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
中西結合共治肝膽病(上):以現代檢驗數據為本的中醫診治實錄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6269715725 | |
|
|
|
李政育,黃詩硯,王雨薇,程維德,黃月順,曾宣靜,羅瑞陽,林坤成,鄭淑鎂,林久乃,羅晉專,鄧欣怡,簡鸞瑤,林寶華 | |
|
|
|
元氣齋 | |
|
|
|
2023年7月04日
| |
|
|
|
133.00 元
| |
|
|
|
HK$ 113.0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6269715725叢書系列:自學中醫規格:平裝 / 368頁 / 15 x 21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出版地:台灣 自學中醫
|
|
分 類
|
醫療保健 > 疾病百科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台灣醫家李政育以其四十多年臨床經驗與自創方劑,長年與神經科醫師合作,
並指導各有所學的中醫師,投入中西共治肝膽病研究;
書中鉅細靡遺公開獨特病例的成功診治過程與用藥思路,殊值同道參考。
中醫一向認為心、肝、腎是人體的三大主宰,但其功能絕不局限於臟器本身,而係互補互助,也彼此牽連影響;其中又以「肝」最關重要。
肝病曾被譏為國病,多數人只知ABC型肝炎和病毒性肝炎,最後可能變成肝硬化或肝癌;其實肝的生理、病理功能及變化極多,即使肝炎也還有很多種,如藥物性肝炎罹患率就有升高趨勢。而且五臟六腑既各有所司,更彼此影響:
最典型的是膽,膽汁由肝臟分泌,故名「肝膽相照」。此外,心與肝也會「相照」,可能出現心臟性肝病或肝性心臟病;肝病還會引發腎臟病,如「肝腎綜合癥」。肝病也可能引發腦血管神經病變,包括腦中風等。
本書對各種肝膽病之病因病機與治療思路、用藥準則,都做了詳細說明,可說是認識、治療肝膽病的最佳參考書。
|
|
目 錄
|
【中西結合治肝膽病(上)】目錄
主編序: 能得兩種醫學照顧為華人無上幸福…中醫師 李政育???????????????????????????????????? ?
推介序:中西醫結合診治疾病典範…徐榮源教授
第一章 肝臟生理概論??????? 黃詩硯醫師
第一節 肝臟顯微解剖構造及生理功能
第二節 肝功能檢驗的血清學?????? ?
第三節 從中醫觀點談肝膽生理功能與氣、血、水、神
第二章 肝膽疾病各論
第一節 肝炎最常見
一、病毒感染之急慢性肝炎…王雨薇醫師
二、藥物、毒物性急性肝炎
----兼談戒斷西藥後之反彈性肝炎…王雨薇醫師??????????????????????????????????? ?
三、自體免疫性肝炎…程維德醫師??????????????????????????????????? ?
四、酒精性肝病
----兼談酒精性肝炎導致的酒精性肝硬化…程維德醫師
五、非酒精性脂肪肝…黃月順醫師
六、妊娠急性肝炎…曾宣靜醫師
第二節 各式肝病及其併發症????????????????????????????????? ?
一、高脂血症為誘發原因之一…黃月順醫師??????????????????????????????????????? ?
二、肝硬化、腹水及其他併發症…王雨薇醫師?????????????????????????????????????????? ?
三、敗血症引發肝功能失調…黃詩硯醫師 羅晉專醫師 李政育醫師
?
