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妳的身體,妳作主!:一本關於認識自己、接納身體、建立健康性別關係的圖文科普書!解答青春期的性迷惘,自在成為真正的大人

妳的身體,妳作主!:一本關於認識自己、接納身體、建立健康性別關係的圖文科普書!解答青春期的性迷惘,自在成為真正的大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305936
尹晶園,金旼志
余映萱
台灣廣廈
2023年9月07日
166.00  元
HK$ 141.1  






ISBN:9789861305936
  • 叢書系列:新手媽咪特訓班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新手媽咪特訓班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不論何時何地,都要做自己身體的主人!」

    寫給所有對身體與性感到好奇的10-18歲女孩!

    禾馨醫療婦產科醫師 烏烏醫師、作家 高瑞希、兒童性教育推廣&文字工作者 諶淑婷、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 韓宜臻,誠摯推薦──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確實接納自己與身體,才能不被社會框架束縛,為自己做出更好的選擇!



      婦產科醫師尹晶園與女權運動者金旼志攜手合作,

      本書超越千篇一律的性教育知識,並以溫暖親切的文字,

      賦予「身體、性、愛情、關係以及平等」嶄新的觀點。

      從認識第二性徵等身體變化,到了解性別認同、性取向以及戀愛關係,

      以及探討性暴力、 #MeToo運動、厭女文化、數位性犯罪等社會議題……

      本書帶領我們光明正大地了解女性身體與性的世界。



      ◆這是給「對青春充滿好奇與困惑的女孩」的成長禮物

      第一次來月經、第一次察覺自己的性取向、第一次遭遇約會暴力……

      從生理發育到心理變化,女孩子長大到底需要面對哪些事?

      明明對身體、戀愛、性充滿好奇,卻不知如何開口問,身邊的大人也沒有好好說明這一切嗎?



      本書就像一位溫柔的姊姊,以醫學角度清楚解釋身體上的變化,並帶領我們接納身體原貌,

      此外,解析社會加諸在女性身上的偏見與束縛,讓我們真正認識身體自主權。



      ◆這也是給「不知該如何和女兒談性的父母」的引導指南

      身為父母的您,有發現女兒的身體、心靈都開始出現轉變了嗎?

      別再認為「女兒還這麼小,談這些還太早!」

      在環境變化快速、資訊量越來越多、選擇更多元的時代,

      孩子不僅需要趁早認識自己的身體,更應該建立完整的性觀念,

      才能懂得愛自己、立下身體界線,不在性別歧視與性暴力之下受委屈。



      不知道如何開口的父母,不妨就讓本書為你們搭起對話的橋梁,

      跟孩子一同思考,如何保護身體、勇敢說「不」,與他人建立尊重與平等關係。



    本書特色



      ◎一本讓青春期女孩了解身體祕密與性話題的全方位知識成長書!

      ◎幫助父母與女兒談性「不尷尬、不害羞、不怕問」的解答寶庫!

      ◎深入淺出的文字+坦率的彩色插畫,輕鬆就能理解的科普讀物!

      ◎不論幾歲都適讀,讓女性珍愛自己、擁有自信的自我探索指南!



    誠摯推薦



      烏烏醫師(禾馨醫療•婦產科醫師)

      高瑞希(作家)

      諶淑婷(兒童性教育推廣、文字工作者)

      韓宜臻(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 )

      *按姓氏筆畫排列



      從月經談到數位性暴力,從戀愛聊到關係與自我接納,這本書陪妳一起大聲說出「我的身體,我作主」。──烏烏醫師(禾馨醫療•婦產科醫師 )



      孩子感到好奇,就會啟發自主學習;給孩子正確全面性教育,讓孩子真正認識自己的身體。──諶淑婷(兒童性教育推廣、文字工作者 )



      ★性教育專家X教師X性平推廣者X婦女團體,韓國各界一致好評★



      這本書有趣又接地氣地解說我們的身體以及與人建立平等關係的方法。任誰都無法取代的自己和身體權利,支持大家充滿自信地談論!──娜英(性權利和再生產定義中心 代表)



      以談論自己的身體為開端,同時也給予因人際關係感到疲憊不堪的人們指引方向和安慰,是一本充滿溫度的書。──李雪熙(國語教師、女性委員會—全國教職員勞動組合)



      本書充滿著同理女性身體、有愛的溫暖目光,以及負責任的資訊。在打開這本書的瞬間,您對身體的想法一定會改觀。──徐英美(首爾特別市教育廳 成人權利政策專家)



      無論年紀大小,我們都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感覺來行動。如同本書所說的,希望性不是恥辱、不是混亂,也不是恐懼。──楊智慧(青少年女權主義者網路WeTee活動家)



      對於不清楚之處給予親切的說明,錯誤的觀念則斷然消除。本書超越千篇一律的性教育,明確地告訴女性如何在社會上照顧自己。──洪尚智(《中央日報》記者)



