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大山小學堂1:半個老大

大山小學堂1:半個老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053366
王文華
親子天下
2022年11月30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6263053366
  • 叢書系列:樂讀456
  • 規格:平裝 / 184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7歲~12歲
    樂讀456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故事/小說 > 校園生活

















    大大山城,臥虎藏龍

    小小學堂,人才輩出

    八個「天才」學生與王文華老師共同主演

    爆笑連連的機智校園生活喜劇!



      小小山城,校園裡臥虎藏龍;八個孩子,各個天賦異稟,

      一起來看看這八個傳奇人物的特殊技能:

      「一號」不是座號一號,只因她臉上永遠「一號」表情,忍笑耐痛功夫無人能敵。

      「粗心」不僅寫字粗心,連孔明在空城樓上焚香彈琴,也能被她「粗心」讀成唱卡拉OK?

      「三秒鐘」做任何事都要搶第一,耐性卻只有三秒鐘,等到第四秒就要火山爆發!

      「半個老大」的氣勢有如相撲力士,談起戀愛同樣驚天動地,不愧是老大;

      算數學永遠寫錯單位的「平分天后」,福爾摩斯檢查到她的作業也頭痛;

      起床氣超重、頂著一頭雄獅澎澎髮的「大姐大」,幾點上學看大姐心情;

      老是把「畢啦」當作口頭禪的可愛美少女「畢拉拉」;

      以及連自己外號都能寫錯的錯字天才「大胄王」,

      你身邊也有這樣的同學嗎?或者你就是其中之一?



      八個鬼靈精怪的小六畢業生,加上「聽說很凶」但其實心腸最軟的苦主導師,

      聯手帶來三十八齣爆笑單元劇,為平凡的學校生活增添笑料!



      【樂讀456】系列介紹

      【樂讀456系列】是第一套帶領孩子衝破「閱讀之壁」的最佳讀物,提供美好的閱讀經驗,陪伴孩子在閱讀的路上一步步穩扎穩打,打通閱讀關節。



      系列以好看的故事、多元的題材為國小中高年級、國中讀者設計的延伸讀本,二到六萬字中篇的長度,能提供孩子豐富、愉快的閱讀經驗,同時顧及中年級孩子對故事的需求,鼓勵孩子進階閱讀,從「拉近自己與文字的距離」,進階到「自書中探求對自己內心及外界世界的瞭解」,並期待在書裡找到認同感。



      故事選材從幽默趣味童話、偵探冒險故事,或是小大人的成長心事等等,藉由這些具有正向價值觀的故事打造一個無痛閱讀的世界,讓孩子的閱讀興趣持續在高點,同時深耕閱讀實力。



      【樂讀456系列】初階:兩萬到四萬字中篇故事,可按章節分斷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續航力

      【樂讀456系列】進階:四萬到六萬字長篇故事,更細膩深刻的情節,幫助孩子發展思辨力



    本書特色



      1.從資深國小老師的視角,記錄孩子們的童言童語,生動表現每個主角的性格特質與家庭背景。

      2.以輕鬆歡樂的方式接納並理解孩子的想法與問題,同時也忠實呈現偏鄉校園裡潛在的教育困境。

      3.特別收錄:八個孩子剛入學時的小故事,你猜得出來這八個小六畢業班的傳奇人物,一年級剛入學時的「青澀」模樣嗎?



      *無注音,適合8歲以上閱讀


     





    前言 聽說力量大

    ?

    第一章?? 一號

    一號

    家長情報員

    黛玉葬花

    不乖的頭髮

    ?

    第二章?? 粗心


    晏子智救養馬人

    孔明傳

    機智的故事

    售後服務

    ?

    第三章?? 三秒鐘

    第一名

    三秒鐘爸

    貨比三家

    六福村遊記

    ?

    第四章?? 半個老大

    落難記

    戀愛

    棒球鼻屎

    交代

    ?

    第五章?? 平分天后

    平分天后

    當福爾摩斯遇見她

    化石包子

    仇家

    聖誕節的奇蹟

    ?

    第六章?? 大姐大

    雄獅

    上學記

    家在兩個方向

    傳奇

    一顆水蜜桃

    ?

    第七章? 美少女畢拉拉

    畢啦

    小女生

    我是林書豪

    畢媽媽

    ?

    第八章? 大冑王

    錯字天王

    三根熱狗的愛戀

    雨中接送情

    模範生

    天才

    ?

    第九章? 待續

    畢業旅行

    尾聲一:最後一個孩子(淡淡離愁版)

    尾聲二:同學會(快樂版)

    ?





