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越工作越自由:最大的探索,最豐盛的人生【首刷限量熱力版─作者印刷簽名+金句扉頁】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611542
Emily Liu
遠流
2023年6月29日
130.00 元
HK$ 130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3611542
叢書系列:
綠蠹魚
規格:平裝 / 232頁 / 14.8 x 21 x 1.5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綠蠹魚
分
類
商業理財
>
成功法
>
自我成長
同
類
書
推
薦
高成效習慣養成雙套書:最強習慣養成+高成效習慣(博客來獨家套書)
讓你自帶好運的奇蹟習慣:只要十天,身心、工作、生活、關係都會逆勢翻轉的關鍵祕密
世界冠軍教我的8堂高效能課:他們成功不靠天賦、也非盲目苦練!成功者的心態校正與思維進階法全公開
換上原子習慣腦:弄懂腦結構、打造全新行動習慣;戒斷追劇癮、提高專注力,全盤掌握理想人生
歷史「勢」件簿,你該學習的權謀之術:英雄造時勢,要當就當掌握全局的梟雄,別當落荒而逃的狗熊!
內
容
簡
介
流行預測師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挖石油?!
?
這本書將讓你培養隨心所欲切換職場領域的心智和能力,
從精神到口袋都同樣豐富。
?
★首刷限量印製作者手寫金句扉頁,4款隨機出貨,
點亮你的工作心態,自由就是現在★
?
這本書怎麼這麼晚才出版?應該要更早出的!
──李惠貞(獨角獸計劃發起人、《成為自由人》作者)
Emily自從寫了《「最美五套」質感人生穿搭》一書,普羅大眾第一次聽聞「流行預測師」這個行業,對她的職涯有著諸多好奇。
?
其實,Emily的職涯一路以來,令人驚奇的工作還不只這個。她大學時主修日文,卻同時開設美語學校。畢業後,竟然踏入從未有女性及台灣人從事的海上石油探勘。在海上挖完黑金後,工作場景又轉換為時尚華服,經營市場從未有過的頂級消費品牌……
?
她的每一份工作性質天差地遠,但都樂在其中,為什麼她可以如此自由地轉換職業跑道,活出充滿成就感的人生呢?
?
書中Emily將解開擁有工作任意門的武功祕笈。除了帶領你校正廣泛被大眾追隨,但其實難以獲得自由的工作執念外,也幫你重新定位工作對你個人生命的意義。過程中會讓你的潛力和腦洞大開,不僅驚訝於從未認識的自己,更了解自己為何而工作著。
?
跟著Emily體驗「工作如何能夠不只是工作,而是自己主演的電影」,當工作如此有趣時,從精神到口袋,你將會感到同等的富足。從此工作將不再是人生的不得不,自由也不需等到有一天,此刻,就是實現工作自由的時候。當工作自由,你的人生也就自由了。
熱力推薦
李惠貞(獨角獸計劃發起人、《成為自由人》作者)專文推薦
?
瓦? 基(閱讀前哨站)
周品均(唯品風尚集團 執行長)
翁琬柔(文字工作者)
郝旭烈(大亞創投執行合夥人)
張忘形(溝通表達培訓師)
陳怡嘉(高中教師、作家)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楊馥如(旅義作家)
歐陽立中(「Life不下課」主持人)
(依姓氏筆畫排列)
對我來說,工作不僅僅是領薪水的途徑,能帶來幸福感的是透過工作尋找了「意義」,有了這份定義之後,才能找到心態上的自由,推薦這本書給還在職涯摸索的人。──翁琬柔(文字工作者)
?
工作本質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工作,工作也是生活。能夠找到喜歡的工作固然是幸福,但如果還在尋找的路上,那就試著用喜歡的方式,或者是喜歡的心態來成就每天的工作。誠摯推薦本書,期待您從今天開始愛上工作,享受自由。──郝旭烈(大亞創投執行合夥人)
?
透過了解自我與職涯,找到天賦與設定,避開各種誤區,專注於探索體驗,你會發現找到自己的拼圖與道路後,人生竟如此不同。邀請你放下被框架的職業,讓你越工作,越自由!──張忘形(溝通表達培訓師)
?
