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陳傳龍|【太極拳本義闡釋】再版序—太極拳乃道之體現
有問外家拳與內家拳怎樣分辨?這是一個很好的提問,可以藉此揭開太極拳的神秘面紗。
外家拳與內家拳一內一外,有著明顯且嚴格之區別,是外家拳就非內家拳,是內家拳就非外家拳,拳術不外體與用,二者無論在體在用都不但不同,更是完全相對相反,太極拳是內家拳,謹以太極拳的觀點,分別就二者之體與用作一分析與比對,以供大家參考。
一、就體而言
??? 外家拳用力,太極拳不可用力,一是用力,一是不用力,二者在基本上就有對等與不同,太極拳若用力,就進入了外家拳範圍,不再是太極拳,故有「用力非太極」之言,除此之外,太極拳各家宗師也無不都強調太極拳不可用力,這在各家傳承的著作中都有明示。由此可見若用力,何能再是太極拳!
外家拳用力,是使用有形的肢體的力,也就是使用有形的肢體,以有形的肢體為體,是人人都知的拳術。太極拳不可用力,就完全相反,不用力是不用肢體的力,棄有形的肢體不用,不以有形的肢體為體,以求內練內勁(或言內氣、氣勁、意氣等),以無形的內勁為體,非人生而能知,要由後天的傳授與學習,所以難為人知。太極拳的要求鬆柔不用力的目的,就是為了退去先天肢體之能,修習內勁。十三勢歌云:「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即言太極拳的體與用都是以意氣為本。除此之外,太極拳經譜言太極拳也都是以意氣勁為主,這也就是古拳諺所說的「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簡明的說明了內家拳與外家拳的不同,太極拳的難明由於內勁難知,沒有內勁就沒有體,何能明瞭太極拳,不言可知。
正因如此,二者拳架姿式設計與創造的目的、意義也完全不同,外家拳主求以肢體動作對外作打鬥攻防,以求肢體動能的增強;太極拳則不同,以鬆柔不用力,棄肢體動能不用,不作對外使用,以求向內內練內在氣勁,以外動啟動內動,功深以後以內動伸展外動。先輩陳鑫氏云:「外之所形,莫非內之所發」,由於是內練氣勁,形於外的姿勢動作就輕柔緩慢,不用擔心慢了就不堪應對外在快速的攻擊。太極拳的慢實是在修練快,拳術的快與慢,不在於外在動作的快慢,而在於神的反應,愈慢心愈靜,心愈靜而能愈細,意愈專,神的反應愈敏,內在的氣勁愈足,成長愈快,所以慢實是修心養神,練意養氣,一有動靜,反應極細極快勝於常人,正如魚在水中,看似很慢,稍有動靜,迅即不見。愈功深行拳愈慢,甚至看似未動,實仍在行拳。若以一般外家拳術的觀念思考太極拳,實無從理解太極拳向內修練的神妙奧秘。
由於內勁難知,學習太極拳往往為外家拳的觀念所誤,以外家拳的觀念思考太極拳,認為太極拳必須用力,本體是一套拳招姿式,由是困惑難明,苦學難成,為此,各家宗師無不都有提示言太極拳「不可用力」、「是內勁而非外面拳招姿式」,用語雖有不同,意涵完全一致。為利於理解與學習,謹將宗師之言,恭錄於次,以供參考。
(一)武派武禹襄氏云:「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此言本是武氏在其「打手要言」中所言,後為後人尊為拳經,所以也是拳經之言,不在外面是言太極拳並非外面所見的肢體動作與形式,意是心中的運行與操作之法,以意運行內在理法氣勁。故若問「何為太極拳?」也可答以「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武氏要點云:「不使絲毫之力」,可見太極拳不但不可用力,更是不可用絲毫之力,用力連想都不可想,從一想用力即生僵硬不能鬆柔,就可知道是錯誤的。
(二)郝派郝月如氏云:「太極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不在外面而在內」、「切記不用用力」
與武氏所言意涵完全相同,樣式是外面肢體的形式,氣是氣勁,也就是內勁,勢是一個能量,任何動作要發揮最大的作用都要有個好的勢,氣與勢都是無形的,所以更強調「不在外面而在內」。
「切記不可用力」,用力練的就不是太極拳,所以要切記。
(三)孫派孫祿堂氏云:「拳術之內勁實為人身之基礎」、「不用後天之力」
拳術是指內家拳,即是言以內勁為體,也言不可用力。
(四)楊派楊澄甫氏云:「論太極拳不在外形姿式,而在內理,氣與勁耳」、「非取形似,必求意合」、「願後之學者,弗惟外之是騖,而惟內之是求」。又云:「不用濁力」、「若問其用,則在不用力」
內理是要明白太極拳使用的道理,王宗岳氏在拳論中所說的都是理,氣與勁即是內勁,「非取形似,必求意合」也就是武禹襄氏所言的「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意涵完全一樣,不是求外面形式的相同,而是要求心中運作合乎要求。更語重心長的說,希望後輩學者,不要只以比外面形式為太極拳,而要專心一致的求內在理法氣勁的運作,可以想見的,太極拳內容高深,作用超俗,豈能只是外面的一個姿勢形式,也就是所謂的拳套招式的外形姿式就能有太極拳!
