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以史觀戲、以戲觀史:論竹馬陣、車鼓戲的歷史沿革與當代戲曲劇作家的歷史書寫

以史觀戲、以戲觀史:論竹馬陣、車鼓戲的歷史沿革與當代戲曲劇作家的歷史書寫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787999
楊馥菱
萬卷樓
2023年1月01日
200.00  元
HK$ 170  






ISBN:9789864787999
  • 叢書系列:文學研究叢書.戲曲研究叢刊
  • 規格:平裝 / 428頁 / 17 x 23 x 2.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學研究叢書.戲曲研究叢刊


  • 藝術設計 > 戲劇 > 戲劇總論











      本書《以史觀戲、以戲觀史──論竹馬陣、車鼓戲的歷史沿革與當代戲曲劇作家的歷史書寫》是臺灣小戲及當代戲曲的相關研究,其研究對象包括小戲與大戲,分為上編:以史觀戲──論竹馬陣、車鼓戲的歷史沿革、下編:以戲觀史──論當代戲曲劇作家的歷史書寫。上編「以史觀戲」,爬梳竹馬陣、車鼓戲的歷史脈絡,加上戲曲理論、民族誌、宗教學等研究方法,為臺灣竹馬陣與車鼓戲小戲建構發展淵源、歷史沿革乃至現況傳習,期為臺灣小戲的學術研究略盡綿薄;下編「以戲觀史」,談論當代戲曲劇作家的歷史書寫,以文本分析、國族論述、後殖民理論等研究方法,企圖從劇本中梳理出劇作家的歷史書寫意義。這是回歸到文學、文本來探討,從戲曲的文學性切入,讓讀者重新將劇本視為一種可論述議題的文本,而不只限於舞台的呈現。以「劇作家」為主軸,探看劇作家的史觀書寫,盼能提供學界另一新思維。



     





    圖版 1

    曾永義老師序文 1

    自序 1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學術相關研究成果 11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1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進路 24

    附錄一 歌仔戲之本土題材作品舉隅 30

    附錄二 施如芳歷年劇作一覽表 41

    附錄三 孫富叡歷年劇作一覽表 43

    附錄四 江清泉(牧非)歷年劇作一覽表 46

    附錄五 金芝歷年劇作一覽表 47



    上編 以史觀戲──論竹馬陣、車鼓戲的歷史沿革 49

    第二章 臺灣小戲──論新營竹馬陣之淵源、形成、發展與現況 51

    第一節 前言 51

    第二節 「新營竹馬陣」之歷史沿革與表演內涵 57

    第三節 有關「竹馬」之命義、發展與演變 65

    第四節 「新營竹馬陣」對道教「六丁六甲」之承襲 71

    第五節 「新營竹馬陣」對戲曲特質之吸收 80

    第六節 「新營竹馬陣」之劇種特色 87

    第七節 「新營竹馬陣」之傳承與現況 89

    附錄一 「新營竹馬陣」師承脈絡表 101

    附錄二 二○○七年「竹馬青年團」名錄 107

    附錄三 藝人手稿 108

    附錄四 竹馬陣老藝人 111

    附錄五 臺南新營「竹馬陣」十二生肖妝扮 112



    第三章 論車鼓戲之名義、發展、淵源與衍化 115

    第一節 前言 115

    第二節 近代兩岸車鼓戲之發展 121

    第三節 「車鼓」、「弄車鼓」、「車鼓弄」、「車鼓陣」釋名 140

    第四節 車鼓戲之淵源 144

    第五節 臺灣車鼓戲之系統 165

    第六節 結語 173

    附錄一 臺南「六甲鄉甲南村老藝人車鼓陣」師承脈絡表 178

    附錄二 臺南縣車鼓陣之演出曲目 179

    附錄三 車鼓戲古文物 180



    下編 以戲觀史──論當代戲曲劇作家的歷史書寫 183

    第四章 歷史皺褶下的敷演──《當迷霧漸散》劇本探析 185


    第一節 前言 185

    第二節 以臺灣戲演臺灣故事 191

    第三節 歷史上的林獻堂及其國族認同 199

    第四節 《當迷霧漸散》的歷史敘事 205

    第五節 結語 216



    第五章 穿越快雪與迷霧──談劇作家的歷史召喚與時代解鎖 221

    第一節 前言 221

    第二節 時間密碼的解鎖與重設 226

    第三節 「原鄉」╱「異鄉」的徘徊與游移 231

    第四節 編劇家的歷史敘事與書寫 236

    第五節 結語 241



    第六章 歌仔戲劇本《黃虎印》之歷史書寫探析 245

    第一節 前言 245

    第二節 臺灣戲曲的本土題材創作 250

    第三節 《黃虎印》編劇的歷史書寫 257

    第四節 結語 271

    附錄一 小說改編戲曲作品舉要 276



    第七章 劉銘傳在兩岸的戲曲演繹──以歌仔戲、徽劇為例 281

    第一節 前言 281

    第二節 劉銘傳之時代意義與兩岸相關研究 285

    第三節 兩岸劉銘傳之影視及戲曲作品舉隅 295

    第四節 《番薯頂的鐵支路──烽火英雄劉銘傳》與《劉銘傳》之情節結構比較 298

    第五節 《番薯頂的鐵支路──烽火英雄劉銘傳》與《劉銘傳》之主題思想比較 310

    第六節 結語 320

    附錄一 《番薯頂的鐵支路—烽火英雄劉銘傳》與《劉銘傳》之比較 324



    第八章 結論 327

    第一節 以史觀戲──論竹馬陣、車鼓戲的歷史沿革 327

    第二節 以戲觀史──論當代戲曲劇作家的歷史書寫 334

    第三節 回顧與展望 345



    附錄

    一 可愛的民俗藝人 353

    二 臺南縣六甲鄉甲南村牛犁車鼓陣訪查記 357

    三 老幹新枝齊崢嶸──竹馬十年有成 361

    四 永懷我的恩師:外星人、神仙與母雞 367

    參考文獻 375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