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自組ETF邊上班邊賺錢:工學博士教你降低持股成本,實現逢低買進,每月收入穩定,投資報酬率破10%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197356
吳宜?
財經傳訊
2023年9月28日
127.00 元
HK$ 107.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7197356
叢書系列:
VIEW
規格:平裝 / 176頁 / 17 x 23 x 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VIEW
分
類
商業理財
>
投資理財
>
股票/證券
同
類
書
推
薦
股市小白也能看懂的「日本股神多空雙作線圖攻略法」
葛拉漢談財務報表
Excel選股法:我用一張表,每天早上5分鐘,3步驟選出穩賺股
如果巴西下雨,就買星巴克股票:戰勝大盤的宏觀投資法,抓出股海買賣點
超績交易
內
容
簡
介
有沒有簡單的投資方法,風險不比ETF高,但是賺得更多?
重點是,對股票沒有深入研究的一般人,也能操作?
有!首先,對無法投入大量時間研究投資公司的人而言,要降低風險就要大量的持股。因為股市長期向上。大量持股,大多的持股會有正報酬。雖然少數公司變成壁紙,但因為占比不高,所以無所謂。因此,作者的單一持股,基本上不超過總資金的5%。
其次,要用簡單的方法,選出相對好的公司,讓你的持股踩雷的機會減少,也提升整體的報酬率。
深入研究一家公司,有知識上的門檻,也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如非任職投資相關領域,或對投資有極大興趣,要做到這點,其實很難。
於是你只能用少數指標進行初步篩選,然後以量取勝,再每季篩選,剔除營運轉差的個股。用廣度取代深度,最後賺取利潤。
以2022年及2023年上半為例,作者的操作績效分別是負10%及正28%,各比0050好了10%左右。
作者是如何簡單的篩選個股?首先,選擇連續10年股東權益報酬率大於10%的個股,其次歷史本益比在本益比河流圖中處於低價的位置。前者是公司經營效率的指標,後者是股價是否便宜的指標。
買進後,基本上長期持有。有足夠的資金,在股價低於季線時逐步加碼。
持有的股票若每股盈餘開始轉為負值,則可以賣出。
本書特色
方法具體可行
對投資人而言,隨著資金逐漸累積,會產生一個問題:該如何分配資金,對既有的持股進行加碼?作者在書中提供明確的方法,如下:
1.報酬率相對差的前幾名:通常是負報酬的前幾名,帳面上的負報酬就是成本價高於現價,所以現價一買入,成本價就會跟著降低,有人會說這是攤平,並不是加碼,對於攤平或加碼的文字定義,自己並不是太在意,我在意的是當我的持有成本變低,長期下來,勝率與報酬率都會提升,當成本在5年線或10年線時,對於大盤的波動,幾乎可以無視。
2.持股比例相對少的前幾名:一般而言,自己的持股比例會相對少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分批買進的過程中,還沒買到幾次就漲上去了,自己就會將要投入的資金換到還沒漲的個股,所以當沒有搭到車的個股,有機會再跌回來時,就會吸引我的目光。
3.與季均線負乖離相對多的:季均線為近一季的移動平均線(大家的平均成本),而乖離率指的是收盤價和移動平均線的差距,當股價大漲離季均線太遠時,就是所謂的正乖離太大,反之則為負乖離。當股價與季均線正乖離太大時,代表近一季買入的投資者獲利的幅度越大,此時波段投資者就有可能會有獲利了結或入袋為安的想法而賣出股票,使股價漸漸回到季均線附近。而負乖離越大時,有可能是波段持有的投資者已停損出場且沒停損的人也因為損失過大而不捨賣出,導致賣壓減輕而有買盤進場,有機會讓股價回到季均線附近。自己在與季均線負乖離相對大時進場,並不是為了搶短線或是抄底,而是盡可能的降低長線持有的成本。
克服不敢承低承接的心魔
股市長期上漲,因此不管現在的漲跌,只要可以做到定期買進,一定可以累積財富。特別是在股價下跌時,如果也願意持續加碼買進,更可以賺取暴利。
只是多數人在股市看漲時買進尚可,股市下跌下時,則多半不敢投入。一直想等股價更低時再介入。可是除非投入大量時間或是天賦異秉,很難判斷谷底何時出現,因此反而錯過逢低布局的機會。
本書的方法,強調在低於季線時加碼買進,降低持股成本,不會錯失「揀便宜」的機會。
提供半導體投資的基本知識
因為工作與學科背景的關係,作者對半導體產業有深刻的認識。本書以專章說明投資半導體產業的基本知識。讓你掌握發展潛力強大的投資機會。
專家推薦
切老滾雪球版主� 切老
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
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雷浩斯
《存股輕鬆學》系列書作者�孫太
財經作家�小資女艾蜜莉 ?
?
