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千古食趣【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暢銷增訂版

千古食趣【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暢銷增訂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924869
君淮
海鴿
2023年4月26日
113.00  元
HK$ 90.4  






ISBN:9789863924869
  • 叢書系列:古學今用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3 x 1.5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古學今用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化/札記











      東坡肉:美食家蘇東坡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不僅是文豪,還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美食家。許多美食經他品嘗後,由他妙筆生花地評點,以他的名字作為菜名而名揚千古。



      蘇東坡非常愛吃春季裡的野菜蘆蒿(又名蔞蒿、藜蒿)。



      一○八四年,蘇東坡被宋神宗派往汝州任職,他特地取道今天的南京品嘗蘆蒿,後來,蘇東坡多次路過南京,只要有機會就去食蘆蒿,他對這種香嫩鮮脆,具有清火化淤功效的野菜極為讚賞,曾賦詩云:「初聞蔞蒿美,初見新芽赤。」



      蘇東坡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也念念不忘蔞蒿,詩云:「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說起蘇東坡與美食最有名的當然首推家喻戶曉的「東坡肉」。東坡謫居黃州時嗜食豬肉,並逐漸摸索了一套獨特的烹飪方法。他在〈食豬肉〉裡寫道:「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這也許就是最初燒製「東坡肉」的方法吧。



      後來,他去杭州做官,傳說因他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過節時,當地百姓送他許多豬肉。而他卻把五花肉切成大塊,加蔥、薑、醬油、料酒,慢火細燜,煨製成酥香味美、肥而不膩的紅燒肉,分與每戶,獲得了很大聲譽。從此民間便把這種紅燒肉命名為「東坡肉」,成為傳統的名菜,與蘇氏的詩詞、品格一同流傳至今。



      就是蘇東坡流傳下來的詩文中,不僅對豬肉的獨特烹製有著筆,而且對各種蔬菜的做法也多有記載。如他寫道「地碓舂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軟如酥」,這是對豆粥的描述。有關應時的舂菜,他寫道:「蔓菁縮根已生葉,韭菜戴土拳如蕨。爛蒸香薺白魚肥,碎點青蒿涼餅滑。」這其中他寫了三種菜:一是「蔓菁」,又叫「蕪菁」,可以鮮食或鹽醃;二是「香薺」就是薺菜,薺菜蒸白魚;三是「青蒿」,又叫「香蒿」,可以入藥,與麵製成「青蒿涼餅」,香滑可口。



      他還寫道:「芥藍如菌蕈,脆美牙頰響。」形容芥藍有香蕈的鮮美味道。



      還有「東坡羹」。他有詩云:「誰知南嶽老,解作東坡羹。中有蘆服根,尚含曉露清。勿語貴公子,從渠嗜膻腥。」「東坡豆苗」。東坡曾寫「豆莢圓而少,槐芽細而豐,點酒下鹽酸,縷橙莛薑蔥」。把豆苗嫩葉摘洗乾淨,用香油炒熟,放鹽、醬、橙皮、薑和蔥花,便是下酒的好菜。



      另外,還有「東坡魚」、「東坡豆腐」、「東坡玉糝羹」。



      東坡美味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用料不多,加工不繁,粗中見細,化俗為雅。再加上東坡精美的詩文記載,更是增添情趣。



      斬魚丸:秦始皇御膳



      浙江菜裡有一道名品「斬魚丸」,又叫「燒魚丸」。這道菜看似平常,民間卻常把它列入盛大宴席上的重頭戲,是為何緣故呢?



      話說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生怕六國後裔造反,於是採取了許多集權中央的政治措施,有效地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他還想長生不老,永遠地穩坐龍庭,於是讓方士仙長們四處找尋靈丹妙藥。始皇平時特別注重保健養生,御廚們知道他很愛吃魚,卻又忌諱多多,製作的魚饌稍有令他不滿意的地方,便會遭殺頭大禍。



      有一天,秦始皇傳命楚國名廚為他做一道魚菜。廚師害怕極了,因為前一時期,秦始皇在出巡南方的途中遭襲,刺客中就有楚國人,為此有不少楚人枉受株連送了性命。萬一魚餚有欠佳處,廚師心想,自己定會性命難保。無奈始皇派人連連催菜,廚師在驚懼惶恐中,不慎用刀力量大了些,以至整個鮮魚一截為二。廚師無奈,只好一不做二不休,用刀背狠狠拍擊魚身,連骨頭、魚刺盡數脫離出魚肉。就這樣,經反覆加工,廚師製成一顆顆的魚肉丸子,又投進豹胎湯裡煮透。潔白晶瑩、鮮嫩味美的魚丸入碗,奉獻於始皇面前。



      秦始皇吃了非常高興。以前他吃到了魚刺,就說廚師有意戳破他的喉嚨;如果他吃到口中的魚肉酥爛了,又說廚師詛咒他碎屍萬段。這一回品嘗到別開生面的魚丸,才算開心了。歪打正著的「斬魚丸」,讓御廚間的楚國廚師逃過一劫,還得到許多賞賜。



