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親子共成長(精裝):在教養子女過程中更像耶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660074
江光麗,周奕
真哪噠
2023年4月07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0660074
叢書系列:
Family
規格:軟精裝 / 168頁 / 17 x 23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Family
分
類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基督教儀式/規範
同
類
書
推
薦
在職場作主門徒:職場門徒的訓練指南
七天禁食禱告改變一生:120個大能的夜間禱告,帶領你走出生命中的困境
第三文化小孩:在世界之間成長的經歷
《佇起頭有道 T? khi thau ? T?:台語詩歌》
夢幻似的愛:郭惠二的服事與跨越文化的海外宣教
內
容
簡
介
本書透過上帝的話語、不變的健康原則與最新的科學研究,
幫助父母釐清混亂世代中的育兒觀念,
並通過自我認識、了解孩子發展階段與接受孩子的獨特性,
在恩典中,鋪砌一條親子共成長的健康路徑!
在恩典GRACE中培養孩子5大品格:
G敬虔(Godliness)
R?韌(Resilience)
A接納(Acceptance)
C知足(Contentment)
E卓越(Excellence)
?
目
錄
前言?? ?
成?一名「足?好」父母是目標?? ?
時代在變,健康的原則保持不變?? ?
育兒最重要的基本目標保持不變?? ?
如何使用本書
個人反思與成長計畫
第一章 釐清社會混亂的影響?? ?
什?是成功??? ?
讚揚是好還是壞??? ?
如何區別恰如其分的愛與溺愛??? ?
什?時候保護會變成過度保護??? ?
父母的權威什?時候會變?不健康的權力??? ?
有關健康運用科技的話題?? ?
實際操練?? ?
第二章 我們從哪裏開始?
一、認識和瞭解自我,以及自己的成長背景?? ?
1. 原生家庭?? ?
2. 重大和創傷性事件?? ?
3. 靈性的影響
4. 原生家庭傳承下來的價值觀?? ?
二、瞭解不同的發展階段?? ?
1. 良好而持久的習慣需要儘早開始
2. 儀式和家庭傳統很重要?? ?
3. 使用適當的方式與孩子交流 ?? ?
4. 獎勵和後果機制因人而异?? ?
三、瞭解並接受孩子的獨特品質?? ?
1. 發現優勢領域?? ?
2. 在需要的領域給予支持?? ?
實際操練?? ?
在恩典“GRACE”中成長?? ?
第三章 敬虔 Godliness?? ?
課程目標:培養孩子敬虔 Godliness 的品格?? ?
一、愛神?? ?
如何在愛上帝方面成長??? ?
如何?孩子奠定愛上帝的基礎??? ?
二、愛他人?? ?
如何在愛他人方面成長??? ?
如何教孩子去愛他人??? ?
三、愛自己?? ?
如何在愛自己中成長??? ?
如何幫助孩子學會健康地愛自己??? ?
實際操練?? ?
第四章 ?韌 Resilience?? ?
課程目標:培養孩子?韌 Resilience 的品格?? ?
一、我如何在?韌方面成長??? ?
1. 在面對和解?問題方面成長?? ?
2. 在承擔責任中成長
3. 在依靠上帝中成長?? ?
4. 在相互依存中成長?? ?
5. 在樂觀和感恩中成長?? ?
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韌並?未來做好準備?
1. 不要太快接管?? ?
2. 堅持不懈地訓練?? ?
3. 避免說教?? ?
4. 遠離受害者心態?? ?
5. 教導孩子相信神的主權和應許
6. 尋求幫助和幫助他人?? ?
實際操練?? ?
第五章 接納 Acceptance?? ?
課程目標:培養孩子接納 Acceptance 的品格
在接納方面我們需要解?哪些方面的問題?
1. 接納人性?? ?
2. 接受他人的人性?? ?
3. 接受在地上並不完美的生活?? ?
我們如何幫助孩子在接納方面成長?
1. 展現無條件的愛?? ?
2. 如何糾正??? ?
3. 承認錯誤並請求原諒?? ?
