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異議的聲音:民國在野期刊雜誌述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112880
陳正茂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12月26日
167.00 元
HK$ 141.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7112880
叢書系列:
臺灣政經史系列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臺灣政經史系列
分
類
人文社科
>
政治
>
政治評論
>
同
類
書
推
薦
台灣人的心頭話:《民報》評論選集(二)
台灣人的心頭話:《民報》評論選集(一)
異議的聲音:民國在野期刊雜誌述評
活得更像一個人
中共二十大加快統一進程
內
容
簡
介
全書最大特色有三:一為以青年黨期刊為場域,敘述該黨從創黨迄於來臺之言論內容與主張。二為以第三勢力代表刊物為探討對象,述評《自由陣線》與《聯合評論》的政治訴求及觀點。三為以具代表性之在野雜誌為例,詳論其對時代與政局的讜言宏論和刊物立場。探討時間由清末至五四,北伐前後到抗戰期間;以及戰後迄於1960年代,以在野雜誌為平台,發出振聾發聵的異議聲音。???? ?
本書特色
欲探討青年黨的政治主張與訴求——盡在本書
欲瞭解五0年代第三勢力政治立場——俱在本書
欲研究民國在野期刊雜誌——請看本書
本書是:《異議的聲音——民國在野期刊雜誌述評》
目
錄
序 言
上 篇
第一章 無政府主義的「烏托邦」——劉師復與民初的《民聲》雜誌
一、前言:劉師復與無政府主義在中國
二、師復的生平、思想與《民聲》創刊始末
三、「師復主義」的論述與建構
四、《民聲》雜誌的言論述評
五、結論:烏托邦的幻滅——「師復主義」的時代意義
第二章 救國下的覺悟——記五四時期的《國民》雜誌
一、前言:反日下的學生救國行動
二、《國民》雜誌的創刊與問世
三、《國民》雜誌之體例及內容述評
四、結論:風流雲散——《國民》雜誌的停刊與結束
第三章 常燕生與五四時期的《平民教育》雜誌
一、前言:早慧的教育思想家
二、常燕生與「平民教育社」
三、常燕生在《平民教育》雜誌的教育主張
四、結論:教育創見及其他
第四章 領航者:陳獨秀與《嚮導週報》
一、前言:《嚮導週報》發刊前的革命背景
二、《嚮導週報》之創刊及其內容簡述
三、陳獨秀與《嚮導週報》
四、結論:書生議政的悲劇與《嚮導》的結束
第五章 《現代週刊》研究(1945-1946)——兼論其反映戰後國民黨的「再中國化」政策
一、前言:略論戰後初期台灣的雜誌文化
二、《現代週刊》作者群及戰後國府的對台政策
三、《現代週刊》對「再中國化」議題之論述
四、結論:「再中國化」政策之失敗與檢討
第六章 動盪時代下的堅持——記《新路》周刊
一、前言:「中國社會經濟研究會」之成立
二、《新路》的發刊與言論立場
三、《新路》周刊之內容
四、《新路》的主張——以吳景超理論為例
五、結論:《新路》之結束
第七章 第三勢力運動的初試啼聲——以《自由陣線》週刊之論述為例
一、前言:五○年代香港的第三勢力之背景
二、《自由陣線》週刊簡介
三、第三勢力理論述評
四、結論:兼論第三勢力之挫敗
第八章 第三種聲音——《自由人》三日刊始末
一、前言:《自由人》三日刊創刊之背景
二、《自由人》三日刊誕生之經過
三、《自由人》之命名與經費及發刊宗旨
四、《自由人》的艱苦經營
五、結論:從《自由人》到《自由報》
第九章 最後的訴求與迴聲——以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聯合評論》為場域之分析
一、前言:《聯合評論》創刊之背景
二、「第三勢力」一詞的重新定調:自由民主運動
三、《聯合評論》論述之內容
四、結論:第三勢力的落日餘暉——《聯合評論》的風流雲散
下 篇
第十章 記晚清末年的《醒獅》月刊
一、《醒獅》之創刊及內容
二、愛國民主為其特色
三、前後《醒獅》互相輝映
第十一章 少年中國的理想與追求——記《少年世界》月刊
第十二章 中國青年黨史料研究——以期刊為研究場域
一、前言:「中青」成立簡介
二、重要經過階段(含主要代表刊物)
三、主要期刊略述
四、主要期刊內容
五、結論:青年黨其他刊物
第十三章 日治時期台灣人的言論喉舌——《台灣民報》
第十四章 「澄社」、胡適、《獨立評論》
第十五章 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之介紹與略評
一、中國第三勢力運動發展史略
二、第三勢力運動研究概況
三、第三勢力運動重要文獻述評
四、結語——建議與期許 ?
