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商周至南北朝巫道仙神的轉化與分治(上下)

商周至南北朝巫道仙神的轉化與分治(上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391319
蕭登福
文津
2023年2月01日
367.00  元
HK$ 330.3  






ISBN:9789863391319
  • 叢書系列:道教文化叢刊
  • 規格:平裝 / 788頁 / 15 x 21 x 4.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道教文化叢刊


  • 宗教命理 > 其他各教











      早期的人類社會,以巫來溝通人神,其後才有神職人員的設立。神職人員與巫的差別,在於後者有專業知識,有宗教理論、科儀與傳承。在中國殷商及西周,以巫覡為主導,春秋戰國而方士與神仙思想興起,方士即道士,秦始皇重方士而巫為備員,於是巫、道分流。至東漢光武重讖緯而遠方士,方士亦走入民間而形成太平道、正一等各種道派。魏晉南北朝,朝廷重道士,民間主巫覡。道士學有專精,有學理有術法,有壇場科儀,所祀以三清仙聖為主。巫覡以能見鬼神為主,所祀鬼神有陽神、陰神,甚至精魅神、物怪神,易淪於淫祀邪神,於是朝廷有禁淫祀之舉,而道教有誅符伐廟之規制,因而巫道分治,仙神有別。


     





    (上冊)