      知識就是力量!這是一本為了想正確瞭解身體和性的人準備的革新性教育書。──李明華(啊哈!首爾市立青少年性文化中心 主任)



      在學校也經常遇到對自己的身體很偏執、或被逼到討厭身體的女生。期盼藉由這本書,女孩子和青少年都能夠接納身體的原貌,與自己建立完整的關係。──Solly(女權主義者、小學教師)



      即使大家都認為社會有進行性教育的必要性,卻不曉得該從哪裡開始進行而感到苦惱。對於那些飄洋過海而來的性教育書籍,也會產生莫名的情緒距離感。終於出現了一本適合我們的書。──Esther Kegoora Shim(性教育講師)



      很高興可以遇見如同一輩子的好朋友般,理解我的身體、預知身體變化的好嚮導!不僅很適合剛開始初經的少女們,對於不曾接受過身體教育的大人們,也是一本很棒的指南書,真心推薦!──沈允美(Luna Cup代表)



      這本書不僅適合所有想瞭解自己身體的十幾歲女性,那些誤認為自己很瞭解女性身體的十多歲男性,以及明明應該正確教導卻沒有好好教的大人們,也都應該要閱讀。──樸鍾勳(山清甘地學校教師)



      像朋友一樣輕鬆自在,像姐姐一樣可靠親切,像老師一樣科學又清楚地講述我們身體的故事!──張秉順(保健教師)



      讀完這本書後,切實地感受到全面性教育的必要性。本書仔細檢視了一位女性在生活中幾乎會發生的事件。──金惠貞(南韓性暴力諮詢所 所長)



      我要把這本書送給姪女們。書裡有醫生阿姨想告訴你的滿滿內容,連溫暖也包含在內。──秋惠仁(生活醫療福利社會合作組織生活醫院 院長)



      這本書是那些過往懵懵懂懂地學習自己身體的女性們,留給下個世代的寶貴訊息。──李佳賢(女權主義黨 創黨團體 共同代表)



      這本書懷著關愛來與少女們對談。為十幾歲女性們加油,使她們不被框架束縛,堂堂正正地對抗社會偏見。──鄭?碩(青少年性少數者危機支援中心「叮咚」代表)



      細膩實用、朝氣蓬勃且正大光明。這是一本賦予身體、性、愛情、關係以及平等嶄新觀點的指南。我有月經三十年了,第一次正式學習該如何選擇止痛藥。──孫熙貞(文化評論家、慶熙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 研究教授)



      *以上韓國人名皆為音譯

    ?


     





    「我真的很好奇,為什麼不告訴我?」

    寫給對青春充滿好奇的少女們



    「這些資訊,小孩真的有需要知道嗎?」

    寫給陪伴孩子一同閱讀的大人們



    CHAPTER1_既熟悉又陌生!擁抱我獨有的青春期身體

    課本寫的「第二性徵」出現了!我要變成大人的身體了嗎?

    「胸部」突出有點害羞!若比別人小又有些自卑!

    一顆顆「青春痘」不斷冒出來,我是不是變成了醜八怪!

    這邊也長、那邊也長!「體毛」又粗又黑,尷尬死了!

    我很好奇看不到的「生殖器」,為什麼大人們避而不談呢?

    內褲沾上的「陰道分泌物」,讓人感覺很彆扭啊!

    為什麼會來「月經」?拿衛生棉時可以不要遮遮掩掩的嗎?

    「經前症候群」和「經痛」真讓人不舒服到厭世感爆棚!



    CHAPTER2_懂身體再談性!誠實面對我的性與愛課題

    什麼是「性別認同」和「性取向」?跟我喜歡男生女生有關係嗎?

    我很害怕跟朋友起「衝突」,所以經常忍耐、隱藏情緒!

    我也想要開始談「戀愛」!有喜歡的人就會變幸福嗎?

    不論是擁抱還是親吻,任何進展都需要兩人「同意」!

    只有男生可以自慰嗎?女生會「自慰」是不是很奇怪!

    對喜歡的人產生「性慾」正常嗎?什麼時候可以發展「性關係」?

    「性傳播感染」是指什麼樣的病?要怎麼做才不會感染呢?

    未來我也會「懷孕」當媽媽嗎?寶寶是怎麼誕生的呢?

    為了避免懷孕,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又安全的「避孕」法?

    如果真的懷孕了,我應該選擇生育還是「終止妊娠」?



    CHAPTER3_杜絕偏見歧視!為性別平等勇敢發聲

    遊戲與廣告中女性角色暴露身材就是「性物化」嗎?

    「厭女」文化是怎麼形成的?與偏見、歧視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媒體」中的女性經常扮演輔助男性的角色?

    「色情作品」哪裡有問題?看出被扭曲的女性形象!