?
序
序言
報章雜誌期刊出版事業於中國之興起,約起於晚清中葉,算來也不過是近百年的事,此輿論平台的問世,受西方在中國傳教經商之所需因之趁勢而起有關。當時外國教會為傳教所需,出版類似像《萬國公報》之宣傳喉舌非常普遍,此做法亦帶動雜誌期刊出版業在中國的流行。迄於清末,國內雜誌期刊之出版,如雨後春筍般呈現蓬勃發展之勢,當時,不論中央或地方各省,均將期刊雜誌的功能,定位為宣達政策或展現民意之利器。
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以及近代化社會機制的發展,期刊雜誌的發行也漸漸普及而成為公共領域建構的重要媒介,更深刻地影響著公共領域的形成。民國時期的期刊雜誌,受到政治因素影響甚鉅,使得在野雜誌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五四時期,軍閥當政,奉、皖、直各系軍閥間的亂鬥,自然無暇顧及到文化事業。是以,劉師復無政府主義刊物《民聲》;及其後的《少年世界》、《國民》、《平民教育》等期刊,在相對寬鬆的環境下,高談闊論、眾聲喧嘩,百家爭鳴而無所忌憚,五四因此有了「中國文藝復興」之美譽。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建黨,迄於其後國民黨的北伐統一中國,在國、共兩黨嚴密組織及意識形態下,姑不論1949年後中共建國後的監控滲透了,即便在國府統治大陸時期,對言論的打壓也毫不手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觀之二、三○年代對在野政黨刊物的取締;甚至如胡適《新月》的再三警告,即可見一斑。然而,透過雜誌傳媒來論述理念,本就是天經地義之事,在野勢力並沒有因受到強大的政治壓力而退縮消聲,同樣的,它們藉由雜誌傳媒來對抗統治當局,並勇敢無畏地表達其異議的聲音,形塑民主社會多元的意見,亦為在野勢力的天職。
本書《異議的聲音——民國在野期刊雜誌述評》,收錄作者新文舊作共15篇文章,其中以研究論文居多;兼亦放了兩、三篇短文。全書的特色有三:一為幾乎都是在野勢力所辦的刊物,除《現代週刊》以外;二為時間點由清末至五四;北伐前後到抗戰期間,以及戰後迄於1960年代,在這六、七十年中,挑選幾乎沒人寫過的期刊雜誌做研究,姑不論成果如何,至少有其開山的原創性;三為論述重心以青年黨期刊和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刊物為主,這兩部分的研究也是本書的主要亮點。
茲將書中的期刊雜誌略敘如下,吾人常將期刊雜誌區分為官方與在野;或稱民間經營者,若準此而論,將雜誌二分為執政官方與被統治的在野民間兩種型態來分析,這其中,可能外緣因素的變數會很大。基本上,如書中提及的中國青年黨期刊之簡介,因著青年黨與國民黨關係的演變,而於各時期的言論立場也有所不同,在抗戰前,該黨刊物以批判國民黨居多,如《醒獅週報》至《新路》(李璜與張君勱所辦);甚至到《民聲》(青年黨領袖陳啟天辦)與《國論月刊》等期刊,其反抗執政當局,基調都是如此。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基於全民一致共赴國難的前提下,青年黨代表左舜生致書國民黨總裁蔣介石,表明該黨擁護政府、政黨休戰、共同抗日之意願,青年黨取得合法政黨地位,國、青關係始獲得和解改善。職係之故,此一時期的刊物如《國論週刊》、《國光旬刊》和《國防線半月刊》等,論述重點幾乎都圍繞在如何支持政府抗日的議題上,因此也得到政府的認可與肯定。