Emily的特殊經歷源於她對自我不斷探索與追尋的勇氣,也因這份勇氣踏出了舒適圈,並親手打造了專屬自己的「自由圈」。努力是為了追尋真正「終極自由」,也就是能做出各種選擇,有思路、有底氣、不受限的自由。──陳怡嘉(高中教師、作家)
?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馬拉松跑者,不該隨波逐流去搶奪熱門工作職缺,進入無意義的百米賽跑只為贏得第一。要在職涯發展上充分掌握到自己生命的意義,這才是獲得身心靈同時豐盛與圓滿之路。──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
Emily的《越工作越自由》,完完全全,把那些我來不及說的工作思維全寫透了!翻開這本書前,請你先捫心自問:「你究竟為了什麼而工作?」回答好了,那就好好享受這本書帶給你的職涯啟發吧!──歐陽立中(「Life不下課」主持人)
?
目
錄
前言�點燃你的自由意志,打開思考的枷鎖
?
PART1?自由是工作的心態,不是工作的型態
1-1 你能夠回答這個基本的工作問題嗎?
1-2 如何區分出「工作」和「職業」的意義與差別
1-3 四分不滿的世界紀錄跑者,成為神經學教授
1-4 我的第一個工作:海上石油探勘
1-5 探索所帶來的勇氣,會改變你的生命樣貌
?
PART2?擁有職涯的全貌,才不會陷入單點思考
2-1 認識「自我認知」三角形
2-2 認識「工作範圍」三角形
2-3 初階:避免「矛盾」三角形組合
2-4 中階:追求「正確」三角形組合
2-5 進階:「黃金」三角形組合
?
PART3?錯誤的路標,只能通往職業,但無法通往工作
3-1 錯誤路標一:完美
3-2 十萬分之一的災難
3-3 錯誤路標二:興趣
3-4 快樂的化學變化
3-5 錯誤路標三:金錢
3-6 絕不交換的自由
?
PART4?歡迎來到拼圖大學
4-1 尋找天賦禮物
4-2 蒐集能力拼圖的方法
4-3 拼圖大學校規
4-4 拼圖大學的四個級別
4-5 自由的高度
4-6 職涯三階段的職場穿著重點
?
PART5?極大化的探索,極度豐富的人生
5-1 從探油船闖關成功
5-2 從探勘黑金到探勘華服
5-3 挑戰不可能的任務一
5-4 挑戰不可能的任務二
5-5 尚缺的拼圖塊,會帶領你未來的方向
?
結語�沒有愛的工作,只是職業
序
推薦序
你的高度,是你自己的決定
李惠貞(獨角獸計劃發起人、《成為自由人》作者)
我與Emily的結識源於《「最美五套」質感人生穿搭》,當時讀了書,很喜歡,於是在「獨角獸計劃」粉專介紹,因此幸運地從讀者變成朋友。Emily回台時,兩人第一次見面便一見如故,我沒想過在這麼短時間內就能和一個人成為摯友。
我想是因為在各方面我們都很談得來的緣故,她的價值觀、性格、對工作的看法,以及偶爾(其實是經常)脫線迷糊的一面,都與我非常相似。當時聽她談工作經歷,「石油探勘」這幾個字大概經過好幾秒才在我腦袋成形,完全無法想像那是什麼工作(我連有這種工作選項都不知道)。不一會兒,我的編輯腦開始運作,很唐突地給了意見,建議她下一本書談工作,我非常確信這本書會幫助到許多人。
Emily果然是行動派,不到一年,她就交出了全部書稿,令我驚喜。讀完全書我一方面驚奇一方面汗顏,驚奇來自於好像在讀自己寫的書,我很常使用的「探索」二字也頻頻在本書裡出現,Emily甚至發明了「探索值」這樣的詞彙。她說:「我的工作目的,是要登陸月球。……我希望在工作上,我能踩著只有自己才有的印記,證明自己曾經來過這個世界的足跡。」此種氣魄令我肅然起敬。
然而汗顏的部分也在於此,之前說我們兩人很像,根本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事實上在各方面程度上我都遠遠不及Emily。如果說《成為自由人》描述的是一個生命開闊、自由的可能性,Emily就是我所認識在這件事情上做到最極致的人。
