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大家來寫村史53輯 細說陝西村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41196
李忠孝,張佰楠
彰化縣政府文化局
2023年4月01日
83.00 元
HK$ 74.7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7241196
叢書系列:
縣市采風
規格:平裝 / 199頁 / 19.7 x 20.5 x 1.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縣市采風
分
類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縣市采風
>
地方風情
同
類
書
推
薦
文化臺中季刊50期(2023.01):眾志成城 搭起文化的場景
屏東,綠色生活家 PingTung go green
向陽之地
觀塘.塘觀:尋訪千塘之鄉的桃花源記
行旅羅東:小品.羅東[軟精裝]
內
容
簡
介
陝西村位於秀水鄉之東南隅,區分 11 鄰258戶,人口數1,693 人,總面積 2.0290 平方公里,先祖大都來自泉州,以林姓聚落宗族人口最多,地方主要以務農為主,是一處典型的農村聚落。東臨金興村,南鄰大村鄉,西接金陵村、下崙村,北連曾厝村。張生傳擔任第一屆村長,現任村長林棟樑。早期傳統農業為稻米、養牛、養豬、養雞為主,現今則以稻米、養豬、養雞及青農從事農事代耕及網室栽培之高經濟蔬果為主,近年有彈性棉紗廠、腳踏車零件廠及便利超商進駐,帶動村落之經濟與商業活動。
村內主要的宗教信仰中心分別有「烏面將軍廟」、「陝西村媽祖」、「福德宮與百姓公」及私人宗族信仰供奉之「吳厝吳府千歲」、「張厝邢王爺」、「李厝大公廳媽祖」、等 14 處。過去的農業時代崇尚武德,不分老少人人練武,連六、七歲的小朋友都練就一身的好身手。國術團的成員許多是三代同堂,祖孫三代一起教武、練武、習武 ( 太極拳、太祖拳、白鶴拳)。練武主要目的為防身、健身及保護鄉里為主要目的。走進「陝西村」一般大眾及村民來說,陝西村有著和中國大陸陝西省的同樣稱呼、還有烏面將軍廟香火鼎盛。
最能代表陝西村的獨特性與精神意象,首推是陝西文物館牌樓、其次是八堡圳第一東圳、再其次是巨大樟樹群生態休閒綠廊道、第四個是隱身在曲幽小徑的國父孫中山銅像、第五個是充滿傳奇色彩的烏面將軍廟、最後一個是陝西文物館。這六個景點都圍繞在陝西國小並串聯著,全程距離雖然不到500公尺,但這裡的一花一草、一磚一瓦,都與村莊的開發環環相扣,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與典故傳說,都值得去細細品味與閱讀。
目
錄
認識陝西村
一、陝西村簡介
二、人文景觀
三、教育與學校
四、地名釋義
在地生活環境
一、自然生態景觀
二、農村生態教育
三、民情風俗與傳說
地方口述歷史與文物典故
一、陝西村名鄉土調查
二、美麗的鄉愁-寄情陝西文物館
三、兩岸破冰之旅
宗教信仰
一、烏面將軍廟 ( 百姓公)
二、陝西村媽祖(三媽)
三、福德宮與百姓公
四、私人宗族信仰
村內宗族(依姓氏筆劃排序)
一、李氏宗族
二、林氏宗族
三、吳氏宗族
四、梁氏宗族
五、黃氏宗族
六、張氏宗族
七、鄭氏宗族
地方傳統產業
一、傳統產業憶往
二、在地現有的特色產業
三、進步中的農工商業
社區與地方組織發展
一、陝西社區發展協會現況
二、彰德慈善會
三、賜福長照機構
傳記人物(依年次排序)
ㄧ、做官清廉呷飯攪鹽的鄉長張進登
二、引進代耕新農業的領航者村長張泉益
三、一粒米都捨不得浪費的趙阿差
四、李新發與李盧嬌伉儷杏壇芬芳的故事
五、發揚國粹弘揚武德的張錫銘
六、鶼鰈情深饋遺鄉故的李殿雄
地方傑出人物(依年次排序)
一、村內唯一的女性縣議員張劉梅 (辛弱)
二、自喻是杏壇小草的梁福立老師
三、開創高中職不留級的前彰中校長曾勘仁
四、榮獲彰化縣十大傑出農家婦女及模範母親的陳美仁
五、烏面將軍廟主委林家冠
六、築起幼教夢幻園地的黃明昌
地方采風
一、建築藝術
二、地方的故鄉事故鄉情
三、在地生活印記
四、藝文欣賞
附錄一
一、大事紀要
二、各人物表
附錄二(依姓氏筆劃排序)
參考書目
序
序
本輯分別由李厝族親孫女婿李忠孝及及土生土長的張厝子孫張?南共同撰寫,著者以淺顯易懂的質樸筆觸,生動描繪出在地的歷史淵流、地名釋義、宗教信仰、地方民俗、地方口述歷史與文物典故、村內宗族、社區與地方組織發展、傳統產業憶往、進步中的農工商業、陝西村名兩岸尋根的美麗錯誤、烏面將軍廟的歷史傳說、傳記人物、地方傑出人物、地方采風、地方的故鄉事故鄉情、在地生活印記及藝文欣賞等。全文讀來深刻感受先民胼手胝足的移墾血淚史,今之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均來之不易,當思後輩應見賢思齊並飲水思源。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