急待奮起的台灣,祇剩下一個選擇,要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包容、最廣的視野,追求勝利—VICTORY。「勝利」由七個元素組成:



      (1)願景(Vision)

      (2)誠信(Integrity)

      (3)承諾(Commitment)

      (4)人才(Talent)

      (5)開放(Openness)

      (6)和解(Reconciliation)

      (7)年輕一代(Youth)



      把七個英文字的第一個字母聯結,就是VICTORY,就是書中提倡的「V」型選擇。



      (五)



       在美國任教(一九六四—一九九八)的三十四年中,從一九六七年起,我每年都設法回來,今年剛好是四十年。



      四十年中,「台灣」從旭日東升走向夕陽西斜,刻劃了兩個政黨的升起與衰敗,陪著走進沉淪的是那兩千三百萬善良的人民。這實在太不公平了。



      今年七月剛好是天下文化創設二十五週年。二十五年前出版的第一本書是我寫的《經濟人與社會人》,那真是一個台灣意氣奮發的年代。此刻的台灣必須反敗為勝,做出「V型選擇」。



      最近寫的兩本書,祇有自序。這本書決定邀兩位大家尊敬的學者寫序。一位是對台灣經濟與學術發展有重要貢獻的于宗先院士;一位是對台灣神經認知科學和教育普及化積極參與的洪蘭教授。



      本書的出版要感謝各位同事的參與:林素伶的整理文稿,吳佩穎、沈維君、曾文娟三位的細心編輯,李錦鳳的封面設計,以及李雪麗的企劃。沒有他們的專業投入,這本書會出現更多的缺點。



      (二○○七年六月,台北)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