這位開朗、強韌的女性最令我欣賞的一點,是她從每座令人欽羨的頂峰翩然離去的身影。她從不戀棧任何名聲、金錢、職稱、成就。如她自己所言,她在乎的是「探索值」,如果一份工作最困難的部分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守成,那麼就是該離開的時候。因為,她想要的是更大的東西,使她的潛能更加地被導引出來的機會,她想看到的,是更不可思議的風景。她看待自己生命的高度,是登月等級。
我完全同意,那才是工作的意義。如果僅僅把工作視為賺錢餬口飯吃、「不得已」的行為,那是太小看了工作,也太小看了自己。「害怕探索,是人生最大的損失。」當你全力以赴、追求生命最大的可能性,金錢是繼之而來的結果(但此時你也會發現,你得到比金錢更好的回饋),相反地,金錢並不能帶來任何與快樂幸福有關的保證。
「我希望你心中,現在開始建立起一個新的工作識別系統,用『探索值』來考量工作的意義。因為,這樣的工作才會累積你渾厚的生命力和自我認知。只要開始探索,每一個人的內在都是浩瀚宇宙。」
Emily在本書中詳述了她如何從石油探勘的工作進入高級時尚產業,再成為現在個人簡介上的「流行預測師」──這也是最多讀者好奇的部分。讀她的每段經歷都令我讚嘆、驚訝不已,同時又深深認同,那種對工作、對自我的看待,也是我心目中一位「好的工作者」(我稱為主動型工作者)的最佳示範。還不只這些,她的工作經歷從高中畢業、尚未進大學報到就已經開始了,二十歲出頭已擁有創業家、經營者的實力,這些全是她以一己之力逐步證明得來的,沒有一分僥倖。最重要的是,她非常快樂。
我想,我希望年輕人、上班族、老闆──其實就是所有人──都來讀她的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快樂」。每每在演講中宣揚快樂工作的道理,總覺得缺乏與我們更接近的範例,Emily的新書出版,成了我的最佳例證。跟Emily一樣,我的終極願望,是希望更多人能活得自由、快樂,盡可能綻放。更多人活得快樂、積極,能減少許多社會問題。我們的孩子會活在更安全的世界。
但在這條路上,我們必須先改變對「工作」的看法。工作佔每個人一生極長時間,如果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它都是一件心不甘情不願的事,可以想見痛苦指數有多高。對Emily和我這樣的人來說,工作的目的並不是事少離家近、越輕鬆越好,工作其實就是自我表達,是「我是誰」的宣示。因此,我們在意的並不是外界定義的那些,而是「我」這個生命真實的體驗。它能不能使我更有活著的感覺,能不能讓我每天懷抱著興奮之情起床,去見識世界,去挑戰自己還不知道的潛能,這些,才是我們工作的原因。
因此,Emily 在書中也詳加說明了一般人對工作的三種錯誤認知:完美、興趣、金錢。我相信讀者們讀了之後一定會得到新視角,忽然感受到一種開闊。除此之外,Emily也提供黃金三角形模型及拼圖大學等概念,清楚地展示了通往工作(Work,而非Job)的路標。
原本只預期讀到Emily的生命故事及工作經歷,沒想到她給的更多。這本書既有故事,也非常實用。就像上一本暢銷書《最美五套》一樣,既有心法也有實作方法,讓人從觀念到行動都有清楚的指引。
讀完全書,心裡冒出的第一個念頭是:這本書怎麼這麼晚才出版?應該要更早出的!Emily的人生經驗太有說服力了,真希望能更早推薦給國內讀者。她既是一位奇女子,又如此腳踏實地,並且有清晰的頭腦(雖然跟我一樣會迷路且常跌倒),我們從任何角度看,都不能輕易地給自己藉口說那是因為她得天獨厚。她展示的道路明晰且令人嚮往,那不僅是工作者的姿態,也是生命的姿態。
「完美,是無聊的人生劇本,那些曲曲折折,才是精彩的人生。」
Emily在書中引述聶魯達的詩〈孩子的腳〉,我覺得非常美──「孩子的腳�尚不知道�自己是一隻腳� 它想要成為一隻蝴蝶或蘋果……」
「還沒有工作之前,我也不太知道我是誰。因為工作才慢慢知道,原來我是這樣的能力組成,就像那隻腳,慢慢知道自己原來是腳,可以穿過沙漠,可以穿過冰原,可以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
祝福每位讀者,活出你全部的潛能,前往任何想去的地方。
謝謝Emily帶給我們的禮物。
?