|
|
序
|
主編序
能得兩種醫學照顧為華人無上幸福
中醫師 李政育
目前一般人談到肝病,好像只知道A、B、C型肝炎;事實上,這一類只是病毒性、感染性肝炎的極少部分(已知的病毒性、感染性肝炎至少將近二十種),未知的新生病毒還有很多,尚不包括蟲類叮咬引起者在內。所以說不管是醫學研究或與臨床醫藥人員,都有責任讓民眾知道;從事肝疾病研究與治療的醫界同道,更應開闊胸懷,多方探討病因與治療之道,不要因多數的經費(學術與臨床)多花在相對較少的病毒性、感染性肝炎之上,就忽略了其他類型的肝病。也不要完全從西方醫學角度出發,以抑制病毒複製為主流,或以為「無藥可治」,而只做症狀治療,任其自然慢性化或等待自我修復(認為肝病「無藥可治」或無法「治癒」是很多人的誤解,尤其是對感染過後的肝損傷甚至全身臟器而言)。醫者的責任就是探究真相、用心治療。
人人皆知,肝病的生理、病理功能及變化極多,而且五臟六腑皆會互相牽連,例如:心臟會出現心臟性肝病,肝病亦會引發肝性心臟病;不僅如此,肝病亦會引發腎臟病,包括嚴重、可引發腎衰竭的「肝腎綜合癥」。肝病也會引發腦血管神經病變,包括因阿摩尼亞(AMMONIA)過高引起的肝性腦病,因肝病性溶血性(低血小板)致腦血管破裂的中風,或肝病性凝血性腦血管栓塞中風;也可能因肝功能異常、形成真性紅骨髓增生症之中風。而肝功能衰退致吸收、合成、儲存、轉化、釋放蛋白功能降低,也可能導致腦水腫而出現失智、老化等症狀。
此外,現在藥物性肝炎(多為西藥引起)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未來也只會更多不可能減少;這種情況一旦發生,有時會出現猛爆性肝炎,嚴重者可能造成肝衰竭。
至於免疫性肝炎,因西方醫學對外感造成的病毒性疾病目前仍乏藥可用,只能採症狀治療。問題是症狀治療藥物本身也會傷肝、造成肝傷害,另一方面,病毒所分泌的毒素與代謝複合物還會干擾記憶體,讓大腦誤以為體內尚有很多病毒,而展開攻擊,形成免疫性肝炎等免疫疾病。現在這種情況已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未來甚至可能成為多數肝病的誘因。
可見與「肝」醫學有關的研究範圍極為廣泛,不能只把重點放在病毒性與感染性肝病的臨床研究之上,而疏忽了其他方向。
其次是必須了解,目前與肝有關的各種實驗診斷依據,除了PSA與FREE PSA之外,其餘皆非專一性;就以目前檢測肝炎最常用的SGOT(AST)與SGPT(ALT)而言,亦非只有肝炎才會出現,有時腦神經細胞與神經管發炎、溶解,或各種脈管炎、心臟細胞炎,或免疫疾病(如膠原病),或橫紋肌發炎、溶解,甚至神經鞘膜發炎…等,都可能導致SGOT 或SGPT升高。因此不能只看實驗診斷數據,還要注意鑑別診斷,凡是與肝相關的生理、病理、代謝,以及消化、內分泌功能等,也都必須納入考慮才行。
數十年的臨床與研究經驗發現,西方醫學確實有時而窮(如之前所述,對病毒引發的發炎性疾病無對治藥物,多數均只做症狀治療),只有中西醫結合,才能補西方醫學治療盲點與無力時之不足,而有利於疾病控制,並讓其充分緩解,以造福病人。因此長年以來一直希望能系統整理中西共治難纏疾病、編篡成系列叢書,以供同道與需要者參考,同時期望未曾深入研究中醫的西方醫學研究者,不要再「學得胡語罵漢人」。畢竟在大中華文化圈內,人們能獲得二種醫學(中西醫)與醫療體系的照顧,是無上幸福的事。
感謝長期以來共同合作研究的中西醫同道,大家同心協力、貢獻所學與臨床研究心得,為融通中西醫學、節省社會資源以服務病人,並為醫學的發展而努力。多年來已在「中西醫共治神經性疾病」方面做出一點成績,也出版了幾本相關著作,頗獲同道謬賞。接下來要關注的就是一向被視為「國病」的肝病。
過去探討肝病治療的中西醫書籍甚多,尤其是中醫;但絕少中西醫開誠布公、暢論肝病治療的理論與臨床之作。因此近年來乃邀集中西醫師,於每周四中午在「石中居」研討,從各個層面探討肝病的生理、病理與治療之道,其重點在以多個本土的臨床醫案為基本,詳實記錄並追蹤研究治療結果,以作為修正處置方向的參考。最後再責成年輕的黃詩硯醫師負責召集,由林久乃、曾宣靜、林坤成、黃月順、王雨薇、羅瑞陽、羅晉專、程維德…等醫師分別選題,就研討的一點成果整理成本書,並請新店慈濟醫院副院長徐榮源教授指導並賜序。其中的病例多為本人數十年的診治心得,故於付梓之前寫幾句感言,權充編序。?? ?
