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我只是想分手而已:親密殺人,被深愛的男人殺死的女人們

我只是想分手而已:親密殺人,被深愛的男人殺死的女人們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742123
李周娟,李禎環
簡郁璇
時報出版
2023年9月26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6263742123
  • 叢書系列:VIEW
  • 規格:平裝 / 232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VIEW


  • 心理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兩性關係











    「親密殺人」不是「約會暴力」

    是整個社會必須全力阻止的連續殺人!

    ?

      只是想跟他分手的我,為何最後卻送了命?

      打開108名受害女性的判決書,揭開隱藏在「交往」背後的連續殺人

      

      這些,都是發生在臺灣的真實案件──

      男子不滿前女友拒絕復合,刺殺女友47刀,甚至親吻遺體;拳擊教練分屍女友後輕生;男子攜水果刀闖入女方家要求復合不成,砍殺對方致死……

    ?

      親密殺人不是突發的悲劇,更不是單一個案──

      在被交往對象殺害前,多數被害人已經長期遭受暴力相向,即便鬧上警局,也怕會被報復而撤告。更有加害人在被警察釋放後,重返現場行兇得逞……

    ?

      只是想分手,卻被愛過的他,在我以為最安全的地方殺害──

      加害人總辯稱是她瞧不起自己、她劈腿、她拒絕我,自己才憤而殺人。死去的女性無法再為自己說話,法庭上,只有加害人的聲音嘹亮......

    ?

      本書根據108件親密殺人案件,揭露隱藏在「交往關係」中的「親密殺人」真相。由於關係親密,多半案發在雙方家中、車內等私密場所,幾乎沒有目擊者,在被粉紅泡泡包裝的戀愛與約會樣貌背後,被害女性往往承受長期深層的恐懼,卻對交往對象的暴力行為束手無策,最後甚至葬送生命。

    ?

      我們該如何察覺警訊,司法機構可以怎麼預防與制裁?透過108位受害女性的真實遭遇,試圖提出這個社會乃至於國家,應該做出的改變。

    ?
    名人推薦

    ?

      專文導讀──

      王曉丹(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

    ?

      共鳴推薦──

      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方念萱(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杜瑛秋(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

      苗博雅(台北市議員)

      盧郁佳(作家)

      蔣宜婷(《鏡週刊》人物組記者)

      (依首字筆畫排序)

    ?

      為何女性在進入交往關係後,在司法眼中就變成男性的所有物?社會難道是在保障男性有權糟蹋她出氣?既然已經證實立法可以遏阻,我們就必須做出改變。──盧郁佳(作家)

    ?

      本書呈現韓國親密關係暴力不同於官方數據,更接近真實的女性死亡人數、更殘酷的案件樣貌,不只讓人們看見受害女性的痛苦,其不厭煩地向有權者提問、提出建議解方,令人敬佩。──蔣宜婷(《鏡週刊》人物組記者)



     





    前言 妳沒有做錯任何事



    Chapter 1.被抹去的女人們

    我是親密殺人的被害人

    51:未填上答案的問號

    108:只是「最少」的數字

    68:深信那個地方很安全

    5.4:他的量刑

    78:連電子腳鐐都沒有

    30:我只是想分手而已

    57:持續被掩蓋的死亡

    被留下的人們

    訪談:女人也有生存權



    Chapter 2.無處可逃的我,孤獨一人

    怪人、密室、獨自一人

    今天也被交往過的男人……

    那男人重返的時間

    目擊者

    那些努力不放棄人生的臉孔

    訪談:為倖存者加油



    Chapter 3.不必酌情考量他的激憤

    親密殺人的審判,公正嗎?

    殺了女友,卻仍是自由身

    殺人的代價

    都打到快死了,還不算殺人?

    我的死亡是沉默的

    消失的正義

    訪談:國家必須介入這場命案



    Chapter 4.現在仍有女人正面臨死亡

    從「德盧斯模式」看見希望曙光

    向一百一十三個地方政府提問

    國會的怠忽職守

    就算只有一人都嫌多

    訪談:一名女性也不能失去



    直到我死了,我們才分手──親密殺人,一○八名女性的紀錄

    結語 銜接與連結──IUM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