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教學相長
樂然聯繫我,詢問隨我讀博士的時候,我有些驚訝。讀過和引用過樂然幾篇材料豐富、內容紮實的論文,知道他在學術單位工作,一直以為他已經是資深學者,沒想到竟然相當年輕。
樂然到新加坡拜訪我,更具體地談到想要研究的博士論文計畫。我想,他只要結合理論框架,有機地組織過去的研究成果和強化闡述的深度,修讀博士,以及完成博士論文,都是水到渠成之事。
很高興看到樂然順利畢業,謀得教職,博士論文也修訂妥善,即將出版。
樂然囑我為書寫序,我欣然從之。做為導師,面對樂然這樣已臻成熟的研究者,我能做的,與其說是「指導」,更多的只是「提點」,協助他釐清思路,彰顯學術意義。
關於「以朝鮮漢語譯官為切入點,探討十七至十九世紀中朝關係」的適切性及成果收穫,樂然在本書各章節旁徵博引、條分縷晰,讀者自可細細品讀吸收。樂然剛到新加坡求學時,他香港口音的漢語有時擔心人們聽不懂,尤其遇到專有詞彙和人名,難免讓不同知識背景的人無法掌握,我便隨機補充說明。樂然說他研究翻譯官,我則像他的翻譯,這篇序文延續我和樂然的合作關係,再充當一次「翻譯」,不是語種音訊的翻譯,而是提舉歸納,希望讀者得知本書的價值。
誠如樂然在本書指出的,翻譯除了如實傳遞兩種語言,翻譯者或者夾帶個人主觀理解和認知,這篇序文也不例外。我的「翻譯」主要集中在三個重點:本書的論題為何值得我們關注?作者的研究方法和視角提供了什麼新意?青年學者能夠從作者的研究學習到什麼借鏡之處?這三個重點,分別對應概括為「感知東亞」、「轉益多方」,以及「高效管理」。
感知東亞
「東亞文化交流」的課題已經從過去區域史、國際外交關係等領域,擴展和深入到文化的內涵。受惠於前人的研究成果,吾人得以基本掌握東亞各國的歷史發展和對外政策,形成探求內容細節的概念架構。一些學貫中西、視野開闊的學者,也引領我們突破區分「核心」與「邊緣」,側重「文化中央」影響論的觀點,進行實質意義上的交流研究。也就是說,不偏向強調文化�文明由某一據點向周邊「低下」地區灌輸。假如某個文獻、制度、儀式保留得較「文化母國」完整,便貼上「禮失求諸野」的簡單標籤,忽略其中的變異原因�元素,那麼所謂「文化交流」始終只能停滯在「流」──傳播和接收。
本書的主角人物──朝鮮漢語譯官,恰恰是彌補以上認知漏點的關鍵中介者。譯官的語文、語義翻譯,連繫了中國和朝鮮兩端,讓我們看到細節中攤開的真相。他們既是知識的載體,也因個人交遊而做為情感信使或啟動力。本書舉例的許多事蹟,讓原本在歷史上較為默默無聞的人物,介於貴族「兩班」和平民百姓之間的「中人」譯官的人生面貌靈動再現。
轉益多方
研究翻譯官,很容易進入翻譯文化、語言學、歷史學的範疇,這固然無可厚非,本書作者能用更宏觀的視角,處理繁瑣的史料。全書包括緒論總共九章,先勾勒十七至十九世紀─明末至清末和韓國史的朝鮮王朝的歷史處境與面臨的國際變局;而後解說譯官的能力技術培訓過程。再從外交禮儀、國家權益、知識生產等方面,層層剖析譯官的職務和成就。接著聚焦於李尚迪和清朝文人的往來,運用文圖學的方法,針對清人欣賞金正喜《歲寒圖》的題跋,展示中朝文壇的互動實況。
十九世紀西風東漸,譯官的職業敏銳度使得他們在中國收集情報訊息,身分轉變,接觸西方知識和文明,返國後影響了朝鮮的開化改革。最後,本書收束於思考朝鮮漢語譯官與東亞世界網絡,為讀者鋪陳可直達今日世界格局的底色。
高效管理
即使並非研究東亞文化交流的讀者,也能夠從本書獲得跨角度解析史事的閱讀趣味。至於猶豫徘徊在學術論文選題的青年學者,不妨嘗試在本書抽絲剝繭,學習作者如何高效管理大量的文獻,切中命題,讓文獻回到其歷史情境,支撐論述。
例如本書附錄的〈17–19世紀期間漢語譯官事蹟舉隅〉,綱舉目張,既是著手研究時整理文獻的根柢,從而引導出問題意識,旁生援用其他輔助材料的枝椏,終而落實於各章節內容中。因此,本書得以要言不繁,論點明確。
祝賀樂然成功出版他的第一本學術專書,「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知道樂然將有更多貢獻學界的著作,也期待與樂然同行,繼續問學求道。
衣若芬書於新加坡
2020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