然身為在野黨還是有其政治理想的堅持,「愛國、民主、反共」一直以來都是該黨的創黨宗旨,在抗戰中、晚期,國府專制獨裁的本質又逐漸顯露後,青年黨為追求在抗戰中推進民主的理念,除以實際行動參加「民盟」外,言論宣傳也開始以民主立憲為主軸而逐漸轉向,此期間的《民憲》半月刊,其內容大體即是如此。1945至1949年,國、共內戰時期,青年黨發行的雜誌呈現出兩種現象,一為已參加政府,故積極支持政府戡亂剿共;另一方面,有鑒於國府的貪腐無能,民心喪失,青年黨刊物亦苦口婆心,連篇累牘的呼籲政府,在各方面加緊改革以收拾民心。如《青年生活》、《青年中國週報》、《風雲半月刊》、《中國評論》、《青年台灣》等刊物的言論,幾乎口徑一致皆然。然情勢逆轉太快,國、共內戰結果,國府戡亂失利播遷來台,大陸則全部陷共。
值得一提的是,五○年代於香港喧騰一時的第三勢力刊物,仍是青年黨與國府關係序曲的延長,在美國及桂系李宗仁金錢的奧援下,一部分南下困居香江的青年黨人,如左舜生、李璜、何魯之、謝澄平等,打著反共、反蔣、民主的口號,出版宣揚第三勢力理論的刊物,前有《自由陣線》;後有《聯合評論》,此二刊物堪稱是第三勢力承先啟後的雙璧,也是第三勢力刊物的代表。它們的言論批判犀利,尤其對五、六○年代台灣島內所發生的反蔣連任、「自由中國事件」、「雷案」等,發出勇敢無畏的異議聲音,將媒體監督政府、發揮「第四權」功能的角色,詮釋的淋離盡致。
雜誌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其發展牽動著整個社會文化的形構,在風雲詭譎的動盪年代,或新舊政權交替的時代,國家面臨重建的命運,而雜誌不僅成為國家形塑的工具,且因各種力量的滲透介入(如美國與桂系),反而自行建構出一套特殊的雜誌特色,五○年代發行於香港的第三勢力刊物,從《自由陣線》到《聯合評論》,其屬性即為如此;而《自由人》三日刊則類似其外圍。總之,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刊物,呈現的雜誌文化,頗有可供探討之處。
其他異議的言論,則表現方式不一,劉師復的《民聲》,左批江亢虎的中國社會黨無政府主義之謬,右評孫中山民生主義理論之非,而獨獨高舉「師復主義」的無政府主義才是最正確無誤的。至於許德珩、張國燾等北大學生於五四前後所創刊的《國民雜誌》,在五四狂潮中與《新潮》、《國故》鼎足而三,其言論立場頗能代表彼時激進學生的心聲。另外,同樣參與《國民雜誌》,後來加入「平民教育社」的早慧教育思想家常乃?(燕生),在該社的喉舌《平民教育》上,撰寫闡述其「平民主義」的「全民教育」之主張,對中國教育思想史有其一定的影響。更需要關注的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份機關刊物《嚮導》,陳獨秀為其主編,陳在《嚮導》針對彼時中國政壇所發生之諸多大事均有所評論,此不僅代表陳的看法,某種程度也代表了共產黨的立場。
至於如《少年世界》、《台灣民報》、《新路》及《現代週刊》等,或以實際調查文章,彰顯五四時期最大的社團「少年中國學會」之另一務實面向;或在政權交替之刻,以天下為己任的專業知識份子,以《新路》為平台,在國家危亡之際,真心為社會把脈所提出的種種建言,解決當時財經問題之策略;亦有如戰後的台灣社會,在日本殖民政權剛去,國府初來接收台灣青黃不接之時,《現代週刊》所訴求的「去日本化」與「再中國化」政策之時代意義。
另有若干小文章,像晚清的《醒獅月刊》,是留日學生基於列強欺凌中國的義憤,所刊行的一份具有高昂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刊物,希望中國如睡獅般快快甦醒,不要繼續沉淪為「東亞病夫」。無獨有偶的是,1924年由青年黨創辦的《醒獅週報》,其言論要旨幾與晚清的《醒獅月刊》同。而由「澄社」聯想到當年胡適與《獨立評論》,胡適的風骨與《獨立評論》的諍言,對照當今台灣的知識份子與言論氛圍,還是頗令人感慨懷念的。至若五○年代「第三勢力」刊物之簡介述評,此為作者近十餘年來的研究主題,曾經蒐集大量相關資料,今就其最具代表性的刊物作一簡介述評,目的在提供學界或有興趣之研究者,一個方便入門的捷徑。