    自 序 �01

    第一章 緒論——事神與降神�1

    壹、序言——商周至南北朝,巫與道的分流、分治及相抗�2

    貳、商周時期的巫覡與鬼神�5

    參、春秋時期——神仙方士之醞釀期�7

    肆、戰國時期——神仙方士的盛行�9

    伍、秦及西漢時期——道家與方士的分流,及方士的求仙活動�14

    陸、東漢時期的兩種方士:修仙方士與術數方士——兼論東漢的道派�16

    柒、魏晉南北朝——巫、道的分流,與仙、神的分治�20

    捌、魏晉南北朝民間巫覡神祠之活動,及政府的禁淫祀與道教的誅符伐廟�24

    玖、結語�26



    第二章 商周時期出土文物及文獻所見之重要神祇及其分類�29

    壹、商代時期甲文所祀鬼神及其類別�30

    貳、周代文獻所見鬼神之類別�36

    參、周代對鬼、神、示三者的不同祭祀儀法�39

    肆、結語�43



    第三章 周代常見的天神、地示神名及人鬼立祀法則�46

    壹、周代文獻中的天帝�46

    貳、周代主司天界的太一與東皇太一�50

    參、司掌五方天界的青赤黃白黑五方天帝,兼論秦漢之郊天�54

    肆、以人鬼配天的五行神——五帝、五神�63

    伍、天帝、五行神外之重要天神�75

    陸、周代常見之重要地示�78

    柒、列入國家祀典的人鬼,兼述周代人鬼供祀的法則�85

    捌、春秋戰國之際,神仙信仰的興起及周代典籍中常見的仙人�88

    玖、結語�93



    第四章 商周時期之事神者巫覡及其職司�95

    壹、商代甲骨文中事神與降神的巫覡�95

    貳、殷中宗時期,以巫咸為大臣,死後並受帝王所祀�98

    參、商周時期,巫與百藥之煉製�100

    肆、周代的崇巫及巫覡的職司與階位�104

    伍、巫覡降神與鬼神的降臨方式�111

    陸、結語�118



    第五章 春秋時期方士的興起與巫的式微——兼論道教源起�121

    壹、春秋時期為神仙方術的醞釀期�121

    貳、春秋時期的方士及神仙事蹟的傳說�125

    參、春秋時期道家之修煉法門與長生永存之說�132

    肆、春秋時期道家人物即是道教的神仙人物�147

    伍、結語�150



    第六章 《山海經》與道教神仙思想的關係�153

    壹、《山海經》作者及成書年代推測�153

    貳、《山海經》所彰顯的周世早期的神祇祭祀法及神祇形貌�171

    參、《山海經》中所見神仙所居及神仙世界�183

    肆、《山海經》與道教的關係�196

    伍、結語�199



    第七章 戰國時期神仙方士的興起——兼論巫、道及道家與方士的修仙法門�202

    壹、戰國時巫和方士(道士)的分流,及道家和方士的結合�202

    貳、戰國《列子》書中的神仙思想及修煉之方�208

    參、《莊子》書中的神仙思想及修煉之方�212

    肆、《楚辭》書中的神仙思想及修煉之方�221

    伍、戰國時期海外三仙島及長生藥傳說�225

    陸、結語�230



    第八章 秦始皇時之方士及秦始皇的尋仙活動�234

    壹、秦始皇與長生藥的追尋�235

    貳、仙人與方士之關係——秦始皇時所尋求的仙人羨門高、茅初成,實為戰國及秦時之方士�238

    參、秦時著名的方士�245

    肆、秦代方士與儒生的關係�259

    伍、秦代的巫覡與祠祭�263

    陸、結語�267



    第九章 西漢時代的巫覡信仰及其式微�269

    壹、漢初高祖所制定的巫覡祠祭�269

    貳、漢武帝時的巫覡祀祭與巫蠱之禍�272

    參、哀帝時民間的巫覡活動——傳行西王母籌�283

    肆、結語�288



    第十章 西漢建國至武帝時的方士與修仙�290

    壹、西漢時期之方士與修仙�290

    貳、漢高祖時之仙人與修仙之士�292

    參、漢文帝與方士�295

    肆、漢武帝時之崇道與求仙活動及郊天祀地壇儀的建立�299

    伍、武帝與公孫卿的求仙活動,兼論封禪泰山及遣千人入海求仙�308

    陸、正史所見的淮南王劉安及其生平事蹟�319

    柒、淮南王劉安與八公的神仙事蹟�329

    捌、結語�336



    第十一章 西漢宣帝至王莽時期的方士與修仙——兼論儒生、方士的分合�339

    壹、序言——論秦漢之時方士與儒生之分合�340

    貳、漢宣帝與鑄煉黃金藥的神仙追求�341

    參、劉向與神仙方術�345

    肆、漢元帝與神仙方術之關係,兼論元帝時之著名方士�349

    伍、漢成帝與神仙方術之關係,兼論成帝時之著名方士�352

    陸、西漢末哀帝之求嗣及鑄煉黃白長生藥,兼論哀帝時之著名方士�361

    柒、王莽與神仙方術之追求,兼論王莽時之著名方士�367

    捌、結語�371



    (下冊)