4. 信仰上的引導?? ?
實際操練?? ?
第六章 知足 Contentment?? ?
課程目標:培養孩子知足 Contentment 的品格?? ?
如何在知足中成長?
1. 專注於敬虔的價值觀?? ?
2. 專注於關係?? ?
3. 專注於感恩?? ?
4. 專注於簡單的生活樂趣
如何影響孩子知足??? ?
1. 做一個知足的榜樣?? ?
2. 鼓勵創造力並能享受所擁有的
3. 享受與孩子同在並給予關愛?? ?
4. 與能享受簡單生活的人相處?? ?
5. 慷慨並自願幫助不幸的人
6. 做預算和十一奉獻
實際操練
?? ?
第七章 卓越 Excellence?? ?
課程目標:培養孩子卓越 Excellence 的品格?? ?
如何?卓越建模??? ?
1. 持續學習,積極改變?? ?
2. 持續追求上帝對你生命的旨意?? ?
如何鼓勵孩子有卓越表現?
1. 無條件的愛
2. 品格方面有高要求和明確期待?? ?
3. 分享卓越人士的故事?? ?
4. 制定家庭項目,共同努力完成?? ?
實際操練?? ?
結束語?? ?
課程學習小組指引
序
前言
近段時間,閱讀和參考了大量有關育兒的新資料,我們不僅有些困惑:是否需要修定或更新第一本育兒書,還是再寫一本書,可以與第一本搭配使用?但我們意識到,第一本書中提出的原則和要素,都是基於聖經的不變法則,不僅繼續成?家長重要和基本的親子教育原則,而且它們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和科學研究的肯定。當考慮到這些因素後,我們的最終?定就變得簡單了:我們似乎更需要一些明確的實用指南,以幫助父母理清和分辨社會上的許多想法和聲音,並從中選擇最健康,能榮耀上帝的育兒方式。
可能不少家長身邊已經有許多育兒教義,它們聽起來很權威,也包含部分真理,但仍令他們感到困惑。經過這?多年講論親子教育,傾聽父母訴說沮喪和無助,同時結合該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我們一致認?出一本簡單、清晰、?踏實地的指南,能?給困惑中的父母帶來希望,特別是那些很想盡全力成?最好父母的家長們。並且,在成?更好父母的過程中,他們同時在基督徒的道路上生命也可以進深。這本書會側重父母屬靈生命的成長,而這將成?培養健康孩子的關鍵。
成?一名「足?好」父母是目標
父母在教養子女過程中感到沮喪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苛求完美,並渴望養育完美的孩子。若想通過學習,成?更好的父母,家長首先要放?對完美的需求。本書的目的不是讓父母對他們所做的,或未能做的事情越來越感到內疚。相反,我們希望父母能意識到,雖然人無完人,我們?能不斷學習和成長。這個改變過程本身,就是在向孩子展現一個最好的實例,幫助他們成?情緒健康的人。這個過程使他們從小知道,在不完美的現實環境中,如何生存和茁壯成長。
正如華理克牧師常說的,「這裏不是天堂」。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一個破碎的世界裏,自己也都是破碎的。但問題在於,我們?經常想把世界變成完美,變成一個不可能的完美「天堂」。事實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努力,使其變得更好,並且不斷進步。這是追去卓越的過程, 「完美」和「卓越」是有區別的。完美在天堂的這一邊是無法實現的,但卓越意味著盡最大努力,在所做的一切事情上盡我們所能,即使我們最好的一面依然不完美。
試圖成?一個完美父母,實際上會適得其反,會導致撫養情緒不健康的孩子。追求完美導致的一次次挫敗和內疚感,能擊垮一個人,使其面對改變軟弱無力。我們希望這本書,幫助父母接受且現實地面對不完美,使其在教養子女的旅程中,可以持續不斷地成長。這個旅程也是上帝幫助我們更像基督的途徑之一,使我們更迫切和緊密地依靠祂,從祂那裏獲取智慧和力量。當我們接受父母這個角色,並將其視?成長的特殊機會時,就能?更多享受?人父母的樂趣。因?我們並不孤單,我們不僅從中成長,阿爸天父也與我們同在。
作?本書的主作者,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和丈夫都遇到很多挑戰。但我非常享受這些經歷,並珍惜主一路上教導的所有功課。我學到的其中一課是關於上帝無條件的愛。當看著懷中的寶寶需要我才能生存時,我感受到了對這個寶寶無條件愛的深深涌流。這段經歷令我思考神對我無條件的愛有多深,這份愛遠大於我對孩子的愛;當經歷了孩子的頑固和抵擋,我不禁反思自己對神的悖逆,這讓我對孩子更有耐心,知道自己很多時候也是如此,是一個悖逆和抵擋上帝的孩子。上帝繼續不斷地讓我們瞭解祂的愛和恩典,在祂的智慧中成長,並以祂所希望的方式撫養我們的孩子,使我們成?卓越和足?好的父母!
