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藝文歲月

藝文歲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7654520
吳懷德
初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3年9月01日
120.00  元
HK$ 108  






ISBN:9789887654520
  • 叢書系列:本創文學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本創文學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本書收錄作者吳懷德在《多倫多文藝季》以筆名「城南舊侶」寫的掌故式小文,書內四十一篇稿本,寫作日期是一九九八年至二?一二年,?容環繞近代藝文界人和事,隨想隨寫。



      作者嘗試從零碎材料弄出一點掌故,一點觀點,一點回憶,一點雜談,希望帶出散文和絮語式的抒情氣息。書中有好些情節大家或已有所聞,經作者粗略描述,讀者會有多少喜悅或驚訝回應。


     





    序言



    第一輯



    懷念故人——記郁達夫王映霞初會尚賢坊�008

    不可思議的翰墨因緣——郁達夫致王映霞的書信�013

    略談六十年前郁達夫〈南天酒樓餞別映霞詩〉�019

    王映霞親述與郁達夫婚變前後及有關人物�024

    郁達夫遺囑的最後心聲�036

    郁達夫一九四?年寫的一副對聯�041

    記郁達夫前妻王映霞女士最後的日子�044

    浙江富陽雙忠──郁華郁達夫兄弟殉國記�050

    漫談郁達夫與徐志摩�054

    寫給日本女郎──郁達夫徐志摩兩首詩的賞析�063

    滿載一船星輝——徐志摩〈再別康橋〉的賞析�070

    一片冰心在玉壺——漫談冰心�079

    冰心一首情詩的背後�085

    再談冰心�089

    漫談奇行情僧蘇曼殊�102

    漫談蘇曼殊的詩書畫�107

    寂寞的女作家──蕭紅在香港的腳蹤�117

    漫談巴金《家》、《春》、《秋》與中聯明星�123



    第二輯



    從林則除書法看傲骨人物�140

    清末才子梁于渭的一副奇巧對聯�145

    再談晚清廣東書畫家梁于渭�149

    秋雨秋風愁煞人——革命先驅秋瑾女士就義記�155

    從一封新發現國父的信說起�160

    漫談政治才女宋美齡�168

    漫談史學大師羅香林教授�176

    漫談藝術歌詞創作家韋瀚章教授�181

    不落的彩霞——漫談戲迷情人任劍輝�183



    第三輯



    文物的奇妙散聚�193

    曾充作紙字簍的國寶毛公鼎�198

    國寶《曹娥碑》的一段秘聞——記廣東學者葉恭綽的風慨�203

    李景康校長談述異事�207

    一個公公的故事——觸動心靈的畫家林風眠�213

    一個婆婆的故事——從?囉街談到祝枝山草書卷�218

    中文教育先驅者盧湘父談靈異事�223

    閒話假畫�227

    廣東順德自梳女�233

    回港雜記兩則——羅慷烈教授和豐一吟女士�238

    都市大忙人,何不閒一閒?�242

    使兒童歡笑的《伊索寓言》�247

    又有鮮花戴——集體回憶的廣州古老童謠�250





    序言



      本書收錄我在《多倫多文藝季》以筆名「城南舊侶」寫的掌故式小文,少年時期曾住九龍城舊城之南,這個署名留下歡樂童年痕?;後來竟有愛讀拙文的朋友直呼我名為「城南舊侶」,倍覺親切。一九九八年《多倫多文藝季》總主編黎炳昭在創刊號強調辦此雜誌目的是「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黎兄計劃出版前曾徵詢我意見,我直言辦雜誌是賠本兼自討苦吃,在西方社會辦中文雜誌更是難上加苦;但我仍鼓勵他迎難而上;並答允只要《多倫多文藝季》一日續刊,我會拼老命每期供稿。當初有人潑冷水謂此類雜誌很難捱過四期,結果出人意表,歷十八年出了七十二期,創造了奇跡,而我亦勉力提供了七十二篇小文。當年經常執筆者有黎炳昭、梁楓、黃榕岫、池元泰、許之遠、蘇紹興、羔羊(陳世彬)、黎全恩、黃紹明等,其中陳世彬、蘇紹興、黎全恩是我讀大學時的前輩,都已謝世多年,今日握筆回想,仍有人琴之痛。



      本書內四十一篇稿本,寫作日期是一九九八年至二?一二年,是我生活在異地的自遣小文,內容環繞近代藝文界人和事,隨想隨寫,資料多出自與一些人物機緣巧合交往,嘗試從零碎材料弄出一點掌故,一點觀點,一點回憶,一點雜談,希望帶出散文和絮語式的抒情氣息。書中有好些情節大家或已有所聞,經我粗略描述,讀者會有多少喜悅或驚訝回應。我強調本書不是什麼研究成果,只要能帶給讀者一絲喜樂、縈迴或輕輕感喟,甚至作為茶餘飯後談話資料,我已心滿意足。



      感謝黎炳昭兄和當年一班《多倫多文藝季》文友和我一起在那段快樂日子齊行齊跑。感謝故友兒童文學家何紫女兒何紫薇最近提示我初文出版社有興趣出版本集子,又感謝九十三歲書法家何幼惠老師為我寫封面書題;我深感榮幸,只好在序文末了對他們表示深深謝意。寫此序言時,正是農曆人日,一室充滿冬日陽光,誠意借本書封面饒宗頤教授寫的荷花吉語,陽光中祝願大家兔年及以後日子「日日是好日」,萬事如意,安吉長樂。


    吳懷德

    二?二三年一月二十八日(年初七)

    於香港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