最後,作者想談談對雜誌文化的一點心得想法,民國以來,辦雜誌以遂行其理想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因歷史時刻的轉變,辦雜誌的動機與目的也會有所變化,間接的也會影響雜誌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如五四或抗戰期間的雜誌文化,它們無所忌憚地批評執政當局或政治社會問題,雜誌內容出現大量的政論性文章,這正是時代精神的展現,同時也表示雜誌作為公共論述,形構的場域似乎有更成熟的發展。而在野勢力透過文字批判評論統治政權,更代表著雜誌傳媒的政治解縛,且擴大了公共領域中對話的空間。雖然批評力道各有不同,但足以看出,批判性文章成為此時期雜誌文化的特色之一。
這種現象具有兩層意義:1.在抗戰與五○年代香港時期,是中國政治遭逢驚天動地遽變之刻,眾多政論批判文章,正好呼應時代的轉變及政黨本身的政治訴求(含第三勢力在內)。2.在政治力量的嚴厲監控之下,在野雜誌尤其是政論性雜誌,幾乎不是遭到查禁就是壽命不長,此現象其實也反映了一套知識與權力的關係,由於雜誌傳播與社會文化之間存有一種互動的關係,因此,在知識與權力是相伴而生的邏輯下,取得雜誌傳播權就是取得知識建構權。雜誌出版的場域,也存在執政與在野勢力相互競逐的情況,此亦可更清楚看出雜誌出版場域中各種權力型態的展示。總之,民國以來的政治、社會結構中,確實存在錯綜複雜的權力關係,此關係網絡也呈現在雜誌文化的場域上,各種權力集團紛紛以雜誌期刊的出版,作為權力鬥爭的工具,而使得雜誌文化的發展,呈現複雜多元的樣貌。
本書是作者退休後的第二本書,還是要感謝陳添壽教授的鼓勵,陳教授著作等身,古稀之年仍筆耕不輟,實為後生晚輩學習的楷模,承蒙陳教授抬愛,將拙著列為其主編的「臺灣政經史」系列叢書之一,深感榮幸之至。另外,感謝元華文創的慨允出版,在出版業不景氣的當今,有勇氣發行較無市場的人文或社會科學之書,是需要有文化使命擔當的。以上聊贅數語,表達對添壽教授及元華文創最深之謝忱。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現代臺灣新文化史
2.
大陸邊緣的徒然掙扎:冷戰時代滯港及流亡海外的第三勢力滄桑錄
3.
嚮導【全套5冊不分售】
4.
優質嗜好套書(共八冊):品葡萄酒+品紅茶+養貓+養鳥+作詞+打橋牌+下圍棋+塔羅占卜
5.
宅在家培養嗜好套書(共八冊):品葡萄酒+品紅茶+養貓+養鳥+作詞+打橋牌+下圍棋+塔羅占卜
6.
日治及戰後初期臺灣政黨與政治團體史論(1900-1960)
7.
韓戰前後臺灣政治史上的巨變與紛爭
8.
文化資產、第三勢力及政治人物:陳正茂教授杏壇筆耕集
9.
圖解第一次養貓就上手修訂版
10.
自由人【全套20冊】
11.
文化觀光:臺灣文化資產
12.
自由人(五)
13.
自由人(一)
14.
自由人(二)
15.
自由人(三)
16.
自由人(四)
17.
自由人(十二)
18.
自由人(六)
19.
自由人(七)
20.
自由人(八)
21.
自由人(九)
22.
自由人(十)
23.
自由人(十一)
24.
自由人(十四)
25.
自由人(十七)
26.
自由人(十三)
27.
自由人(十九)
28.
自由人(十五)
29.
自由人(十六)
30.
自由人(十八)
31.
自由人(二十)
32.
逝去的虹影:現代人物述評
33.
世紀交錯雜感錄
34.
台灣經濟史
35.
新路周刊合訂本
36.
新編世界文化史(二版)
37.
聯合評論(合訂本)(一套五冊)
38.
新編台灣史
39.
台灣史綱(四版)
40.
第一次養貓就上手(修定版)
41.
中國近代史(含台灣開發史)(修訂新版)
42.
第一次養貓就上手
43.
中國近代史(第二版)
44.
中國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