時代在變,健康的原則保持不變
如今,我們生活的世界與小時候已經截然不同。孩子們成長在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作?家長,假如我們希望持續在孩子生活中發揮影響力,我們就需要快速適應,並學習許多新事物。努力跟上變化,對很多父母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我們必須承認,要適應新技術,例如新的社交媒體平臺,以及日常生活,包括購物、銀行業務、支付賬單等活動的所有不同方式,這些都不容易。或許爸爸在這方面比較?,但父母仍然會需要成年的子女協助,幫助我們解?一些不理解或跟不上的事情。
值得慶幸的是,無論環境如何變化,育兒的原則和基本要素依然保持不變。儘管這些原則的應用可能會因環境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但原則未變。例如,當訓練孩子學習新事物,或做他們需要做的事情,如果我們使用獎勵來鼓勵孩子,那?獎勵內容可能有所不同。因?吸引當今孩子的重要事情,已經與過去我們成長的年代截然不同了。然而,獎勵良好行?的原則仍然未變,且很重要。
育兒最重要的基本目標保持不變
根據舊約和耶穌在福音書中所重複的經文(申命記 6:5;馬太福音 22:37,馬可福音 12:30,路加福音 10:27,請參見注釋),我們生活的目的和終極目標是愛——愛上帝以及愛人如己。我們來到世上不只是?了我們自己享受,而是?了體驗與我們的創造者的親密關係,並讓世界知道祂的名字和榮耀。歸根結底,這一切不是關乎某一個人,而是與上帝和祂的目的有關。在華理克牧師的《標杆人生》一書中,第一句話說:「人生目的不是從你開始的」。倘若忘記這個真理,我們很容易被世界上各種繁雜的信息帶走,而遠離上帝。
那?,這對教養子女意味著什?呢?僅從這些經文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愛「是育兒的關鍵目標。愛上帝和愛他人是我們?人父母的最重要目標。而教導孩子如何愛上帝和愛他人,源自於我們如何愛他們,以及我們如何通過榜樣、活動和話語來教導他們。所以,作?基督徒父母,我們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是:「我是不是在通過撫養孩子,來教他們如何愛主和愛他人呢?」
當我們說「這不是關乎我們,而是關乎上帝的旨意「時,這意味著我們不占有自己的孩子。上帝對他們生命的旨意,遠比我們對他們的希望和夢想更重要和長遠。這對育兒又意味著什?呢?上帝委托我們?祂的目的培養孩子,祂給每個孩子獨特的品質和才能,希望將這些用於祂的目標和計畫。因此,我們的角色是與主合作,在孩子的生活中實現祂的目的。這意味著我們的角色之一,就是通過發現和培養孩子所具有的力量和天賦,認識上帝對其生命的旨意,並幫助孩子展示和學習如何使用這份力量和天賦,來榮耀上帝。
另一個育兒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孩子偉大的品格,幫助其成?上帝希望他們成?的樣式。然而,這一點很容易被世俗的價值觀所混淆或取代。這些價值觀專注於獲勝,爭第一,家長不惜一切要確保孩子達到這些標準,既世界所渲染的衡量成功的標準。基督徒父母需要問自己兩個問題:「我對成功的定義是什??」,「我是在幫助自己的孩子長成基督的樣式嗎?」。可見,瞭解自己的價值觀,並確保它們符合自己的信仰至關重要。
許多基督徒父母發現,他們生活在一個周圍大多數人都非常看重世俗和教育成就的環境中。在這樣的環境裏,成?基督徒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這令他們感到?難。當我和朋友在進行一項研究時,一位牧師告訴我們,他們遇到的一個可悲現實是,很多基督徒父母實際上與其他父母沒有什?不同——他們把孩子的學業成績看得如此之高,甚至放在定期參加教會或其它有助於孩子靈命成長的活動之上。是的,學業和教育成就固然重要,但它們變得比培養靈性和敬虔品格更重要,成?養育子女的優先事項時,事情就不對勁了。
