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邏輯學入門課:66堂邏輯思維訓練課,保持思路清晰的必備之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202825
劉漠
晨星
2022年12月01日
110.00 元
HK$ 93.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3202825
叢書系列:
Guide Book系列
規格:平裝 / 288頁 / 16.5 x 22.5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Guide Book系列
分
類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思考邏輯/決斷/創意
同
類
書
推
薦
八大創新理論:模仿法、5W2H法、組合法、換元法、移植法,一本專屬沒創意人士的創新工具書
開始分心,就是快要變強了:哈佛醫學院的「思緒漫遊」講座,如何用分心提升思想的廣度與創造力,還能使心情平靜而愉快
巴菲特的決策邏輯:身價1113億美元的投資之神,解讀世界的八大原則
最高數字思考術: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用小學生的「四則運算法」成為高績效職場強者,19堂提升自我產值與賺錢敏銳度的數感課
用圖像解決問題的視覺思考大全:8大思考法╳13種場景╳37款模板,提企劃、做簡報、寫筆記、找靈感、帶團隊,都能用一張圖達到目的,效率翻倍【隨書送】視覺思考大全隨行本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聰明可以鍛鍊,關鍵就在邏輯思維
內
容
簡
介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電影《教父》
生活中的所有問題,都可以用邏輯學來思考和解決!
66堂邏輯思維訓練課,從基本原理到進階練習,淺顯易懂的講解,幫助你跨過望而生畏的門檻,你會發現邏輯學真的既實用又有趣!
基本原理結合實際案例與理論說明,用最簡單白話的語言進行系統性講解,帶你走捷徑輕鬆進入邏輯世界。進階運用則領著你看透各種邏輯謬誤與動腦實務練習,學會看透事物本質,練就全方位思考能力,從此擁有完善縝密的邏輯思維,快速增進決策力、溝通力、執行力,情商、智商、逆境商數一口氣全面提升!
保持思路清晰的必備之書,淺顯易懂全方位,讓你從老是覺得「我剛剛到底聽了什麼」的人,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有邏輯」的人,做事說話都帶著大腦,生活中再也沒有什麼人事物可以把你繞昏。
•邏輯學基本原理:打開思維迷宮的大門
•常用邏輯思考:大腦再也不會糊成一團
•邏輯的進階:幫你感知思維的生長與變化
•邏輯的謬誤:別讓生活欺騙了你
•邏輯技巧:練就全方位縝密思維
•邏輯突破:突破博弈邏輯的瓶頸
•邏輯學實際應用:生活的迷魂陣困不住你
•邏輯訓練動動腦:自我測驗融會貫通
本書特色
◎一讀就能用的66個思辨技巧,讓你循序漸進,突破思維瓶頸、掌握先機
◎運用生活實例、小故事、電影、書籍……進行說明,有趣不枯燥,不用再對各種邏輯學術語望而生畏
◎應用範圍廣泛,各項原理好上手。讓你說話、做事、工作、學習等等都能思路清晰,再也不會被生活的迷魂陣困住
目
錄
前言
真正讀懂邏輯的本質,打開思維新世界
第一章
邏輯學基本原理:打開思維迷宮的大門
01 同一律:月亮就是月亮,絕對不是太陽或地球
02 矛盾律:兩個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能都對
03 排中律:生存,還是毀滅,沒有中間狀態
04 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存在都是有理由的
第二章
常用邏輯思考:大腦再也不會糊成一團
05 形式邏輯:它可以讓人明辨是非對錯
06 邏輯論證:概念和推理的運用
07 演繹推理:邏輯高手的思維模式
08 抽象思考:獲取概念,揭露本質
09 類比思考:有比較才知不同
10 假設思維:說出「假如」的同時要能證明結果
11 組合思維:它能讓人學會合作
12 判斷思維:它能讓人具備辨別力
13 系統思維:樹立整體觀念,著眼於全域
14 歸納法:讓人做事情有條不紊
15 歸納推理的三段論
第三章
邏輯的進階:幫你感知思維的生長與變化
16 收斂思維:尋找正確的答案
17 博弈思維:鬥智鬥勇的出發點
18 求易思維:複雜簡單化的做事風格
19 追蹤思維:十萬個為什麼
20 求異思維:突破慣性思維的束縛
21 逆向思考:反其道而思之
22 水平思考:條條大路通羅馬
23 辯證思維:白中有黑,黑中有白
第四章
邏輯的謬誤:別讓生活欺騙了你
24 否定前件謬誤
25 肯定後件謬誤
26 竊取論點謬誤
27 假兩難推理
28 訴諸人身謬誤
29 民主謬誤
30 因果謬誤
31 預設謬誤
32 稻草人謬誤
33 滑坡謬誤
34 訴諸情感謬誤
35 合成謬誤
36 基因謬誤
第五章
邏輯技巧:練就全方位縝密思維
37 聯想法:讓思維更活躍
38 內省法:查漏補缺的好方法
39 質疑法:對與錯都有原因
40 排除法:刪掉錯誤項
41 填充法:構建框架的習慣
42 經驗法:積累思想經驗
43 多方面感知:消除思考盲點的秘密武器