前言
點燃你的自由意志,打開思考的枷鎖
身為流行趨勢預測師,我最常被問的問題,除了流行之外,於公於私居然全都與工作相關。尤其在我第一本書《「最美五套」質感人生穿搭 》出版後,大眾第一次聽聞居然有「流行趨勢預測」的相關行業,於是許許多多的讀者紛紛寫信提問,想知道如何成為流行趨勢預測師?有沒有固定的檢定考可以準備?大學需要主修什麼科系?我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是什麼?要如何將工作銜接到預測師?要去哪裡找這樣的工作?……等等。
大家的假設是,無論從哪一個問題切入,任何答案應該都會是一個線頭,只要我回答了其中一個問題,拉著線頭就會有「喔∼∼原來是這樣啊∼」恍然大悟的期待。
但,根據經驗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全部都沒有回答。因為我如果回答了其中任何一個問題,只會引爆更多的問號,和要求更多的解釋,對方會陷入更大的困惑中。
不信的話,請看我回答這題: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為何?
我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日本半國營的公司,於大海中進行石油與天然氣的探勘,當時被日本公司雇用時,我是唯一的臺灣人,也是唯一的女性。
聽完,你的問號應該從只有一個變成一大籮筐,不僅沒有找到線頭,還打了很多個結,另外也冒出十個新的問題。
事實上,不只是這個工作,我一路以來所從事過的工作,可說是絕無僅有、沒有人走過的道路,充滿了獨特性。對我而言,從事一份工作,就像是主演一部電影。前一部電影,場景在大海中的探油船上,與全世界不同國籍的石油鑽探專家(清一色的男性),戴著工程帽進行危險的海上石油探勘,算是一部動作冒險片。下一部電影場景則是在巴黎進行高級訂製服品牌的籌備,在百年頂級手工坊下單,算是奢華時尚片。我工作所涉及的領域,有如南極與北極、黑夜與白天般的相異,我的世界極其廣大,而且都極其有趣。每當我換一個工作,就像是主演另一部電影,擁有完全不同的卡司、場景、主題,進入一個完全無法預設、無法想像的畫面。
因此對於工作,我永遠充滿期待,我認為工作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
其實,雖然有這麼多人詢問工作的事,但我認為並非每個人都想成為流行趨勢預測師,因為大家並不知道工作內容為何。這反映的是,對於充滿獨特性的工作,感到好奇與嚮往的心情,因為擁有這樣一份工作,能讓我們感覺不是被動、被迫地工作著,而是有著滿滿的存在感和自由意志。現今世代,許多人的工作願望就是希望擁有自由和自主性,因而開始斜槓,試試水溫,看能不能自由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或是努力攢錢達到財富自由,期待有一天可以不需要工作,得到完全的自由。
自由看來是工作者的普世願望,但大家所謂的自由到底是什麼呢?
在疫情期間,大家都有自由被限制的經驗。當時每一個人無不渴望疫情結束,盡早解封,因為有好多地方都不能去,好多事情都不能做,只能在家追劇。當自由被限制的時候,大家都切身感受到被壓迫,並迫切渴望自由。但,當自由沒有被限制的時候呢?疫情之後,大家真的有去那些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嗎?再說,那些沒有被限制的時間,很多人還是在家追劇。明明行為都一樣,但為什麼心情差這麼多,一個是自由,一個是不自由呢?