我們希望家長在繼續閱讀本教材的過程中,能?更清楚地瞭解自己,並調整「什?是真正的成功?」,以及「如何取得成功?」的想法。事實是,學業和事業上的成功可能是敬虔品格的副?品。但反過來,若沒有成功塑造偉大的品格,學業和事業上的成功可能是空洞的。例如,如果孩子從最好的學校畢業,榮獲博士學位,並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虐待他的同事和妻子,不得不面臨訴訟。作?這樣孩子的父母會作何感想?這可能不是父母的錯,因?一旦孩子長大成人,他就有選擇權來改變自己的人生軌?。但是,這也可能部分源自過分?調學業成就,而非品格發展的結果。重要的是,家長要瞭解什?才是養育孩子優先級最高的。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領域,既韌性和應對痛苦與逆境的能力領域。特別是近期研究結果顯明:許多大學生進入大學時,並沒有準備好面對遠離家鄉生活的挑戰。與此同時,青少年自殺率正在上升。一位作者說,大學生的無法應對已經成?這個時代的流行病。你是否聽說過有人將這一代年輕人稱作「草莓」一代——外表漂亮,但經不起任何擠壓(壓力)。不知從何時開始,「草莓」已成?對很多年輕人的流行描述。雖然這是籠統概括,並不是說這一代的每個孩子都是「草莓」,但已經有足?多的孩子值得被關注,並需要解?這個問題。
對父母而言,他們需要給自己提出如下幾個問題來思索和探討:
1 我是在撫養一個知道如何思考問題、解?問題的孩子嗎?
2 我在撫養一個能?從失敗和逆境中恢復過來的孩子嗎?
3 父母如何訓練孩子更有韌性,幫助知道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痛苦和挫折?
4 父母做了什?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變成「草莓」?
作?父母,培養情緒健康和?韌的孩子是我們的目標之一,這樣他們才能?很好地應對生活中的任何挑戰。
當閱讀本材料時,你可能會意識到一件事,書中提到的許多原則和技能,在不同的章節中會重複出現。當你注意到某件事被重複多次時,這表明該特定原則或技能涉及影響一個人生活的許多方面。因此,你只需應用一個原則,就會發現生活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敬虔的育兒目標就是這樣相互交織,實現這些目標的原則也相互交織。
如何使用本書
本書每一章裏都包括兩位作者自己和家人的實例。希望讀者在閱讀這些真實案例後,都能有所收穫。每章的最後,還會有「個人反思」和「成長計畫」兩部分內容。個人反思的問題,可以幫助你思考和計畫如何使用本章所學的知識;成長計畫側重個人行動和育兒行動方面的建議,可以幫助你在每章所涉及的特定領域,?踏實地地進行操練和改變。
學習本書最好的方法之一是與其他父母組成一個課程學習小組,一起學習和分享討論。?了使小組順利進行,我們在每一章的前面,提供了每次課程學習的要點提示、時間分配以及小組分享討論的問題。小組帶領者可以參考本書最後的「課程小組學習指導「所提供的具體方法,自行組建課程學習小組,並選擇問題來討論分享。
享受這段成長之旅吧!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親子共成長(簡)(精裝):在教養子女過程中更像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