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團隊活化結構驚奇力量:簡單引導方法激活創新文化

團隊活化結構驚奇力量:簡單引導方法激活創新文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721603
Henri Lipmanowicz,Keith McCandless
蔡梅萍,曾士民
柏樂出版有限公司
2023年3月29日
167.00  元
HK$ 141.95  






ISBN:9786269721603
  • 叢書系列:組織領導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9 x 25.4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組織領導


  •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組織/管理











      我們都知道一個團隊會比任何單一個人還要聰明,但挑戰是 —— 如何汲取團隊的集體智慧和創造力?如何防止只有幾個人主導對話?如何避免沒完沒了的討論?我們太常依靠專家來設計我們的世界,反而忽略在我們面前的人們。



      本書基於務實的理念,幫助各種規模的組織成員在其日常的互動模式上做些簡單改變,就能納入所有人,使其作出貢獻,體現更多在地的專業知識與經驗,而不需強推來自外部專家的「最佳實踐」,小變化帶來大不同。



      33種「團隊活化結構 Liberating Structures」已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的各種組織中推行,旨在改變人們的協作與創新方式,進而共同形塑未來。因為它非常簡單易學,可以被任何專業能力與層級的人使用,從任何組織的高層到基層員工,都可以使用團隊活化結構的極簡且具體的原則。如果你認為團隊活化結構的應用如此廣泛,對你來說似乎好到令人難以置信!就請先加入我們的行列吧!這是一種常見的初始反應,唯有你親身使用過,並運用想像力推衍改編和新應用,你才會相信團隊活化結構的作用。



      團隊活化結構的所有方法只為了一個目的 — 改善績效。如果這是一本有關網球、高爾夫或滑雪的書,只有當你練習這些方法且從中學習時,你才能閱讀到它的價值,這就是從團隊活化結構中學習與獲益的秘訣 —— 盡可能地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機會去嘗試、投入、探索和實踐。無論你在何種情況下嘗試哪種團隊活化結構,你肯定會得到比預期更好的效果。


     





    前言 和ABC一樣簡單



    第一章 小變化,大不同

    邀請

    動手嘗試



    第一部分:參與的隱藏結構

    第二章 為什麼微結構重要

    看不見的結構如何影響人們所做的一切

    首先 ,說明幾個定義

    微結構被忽視的力量

    微結構的啟動與限制

    控制元素

    傳統微結構:太多控制和/或太少結構

    從太多或太少控制到結構合理的控制權分配



    第三章 適合所有人的團隊活化結構

    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地從根本上改善人們的協作方式

    啟動團隊活化結構

    運用小改變的力量

    原則與實踐

    衡量包容與參與度:IEQ

    團隊活化結構與文化變革

    活化教育

    期望什麼



    第四章 團隊活化領導力

    領導者如何避免讓他們抱怨的問題長期存在

    壞消息:意想不到的後果和副作用

    修補症狀

    好消息

    可能性

    選擇

    給懷疑者的話

    大轉變大回報

    最大的領導力挑戰

    團隊活化領導力從你開始



    第二部分:入門和進階

    第五章 啟動:第一步

    團隊活化結構的菜單

    安全第一

    打破傳統

    自身的恐懼

    三種達到活用的方法

    沉浸式工作坊



    第六章 從起步到組合

    找到符合挑戰的團隊活化結構

    五種組合方式



    第七章 從組合到故事腳本

    啟動與多個利害關係人共同合作的專案

    發展策略並建立新領導團隊

    推動橫跨許多區域的廣泛變革活動

    編排大型專案



    第三部分:真實案例

    修復一個有缺陷的兒童福利系統 —— 提姆•傑斯可 - 費雪

    讓包容性高風險決策變得容易——克雷格•意門

    扭轉企業——艾莉森•裘思琳

    改變軍隊的行動後檢討機制——麗莎•金博爾?? ?

    發明未來醫療保健實踐——克里斯•麥卡錫?? ?

    在課堂上創造更多內容、連結和想法——阿爾溫德•辛加爾?? ?

    獲取承諾、責任感和後續行動——尼爾•麥卡錫?? ?

    在預防醫院感染的同時,激發持久的文化變革——麥可•加丹博士

    戲劇化行為改變以阻止感染 ——雪莉•貝藍格

    發展醫師教育的職能 —— 黛安•馬格蘭

    通過 29 號蒙大拿州參議院法案 ——參議員琳達•布爾克•莫斯

    超越自上而下的命令與控制文化——喬恩•貝萊斯



    第四部分:團隊活化結構操作手冊

    1-2-4- 全體

    即興人際交流

    九個為什麼

    弔詭的挑戰提問

    欣賞式訪談( AI )

    萃思( TRIZ )

    15%解決方案

    三巨頭諮詢

    發生什麼、影響什麼、現在要做什麼?( W3 )

    探索與行動對話( DAD )

    25/10 團隊創意發想

    轉換與分享

    集思智慧

    對話咖啡館

    最小規格

    即興戲劇編排

    求助捷思法

    使用者經驗金魚缸

    聽到、看到、尊重( HSR )

    洞察共畫

    設計故事腳本

    明星訪談

    社交網絡編織

    需求互助( WINFY )

    開放空間技術

    生成式關係( STAR )

    一致性和確定性匹配矩陣

    簡易民族誌

    整合 ~ 自主

    關鍵的不確定性

    生態循環規劃

    擾沌

    目的到實踐( P2P )

    後記?? ?

    附註?? ?

    致謝和學習資源?? ?

    關於作者



    ?