    第十二章 東漢帝王與道教——兼論東漢方士的類別及民間道派的興起�375


    壹、論方士與道士,兼論東漢方士之類別�376

    貳、論道教源起及東漢民間道派的興起�379

    參、東漢光武帝與道教的關係�382

    肆、明帝、章帝至順帝朝的崇尚讖緯學�385

    伍、明帝時楚王英及漢桓帝的崇信道教�387

    陸、結語�394



    第十三章 由《後漢書•方術列傳》等史籍所載,看東漢時期的兩種方士——修仙方士與術數方士�397

    壹、緒言�398

    貳、東漢光武帝時,著名之術數方士及修仙方士�400

    參、明帝、章帝時之著名術數方士與修仙方士�402

    肆、和帝、安帝、順帝時之著名方士�406

    伍、桓帝、靈帝、獻帝時之著名方士�416

    陸、結語�456



    第十四章 東漢道派的形成及三張教團的建立�459

    壹、春秋戰國以來,朝廷所用的方士和民間方士的關係�460

    貳、東漢道教教派開始形成的原因�464

    參、東漢初期光武帝及明帝朝,史料所見的道派�467

    肆、順帝至靈帝時的太平道——于吉、宮崇、襄楷、張角等太平道教團�472

    伍、順帝時張道陵所創的正一派及其後三張(張陵、張衡、張魯)教團的建立�490

    陸、三張生平及立教傳教情形�495

    柒、結語�506



    第十五章 東漢之世巫覡的式微與淫祀的興起�511

    壹、淫祠與淫祀�511

    貳、周代對淫祀的看法�516

    參、漢代民間巫風淫祀盛行情形�518

    肆、應劭《風俗通義》所見東漢民間精魅物怪等淫祀盛行情形�521

    伍、淫祀與正祀的轉換——東漢淫祀解土,後來歷代相沿承而成為民俗�530

    陸、漢代的禁毀淫祀�533

    柒、結語�537



    第十六章 魏晉南北朝的重要道派�540

    壹、道教教派�541

    貳、正一派源起及其修行法門�542

    參、東晉上清派源起及其修行法門�544

    肆、東晉靈寶派興起及其修行法門�549

    伍、結語�555



    第十七章 魏晉南北朝道、巫之分治與仙、神之別�557

    壹、道士與巫覡,及道觀與民間祠廟的差別�557

    貳、道教觀治由道士主持,民間祠廟以巫祝為主�558

    參、三張及南朝道觀無神像,北朝寇謙之設像;民間祠廟有主祀神、配祀神神像�564

    肆、道廟齋醮,有一定的儀軌制度;民間祠廟則以擊鼓歌舞來祀神�574

    伍、道觀與民間祠廟所供神祇及供品的差別�577

    陸、道觀壇場科儀所常禱祀之仙聖,及民間祠廟所禱祀神祇的類別�585

    柒、結語�590



    第十八章 魏晉南北朝道教仙神階位圖——試論道教仙、神果位之別,及仙、神階次之釐定�593

    壹、魏晉南北朝文獻所見仙神果位之釐定�594

    貳、神的分類:陽神、陰神、精魅神、物怪神�595

    參、仙的形成及階位:尸解仙、地仙、天仙、飛仙、大羅金仙�599

    肆、魏晉南北朝筆記小說中,所見神的分類及修煉次第�606

    伍、結語�611



    第十九章 魏晉南北朝民間祠廟所見的人神信仰�614

    壹、魏晉南北朝認為成仙須仙骨,骨清能成神�615

    貳、生前有功及有名者,死後為神�618

    參、生前無功但骨清,死後有靈的人神——蔣子文與烏傷縣陳氏女�624

    肆、生前無功,死後有靈者的男性人神�625

    伍、生前受虐而死,死後有靈的女神�628

    陸、結語�632



    第二十章 魏晉南北朝鍾山蔣子文信仰——兼論清溪女神�635

    壹、蔣子文的生平事蹟及其成神經過�635

    貳、魏晉南北朝帝王對蔣子文的崇敬,及加封神爵�638

    參、魏晉南北朝筆記小說中蔣子文的靈驗事蹟�641

    肆、蔣子文三妹清溪女神及神廟的祭神樂曲(清商曲辭)�647

    伍、魏晉南北朝筆記小說中所見清溪女神的靈驗事蹟�649

    陸、結語�658



    第二十一章 魏晉南北朝的精魅物怪信仰�661

    壹、精魅物怪之定義,及魏晉南北朝精怪信仰之盛行�661

    貳、家中禽畜老而為精魅�665

    參、野外飛禽成精成神�677

    肆、野地走獸成精魅成神�679

    伍、小動物、小昆蟲為精魅、為神�694

    陸、魚鱉蒼獺等水族為精魅�697

    柒、大樹及植物所成精魅及神祇�710

    捌、沒生命的土石、器物等成為物怪�716

    玖、結語�723



    第二十二章 魏晉南北朝之禁淫祀及道教的誅符伐廟�725

    壹、邪神邪廟的定義——論正神與邪神�726

    貳、魏晉南北朝時帝王的禁止淫祀�727

    參、漢代《太平經》禁止道眾信邪神,入醫巫神家�730

    肆、東漢張道陵正一派的嚴禁淫祀邪廟�732

    伍、漢魏南北朝正一道經中所見的誅符伐廟�736

    陸、唐代道經中的誅符伐廟,斬滅邪精�745

    柒、結語�751



    參考書目�753





    自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