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序
文物是人類社會互動中產生,並與當時時空環境、情境脈絡有所聯結,具有其特定價值與意義,它訴說著文字所不載的另類歷史,彌補文獻史料之不足,提供過去與未來可以相互對話與反思的機會。本館長期以來廣泛蒐整臺灣在地的常民生活文物,不僅深化文物所蘊含的人文與歷史意義,亦啟發以不同角度理解認識先民的生活智慧與文化。
為提升館藏文物能見度,並展現特藏能量,本館近年相繼推出《淡水廳志》木雕版、全臺佚失碑碣拓本等館藏文物展覽,於111年底再度推出以特藏文物–臺灣總督府漆器為主軸之特展,該批作工精美的蒔繪漆器為臺灣總督府官邸接待貴賓或生活使用,1945年日本戰敗後,先後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臺灣省政府秘書處接收,自此,總督府官邸漆器文物存放於中興新村省政府秘書處倉庫,長達半世紀之久,直至1995年移交給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本館前身)賦予典藏維護任務,後委請大葉大學翁徐得教授及漆工藝人間國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黃麗淑教授進行歷史源流、文化內涵、漆器技法等不同面向之基礎研究,讓普羅大眾得以一窺其堂奧。
精美細緻的蒔繪漆器不僅是日本傳統藝術,更與其生活文化密不可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集行政、司法、立法三權於一身,官邸用於鑑賞美化空間擺設或日用漆器,無不以華麗的蒔繪裝飾,象徵臺灣總督的身份地位。館藏的總督府漆器文物係來自於日本,大大小小、各具特色計405組(件),大多產製於江戶時期,以蒔繪技法呈現,少數使用黑漆、漆繪、沈金、雕漆等技法,裝飾圖案有優美纖細的四季植物、千鳥、松鶴等動物以及代表家族的家紋,型制上有化粧、飲食、遊戲、文房、薰香等不同功能的漆器,華麗且金碧輝煌的視覺效果,是身分與財富表徵,而經由時間的洗禮與沈澱,以其積累出歷史的厚度與文化的底蘊,著實引人關注。
本館從美學與典藏研究角度,精選該批漆器藏品計150餘件,以漆器本身的時代標記、紋飾解碼、漆皿之美等主題,訴說其過往的故事,引領民眾瞭解漆器文物的特殊價值與時代意義,領略傳統漆器藝術之美及當時社會交際酬酢的禮儀規範。此外,為展覽注入新意,邀請當代經政府登錄的臺灣漆工藝技藝保存者12位及日本漆藝師20位的精心創作同臺「較靚」,包括有榮獲文化部頒授人間國寶殊榮之王清霜展出「秋菊盒」、黃麗淑的「落羽蒔繪方盒」、「菊散紋蒔繪方盒」、李榮烈的「竹綵」及日本人間國寶山下義人展出「紫蕈」作品等,件件作工精緻並具個人風格,展現臺日漆藝的精華與特色。
為延續展覽之精要,讓無緣親臨觀展的民眾也能欣賞漆藝之美,乃有本特展專輯出版,基於專書編輯迥異於展覽推廣,即精鍊文字說明以呈現漆藝華彩之圖錄為要,並特別收錄黃麗淑〈臺灣總督府漆器紋飾淺析〉及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亦為江戶蒔繪第10代傳人的三田村有純〈臺灣漆藝在世界展翅高飛•發展迄今的歷程〉二篇專文,讓讀者欣賞之餘更看懂總督府漆皿上的蒔繪紋飾,饒富深意;並藉由瞭解臺灣漆工藝發展始末,體悟漆藝傳承及創新發揚的精神。欣聞付梓之際,爰綴數語以為序。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館長 張鴻銘 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