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知道我說這句話你不會相信,但是,我希望孩子們,特別是黑人小孩,不要對打入美國NBA職籃抱有太多夢想。
打我這兒聽到這話,一定令人覺得荒謬,因為我曾經活在那個夢裡。NBA這三個字,對全美成千上萬的孩子而言,是希望、逃避和有出息的象徵。在許多方面,NBA職籃是個神奇的地方,只消在下回看球賽時,感受一下周遭──那音樂、雷射秀、坐在球場休息區的光鮮人士;還有百萬明星球員一個接一個進場時的歡呼聲,以及地主隊在最後一秒反敗為勝時的狂吼聲。
NBA職籃充滿活力、有趣、令人興奮,但那些光鮮只是片面印象,你們沒有見到的和你們看到的同樣重要,將會有數不清的人,無法像「海軍上將」大衛•羅賓森(David Robinson)、「俠客」歐尼爾(Shaquille O’Neal)、「非洲天王」歐拉朱萬(Hakeem Olaiuwon)和派翠克•尤英(Patrick Ewing)般地出人頭地。這些孩子嘗試一圓籃球夢,並非壞事;追尋自己的夢想,也無不妥;然而當每個人容許自己為光采和財富迷惑時,那就有些悲哀。我認識許多天賦優異,幾乎任何事都做得到的人,一心一意想的只有籃球;當籃球這條路走不通時,他們便無行可改。
在本書中,你將會讀到許多打籃球、有過這個夢的人,他們大部分都因為受傷或運氣不佳,只好放棄籃球事業。事實上,沒有任何人的事業可以永垂不朽,即使是「空中飛人」邁可•喬丹也不行,而他已經是出類拔萃的了。日盡時分,比賽結束,你回到家鄉,回到朋友、家人、同儕的身邊,下一代的球迷會去追尋其他的偶像。若他們還記得你是何方神聖,則是你的運氣。
在蓋茲(Gates)和艾吉(Agee)這兩個家庭的故事裡,令人振奮的是,儘管有失望、受挫,他們從未脫離生命中真正重要事物的軌道。投進了多少分,搶到多少籃板球,或是贏了多少場球賽,這些都不重要。最後,最重要的是你是什麼樣的父親、兒子、兄弟、丈夫和鄰居,你和朋友的親密關係;以及能放心說貼已話、關心你的人。艾吉和蓋茲兩家都深切瞭解這一切,如果有任何事讓他們與眾不同,這就是了。
?
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