    操控人心的「煤氣燈效應」,會讓受害者喪失自信!

    權力關係與性別刻板印象,讓「性暴力」無所不在!

    防範「數位性暴力犯罪」,從改變社會與性教育做起!



    附錄_照顧自己身體的生活提案

    定期做婦科檢查

    養成健康的飲食與運動習慣

    接納自己的身體

    ?









    「我真的很好奇,為什麼不告訴我?」

    寫給對青春充滿好奇的少女們




      我從小就對身體很感興趣。為什麼月經要這麼早出現?我的腿為什麼那麼粗?為什麼體毛一直長?這每一項都令人煩惱。其他女生什麼時候會經歷這樣的變化?是受到何種影響,才會早一點或晚一點出現變化?這樣下去也沒關係嗎?青春期的我什麼都不曉得,只是一人獨自感到擔心和不滿。



      可能是因為害羞而難以開口向任何人詢問,以致無法清楚地瞭解自己的身體,心情總帶有些許煩悶。在這種情況下,所接觸到的各種資訊對年幼的我而言都宛如甘霖。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資訊大部分都是錯誤或不必要的訊息,例如減肥方法、讓胸部變大的方法、化妝術等等,都是以這類的內容為主。現在回想起來,這些內容比起幫助我瞭解自己的身體,不如說是讓我更討厭自己的身體,它們並沒有透露出我真正好奇的真實狀況。因此,我認為需要寫一本關於青少年的身體與心理的書,正確地談論這些所帶來的影響。



      不過,我並不是要倡導說:「青少年或女性就應該要這樣做!」我們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人的身體、性別、長相和個性皆不相同。然而,社會上卻一直談論並強調「某種標準」,因為那是最方便、最簡單的方法。但當我們去瞭解多元化的世界時,便會發現那是既複雜又令人感到有趣、驚奇,同時也是一個更好地理解自我和世界的過程。在探索自我和潛能的過程中,希望本書能帶給各位幫助。



      這本書包含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行的國際性教育指南中,建議12-15歲青少年要瞭解的資訊。這不僅是全世界青少年們好奇的內容,透過瞭解這些資訊,自己才能與自己的身體建立良好的關係。當然,身體、精神、情緒的發展皆存在個人差異。即使是同樣的內容,可能有些人完全不關心、有些人則想要認識更多。因此,年紀較小的人也可以閱讀本書,就算年紀較大,閱讀本書依然可以獲得幫助。真心期盼本書能扮演提供充分資訊的角色,使各位更深入理解自己的身體、做出更好的選擇。

     

    「這些資訊,小孩真的有需要知道嗎?」

    寫給陪伴孩子一同閱讀的大人們




      如果是家長或學校老師先閱讀了此書,可能會訝異地想:「為什麼我們的小孩連這些都要知道?」不過,請您思考看看,在我們小時候,難道曾經有哪位長輩告訴過我們身體每個部位的正確名稱,以及這些部位所扮演的角色嗎?需要隔多久去一次婦產科進行定期檢查,有哪位長輩曾經告訴過我們嗎?雖然被建議不要發生性關係,但曾經有人教過我們該為了安全的性關係做何種準備嗎?我們接受了過度落後的性教育,直到經歷無數次的錯誤經驗後,才曉得這些早該知道的事實。不對,說不定到「現在」還有不曉得的事實呢!



      事實上,現在的青少年比起老一輩的人需要更多的資訊。在迅速變化的環境中,隨著機會增多,危害因素也變多。因著科學技術的發達,對身體的選擇也變得更加多樣化。這麼一來,孩子應該要瞭解的資訊範圍應該要變得更廣泛,也是理所當然的不是嗎?現在跟情報不足的過往不同了,這時代只要在網路上搜尋,就能即時找到好奇的所有資訊。不過,如果透過同輩或者網路得到的資訊並不準確可靠,青少年反而會變得混淆。



      本書的宗旨是要給予青少年關於身體和性方面疑問正確的解答,並使他們找尋到自己專屬的答案。孩子們總是會看大人怎麼做。若想教導孩子們在關係中彼此尊重,就要從大人開始尊重他人才行。各位要認定自己也是一個「性的存在」,不要羞於跟孩子進行性方面的對話。請將本書的內容與日常生活連結起來,對孩子提出問題看看。在對話時,比起給予孩子「你做得好!(你這樣不對!)」這類的忠告或評價,希望能更專注於孩子為什麼那樣想、對那情況有何種感受,因為個人的標準或價值觀也是在各種社會環境中形成的,而非絕對的真理。



      也請關注學校的性教育是教導到何種程度呢?假若教育的內容不夠充分,可以向學校提出建議。因為現今孩子必須瞭解的東西越來越多,學校本身也得跟上變化的速度才行。請務必協助和鼓勵青少年理解、接納自己的身體,在這過程中,將使他們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