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東協(ASEAN)十國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大的地區,「東協」本身是一個擁有權力和龐大財富的政治實體,成立以來,確保東南亞國家的利益和地位,而各國間相互合作、貿易的壁壘較少、經濟快速增長,且有最吸引企業進駐的優惠市場、市場規模逐漸擴大及較廉價的勞動力市場,因而成為吸收外資直接投資的主要地區之一。近年來東協已然成為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是世界第四大的進出口貿易地區、經濟總量在全球十大經濟體中排名第五,隨著東協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正逐步擴大。
雖然在俄烏戰爭中,有種說法是「經濟靠中國、防務靠美國」,但是東協成員站在各自國家的利益去衡量,顯而易見,東協國家並未被迫在中美博弈的爭端中選邊站,依然維持中立的立場。在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年代,所有的經濟體休戚與共,必須互惠互利、共榮共贏,所以在新冠疫情與俄烏戰爭複雜的大環境下,儘管中國經濟發展確實發生了許多變化,馬來西亞身為與中國建交的第一個東協國家,中馬兩國仍一直維持「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經貿往來突破以往,不斷地增長且創下新高。
盱衡東協國家經貿的發展,在本校針對東協十國規劃出版系列叢書中,解析馬來西亞的概況,邀請產學相關作者發表專論。本書共分七章,由五位教授和馬來西亞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前總會長及馬來西亞居鑾留臺同學會執行顧問、居鑾海南會館顧問共同主筆。第一章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蕭景楷博士)、第二章馬來西亞經濟發展的歷程、現況與未來(許文志博士)、第三章臺商在馬來西亞的投資現況分析(丁重誠博士)、第四章中國與馬來西亞經貿關係的發展與前景(許淑敏博士)、第五章馬來西亞人力資源發展初探(張李曉娟博士)、第六章馬來西亞華族宗鄉組織(王綏恒顧問)、第七章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簡敏方博士)。聚焦在投資、經濟發展與未來、人力資源、教育與宗鄉組織、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從不同視角解析馬來西亞在全球經濟複雜大背景下的經濟發展、中小企業經營創新模式、重點產業清真食品的未來發展。
疫情肆虐下,企業的交易模式及行為模式改變了,生產供應鏈和貿易活動也受阻或停頓,更有些國家採取貿易保護主義,然而東協「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卻不斷地加強,這也是後疫情時代符合企業生產力發展的方向,企業勢必在疫情下走出去,探索自身的經營方法和發展的策略。因此,本書期使在疫情時代,對在馬的企業或欲前往馬來西亞投資者選擇高品質發展戰略能有所幫助,在疫情變化下,審時度勢,調整戰略和經營模式,讓企業持續獲利。
主編 許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