同樣的,工作上有許多要求和限制,譬如打卡、上班時間規範或各種目標要求等。因此大家被這些規範壓迫到了,一心只想要拿掉這些限制,甚至最好不要工作,從此再也沒有任何限制最好。但拿掉限制之後呢?你要做什麼?你說,自由就是怎樣都可以啊?當然也包括什麼都不做。
但在我的定義中,拿掉不喜歡的限制,不是真正的自由,那只是空白。
當把焦點放在拿掉限制為最終目的,會容易忽略內在其實對自由有更深層的渴望,只是自己一時還無法言喻和釐清。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等到你解除限制、空白久了,會開始覺得無聊,沒有意義,於是覺得就算自由,也不知道要幹什麼──這才是最大癥結所在。即使有一天你財富自由,還是要面對一樣的空白問題。
因為,真正的自由,不是一張空白支票,而是點燃的意志──有積極的目標和追求。
甚至那些追求,應該是給你錢都不想交換的炙熱與渴望。
我認為工作上的自由,是每天醒來,所有你夢想達成的事,你的能力都可以支撐你做到,而且每一件事都是你出於自由意志想做的事,並且對你個人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讓你為此深深著迷。如果工作這麼有趣,怎麼會想要脫離呢?
這樣的工作狀態,不需要離職,不需要成為自由業,而是從此刻你就可以這樣工作著。那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無法達到這樣的工作狀態呢?因為從小到大,我們所受的教育和得到的資訊,只有教我們如何找到好的飯碗�職業,並沒有教我們如何自由且充滿意義地工作著。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原因,希望能夠讓你看到,工作中的選項遠遠超過你的想像。
根據我的經驗,在自由的工作中會有最好的飯碗,但最好的飯碗中難有自由的工作。內在的人生意義與外在的工作要求,其實是可以兩者皆有。也就是說,當你在最自由的工作狀態,不但可以符合外界對你的期待,有最好的表現,同時也可以達到內在特殊且深層的滿足。
和你同樣身為臺灣教育體制下產物的我,究竟是在什麼樣的關鍵點,和你走了不一樣的路、做了不一樣的決定,讓我的工作選擇可以像哆啦A夢的任意門般,自由地進入不同產業和場景呢?
之前的《「最美五套」質感人生穿搭 》,我為你釐清了服裝對你的意義,設計了一套讓你可以與自己互動的行動,不僅能從中得到樂趣,還可以全面性提升自己。很高興我收到許許多多因「最美五套」而改變人生的讀者回應,你們蛻變的故事也深深感動了我,我希望還能給你們更多,於是在解放了大家的衣服之後,這次想要解放大家的工作。
對於工作的議題,其實我探索的時間比服裝領域還要久。十八歲那年夏天,一樁偶發事件讓我成為電視新聞頭條,從此意外開啟了我對工作的探索,而且至今沒有停止過,也因此讓我擁有了工作的任意門。檢視工作自由的議題時,我發現大眾對於工作的追求,容易被導向一個難以自由的方向,那也是我絕對不會跟隨的方向。而這些關鍵的思考差異,也正是阻礙大家在工作上擁有自由的原因。因此在書中,我幫大家重新校正對於工作的觀念,並設計了有趣的工作行動,讓即使還不理解未來方向的你,此刻就可以自信走在未來的方向中。這樣的原則,適用於任何性質以及任何位階的工作,甚至是非上班類型的工作。
做自己,不該是賭注,而是必須。每一個人都應該在工作中「做」自己,這個「做」含有建造的意思,做自己要有計畫且積極,還會充滿樂趣。我希望可以讓你藉由工作,更有得以自由的能力,而不是反被限制自由。
我認為人生許多困難的事情,若能從本質上取得根本性的解決,往往所有的衍生問題也都會一併消失。這一點《越工作越自由》與「最美五套」的精神是共通的──集中精神穿好五套衣服,勝過滿櫃子的衣服;工作上好好做一件事,勝過隨便做十件事。這本書就是要講述那「一件事」是什麼。其實衣服和工作,都是人生的線頭,從這裡開始梳理好,大半困擾與問題將不復存在,人生的所有面向,也都因此而開闊受益。
我衷心地期待,這本書能點燃你的自由意志,打開思考的枷鎖,你會發現眼前的工作從此不再一樣,未來也會因此改變。當每一個人都自由地工作著,內在與外在同等豐富,這個世界將會更接近我們希望的美好樣貌。
當我的故事說到最後一頁,我相信,屬於你的精采故事才正要開始。
我會在書中迎接你。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