44 直接認知法:面對面直接瞭解事物的優勢
第六章
邏輯突破:突破博弈邏輯的瓶頸
45 「不傻裝傻」的底層邏輯
46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內在邏輯
47 轉換邏輯:說對自己有利的話
48 人多不一定力量大
49 應變邏輯強的人善交際
50 以屈求伸,好漢要吃眼前虧
51 信任邏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52 二律背反,別被單一思維給害了
53 「順路省力」的思維哲學
54 一次成功背後需要多次失敗
55 錢財如流水,關於財富思維
56 雙贏思維,做自私的好人
57 常識並不一定符合邏輯
第七章
邏輯學實際應用:生活的迷魂陣困不住你
58 溝通:邏輯讓你會說又會聽
59 工作:邏輯讓你做事高效
60 理財:邏輯幫你辨別投資陷阱
61 心態:邏輯讓你處理問題更理性
62 社交:邏輯讓你成為交際達人
63 情商:邏輯讓你成為萬人迷
64 逆商:邏輯讓你擁有不斷復盤的機會
65 想像力:邏輯讓你學會創新
66 辨別力:邏輯讓你看清謊言背後的真相
附錄 邏輯訓練動動腦
一、邏輯學選擇題
二、邏輯學問答題
序
前言
真正讀懂邏輯的本質,打開思維新世界
邏輯可以使我們的思想工具日趨完備和鋒利。我們的思想工具日趨完備和鋒利,我們的批評能力就可加強。這樣一來,我們也許就不易被一切似是而非的推理所迷誤。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到處充滿著似是而非的推理,而且是時時不斷地發生的。——阿爾弗雷德.塔斯基Alfred Tarski
邏輯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有人認為邏輯學是抽象的理念及晦澀難懂的哲學體系,故而聽到「邏輯學」這三個字就望而卻步。難道,邏輯學真的只是書本上躺著的理論,只是學者、教授們口中深奧晦澀的語言嗎?
這本書想向讀者傳遞的是,邏輯學不僅是一門藝術、學問,也是實實在在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趣味實用法典,更是可以被所有人運用的一門技巧。因為我們做事情之前都需要形成自己的邏輯思考,需要帶著「大腦」去做事、說話,只有這樣,我們所做之事才有意義。
生活中處處皆有邏輯,我們日常司空見慣看似無關邏輯的東西,細細思索,其實都逃不出邏輯的範圍。邏輯學作為人們進行思維都能用到的思維工具,儼然滲入我們生活各方面,可以提高我們對問題的思考判斷能力。
培根(Francis Bacon)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顯而易見,邏輯對一個人的溝通、表達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人的邏輯關乎其說出的每一句話是否 「得體」。實際上,邏輯學來源於現實,而大師們發現了這套理論的存在和意義,並進行了總結昇華,甚至用這套完整的理論再去指導我們的工作與學習,影響我們的生活。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可能不會像邏輯學大師那樣對邏輯理論運用自如,但是我們起碼要避免陷入邏輯謬誤,以防被生活欺騙。自己的思考邏輯沒有謬誤,便不會給他人帶來不便;識別他人邏輯謬誤,就能避免自己受到攻擊。因此,邏輯思考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的一門必需之課。
很多人會認為在邏輯學中,充斥著大量專業術語和頻繁使用的象徵性符號,他們對這些內容十分反感。本書則通過案例與理論相結合,用最簡單、有趣的語言來給讀者進行系統講解。當然要瞭解邏輯學,離不開邏輯基本原理,因為這些基本的原理是打開我們思維的一把鑰匙。文中詳細闡述了邏輯學的四大基本原理,在瞭解邏輯學基本原理之後,我們又對形式邏輯、邏輯論證思維、歸納推理的三段論等常用邏輯思考進行闡述。除此之外,收斂思維、求易思維等能促使我們的思維達到更高的層次。在生活中,我們也難免會遇到一些邏輯謬誤或者是犯邏輯謬誤。因此,我們對否定前件謬誤、肯定後件謬誤等內容做了剖析,避免掉入生活的陷阱。
人是需要成長的,而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自我對邏輯思考認知與感知的過程。邏輯學作為一門科學、系統、嚴謹、精彩的學問,足以讓我們具備分辨是非對錯的辨識力、著眼大局的技巧、揭露事物本質的潛能。
既然邏輯思考如此有用,我們要如何練就縝密的思維邏輯呢?其實,現實生活中的邏輯技巧有很多,我們可以利用聯想法,讓思維更加活躍;利用內省法補足缺漏;利用排除法刪掉錯誤選項等。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多總結,便會擁有縝密的邏輯思考,突破邏輯思考的瓶頸。
在瞭解邏輯思考之後,我們會發現,邏輯學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思辨能力,還會對我們的情商、智商、逆境商數產生影響。因此可以說,一個偉大的人擁有縝密的邏輯思考能力,而一個不懂邏輯思考的人要想變得偉大則十分困難。我們追求的或許不是「生而偉大」,但必然是「活得有意義」。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