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教育學門論文寫作格式指引:APA格式第七版之應用(第二版)

教育學門論文寫作格式指引:APA格式第七版之應用(第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178690
林雍智
心理
2023年9月20日
133.00  元
HK$ 126.35  






ISBN:9786267178690
  • 叢書系列:社會科學研究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社會科學研究


  • 人文社科 > 教育 > 教育研究











      由美國心理學會在其發行的出版指引中所規範的APA格式,自1929年起刊出第一版後,已於2020年修訂至第七版,在美國已成為教育、心理等社會科學領域,以及護理學、傳播學、商學與工程學等領域上的寫作格式標準。經過多年發展,APA格式在我國教育、心理、護理學等學門也已成為學術論文寫作格式與出版規範之主流。



      要寫好一篇論文,除了需有原創性題材與寫作熱忱外,寫作者還要能使用正確的寫作格式,才能讓論文順利面世,使讀者閱讀到這篇作品。本書透過介紹APA格式在論文寫作上之應用,協助寫作者在撰寫學術文章時,能在主題設定、文獻引用、表與圖製作與參考文獻上掌握APA格式之內涵及在中文上的轉換用法,進一步提高論文撰寫與學術研究的品質。

    ?


     





    第 1 章 教育學門論文寫作之格式規範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什麼是APA格式

    第三節 APA格式在教育學門的適用

    第四節 《APA出版手冊第七版》之架構與重點

    第五節 本書各章之架構與重點

    第六節 本書定位



    第 2 章 文章結構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文章的架構內涵

    第三節 縮寫字的使用

    第四節 使用避免偏見的用語



    第 3 章 內文中的文獻引用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引用方式

    第三節 基本寫法

    第四節 不同作者人數的引用寫法

    第五節 引用文獻的標點符號寫法與順序

    第六節 直接引用參考文獻的內文

    第七節 引用具有完整日期的文獻

    第八節 作者未知或未標明作者,及作者為無名氏時的引用

    第九節 翻譯、再製、再出版、重新發行資料之引用

    第十節 第二手資料的引用

    第十一節 引用特定局部文獻

    第十二節 引用個人通訊紀錄

    第十三節 其他引用

    第十四節 引用上的抄襲與剽竊



    第 4 章 參考文獻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構成參考文獻的核心元素

    第三節 文獻排列順序

    第四節 常用的參考文獻類別

    第五節 參考文獻格式與範例

    第六節 參考文獻中常用的英文縮寫



    第 5 章 製作表和圖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製作表格

    第三節 製作圖形



    第 6 章 數字與統計符號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數字的格式與使用原則

    第三節 統計符號格式與使用原則



    第 7 章 學生報告與其他常用格式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學生報告

    第三節 其他常用格式



    第 8 章 APA 格式第六版與第七版的主要差異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內文中的文獻引用與參考文獻之差異

    第三節 文章格式的主要變更

    第四節 使用更有包容性的、避免偏見的用語

    第五節 表與圖製作上之主要差異



    第 9 章 如何寫好學術文章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撰寫學術文章前的呼吸法(心理建設)

    第三節 撰寫學術論文這件事

    第四節 結論



    第 10 章 邁向共通的學術規範

    參考文獻

    附錄 1 APA格式第七版通用範例參考

    附錄 2 APA格式運用上的常見問題(FAQ)

    後記



    ?





    再版序



      美國心理學會所出版的第七版寫作指引自2020年出版迄今(2023年現在)已有三年,針對APA第七版格式在教育學門各領域如何應用,特別是中文環境下如何變換與引用而撰寫的本書,自2021年上梓以來也發行了三刷次、總計數千冊的紙本和電子書。這段期間,本書受到國內各大學研究者與學生的好評,不僅成為大家學術寫作的格式指引,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術期刊將其投稿格式更新至APA第七版。相信APA第七版會再進一步普及,成為教育學門各領域的共通格式規範。



      由於APA格式產自美國,因此在轉換為適合我國主流語言使用上會產生一些受到語系、文化、寫作慣性影響的不一致問題。當我們遇到規範不一致,而想回去探究原始APA規範此格式的宗旨時,又會發現APA並未窮盡所有寫作上可能出現的元素,有些是英文文法,有些則是美國出版業界的習慣性做法。因此,我和心理出版社在這段期間也經常接到讀者來信的詢問。在接到這些詢問或質疑後,也會將所找到的解答或個人見解,透過每一刷次修訂,持續在各章中更新。



      本次再版的主要目的,一則是要解答這段期間來自讀者的疑問,並將其更新於內容中,二則是要加強本書的易讀性,使讀者能夠更快速的找到寫作過程中所遇到的格式問題,或是找到參考範例。因此,本書改以套色的方式印刷,讓各項重點可以更清楚、更易尋,且為使本書能夠更為精要、便於攜帶,有些章節也稍微濃縮,例如刪除了我鍾愛的「日文及韓文的寫作格式」附錄。若進行東亞研究的讀者們有需要參考此部分的格式,再請參閱本書的第一版內容。



      我們知道,APA格式除了被大部分教育學門採用之外,尚有心理學、護理學及社會科學各學門都以APA格式做為寫作規範。不過,各學門在中文環境的格式寫法仍有些許差異。雖然如APA與本書皆強調的,讀者在寫作上應遵循其所屬學院或是期刊單位的規範來寫作。不過,當讀者進一步比較這些不同學門的規範差異時,一定也會想探討哪些規範更為合理,哪些規範更符合中文體系與日常的習慣?這些對差異的認識和比較,將來或許就能讓APA格式更貼近學術寫作的日常,而不像過去只是一個需要「記住」的寫作成分。



      本書發行以來,我的孩子從國小可愛的兒童轉變為青少年了。他現在正為了未來的多彩人生而努力著,我和內人也花了很多心力去當他的後援,讓他能擁有平凡又幸福的每一天。我想,這就和本書的讀者一樣,研究者們努力於普及新知、學生們埋首撰寫論文,若有一個角色能夠讓他們了解寫作格式,然後專念於內容上,那麼本書應該多少能扮演那樣的角色。期待本書能做為讀者們的後援,協助大家完成寫作的使命和任務。


    林雍智 謹識

    2023年8月25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