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詠明:淡江五虎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032404
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2023年5月26日
100.00 元
HK$ 90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7032404
叢書系列:
淡江書系(TB)
規格:平裝 / 192頁 / 15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淡江書系(TB)
分
類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同
類
書
推
薦
遇見有時(簡體書)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 3
茶館與短篇作品集
野火集(傳奇經典版)
重回舊地
內
容
簡
介
文學的約定
林黛嫚
來淡江中文系不久,就接下五虎崗文學獎指導老師的任務,那時的系主任還開玩笑說,這個工作你就做到退休吧。在此之前,我主辦、參與的文學獎不少,指導學生把這個文學獎辦好對我來說並不是難事,於是從32屆到35屆,我一連陪著學生們辦了四屆。後來我覺得由不同的老師來主持,會有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氣象,對這個歷史悠久的文學獎是正向的發展,偉淑老師接了兩屆之後,第38屆的指導工作又回到我身上,雖然本屆的決審會議我因個人因素無法出席,商請普義南老師臨時接手,讓五虎崗文學獎順利圓滿走完第38屆。
校園文學獎是可以作為學生文學創作成果的檢驗,在我密切觀察這幾年的五虎崗文學獎,承辦同學們對於如何辦理文學獎的徵文比賽固然收穫良多,得獎作品中也不乏優秀出色的創作,但我仍然覺得不滿足,承辦同學們這麼努力地貼海報、跑班宣傳,還迭出創意設計一些提高文學獎能見度的活動如拍微電影,但以淡江大學學生人數,幾百件的收件數量實在看不出淡江學生文學創作的熱情。我自己教授的語文能力表達及通識課程,外系學生眾多,學期作業表現不錯的學生也有,記得有一班化材系的語表,有位男同學課堂作業寫得又快又好,我鼓勵他挑一篇再添枝加葉去投稿,說了好幾次,他只是搖頭。對學生來說,一萬、八千、六千的首獎獎金其實不算少竟也不能打動他。
當然也有對寫作十分執著而且努力不懈的同學,能在各屆文學獎中脫穎而出的得獎者便是。
說一段我的個人經驗,我以前看到「噬字獸」這個詞,就覺得像在說我,比「嗜字」更貼切,意思是是任何有字的東西我都可以讀得津津有味,藥品說明書、電器使用指南、甚至公車路線圖等等,有一次我先生拿了一本他學長的博士論文,講台灣養豬場的分布調查,我也拿來看,當然只看我看得懂的部份,不過那都是指翻閱,我喜歡閱讀、一讀就不能罷手、非要看完才行的,通常是小說。有位作家推薦宮部美幸的《模仿犯》,說人家作者寫了五年,讀者不應該想要兩、三天就看完,可是我就是想要不眠不休一口氣看完啊。
對自己的感覺誠懇而中肯,是接近文學的第一步,不管你未來的人生如何,年少時的感動會化為生活的力量,陪伴你一生一世。恭喜所有得獎同學,一種約定成俗的說法,說是得了文學獎就是拿到進入文壇的名片,期待拿到名片的同學們,持續創作,讓這張名片越加厚實,這是我們文學的約定。
?
目
錄
序—文學的約定—林黛嫚
序—孤島.詠明—普義南
新詩
首?? 獎:詠明……….. 楊沛容(中文碩一)
推薦獎:風向……….. 許聖傑(中文四B)
佳?? 作:身體認同障礙……….. 郭星妤(中文一B)
佳?? 作:甜蜜背後需要忘記的……….. 簡子翔(中文二A )
佳?? 作: 槓桿………..顏瑞逸(中文二A )
散文
首?? 獎:失語……….. 黃于真(中文四A)
推薦獎:綠色的畢業……….. 劉文茜(英文碩一)
佳?? 作:手指……….. 莊乙倢(中文一A)
佳?? 作:不幸小姐……….. 黃嘉琪(中文碩一 )
佳?? 作: 清明.雨季……….. 陳詣樞(中文三B )
小說
首?? 獎:無人樂隊的最後一首歌……….. 楊沛容(中文碩一)
推薦獎:33號洞……….. 劉文茜(英文碩一)
佳?? 作:到底……….. 施睿宗(資管三A)
佳?? 作:折衷尋……….. 謝孟潔(中文碩二 )
佳?? 作: 畢達畢斯先生……….. 林于勝(中文三A )
序
序
「雖然是困難的狀況,但總能設法度過。並不是我一個人在孤島上,羽原想。不是這樣,而是我自己就是孤島。」(村上春樹《雪哈拉莎德》)
距離上一次為五虎崗文學獎作品集寫序,已經九年。這九年來我一直負責系上古典文學類的活動,原以為五虎崗文學獎此項業務不會落在我肩上。但在今年五月新冠疫情來的又凶又猛之際,我除了主辦系上「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又臨危受命接下第三十八屆五虎崗文學獎頒獎典禮的主持工作。雖然這些都是別人眼中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但于人于學有益,我又力所能及,承擔而已,也沒二話。所幸,原來負責此屆五虎崗文學獎活動的林黛嫚老師早將一切安排妥當,聘請的決審皆是一時之選。只是會議當天,因疫情影響,有的決審無法親自到會,只能採用線上會議。我和負責會議的學生,不熟悉這種半實體半線上的會議形式,或連線中斷臨時改用手機開擴音參與評審、或點評某作品許久才發現有的評審無法收音,手忙腳亂,不堪回首。
?? ?
彷彿失聯的孤島,我們彼此呼喚著,又未曾真正涉足。
如今因為要結集寫序,夜裡,將新詩、散文、小說三組共十五篇得獎作品細細看過,校對訛字、調整格式。才發現每一篇、每一位年輕作者心裡都是孤島,在語言海洋中企圖泅出,卻不知該前往何處?彼岸無異此岸。「在相同的國裡,不相同的語言流竄,毫不相干的共存著。」(黃于真〈失語〉);「她是城市裡飄蕩的鬼,甚至比鬼寂寞。」(楊沛容〈無人樂隊的最後一首歌〉);「只要不再與任何人接觸,就不會再有任何能被擾亂心思的空隙。」(施睿宗〈到底〉);「記憶本來就不是可靠的東西,那是你一次又一次自我暗示的結果。」(劉文茜〈33號洞〉)他者不可知、往者不可知,拾起每一片文字,都是荒涼,沒有人真正願意走出自己的孤島。
這樣的荒涼,我也曾經。只是我生命所親炙的、所信仰的,似乎與這些學子漸行漸遠,如果李嶠的「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中秋月二首其二〉)、杜甫的「撫?猶酸辛,平人固騷屑。」(〈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放在如今,可能也被嫌棄矯情而被淘汰吧。或許,我只是相信,荒涼之外、孤島之外還有某種的純粹、某種承擔的力量。
「偉大的文學靜靜注視我們
詠明,我知你還沒忘記寫詩
向未知與時代投以澄澈的眼神」
想了又想,最後借用新詩組首獎〈詠明〉,當作本屆得獎作品集的書名。
最後,感謝每一位參賽者、工作人員及評審老師。(普義南序)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