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晚清身體診療室:唐宗海與中西醫的對話

晚清身體診療室:唐宗海與中西醫的對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933535
皮國立
東大
2023年7月26日
217.00  元
HK$ 195.3  






ISBN:9789571933535
  • 規格:平裝 / 512頁 / 15 x 21 x 2.5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醫療保健 > 醫學/醫療史 > 傳記/醫療史











      當中醫遇到西醫

      當經絡臟腑與遇上解剖學

      在看醫生之前,要先看懂身體!

    ?

      對西醫而言,身體是在手術解剖檯上可以「看」見的生理樣態,

      對中醫而言,身體卻更隱含著一種氣化的、不可觀測的生命真理。

    ?

      從《內經》、《傷寒》中走出的中國醫者,面對截然不同的醫學理論,該如何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由氣血經脈建構出的中國身體觀,又會如何被重新形塑?

    ?

      晚清中國是一個新舊文化相互交匯衝擊的時代,在政治、社會、經濟等各層面,也迎來劇烈的衝突與轉變。傳統醫學在這樣的時代風氣下,也夾在中西文化之間搖擺不定。類似「中西醫融合」的理論彼此間相當不同。有強調合一的「中西一元化」,也有試圖「折衷中西」的說法。而唐宗海正是在這樣的潮流之中,首度提出了中西醫匯通的思想。他以傳統經脈氣血理論為骨幹,援引西醫的解剖學知識,在龐雜紛呈的各家理論上,替後來的醫者開拓出一條嶄新的航路。本書以他的立論為切入點,不只詳盡地介紹了中西醫理相互影響、匯通的過程,更替讀者建構出在晚清的時代變局之下,人們對於「身體」形象如何理解的歷程圖景。

    ?

      解剖也看不見的人體──「把脈」現在還有用嗎?

    ?

      對晚清的中醫而言,龐而繁雜的西方醫理知識特別在解剖學上備受重視。解剖學這種以「肉眼」觀測人體器官的新興學說,對於中醫傳統以經脈、臟腑理解人體的方式作出質疑。醫書典籍上的經脈路線,既不符合解剖學上的血管分布,卻又略有相似之處。對中醫而言,「脈」是一種氣血行走的路線,而這樣看似不科學的、難以捉摸的「氣脈」,在西方醫學大行其道的時代,又能扮演怎樣的角色?這樣的疑問既是中西醫學理論上的爭執,更展現了兩個文化之間,對於「人體」解讀的根本差異。

    ?

      生命的中樞──思考用的是心還是腦?

    ?

      在西醫的理論下,人體生命的一切活動簡而言之即受到大腦、脊髓、神經三者的連動控制。大腦作為生命的中樞,負責處理生命的一切感知。然而對中醫而言,比起大腦更為重要的,則是「心」的概念。心被是作一個擬人化的主體,在中醫理論上賦予情緒上的意義。唐宗海作為中西醫匯通的提倡者,並未完全否認大腦的功能,而是援引西方的解剖學說,在唐宗海的解讀下,大腦作為「心」轄下的其中一個臟腑,同樣的也負責處理人體的活動與感知。中西醫對生命的理解,自中樞起便南轅北轍,藉由唐宗海解讀、重構的過程也可以看出晚清中國知識分子在接受外來文化時,是如何理解與轉化新知。

    ?

      本書透過中醫面對西醫學說的衝突,細密詳實地羅列出晚清中西醫在醫理與人體認知上的分歧。面對中醫受到的種種危機與質疑,唐宗海自受過傳統中醫薰陶的醫者角度出發,以西方解剖知識來完善受制於歷史文化因素影響,而許久未見大幅度革新的中醫理論。他的思想展現了一種兼具復古與創新的新氣象。既非完全的中西統一,也非死守著傳統典籍不願讓步,一味的否決新知。作者參酌豐富的史料典籍,細膩梳理近代中西醫接觸、碰撞、匯通的脈絡,並一步步帶領讀者領略知識與文化的形成與變遷。



     





    「養生方技叢書」總序

    增訂二版序? 寫於二十年後--我們從不曾認識的醫者唐宗海

    自序--吾以文化思醫史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撰文動機與基本文路

    第二節近代中醫史的過往與展望



    第二章唐宗海與其時代

    第一節唐宗海傳略

    第二節王清任的《醫林改錯》與唐宗海對是書的解讀

    第三節近代西醫傳入中國之背景與引發的論題

    小結--面向中醫未有之「奇變」



    第三章身體左右不分?--肝的形質與氣化位置

    概述

    第一節「肝生於左」所引起的問題

    第二節唐宗海與其同時代醫家的辯說

    第三節從治療方式確定傳統學說

    小結--一個臟腑,各自表述



    第四章找尋人身內「氣」道路--三焦論

    概述

    第一節唐宗海面對的原始論辯

    第二節三焦論的各個層次

    小結:尋覓形質之新中醫論述



    第五章舊知識與新形質--中西醫消化作用的例子

    概述與定義

    第一節王清任與西醫對人體消化管道的描述與問題

    第二節唐宗海的脾胰說

    第三節中西對消化器官的描述

    小結:從古代醫學「發現」胰臟



    第六章探索「千古脈診之準繩」--中西脈學的對話

    概述

    第一節理論與技巧的融合--脈診文化

    第二節氣血不合--近代脈學被質疑的來龍去脈

    第三節血管、血(脈本質)之形質、功能、方向

    --唐宗海對脈與血管的新看法

    小結--近代之脈診還值得依賴嗎?



    第七章羽翼仲景—唐宗海對《傷寒論》「六經」之解讀

    第一節前言—問題意識與傷寒學史的一些研究

    第二節從《內經》時代的「六經」談起

    第三節六經的繼承與轉化

    第四節《六經方證中西通解》與《傷寒論淺註補正》

    第五節六經問題之終?繼承者與反對者

    小結--近代中醫的徬徨與躊躇



    第八章身體文化歷史的衝突與交會--當中醫心遇上西醫腦

    第一節心與腦

    第二節唐宗海面對心腦並論時的歷史課題

    第三節唐宗海醫論中的心腦關係

    第四節精氣的流動—腎與心、腦、髓

    小結--近代中西醫心腦融合論的可能



    第九章結論--新中醫的歷史與現實困境

    唐宗海年譜簡編

    徵引書目






    增訂二版序




    其 他 著 作
    1. 華人壯陽史:從情慾詮釋到藥品文化,近代中西醫學的滋補之道(二版)
    2. 做人做事做學問.中西醫結合之父:林昭庚的學思歷程
    3. 做人做事做學問.中西醫結合之父:林昭庚的學思歷程【博客來獨家作者親簽版】
    4. 最「潮」中醫史:以形補形行不行,古人醫病智慧超展開
    5. 物種與人類世:20世紀的動植物知識
    6. 走過「廢除中醫」的時代:近代傳統醫學知識的變與常
    7. 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和身體(修訂版)
    8. 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限量精裝版)
    9. 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
    10. 1930年代之中國
    11. 日記與民國史事
    12. 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
    13. 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1912∼1949)
    14. 1920年代之中國
    15. 1960年代的台灣(軟精裝)
    16. 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和身體
    17. 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
    18. 歷史經典與文獻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