目
錄
序
前言??? 股市下跌時,別人怕得要命,為什麼我敢買??? ?
第一章?? ?沒空研究股市的勤奮上班族,要如何實踐價值投資?
「大略」了解公司,「低成本」買入
追高買才是人性?
該如何停利?
第二章?? ?適合務實上班族的投資系統:要用少少的指標,持有多多的股票!
用股東權益報酬率,找到經營績效好的公司
用本益比找到便宜的股票
分散投資,不要輕忽風險
第三章?? ?操作時常遇到的難解習題,工學博士告訴你。
賠錢繳學費,是堅定的開始
買得太分散,大跌時很難加碼
槓桿並非魔鬼
投資要穩健,要先顧好本業
空頭的好朋友:分散與分批
投資策略是否需要隨著景氣而調整?
投資難或簡單,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存股與波段並非只能二選一
存股需要的紀律
存股一定要低波動嗎?
只要做基本的篩選,要踩雷其實沒那麼容易
不需要試著找出最強的組合
先開始才知道要如何修正
投資組合績效與心得分享
風險的重要性:再怎麼有信心都不要重押(all in)
不管何時,都留點現金
第四章?? ?如何輕鬆掌握半導體遠大的投資機會?
積體電路(IC)設計
半導體智慧財產權核
晶圓代工
IC與封裝測試
半導體設備供應鏈
半導體原料供應鏈
半導體晶片通路商
第五章?? ?這個投資檻,你一定要跨過
小心,不要被錯誤的心錨綁架
不要老是想賺快錢
高價股,不代表價格「貴」
對於投資的誤解
好公司也是會跌的,而且跌的程度超乎你想像
現在可以投資嗎?
?
序
自序
就如同我出第一本書的劇情一樣,不在人生的安排中,在沒有刻意計劃的情況下,因緣際會有了寫第二本書《自組ETF邊上班邊賺錢》的機會。感謝財經傳訊方宗廉總編的支持與鼓勵,讓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我是一個跟大家一樣平凡的上班族。若硬要說我跟周圍的朋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我想就是多了那麼一點「堅持」與「夢想」吧。朋友問我,上班已經夠忙了,為什麼還想寫第二本書?是不是因為寫書很好賺?
說實話,別人我不太清楚,但我自己的經驗,把版稅除以寫書的工時,可能比勞動部公告的基本時薪還低(2023年基本時薪為168元)。對我而言,能把投資這項感興趣的主題寫成書跟大家分享,是我主要的動機。另一方面,在寫書的過程中,能夠持續的自我學習與提升對股票的認知,也是我的收穫之一。
投資是一條漫長且孤獨的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走下去,是件很幸運的事。我發現多數的上班族,對於投資股票不是完全沒有興趣參與,就是想要一夕致富,尚未建立長期投資的觀念與方法,任由時間一年又一年的過去,實在可惜。
沒參與到大盤從8,000點到18,000點的資產成長,至少別再錯過下一個一萬點的漲幅,雖然沒人知道要隔多久才能達到,但建議從現在開始慢慢的養成長期投資的觀念。希望大家都不是等到實際發生後,才懊悔說:「我還沒上車呢!」的那一位。
朋友跟我說,以前到現在,他都沒在投資,生活也沒有因此產生困擾。如果投資了,反而還擔心賠錢。確實,有正常工作,有現金流,且在沒有什麼物慾的情況下,不投資跟有投資對於「目前」的生活,甚至5至10年內,除了帳面上的資產增加了一些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幾乎不會有什麼差別。如果投資,手頭反而還可能緊一些。
但是,帳面上的資產增加了,內心的某些想法是會漸漸地跟著改變的。除了面對於生活許多不確定的因素與額外的開銷,安全感會大大的提升之外,也不會因為「錢」的問題使內心太過糾結,例如景氣不好收入減少、小孩想要多上幾堂才藝課、修車費用與生病等。
隨資產的增加,面對退休的議題,也能更有底氣。對30、40歲的上班族來說,現在考慮到退休是否太早?若懂得投資是怎麼一回事,就完全不嫌早。在沒時間壓力的狀態下投資,才能做好投資。當投資加上期限,就會綁手綁腳,無法完整享受複利的累積。你能想像辛苦工作到55或是60歲,卻因為累積資產不足,不敢退休過想要的生活,還得在職場上賣肝的感受有多煎熬嗎?
不管你信奉的投資方法是什麼,及早投資絕對是百益而無一害。但在這之前必須要建立正確的觀念,提升自己的認知。希望本書能對大家的股票投資之路有所助益,也歡迎大家追蹤我的粉專「打造屬於自己的 ETF」,一起互相學習與成長。在粉專上,我不僅分享投資心得,也包含上班族生活與育兒日常等內容,期待能為日復一日的苦悶生活帶來一些樂趣。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