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鄒族的植物世界:在花草樹木之間探尋文化軌跡

鄒族的植物世界:在花草樹木之間探尋文化軌跡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573485
浦忠勇,方紅櫻
致出版
2022年11月30日
233.00  元
HK$ 198.05  






ISBN:9789865573485
  • 規格:精裝 / 352頁 / 21 x 26 x 4.9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自然科普 > 動物/植物 > 動/植物學史











      玉山西麓山林,從平原到高山,楠梓仙溪、曾文溪、清水溪以及陳有蘭溪,穿梭其間,蘊育了生態多樣的地理環境,這是鄒族的傳統領域。鄒人以玉山為起源之地,沿著河川流域建立部落,以農耕、狩獵、漁撈以及採集維生,過著簡單卻豐裕的生活。



      鄒人為了生存與適應,跟山林土地緊密相連,長年以來累積了豐富的知識、技術以及生態智慧,從物質文化到無形文化,形構了鄒族獨特的知識體系。



      兩位作者長年生活在部落,承接長者的知識引導,與花草樹木結緣。2012年起,即著手蒐集整理鄒族日常生活相關的植物知識,從自我經驗出發,訪問部落耆老,近十年時間在部落、田間以及獵場踏查,逐步累積植物文化第一手資料。



      《鄒族的植物世界》,記錄族人如何為植物命名、分類、利用,又如何賦予文化意義。從民族植物切入,涉及的不僅是植物本身,它已然連結到鄒族的生計、社會、信仰、工藝、文學、歷史、美學以及生態智慧等?廣的文化世界。探究原住民族傳統知識與生態智慧,已成為臺灣原住民族研究顯學,本書可以帶領讀者從花草樹木之間尋覓鄒族文化密碼及其繽紛世界。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兩位作者花費近十年時間在部落、田間以及獵場踏查,所逐步累積植物文化第一手資料!



      ★本書從民族植物切入,涉及的不僅是植物本身,它已然連結到鄒族的生計、社會、信仰、工藝、文學、歷史、美學以及生態智慧等?廣的文化世界,帶領讀者從花草樹木之間尋覓鄒族文化密碼及其繽紛世界。





    ?


     





    序1 代序 植靈的價值—去殖聲中的埴固森處�謝世忠

    序2 部落植物知識開拓的另外一扇窗�浦忠成

    序3 尋覓「花草樹木之間的文化軌跡」與「持續流動的植物文化」�鄭勝耀

    自序 有幸與花草樹木結緣�方紅櫻

    自序 尋覓植物世界裡的文化密碼�浦忠勇



    第一部 與植物結緣

    I.搖落楓樹葉子—鄒族概述

    II.從荒野經驗到學術探勘

    III.文獻裡的鄒族植物

    IV.自我文化書寫



    第二部 有趣的植物調查

    I.口述資料的價值

    II.植物與生活空間

    III.五節芒的啟示

    IV.山芙蓉的差異詮釋

    V.咬人狗的故事

    VI.獵場有原生梅樹嗎?

    VII.酢醬草的喻義

    VIII.殼斗科帶來的困惑

    IX.馬桑的毒性要怎麼寫?

    X.山櫻花的認同式微

    XI.植物知識典範之變遷

    XII.黃荊帶來的焦慮



    第三部 植物讓萬物相連

    I.? 植物有靈性——從豐獵儀式說起

    II. 靈性植物舉隅



    第四部 從植物建構民族知識體系

    I. 命名、利用、分類與意義

    i. 植物的命名

    (i)以鄒族古語命名的植物

    (ii)依植物形態、特性或來源命名

    (iii)以「正宗」命名的植物

    (iv)依「鬼靈」命名的植物

    (v)「同名異種」與「異名同種」

    (vi)外來語命名

    ii. 植物的利用與分類

    II. 花草樹木之間的文化軌跡

    III. 持續流動的植物文化



    第五部 鄒族植物誌



    附 錄

    I.? 鄒語名稱索引

    II. 中文別名索引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









    尋覓植物世界裡的文化密碼




      跟植物結緣完全是文化研究路上的一場巧遇。自己並非植物學專家,會涉及到花草樹木完全起因於部落生活經驗,我的童年生活早已蘊釀跟植物有關的知識,包括農作、狩獵、漁撈乃至撒野生活中,植物知識是日常,食衣住行都與花草樹木密切相關。為了生活,我們必須知道什麼植物可作食物、可以藥用、可以生火、可作陷阱、可作童玩,什麼樣的植物群落是野生動物覓食的地方,什麼植物有毒性不能碰觸,什麼植物可以在儀式活動使用,有什麼特別的禁忌,等等。這樣的生活經驗極為平常,好像沒有什麼特別值得贅述的地方,然而隨著自己逐漸關注自我生活文化,為了試圖理解自我族群文化精髓,身邊的花草樹木自然進入了探索領域,在很多生活層面可以看到植物所扮演著玄妙角色。