    出版序



      緣起


      2020 年是全世界因為新冠疫情開始封閉的第一年,全球引導師的工作陷入窘境,因為無法進行實體引導,加上當時的線上引導技術並不成熟,於是 引導師們都進入休整期。我們除了經常與志工們或學習社群的夥伴們練習線 上引導,還多了很多時間思考。2020-2021年也是 Connie擔任 IAF(國際引導者協會)台灣分會會長的任期,她正為無法舉辦每月的實體引導分享會而 煩惱,一方面持續發佈來自 IAF 總部或亞洲區分享的全球各地的線上分享會資訊,另一方面,與志工們討論還有什麼替代形式可以分享引導?志工們過 往曾討論過一個想法 ——邀請國際引導大師來台授課,如此可促進引導多元技術交流,後因價碼太高而打消念頭,我們想著還有什麼更實惠的方法可以分享多元引導技術?



      相遇

      2021 年在兩場 IAF 國外線上分享會上,Connie遇到分享「團隊活化結構」的引導者,透過他們的演示引發了她的興趣。在搜尋後,我們找到官網和「團隊活化結構驚奇力量」這本英文書,發現這本書開宗明義說到 ─ 團隊活化結構適合「所有人」,而且團隊活化結構對組織從下到上的任何成員都是容易使用的。她因此想到將此書翻譯成中文版就是可以幫助更多人學習引導的一種實惠方法,也可以作為很多引導初學者的一個學習起點。後來她向 Eric(IAF台灣分會前任會長)說明這個想法,Eric回應,「我對『團隊活化結構』的方法論一直很好奇,也很想找人一起研究,我很支持你的這個想法。」因此我們決定大膽地寫信請作者授權我們翻譯中文版。這封信發 出後沒有獲得立即回應,我們以為這份邀請會石沉大海,有些不安。沒想到再 隔一天,作者Henri 竟然就親自回覆了,還約我們線上開會碰面,我們又驚又喜。當Henri聽完我們的初衷與背景後,立即大力支持這項翻譯工作。



      引導的驚奇力量

      2006 年起 Connie 走出企業作為一名品牌顧問,發現只靠專業知識與經驗是不足以成為一名好顧問。因為受輔導的團隊雖身處困境,也未必願意接受外來的建議,更何況每個團隊所處的時空環境不同,即便在顧問指導後,團隊也得自行調整與適應外在變化。她意識到需要一種能汲取團隊智慧與幫 助團隊前行的方法。2007 年初她幸運地找到ICA 台灣,作為學習引導的起點, 深受ICA 三老(Dick West, Gail West, Lawrence Philbrook)的啟發。她的顧問角色從一個「推手」變成了「引導者」,只需專注在引導流程的設計,建議越給越少,甚至連PPT簡報也不需要了,團隊反而有更大的進步,使她更相信引導的力量。



      活化組織

      Connie教練過很多企業高管,他們經常抱怨開會時沒有人想表達意見, 特別是這幾年線上會議越來越多,這種情況更為嚴重。人人在開會時保持沉 默,鏡頭一關就可改做其他事情,下會議後卻又冒出一大堆意見,令這些高管不勝其擾。這本書很適合提供企業領導者學習引導一場有效的會議,如本書的第一個方法1-2-4- 全體,既簡單又能輕鬆地讓每個人參與,若能在日常會議中多多實踐這些方法,長久累積之下就能改變組織文化。



      活化教育

      Eric 長年將引導運用在教育領域上,對學校現場有深入的觀察,他發現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改變中,他們能很容易地在網路上取得資訊。本書所介紹的許多方法,可以協助老師調整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與表達,在課堂上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此外,老師可以參考團隊活化結構,將設計流程運用在社群共備或行政會議中,藉以建立信任和安全感,且敢於尋求協助,培養傾聽與回饋技巧,讓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做出貢獻。



      翻譯甘苦

      我們原以為這本書的引導方法很簡單,預計半年就可以完成翻譯工作,沒想到實際花費的時間竟然長達一年!這也是我們首次翻譯一本書,本以為掌握引導專業知識就能輕鬆翻譯整本書,其實不然,原來翻譯的水很深。在翻譯校對的過程,來來回回至少讀了十次,也因而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回首昔日準備升學考試時,都不曾把書讀過這麼多遍!在翻譯過程中,為了解讀者會怎麼閱讀這本書,我們邀請國文老師毓瓊以第一位讀者的身份,閱讀我們已經翻譯完的部分,幫助我們校正錯字和改善文字的流暢性。每每在討論過程中,我們都想再次向以前的國文老師懺悔,有些語詞錯了多年竟不自知,感謝毓瓊讓本書兼具中文教育的責任。此外,翻譯過程中有些英文段落或因文化、脈絡而無法理解時,我們很幸運地找到董齊來幫忙解讀,在她的協助下我們能深入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意涵,而非只是流於字面直譯而已。我們的團隊有中英文老師們的幫助,讓我們對於翻譯品質更有信心。最後要感謝我們的引導導師 Lawrence Philbrook,他為了幫我們寫序,邀請Gail 老師與Evelyn 老師也一起看這本書, 他告訴我們,他在農曆春節時已經看完整本書 —— 令人敬佩的研究精神!他也協助我們理解某些結構,甚至在他的線上分享會上,也即興地實踐了幾個方法都有令人驚喜的結果!



      邀請動手嘗試

      其實,這就是一本很實用的引導操作手冊!不論過往你是否有學習引導的基礎,這本書都是很好的學習起點。引導就是不斷地實踐才會有所精進與成長,每一次的引導都是一次很好的學習經驗,期許每個組織都能開始運用「團隊活化結構」,也鼓勵大家幫助你的組織加入參與式文化,汲取與活化團隊智慧。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