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尹飛燕談劇與藝:開山劇目篇

尹飛燕談劇與藝:開山劇目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7689294
尹飛燕,梁雅怡
初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3年9月29日
200.00  元
HK$ 180  






ISBN:9789887689294
  • 叢書系列:戲劇文學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1 x 24 x 1.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戲劇文學


  • 藝術設計 > 戲劇 > 戲劇家傳記/文集











      《尹飛燕談劇與藝——開山劇目篇》一書,既是燕姐藉著三套開山劇目——《花木蘭》、《碧波仙子》、《狸貓換太子》來展現她從藝六十年所歸納的藝術觀點、演出法門、舞台技巧等,亦是在粵劇傳承上,為後學、粵劇研究者及愛好粵劇的朋友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素材。



    好評推薦



      「我樂見《尹飛燕談劇與藝——開山劇目篇》的出版,因為這書體現了燕姐對粵劇的薪火相傳,作出了無私的奉獻!」——林家聲慈善基金會主席-周振基教授



      「燕姐這本著作,正好成為這班年青接班人的教科書,讓他們有機會從這位成功的粵劇藝術家身上學習。」——影視紅星-黃日華先生



      「黑書白紙是最長久流傳的辦法,能將所學公諸於世是十分難得的,更願飛燕繼續傳揚藝術,我心之盼也。」——粵劇名伶-阮兆輝教授


     





    序一 飛燕藝海遨翔六十載�周振基

    序二 粵劇界的「星中之星」�黃日華

    序三 藝以人傳,令後學得承教範�阮兆輝

    自序



    第一章 著者簡介

    甲、堅毅不屈的雛燕

    乙、舞台上的翩翩新來燕

    〈昭君出塞〉

    「神童班」

    「錦棠紅劇團」神功戲的機遇

    荔園遊樂場

    啟德遊樂場

    一九六?年代重要演出紀錄表



    第二章?? ? 以反串生角升正印花旦?——《花木蘭》

    甲、?? ?緣起與籌備

    升正印花旦的機緣

    「金輝煌劇團」的成立

    為何以花木蘭為首次擔任正印花旦的角色?

    為《花木蘭》的付出

    乙、?? ?演繹法之我見

    戲橋

    以劇本選段談四功五法的運用

    服飾穿戴的安排

    趕場的個人心得

    以導演之角度重看此劇



    第三章 ?? ?秉持敢於創新的藝術理念——《碧波仙子》

    甲、?? ?緣起與籌備

    《碧波仙子》一劇的來由

    《碧波仙子》一劇與「金輝煌劇團」的宗旨

    談脫手戲的設置及個人經驗

    灌錄《碧波仙子》唱片

    乙、?? ?演繹法之我見

    戲橋

    以劇本選段談四功五法的運用

    長綢之運用

    服飾穿戴的安排



    第四章 ?? ?身段做手與內心戲並重的一齣好戲——《狸貓換太子》

    甲、?? ?緣起與籌備

    為何選擇宮女角色給正印花旦演?

    乙、?? ?演繹法之我見

    戲橋

    以劇本選段談身段運用

    內心戲演繹



    結語

    附錄一 燕語化成燕子箋——尹飛燕藝術觀點摘錄

    附錄二 《花木蘭》劇照

    附錄三 《碧波仙子》造型照及劇照

    附錄四 《狸貓換太子》造型照及劇照

    附錄五 榮譽流芳

    附錄六 粵劇及粵曲演出

    附錄七 喜結師徒緣

    附錄八 生活照

    後記

    編後記

    鳴謝





    自序



      時光飛逝有如白馬過隙,轉瞬間,已屆我從藝一甲子之年。雖說時光有如轉瞬,但當回首過往,卻又發覺原來這一「轉瞬」,已經歷了很多、很多。



      能從事一份我所熱愛的工作六十年,可說是我的福氣。在整理著過往演出的照片、劇本、海報等資料的過程中,腦海再次浮現那些早被時間吞噬了的片段,亦令我想起兒子德鏘曾說:「媽媽,您的演藝事業有如搭直通車,別人都是從梅香做起,您卻只做過二幫和正印,毯邊也沒企過,可說是一個幸運兒。」由一九六二年首踏台板演出<昭君出塞>,到其後機緣巧合下,原本只是於一哥(陳錦棠先生)的錦棠紅劇團參與《六國大封相》的跳羅傘,卻戲劇化地出任了《雙龍丹鳳霸王都》的北齊后、《洛神》的太后、《隋宮十載菱花夢》的德仔。回想起來,在毫無心理準備下能順利完成突如其來的加碼演出,更獲得一哥的賞識,好像是華光師傅保佑了我,亦為我鋪了一條梨園路!



      一九八七年是我藝術生命的一個里程碑。那年,我決定組織「金輝煌劇團」,並選了《花木蘭》作為我轉升正印花旦的劇目。為此,我更停演一年來練習身段和唱腔,當時每天背著靶子到老師家練功的情景,現在還歷歷在目。而其後「金輝煌劇團」的《碧波仙子》、《貍貓換太子》、《辛安驛》……均實踐出「為觀眾帶來新的藝術感受」和「勇於創新」的藝術理念,而這份對藝術的追求一直貫徹並呈現於近年的《武皇陛下》。



      記得在二?一二年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藝術家年獎(戲曲)」時,曾說過希望能將前輩所教的、自己從演藝歷練中所得的,盡一己之能傳予有志之後學。是次藉著整理我過往曾作開山演出的三個劇目,以文字的形式將其中的調度、角色的人物處理、四功五法的運用及穿戴心得等,記錄於字裡行間,好讓後學、研究戲曲的學者、愛好粵劇的朋友參考。但我希望他們對藝術的追求不是止於我書中所寫,而是建基於這些內容之上,作進一步的探索。因我認為對藝術的追求應是無止境的,演員隨著閱歷的增長而提升演出的層次,而觀眾的審美亦會與時並進,所以演員應抱持不斷求進的心,在藝術上力臻完美、精益求精。寄語年青演員及後學,在行為與心態上均需敬業樂業、多學多看多練,只有這樣,粵劇才會永傳不朽。

    ?
    二?二二年一月廿三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