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韋伯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導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686544
顧忠華
開學文化
2023年2月03日
90.00 元
HK$ 76.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9686544
叢書系列:
哲學之道
規格:平裝 / 240頁 / 10.6 x 17.2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哲學之道
分
類
人文社科
>
當代思潮/哲學
>
德奧哲學
同
類
書
推
薦
超譯尼采 II 權力•意志(新版)
超譯尼采(新版)
您好,馬克思先生:《資本論》及其所創造的世界
我與你:附〈寫作後記〉、〈相遇:自傳的片簡〉
向下扎根!德國最受歡迎的思辨讀本系列1∼7:人權與民主、政治、哲學、流亡與融合、經濟、世界宗教、新聞媒體
內
容
簡
介
生為歐洲近代文化之子,我們在研究世界史時,應當提出如下的問題,即在西洋而且惟有在西洋,曾發現一些於世界史具有意義且有價值之發展方向之文化現象,這究竟應歸功於怎樣的因果關聯?
韋伯的這本經典名著解釋了為什麼資本主義只有從歐洲興起?透過導讀,可以引領我們認識現代社會的來龍去脈,韋伯清楚指陳:資本主義的「精神」並非「營利」,卻和基督新教的「入世制慾主義」有著因果關係。當然,韋伯絕不會忽略物質條件對於資本主義的重要性,他強調:
我們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具有自由勞動之合理組織的中產階級之經營資本主義之成立。
換言之,韋伯進行了包羅萬象的經濟史、文化史考察,期待讀者們從閱讀中得到滿滿的啟發。
?
目
錄
改版序
壹、導論:《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面對的時代與問題
貳、韋伯的生平和學術的成就
參、《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研究課題
肆、什麼是資本主義的「精神」?
伍、從路德的「天職觀」到喀爾文的「預選說」
陸、入世制慾主義的宗教基礎
柒、制慾與資本主義的精神
捌、基督新教倫理與儒家倫理──韋伯的文化比較研究
玖、《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貢獻與限制
拾、參考文獻
?
序
改版序
本書想要為讀者導讀德國社會學大師瑪克司.韋伯的成名作《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通常我們讀書的目的之一,是希望能透過書中所提供的思想觀念,澄清一些心理的疑惑;而在終身學習的時代,每位個人都有種種生活經驗,促使我們去思考自己和社會的關係、文化的理想與價值觀、或者全人類的命運等等問題,特別是在快速變遷的時代裡,想知道社會文化生成變化原理的慾望更是迫切。我不敢說閱讀了韋伯這部著作,可以解開所有困惑,處於知識爆炸的今天,這根本是不切實際的期待,但《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這本書寓意深遠,已被公認為是現代人自我認識的一個重要源頭,確實值得向大家推薦。
韋伯的立論基礎,來自於他對整個西方文化走向的深刻體會,他認為資本主義的興起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現象,其所呈顯的特徵反而處處和某一種宗教的倫理態度相互呼應,也共同構成現代人普遍的生活方式,譬如說以「職業」為生活的重心、講求理性計算、注重個人的成就表現等。此一論點,我們將嘗試在這本導讀的書中梳理得更仔細一些,幫助讀者理解韋伯整個論證的邏輯。由於韋伯的原著有很強的思辨性,我們的解說可能還是脫離不了學術的味道,但在敘述上也儘量使用淺顯的文字和實例,讓抽象的理論能和生活的現實經驗銜接在一起。
這裡想強調的是,韋伯雖然以西方的歷史作為考察對象,研究宗教和經濟的互動關係,看起來和我們有段距離。但事實上,他提出的許多觀察心得卻和台灣正在經歷的社會變遷過程息息相關,我們只要放眼望去,台灣的都市和鄉村到處改頭換面、新舊雜處,經濟生活的商業化無孔不入,「資本主義」已經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就在我們身邊,影響著社會中各種制度的運轉。如果純粹從事物的表面上看,資本主義常被等同於金錢遊戲,或加上一連串罪名,可是很少人真正能穿透表面,發掘到現代資本主義的內在本質。這一套西方花了幾百年時間蘊釀出來的生活秩序,不僅僅是經濟和政治制度的綜合體而已,它還有著特殊的精神風格和文化意義,韋伯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揭開了隱藏在制度背後的精神力量,使我們得以更全面地來認識資本主義,給予它一個較公允的評價。在增進認識的同時,我們也就更能了解現代的世界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個局面,這或許對個人找出自己所以困惑的理由,以及思索自處之道都有一些啟發的作用。
本書第一次出版於一九九六年,雖然年代相當久遠,但長銷至今,顯然仍有不少讀者有興趣理解韋伯的重要經典,因此我特地收回著作權,重新在開學文化出版社發行,並納入中研院黃冠閔教授策劃的「哲學之道:經典導讀」系列,以口袋書形式出版,以便讀者能方便攜帶及閱讀。
另外,在本書第壹章我即交代了韋伯一生學術志業的問題意識,他在一九一九年將《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文增訂並收入《宗教社會學論文集》時,特地寫了《導言》,開宗明義第一句便是經常被引用的「生為歐洲現代文化之子」,表明了自己的身分和立場。這篇《導言》十分具有可讀性,也是貫穿韋伯所有著作的主軸。讀者可參閱中譯的各版本。而在本書論及「基督教新倫理與儒家倫理──韋伯的文化比較研究」( 第捌章) 時,也必須因應時勢的變化,作出若干修正及補充,其他的文字修飾不致影響內容,茲不贅述。
時光荏苒,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很難看清楚自己究竟處在什麼樣的「因果關聯」之中,而韋伯則抽絲剝繭地理出了「理性化」的脈絡,解釋了「資本主義」為何能在幾百年內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發展方向。有人可以不同意他的論證,但在所謂的「全球化」時代,全人類有任何可能跳脫「資本主義」經濟系統的「宰制」嗎?為了追本溯源,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世界史以及世界宗教的大觀園,先來探索純粹源自宗教救贖的倫理動力,如何轉化為西方好幾代人的「資本主義精神」,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是為序。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