      2010年前後我們夫妻即開始蒐集鄒族植物文化資料,在花草樹木與民族文化之間往返探尋。這樣的經驗跟一般的植物學研究不同,在植物樣本中我們關注鄒族人如何命名?怎麼使用?植物分類概念為何?族人又是賦予什麼文化意義?這跳脫一般植物關於形態學、分類學、遺傳學、解剖學、植物分子研究以及植物傳播學等等範疇。當然,在做民族植物探究過程中,我們為了確認植物的學名、分類以及鑑定,避免在整理與書寫的資料上出現不必要的錯誤,於是我們邀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研究員嚴新富先生協助,他是一般植物學與民族植物學集於一身的專家,經常協助我們鑑定植物樣本學名以及別名,並分享他關於臺灣民族植物的研究心得,我們曾在部落及獵場採集植物,從工作的過程中我看到專業又執著的植物學家,是如何採集及整理相關的樣本及資料,讓我們有機會跨領域學習,我要特別在此表達謝意。



      植物標本的採集,除了記錄自己從小就認識的植物之外,我們訪問了幾十位部落長者。有些陪我們一起上山採集,耆老們沿著山路尋找並說明植物文化;有的年邁無法遠行,就由我們採集植物回來,請他們辨識及解釋。記憶中,我們在山林田野尋覓民族植物的行程,常常空手而回,採不到部落耆老可以解說的樣本。有時候我們想用植物誌圖片請耆老們辨認,但效果有限,耆老的植物知識是在現場以及實物才能極致發揮。蒐集的樣本就一筆一筆拍照、做文字記錄,過程反覆進行,每一筆植物的資料是用時間慢慢累積起來的。當然有的植物是謎樣一般地存在,有些部落耆老講述的植物,我們始終採集不到樣本;有的植物即便採集得到,但跟植物文化相關的葉子或花朵卻拍攝不到;植物的生活利用方式,要完整拍攝也不容易。因此縱然我們蒐集了近六百種植物,因有些資料不足無法全部放進本書之內,實有遺珠之憾。



      植物探尋之旅,讓我們理解植物知識根本就是一套文化密碼,是略民族生態智慧的關鍵,在這領域可以探索植物世界豐饒有趣的故事。能完成出版這本書,必須感謝接受我們採訪的部落長者,沒有長者們的知識分享,我們不可能寫出這本書。除了已歸天鄉的父母親之外,我採訪過的部落長者不少,有些已經年邁往生,包括浦勇民、浦石芳惠、杜襄生、汪念月、湯保福、石耀昌、石月媚、汪傳發、安炳耀、方東日、陳宗仁、湯友搖、汪萬興、汪漢輝、陳宗仁等;有些仍健在,包括莊碧琴、方開榮、方新忠、安金立、汪榮華、汪添勝、汪茂盛、莊新生、浦明忠、浦少光、方梅玉、摩奧•悟吉納、方傳光、楊英輝、莊良賢、莊清明等人,在此表達無限感恩。當然也要感謝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以及中正大學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的出版補助,讓這本書有機會發行問世。本書是由「致出版」出版策劃、「秀威」製作銷售,承辦人張慧雯小姐專業又認真地處理各項工作,我的助理吳翊豪先生始終不辭辛勞地分擔協助,特別在此表達謝忱。最後,這本書是由我們夫妻合著完成,為了蒐集整理植物資料,兩老不知走了幾回山林獵場以及部落田野,時而撰寫靈感受阻,我們經常像個疲憊的獵人走在狹小的山路上迷茫煎熬,過程辛苦又溫馨迷人。Naa’u紅櫻,謝謝有妳!


    浦忠勇序於獵人書坊

    2022/9/20




    其 他 著 作
    1. 鄒族獵場、踏查與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