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反資本主義者的心境(3版)

反資本主義者的心境(3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437715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謝宗林
五南
2023年3月28日
117.00  元
HK$ 111.15  






ISBN:9786263437715
  • 叢書系列:經典名著文庫
  • 規格:平裝 / 168頁 / 14.8 x 21 x 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3版
  • 出版地:台灣
    經典名著文庫


  • 人文社科 > 經濟學 > 資本主義批判

















      這是一本曾讓當權者坐立難安的經濟小冊。在本書作者犀利的筆鋒下,有助於大眾了解何謂真正的資本主義。事實是,資本主義給予每個人機會去努力獲得理想位置。



      《反資本主義者的心境》為奧國經濟學派理論大師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1881-1973)在1956年發表的著作,因應當時在各地興起的社會主義浪潮,在本書中他嚴厲的批判了反資本主義者所提出的論證,他指出人們之所以厭惡資本主義,很可能是由於個人的羞辱感和挫敗感。



      在書中,作者重新解釋長期被人們所誣衊的資本主義。在資本主義社會之下,由於大量生產促使物價降低,人們得以擁有比過去來得更好的生活水準,作者直言「所有人都是資本主義的受益者。」主張資本主義使所有人都有靠著個人努力去獲得理想位置的機會,而非依靠背景和家世。本書也提到,資本主義其嚴厲在於「資本主義對待每個人的厚薄,是按照該個人對他人幸福貢獻的大小而定。」因此作者認為反資本主義者所抱持的立場,是由於本身對經濟學相關問題的誤解,而在這種誤解之下對大眾發表評論,甚至是鼓吹社會主義,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動。因此他一針見血地分析反資本主義者的各種立場與其心理因素,包含那些將資本家描述得粗鄙又惡劣的劇作家,期望能以此書與當時的社會主義思維產生衝撞。



      本書有助於了解當代經濟學大師如何理解和詮釋當時與資本主義對抗的反資本主義思想,其中之批判既辛辣又直白,雖然其背景與現代已有差異,但其核心思維仍意義深遠,值得我們深思與探討。


     





    導 讀

    譯者序

    校訂者序

    簡 介



    第一章 資本主義的社會特徵與資本主義所以橫遭毀謗的心理原因

    第一節 至高無上的消費者

    第二節 改善生活的衝動

    第三節 種姓社會和資本主義

    第四節 雄心受挫所產生的憎恨

    第五節 知識分子的憎恨

    第六節 美國知識分子反資本主義的偏執心態

    第七節 白領工作者的憤恨

    第八節 「堂表兄弟」的憎恨

    第九節 百老匯和好萊塢的共產主義.



    第二章 普通人的社會哲學

    第一節 真正的資本主義相對於普通人所了解的資本主義

    第二節 反資本主義陣線



    第三章 資本主義下的文學

    第一節 文學作品市場

    第二節 圖書市場上的成功

    第三節 關於偵探小說的幾點觀察

    第四節 出版自由

    第五節?? 文人的偏執

    第六節 「社會小說」和「社會劇」



    第四章 反對資本主義的非經濟理由

    第一節 幸福論

    第二節 唯物主義

    第三節 不公平

    第四節 擁抱自由的「資產階級偏見」

    第五節 自由與西方文明



    第五章 「反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



    注釋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年表



    ?









      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取代了前資本主義時代的一些經濟管理辦法之後,已經使人口增加了好幾倍,還把平均生活水準提升至史無前例的高度。任何國家,過去對自由企業、私人倡議,和進取精神的發揮,阻礙愈小,現在就愈富裕、愈繁榮。美國人現在之所以比所有其他國家人民都更為富裕,就是因為相較於其他國家,美國政府更晚著手實施阻礙私人企業發展的政策。然而有許多人,尤其是知識分子,極端厭惡資本主義。在他們看來,這種社會經濟組織模式一無是處、拙劣至極,只會帶來不幸與苦難。早年在「工業革命」之前,人們本是幸福的,天天過著美好的生活。而今在資本主義下,絕大多數人民都蒙受粗獷的個人主義分子殘酷剝削,淪為天天挨餓的貧民。對這些崇拜個人主義的惡棍來說,除了金錢利益,什麼都不重要。他們只生產能獲得最高利潤的東西,真正有用的好東西卻不生產。他們生產菸酒毒害人民的身體;出版刊載八卦新聞的小畫報、淫穢的書籍、愚蠢的電影,以毒害人民的心靈。資本主義社會的「意識型態上層結構」,簡直就是充滿腐朽墮落氣息的文學、滑稽秀、脫衣舞、好萊塢電影和偵探小說。



      這種偏執的反資本主義心態,最清晰可見的表徵,莫過於一般輿論總是將「資本主義」當作形容所有可惡、可鄙事物的專屬用詞,從不用來形容人人讚賞的事物。好東西怎麼可能來自資本主義?有價值的東西,是衝破資本主義重重阻撓,才得見天日的!世上一切討厭的東西,無非是資本主義自然長出的贅疣、惡瘤。



      這本小書的任務,就是要分析這種反資本主義的偏執心態,並且揭露這種心態的根源與後果。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