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進一步為各位讀者介紹艾瑞克森的「一瓢」,如何形成獨特的「艾瑞克森宇宙」。這本書中記載的教學研討會,發生在1979年7月 30日到8月4日。星期二這天,有個名為「莎莉」的女士遲到了,艾瑞克森直接運用她的遲到,開啟一段催眠引導示範(從本書頁119開始)。難得的是,在1980年1月30日與2月3日,薩德博士與艾瑞克森針對這段催眠引導,做了五個小時的詳細討論(約莫在該次教學研討會半年之後,而艾瑞克森醫師在3月25日,也就是再過不到兩個月,便因急性感染過世。)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因為艾瑞克森極少評論自己的治療。這些討論的內容,收錄在本書的|附錄一|。在2002年10月,薩德博士又針對這段治療與討論,增添了新的評論與解析,並拍攝剪接成「處理阻抗(Working with Resistance)」這部教學影片,讀者們可以在艾瑞克森基金會的網站購買這部影片觀看。而這些新的評論解析內容文字稿,又收錄在薩德博士另一本書,《喚醒式治療》的第二章。
《艾瑞克森──天生的催眠大師》(Experiencing Ericks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Man and His Work)和《跟大師學催眠──米爾頓.艾瑞克森治療實錄》(A Teaching Seminar with Milton H. Erickson)是姊妹作,前者清楚地揭露了艾瑞克森身為一個人和一名治療師的樣貌,後者是他作為一位老師的風範。為了?正了解艾瑞克森的技術,我們需要去瞭解他身為一個人的樣貌;為了真正了解他的治療方式,我們需要看到他是如何教導他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