    專家推薦



    用故事建構人物形象——讀《半個老大》有感

    蔡孟耘(小壁虎老師)?? 宜蘭縣竹林國小閱讀推動教師 ?




      小朋友閱讀這本書時,一定會覺得你的同學某某某根本就跟故事裡的角色一樣!王文華老師將校園觀察到的趣事,寫成小短篇故事,故事裡老師和學生、家長間的爆笑互動,保證看了哈哈大笑,心情都會變好!



      王文華老師筆下的八個同學樣貌,簡直就是一個班裡最普遍、也最容易出現的人物濃縮版,看著老師和小孩們的對話,你一言我一語的,難道王文華老師是到我的教室裡裝監視器了嗎?怎麼都如此似曾相識!我相信每一位老師來讀這本書,都會有相同的感覺,因為這些孩子的故事就是我們教室裡的日常。



      很多作文教學在指導人物描寫時,會提到用動作、行為、語言、神態來描寫一個人的個性,這本書裡的每一個章節標題,就是故事想要呈現的角色特殊形象,而每一個人物刻劃,都透過好幾篇故事來建構出角色的生動性。最精妙的部分則是這些人物都是身邊常見的,但在王文華老師的筆下,卻能用一種幽默又帶著想像的筆觸,將人物的特殊性勾勒得清晰無比。例如:〈黛玉葬花〉這篇竟然用身懷絕技來形容一號的「慢條斯理」,那動作之傳神,讓人拍案叫絕。



      一個老師能將孩子的好多故事記錄下來,真的是不容易的事情,這本書看到最後,我的鼻頭酸酸的,這些紀錄有的內容好笑,有的孩子天真,但有更多是以單純紀錄事件的方式敘寫,讓許多令人頭痛的問題和行為成為被接納、被理解的故事,這些故事除了有趣外,更增添了一些體貼孩子的心意。



      這本書也適合老師們閱讀,當我們埋首在班級時,常常會專注於眼前問題的處理與解決,卻忽略了理解孩子性格上原有的樣子。例如:當老師打電話給一號的媽媽時,頓時明白了一號為什麼總是只有一號表情。故事讀到這邊,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我想到自己班上某個小孩的行為就跟書裡的一號很像,突然,我就可以理解並包容小孩了!



      當我還是菜鳥教師的時候,班上「活潑可愛」的小朋友每天都會製造很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事情,當時常常被氣得怒髮衝冠,我常開玩笑說頭髮都不用燙就有自然爆炸捲!如果當時有機會閱讀這本書,相信頭髮就會自然柔順烏黑亮麗啦!



    作者的話



    聽說力量大




      我在一所小學教書,還沒接這班之前,流言滿天飛,我心懷恐懼—─



      「你慘了啦,那一班的孩子,一半以上不寫功課。」



      「那些孩子不看書呀,一年看不到三本書。」



      「某個孩子不洗澡,身上的汙垢……」



      「老師還要去幫孩子家大掃除,他們家的馬桶哦……」



      「有個小女孩……」



      總而言之,八個小孩,個個聽起來都像牛頭馬面,像聽鬼故事一樣。



      上了三週課後,奇怪了,這些孩子的功課天天都交齊,個個衣服都乾淨。請他們讀課外讀物,他們也讀得很勤奮,開學才二十一天,已經有人讀完四本【奇想三國】;連一向動作慢吞吞的「慢慢」都讀完五、六本書了。



      我實在忍不住,問他們:「你們怎麼這麼乖呀?不是說有人都不寫功課,有人愛打小報告,還有上課會走動、愛吵架的?」



      一號哀怨的說:「不然怎麼辦,你很兇耶。」



      平分天后壓低音量:「而且你藏了很多根籐條,我有看到。」



      其實我沒有。



      三秒鐘舉手:「聽說不乖的還會被你叫去小房間打。」



      可是,明明我已經好幾年沒動手了。



      大冑王最後道出全班的疑慮:「據說只要有人敢不寫功課,就會被你留到很晚很晚,我才不要咧!」



      我點點頭,心裡覺得好好笑——我可不能說破他們的疑慮,就讓他們繼續去「以為」、「聽說」、「據說」,然後去當個乖小孩。



      這是我對這班孩子第一個印象,破除了之前所有的流言;而他們也因為聽了太多流言,對我有了不同的印象。



      然而,和他們相處兩年下來,我好像走進了一篇又一篇的童話故事裡;在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每一件事都那麼不可思議,我自己幻想的故事也沒這麼逗趣吧!



      於是,這八個小孩,替我在漫長的教學生涯裡,製造一篇又一篇有趣的生活故事,所以,我開始寫他們的故事,因而有了這本書……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