??? 也言不可用力,凡是力都是濁力、拙力,太極拳不用力是用內勁,是不用力之力,是柔軟之力。
(五)吳派吳公儀、吳公藻兄弟云:「以心行意,以意行氣,以氣運身」
吳氏拳法云:「太極拳最忌用力」, 雖未見言並非外在形式,但言太極拳是心意氣,以氣運身是以氣在身內運行,心意氣的能量就是勁。
(六)陳派陳長興氏云:「夫拳術之為用,氣與勢而已矣」、「夫太極拳者,千變萬化,無往非勁」
言太極拳只是氣與勢而已,與郝月如氏所言氣勢意涵相同,並言無往非勁,雖未明言不可用力,不在肢體形式,但意涵已在其中。
(七)陳派陳鑫氏云:「拳在我心」、「觸處皆拳,非世之以拳為拳者比也」「自古太極皆如此,何須身外妄營求」
「拳在我心」言太極拳全是心中的運作理、法、氣勁,「觸處皆拳」是周身處處都是拳,碰到何處,都可發揮拳的作用,因為太極拳全是身內的氣勁,都是內在氣勁的反應,並非一般世俗觀念中的拳可相比,世俗觀念中的拳都是外家拳,太極拳並非這樣的拳術。何須以外家拳的觀念,在身外拳招姿式妄自營求,空求白練,這與上述「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以及「非取形似,必求意合」的意涵完全相同。
由此可見,太極拳宗師都明示太極拳「不可用力」、「是內勁而非外在肢體招式」,可以想見的,非宗師所言何來太極拳!難明難成顯然由於在認知上有了偏差,各家宗師有此共同一致之見,更可明瞭太極拳雖有門派之別,實都是一樣的,只有一種,法雖可有不同,但本體是不可改變的。
太極拳的本體是內勁,各家宗師都言太極拳是內勁,可見外面的肢體招式並非太極拳,所以學太極拳而難明太極拳。先輩陳鑫氏云:「自古太極皆如此,何須身外妄營求!」,因此學太極拳首要明內勁,要明內勁首要要知內勁與外力的不同,外力是肢體堅硬有力的力,是用力之力,人人生來都能;內勁是人體的潛能,是肢體柔軟無力之力,是不用力之力,也是柔軟之力,要由後天的修習,由於柔軟而有力,故「柔中寓剛,剛中寓柔,剛柔一體」而為太極勁。先輩陳鑫氏云:「不能以柔言之,亦不能以剛言之,直以太極言之」。又云:「不可謂之柔,亦不可謂之剛,第可名之為太極」。由於求柔而能將先天硬力轉化為內勁,故又云:「有心求柔,無意成剛」。又云:「非有心之求剛,實有心之求柔也」。故如何能得內勁?心中將先天堅硬的力改為柔軟不用力,就轉化為內勁,所以剛與硬是不同的,硬乃人體先天之力,心中一用力就能硬,但硬了就不能軟,軟了就不能硬,軟與硬不能同時存在。剛是柔中之力,與柔一體並存,無柔就不能言剛,無剛就不能言柔,正如太極,有陰則有陽,有陽則有陰,獨陰不生,獨陽不長,故是太極勁。
外力與內勁二者是相個別與對等的存在的,有了外力就不能有內勁,要有內勁就不可用力,外力愈多內勁就愈少,內勁愈多外力就愈少,十三式行功心法云:「有氣則無力,有力則無氣,無力則純剛」,氣的能量即是內勁,即言有了內勁就無外力,有了外力即無內勁,全無外力純是內勁就是純剛。古拳諺亦云:「愈不用力力愈大,愈輕力愈強」,愈大愈強的即是言內勁,這也就是所謂的「極柔軟而後能極堅剛」。由此可見,不能認為太極拳柔軟不用力了,就軟弱無力全無作用,而是還是能有作用的,是珍貴內勁。舉例而言,如要把手舉起,心中求不要用力,手還是可以舉起。又如要推動重物,如心中求不要用力,可以發現還是可以推動。又若有人用力推我,我心中求不用力,可發現還是可以頂抗。又若走拳架,心中求不用力,可發現還是可以走。以上所言,人人一試便知。為何已不用力,沒有了力還能起作用?原因在於心中還有「意」的存在,雖沒有了力,仍有動作的意的存在,若連意都不用,就立即不能動,這就是所謂的「用意不用力」,可見沒有力只有意還是能作用的,這就是內勁,是「不用力之力」。更完整的說應是「用意不用力之力」。日久以後,意啟動了人體先天內氣而有意氣,意氣愈養愈強,功深以後,打拳走架全是意氣在運作的,經譜歌訣言「運勁如百煉鋼」、「意氣須換得靈」、「氣遍身軀不少滯」、「氣宜鼓盪,神宜內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行氣如九曲珠」、「運勁如抽絲,發勁如放箭」,不勝枚舉,全是功深境界,初學者自難理解。一旦得意氣,自可不言自明。所以十三勢歌云:「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要了解太極拳,首要明瞭太極拳與外家拳的不同,不能以外家拳的思維思考與學習太極拳。
二、就用而言