本書中所引用的肝膽病生理、病理與檢驗數據,多採用現行的儀器與血液檢查結果,辨證論治則中西醫並行,治則盡量以中醫藥為主,充分達到中西共治、最有利於病人的目標。然因醫學不斷推陳出新,所引資料不足處在所難免,諸家方正予賜正誤謬。
推薦序
中西醫結合診治疾病典範
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胃腸肝膽教授? 徐榮源
回顧20多年前,我在三軍總醫院任職胃腸肝膽科主任時,承蒙李政育老師之邀請,負責西醫消化學課程的教授,此乃第一次與本書的多位撰寫者認識。令人讚嘆的是,這一群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同道者,以李老師為楷模,在老師的叮嚀與鼓勵下,未曾間斷的以中西醫互補與結合的理論,來探討各種不同的肝臟疾病,且著作成書。其內容涵蓋極廣,包含常見的病毒及其他病原菌、酒精、代謝異常、藥物、膽石症、自體免疫和其他疾病,如心臟衰竭及甲狀腺疾病等引發的肝病。難能可貴的是,本書有許多育生中醫診所提供的寶貴案例為佐證資料,可以呈現出本書的特色,就是從基礎到臨床、從西醫到中醫、從經驗到實證,從西醫針對各別器官的病因或症狀,到中醫針對器官互通和陰陽平衡的治療等。此書有助於結合中醫、西醫對肝臟疾病診療的不同觀點,而達到相輔相成的醫療效果。
相對於本書作者群長年對西醫各種生理、病理、臨床診療知識經驗的吸收與探討,令人肯定的是中醫師們願意吸收與認同西醫科學實證的優點,反觀西醫師們對中醫的瞭解不多,除了中醫深奧難懂知識外,其最大的原因是中醫的科學實證研究的質與量,相較於西醫仍然有很大的落差。以常見的慢性B型肝炎及C型肝炎為例,至少近20年來西醫已研發出有效抑制B型肝炎病毒的口服藥物,如:貝樂克(Entecavir)、惠立妥(Tenofovirdisoproxil fumarate TDF)及韋立德(Tenoforviralafenamide, TAF) 等。這些藥長期服用之後,除可讓肝功能指數恢復正常外,亦可有效降低B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率。臨床上使用2~3個月有效的口服抗C型肝炎病毒藥,如:艾百樂(Maviret)、宜譜莎(Epclusa)、沃士維(Fosevi)、夏奉寧(Harvoni)等之後,慢性C型肝炎病人的治癒率就可達到95%以上。臨床上,上述藥物普遍使用之後,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併發症或肝癌病人,已顯著減少;因此WHO宣示要在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衛生福利部亦預訂2025年讓C型肝炎在國內絕跡。
雖然如此(西醫有良好的治療肝病藥物),然誠如書中所提,有些肝病(如自體免疫肝炎等),其病因及致病機轉仍不是十分清楚,目前只能以治標沒治本的抗免疫藥物治療。此類疾病還有待更多中西醫合作,以提昇治療成效。
至於如何喚起西醫對中醫的重視?我認為請西醫重視並投入中醫的科學實證研究,是一個可行的方向。本人近18年來加入慈濟醫療體系(該體系非常重視中醫,中西醫合作十分密切),近年來已成功研發出含八種不同中草藥成分的抗新冠病毒藥物(名之為「淨斯本草飲」),且證實具有抑制病毒入侵、調節免疫功能,抑制發炎反應,以及抗氧化、預防血栓,甚至抗衰老等功能,這些研究結果已有多篇發表在國際期刊之中。期待未來能透過中西醫的共同研究,證實對更多疾病具有療效、對改善患者的免疫性疾病有所助益。
最後謹對李老師及此書所有作者群,長年默默耕耘、全方位蒐集中西醫診療相關知識,並做有系統整理,表示無比的敬意。此書有如搭起中西醫診療合作的橋樑,其豐富內容亦可提供未來探討其他不同領域疾病診療與寫作的參考書。是為序。
?
|
|
|
書 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