      從那時起,「魚丸」成了秦始皇宮廷膳食中很受器重的名饌。只因皇上忌諱「丸」的諧音「完」,又下令改稱「魚圓」。這道魚餚傳到杭州地方,名廚們選用西湖特產的鮮魚精心製作,再添上好些山珍海味作搭配,味道顯得更為獨到,至今仍為「杭菜」中的佼佼者之一。



    本書特色



      ★ 讀者口碑推薦,暢銷修訂版全新上市

      ★ 文人、趣聞、典故、地域、情感,結合而成的美食地圖

      ★ 飲食文化和歷史傳統、地域風情、人物事件共冶一爐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吃」,表面看是一種生理滿足,實際上是藉吃這種形式表達了豐富的心理內涵。食物是過往歲月的一把鑰匙,有了它們,我們就和那些名家大師之間搭上了「橋」。



      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還往往蘊含著人們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

      飲食是人類維持生命最基本的保障,瞭解全面的飲食文化更是一個人想要活得健康愉快、充滿活力和智慧的有力法寶。



      本書是一本全面介紹中國飲食文化的通俗讀物,以飲食為寫作的緣起,進而用文化俘獲讀者的心。



      ■看看那些小吃名點私房菜

      臭豆腐:聞著臭,吃起來香

      佛跳牆:佛聞棄禪跳牆來

      雲南過橋米線:滑嫩爽口

      「鬼城」抄手:好吃到不要命

      鍋巴菜:乾隆親賜的小吃

      羊油?子:草原美食


     





    第一章?? ?美食名家私房菜,重口味

    斬魚丸:秦始皇御膳

    甫里鴨羹:陸龜蒙首創

    五柳魚:杜甫烹製

    東坡肉:美食家蘇東坡

    陸游:會吃又會做

    簡約派美食家:李漁

    董菜:巧奪天工萬種情

    隨園菜:私廚王小余

    宮保雞丁:紀念丁寶楨

    譚家菜:譚延闓雅食為樂

    御廚黃晉林:一代奇人

    孔府宴:地位非凡

    梅家菜:梅蘭芳的獨家美食

    子龍脫袍:李宗仁盛讚



    第二章?? ?古今佳餚來一口,好滿足

    洛陽假燕菜:美如燕窩

    酸菜魚:歷史悠久

    汽鍋雞:別出心裁

    四喜丸子:吉祥喜慶

    套四寶:豫菜一絕

    燒乳豬:廣東傳統大菜

    樟茶鴨:酥皮嫩肉

    水晶餚蹄:色雅味佳

    龍井蝦仁:杭菜一絕

    魚香肉絲:家常美味

    蝴蝶海參:八珍大菜

    大煮干絲:揚州干絲堆細縷

    麻婆豆腐:又鮮又嫩

    燒豬頭:齒頰留香真美味

    佛跳牆:佛聞棄禪跳牆來



    第三章?? ?小吃名點路邊攤,暢快吃風味

    臭豆腐:聞著臭,吃起來香

    老婆餅:清甜可口

    雲南過橋米線:滑嫩爽口

    熱乾麵:武漢名片

    「鬼城」抄手:好吃到不要命

    羊眼包子:譽滿京城

    鹹魚餅子:美味又果腹

    燒賣:熱騰騰、香噴噴

    鍋巴菜:乾隆親賜的小吃

    羊油?子:草原美食

    揚州炒飯:粒粒香

    甜醅:給嘴解饞,甜醅當先

    燒豬腳:火候足時它自美



    第四章?? ?嘗鮮美食地圖,來一遍

    北京:烤鴨

    張家口:燒南北

    哈爾濱:得莫利燉活魚

    內蒙古:手把羊肉

    廈門:土筍凍

    單縣:羊肉湯

    南寧:檸檬鴨

    玉林:牛巴

    棗莊:辣子雞

    岐山:臊子麵

    大理:雕梅

    杭州:醋溜魚

    香港特色小吃:魚蛋粉

    臺灣美食:蚵仔煎



    第五章?? ?有關食物的八卦,看餓了

    古代也有方便食品

    和三國有關的美饌

    與四大美人相關的名菜

    張翰為美食辭官

    李白與安陸「翰林雞」

    蘇東坡拚死吃河豚

    唐婉智烹「三不黏」

    朱元璋與虎皮毛豆腐

    法海寺老和尚的燒豬頭

    李漁存錢為吃蟹

    「八寶素菜」傳說

    ?「糖和尚」蘇曼殊

    齊白石揮筆寫「烤」字

    花饌:用鮮花作食物

    袁世凱餐桌演戲



    第六章?? ?節令佳節這樣吃,沒白過

    立春:春餅

    正月十五:元宵

    二月二:炒豆、豬頭

    清明:青團

    端午:粽子、雄黃酒

    立秋:燉肉

    七夕節:巧食

    中秋節:月餅

    重陽節:菊花酒、重陽糕

    冬至:餛飩

    臘八節:臘八粥

    小年:糖瓜

    除夕:年夜飯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