太極拳的用與外家拳也是相對相反,完全不同,在理念上,外家拳正如一般世俗觀念中所知的拳術,主張以肢體動作主動攻擊衝打;太極拳則完全相反,完全反乎一般世俗的觀念,不但不主動攻擊,更是本於太極陰陽相濟之理,以被動因應為拳,以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而能後發先制,這從拳論中所言,全是退讓不爭,無衝打主動攻擊之言就可知道,全是本於太極陰陽之理的運用,拳論云:「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後(註)」,言攻我左邊,我左邊虛讓;攻我右邊,我右邊虛讓;抬我向上,我順之向上,愈上愈高;壓我向下,我順之向下,愈下愈深;拉我向前,我順之向前,愈進愈前;推我後退,我順之後退,愈退愈後,這也就是拳論所謂的「捨己從人」,捨棄自己的主張順從對方,這全是太極陰陽之理的體現與運用,若頂抗相爭就無太極陰陽可言,是太極拳之為太極拳的根本大道理。但如此退讓不爭又如何能取勝:拳論接著又說:「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功深以後,能夠做到,一根羽毛,一隻蠅蟲之重都加不了我身上,人就無從知道如何打我,只有我知如何打彼,英雄所向無敵都是這樣辦到的,這樣的做法都是著法,拳論又云:「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也」,要用時間來磨練,方能登峰造極。
不但拳論如此而言,打手歌亦云:「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亦言非主動攻人,而是任人攻我,也就是「捨己從人」。彼千斤巨力加到我身上,我只要上下左右任何一方移動彼四兩之力,彼力就失去作用,又云:「引進落空合即出」,彼力攻來,引導它不著力在我身,讓它落空,合即出是合乎我發放機勢之際,就把彼發出去。十三勢歌亦云:「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言我靜而未攻,彼來攻我,我仍靜而不攻,捨己從人,隨彼的變化而變化,彼在毫不知情之下被我發出,而覺神奇不可思議,也就是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狀況。以上拳論、歌訣之言完全一致,皆是本於太極陰陽之理。這也就是太極拳拳法常說的「沾連粘隨,不丟不頂」,其中全是陰陽相濟之理,要能做得精深,就要有內勁之體,內勁柔軟而能變化才能沾連粘隨,如是用頂抗爭鬥,就無太極的意涵,功夫即使再高也非太極拳。
舉例而言,彼若加力於我身,我順勢退讓,不疾不徐(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不接彼絲之力,彼力自動消失(引進落空),彼愈進勢愈失,我愈退勢愈佳,其中即有陰陽消長之理,對彼而言是陽消陰長,對我而言是陰消陽長;彼若用力過猛,自行失控跌倒,而我則安然無恙,對彼而言是陽極生陰,對我而言是陰極生陽,我若退得太慢而生頂抗就無太極,若退得太快而脫離,就非陰不離陽。陽不離陰,要做到「無過不及,隨曲就伸」才能體現陰陽相濟,也就是拳論所說的「沾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也就是「沾連粘隨不丟頂」,彼若力在我身,我頂抗彼力,產生雙重,就無陰陽;我若猝然放鬆我力,由陰變陽,彼即被放出,此即是我的陰中有陽。以此類推,變化萬千,這也就是太極拳的虛實變化,拳經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處是狀況,不同狀況有不同的虛實,所以太極拳者,實只是一個太極而已。
以上拳論及經歌之言,全根源於道家的思想,道德經云:「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又云:「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太極拳即是這一理念的具體體現與證驗,以柔弱不爭的方式爭取勝利,由於反乎一般世俗的觀念,所以又云:「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言道的作為是反乎一般世俗的觀念的,以柔弱方式為用,不以剛強的方式為用,拳論所言全是以柔弱不爭的方式為拳,因此道德經是理,拳論是用,太極拳是實際的實踐,道德經所言雖玄深,但在太極拳卻可具體的體現與解讀,是太極拳的至高境界,所以若言拳經,道德經方是太極拳真正的拳經,太極拳雖是拳術,實是道家的修行功夫,以退讓不爭為拳,是修心養性,心性的修為,寓拳術於柔弱不爭之中,一個哲理的實踐與修行,道德經本於易經的陰陽之理,拳論本於道德經,太極拳本於拳論,因此易經-道德經-拳論-太極拳一脈相承,是真真實實的中華文化的傳承,豈能在外在拳招姿式可以理解太極拳,不言可知!
?
陳傳龍 謹述於台北??? 2023年5月
(註)拳論原文中的「促」可能是「後」字的抄寫錯誤,現加以更正,不可能愈促而可以勝人,愈後始能化解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