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對學環境工程的人來說,統計學是一門實用的學科,比起微積分、工程數學或流體力學簡單易學,但很多人學了統計學後,常常無法學以致用於工作上。為何會這樣?主要是在學校修課時期,還修了其他課程,除了上課外,還要撥出很多時間參加課外活動及忙於生活雜事,上完課後沒有馬上複習和練習。然而,沒有熟讀前面的定義定理,後面的單元常一知半解,等到交作業或考試的時候,才拿起講義或課本應付一下。而且如果一陣子沒接觸到,很快就會忘記,更不用談到要應用。
筆者在國立成功大學教工程統計近三十年,常覺得很多學生學不好,除了上面原因之外,尚有下列幾點原因:
1.課本作者不是環境工程領域的專家學者,內容、例題或習題常與環境無關,使學生學了不知如何應用,而失去學習的動力。
2.課本內容太多,尤其是原文的工程統計學課本,在有限的上課時數無法上完。
3.課本的習題太多,雖然每題都有答案,但沒有解題過程,學生習題練習時,遇到不會的無法繼續做下去,失去練習的機會。
4.統計分析須處理大量數據,且計算繁瑣,往往需要統計軟體計算,但很多軟體使用上須使用程式語言,需要另外學習,或需要購買軟體版權,均會增加學習負擔。
爰筆者依據過去在環工實務上豐富的經驗,撰寫本書以供學習環境工程學科或正從事環境工程業務之用,本書特色有:
1.課本的內容含例題都與環境工程或科學有關的統計,每章後面都有精選習題,題目不多,均按照該章的次序和例題排列。目錄內的QR code條碼,是習題的詳解過程和教師上課的Power Point (PPT)檔。
2.本書除了說明統計的原理之外,例題解題大部分用EXCEL的統計軟體計算。因為這個軟體很普遍且大家都會使用,對於大部分之統計問題,尤其基礎統計都足夠使用。
3.統計學是前後連貫的,上到後面常需用到前面的定理或公式,所以每上完一節或兩節統計課,回去後用一、二十分鐘時間複習該天上課的內容,學習上可事半功倍。
本書經數年編寫,承蒙成大前管理學院院長陳順宇教授、統計系前系主任楊明宗教授、溫敏杰教授及鄭碧娥老師的指教;也感謝中央研究院探研究中心助理施郁庭博士與新竹縣環保局溫隆懋技正幫忙校對,以及成大出版社吳儀君小姐提供出版建議,作者在此致最大之謝意。
本書雖經數次修改與校閱,難免有疏漏之處,懇請各界專家及讀者不吝指正,不勝感激。
?
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名譽教授
溫清光
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