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鬱的告白

鬱的告白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7654445
陰翳茶室
初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3年3月31日
90.00  元
HK$ 81  






ISBN:9789887654445
  • 叢書系列:本創文學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本創文學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本文集收錄了陰翳茶室的散文、詩歌,還有小說。

      有日常感官的勾勒,有俠情風骨,也有婚姻之道的領悟。



      〈開墾〉、〈眾女嫉余之蛾眉兮〉、〈離魂〉、〈同學少年誰不賤〉、〈作者已死〉、〈讀者已死〉……這些信手拈來的與中國文學及文學理論巧妙的互文,置於香港的語境中, 讓人讀罷不覺莞爾,倍感親切。



    好評推薦



      「文集充滿著煙火氣,經常是從衣食住行的尋常小事中突然反轉到它們B面的荒誕感。『陰翳』作為整部作品的底色,雖是症狀,是?白,是時代的記錄,但也含有了兩位不甘於沉淪、自覺做『飢餓的藝術家』的清醒與堅持。」——魏艷,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助理教授



      「我猜想,本書誕生之地並不是在茶室,而是在自另一個陰翳之處——病房。如果是個人病房的話,大小也許和茶室差不多吧。關燈之後,當然沒有『草鞋屋』的風情和塗漆器物的光澤;但在一片暗黑之中,儀器發出的燈光可以是那麼刺眼,偶然傳來呻吟或叫嚷可以是那麼的令人反感。」——張政遠,日本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副教授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自序一

    自序二



    早晨

    玩偶

    創作

    禮物

    分享轉發

    練習

    星星

    哈姆雷特

    茶緣

    無謂時光



    矚目的人

    吃辣

    清澈的溪流

    追逐

    著迷一刻

    主角

    開墾

    檸檬



    黑白

    上課

    烙印

    門縫

    壽司



    熱水

    溫泉

    隕落之羽

    美玉與劍

    入屋

    冰之精靈

    鈕扣

    甜品

    Blue Hyacinth

    早困

    不適合

    離魂

    實用的東西

    枯花

    蘋果

    上吊的皇后

    罪之問

    泥橋

    夢境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

    叉燒

    夜店

    心臟



    肺病

    整容

    傷口

    維梅爾的藍

    聆聽

    作者已死

    婚姻

    乞丐

    鐵板燒



    拋物線

    同學少年誰不賤

    增長的愛情



    感官

    Air Drop

    真話

    安慰人的人

    異談•墨淵

    異談•怨縛

    痛苦

    另一種痛苦

    故事的故事

    咖啡

    美的東西



    清酒

    閑坐

    靈性

    天堂的花

    春天

    請循其本



    蜜蜂

    貨不對辦

    錯誤

    魅力

    痛苦過後

    讀者已死

    生命的顏色

    旅人

    美腿

    幸福

    兩個世界





    推薦序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助理教授? 魏艷




      認識觀井、愁月時,正值他們在嶺南大學中文系的青蔥歲月,印象中兩人平時勤學好問,思想獨立,學術興趣偏向古典。今年暑期,欣喜地收到兩人的這本現代文學的創作文集,感慨兩人這幾年除了靜心於學術研究之餘,也一直在為香港文學默默耕耘。文集的標題為「鬱的告白」,不難聯想到魯迅的名篇〈影的告白〉。一路讀下來,這本文集也頗有《野草》中文體雜糅的味道,有散文,有詩歌,還有小說。有日常感官的勾勒,有俠情風骨, 也有婚姻之道的領悟。〈開墾〉、〈眾女嫉余之蛾眉兮〉、〈離魂〉、〈同學少年誰不賤〉、〈作者已死〉、〈讀者已死〉……這些信手拈來的與中國文學及文學理論巧妙的互文,置於香港的語境中, 讓人讀罷不覺莞爾,倍感親切。文集充滿著煙火氣,經常是從衣食住行的尋常小事中突然反轉到它們B面的荒誕感。「陰翳」作為整部作品的底色,雖是症狀,是?白,是時代的記錄,但也含有了兩位不甘於沉淪、自覺做「飢餓的藝術家」的清醒與堅持。希望大家也喜歡這本文集所帶來的微微螢光。

    ?
    二?二二年八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