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余英時雜文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65783
余英時
聯經出版公司
2022年11月24日
117.00 元
HK$ 93.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0865783
叢書系列:
余英時文集
規格:平裝 / 232頁 / 14.8 x 21 x 1.4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余英時文集
分
類
人文社科
>
當代思潮/哲學
>
文化研究
同
類
書
推
薦
【牛津通識課08】恐怖:反射人類極端情緒的文化形式
余英時典藏套書:史學巨擘的全方位人文書寫,劇變時代下不變的社會關懷
上野教授教教我!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
教養:關於歷史、文學、藝術、音樂、哲學與世界風俗文化,你必須知道的事
余英時詩存
內
容
簡
介
懷憶亡友是情感上最承受不起的負擔,寫紀念的短文不禁觸緒萬端
余英時先生從緬想故人到文化關懷
以廣闊的胸襟去開拓一個無限的精神世界
《余英時雜文集》分為「學林憶往」、「文字因緣」兩輯。輯一收羅余先生過往曾在報章雜誌刊登過悼念同儕朋友們的追思文,那些相處的回憶對他而言彌足珍貴,每位友人的處世之道之於余先生都像是不同人生階段的老師,他懷念那些以文會友的歡愉時光,牽記一起共事的溫馨歲月。時間不曾為任何人停留,那些離去的故人們在余先生筆下意趣形象躍然於紙上,雋永深刻。
輯二則是存錄余先生為各大刊物創刊、刊慶的祝賀詞。「文化有傳統,也有變化因此保守和創新缺一不可。」「文化永遠是推陳出新而不是無中生有的。」余先生以文字復刻了輝煌時期的繁盛,與出版人因字結緣,留下他寫作史上難忘的暢酣經歷。
?
目
錄
余英時文集編輯序言
?
輯一 學林憶往
論學者之宗主與門戶──余英時校友由美上書錢院長
有感於「悼唐」風波
血淚凝成真精神
追憶牟宗三先生
追憶費景漢先生
我所認識的錢鍾書先生
追記與唐長孺先生的一次會談
中國史學界的樸實楷模──敬悼嚴耕望學長
悼念邢慕寰教授
一座沒有爆發的火山──悼亡友張光直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在劉賓雁追思會上的發言
儒家傳統 新亞精神──敬悼孫國棟兄
追憶揭露文革真相的澳大利亞漢學家李克曼
懷念趙復三
悼念老友劉述先兄
悼念中文拼音之父周有光
悼念志天表哥
?
輯二 文字因緣
對《當代》的期待
「議林」釋義
談歷史知識及其普及化的問題
欣聞《九十年代》發行台灣版──為《九十年代》台灣版寫幾句話
《當代中國研究》出版祝詞
更新文化而不失故我──為《文化中國》創刊而作
堅持一天是一天
「天地閉.賢人隱」的十年
晚節與風格
容忍與自由──《觀察》發刊祝詞
報運與國步──為《聯合報》創刊四十周年作
惕老,中國報業史上的巨人
「誰與斯人慷慨同!」
感受和回憶──紀念聯經出版公司四十周年
時報文化基金會成立祝詞
政府和社會的諍友──《中國時報》四十周年獻詞
無徵不信,立言不朽──《中國時報》五十周年獻辭
舊聞與新聞──壽宗老紀忠先生九十
一位尊人愛國的偉大書生
方聞的藝術史研究
?
序
序
余英時先生是當代最重要的中國史學者,也是對於華人世界思想與文化影響深遠的知識人。
余先生一生著作無數,研究範圍縱橫三千年中國思想與文化史,對中國史學研究有極為開創性的貢獻,作品每每別開生面,引發廣泛的迴響與討論。除了學術論著外,他更撰寫大量文章,針對當代政治、社會與文化議題發表意見。
一九七六年九月,聯經出版了余先生的《歷史與思想》,這是余先生在台灣出版的第一本著作,也開啟了余先生與聯經此後深厚的關係。往後四十多年間,從《歷史與思想》到他的最後一本學術專書《論天人之際》,余先生在聯經一共出版了十二部作品。
余先生過世之後,聯經開始著手規劃「余英時文集」出版事宜,將余先生過去在台灣尚未集結出版的文章,編成十六種書目,再加上原本的十二部作品,總計共二十八種,總字數超過四百五十萬字。這個數字展現了余先生旺盛的創作力,從中也可看見余先生一生思想發展的軌跡,以及他開闊的視野、精深的學問,與多面向的關懷。
文集中的書目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余先生的學術論著,除了過去在聯經出版的十二部作品外,此次新增兩冊《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古代史篇與現代史篇,收錄了余先生尚未集結出版之單篇論文,包括不同時期發表之中英文文章,以及應邀為辛亥革命、戊戌變法、五四運動等重要歷史議題撰寫的反思或訪談。《我的治學經驗》則是余先生畢生讀書、治學的經驗談。
其次,則是余先生的社會關懷,包括他多年來撰寫的時事評論(《時論集》),以及他擔任自由亞洲電台評論員期間,對於華人世界政治局勢所做的評析(《政論集》)。其中,他針對當代中國的政治及其領導人多有鍼砭,對於香港與台灣的情勢以及民主政治的未來,也提出其觀察與見解。
余先生除了是位知識淵博的學者,同時也是位溫暖而慷慨的友人和長者。文集中也反映余先生生活交遊的一面。如《書信選》與《詩存》呈現余先生與師長、友朋的魚雁往返、詩文唱和,從中既展現了他的人格本色,也可看出其思想脈絡。《序文集》是他應各方請託而完成的作品,《雜文集》則蒐羅不少余先生為同輩學人撰寫的追憶文章,也記錄他與文化和出版界的交往。
文集的另一重點,是收錄了余先生二十多歲,居住於香港期間的著作,包括六冊專書,以及發表於報章雜誌上的各類文章(《香港時代文集》)。這七冊文集的寫作年代集中於一九五○年代前半,見證了一位自由主義者的青年時代,也是余先生一生澎湃思想的起點。
本次文集的編輯過程,獲得許多專家學者的協助,其中,中央研究院王汎森院士與中央警察大學李顯裕教授,分別提供手中蒐集的大量相關資料,為文集的成形奠定重要基礎。
最後,本次文集的出版,要特別感謝余夫人陳淑平女士的支持,她並慨然捐出余先生所有在聯經出版著作的版稅,委由聯經成立「余英時人文著作出版獎助基金」,用於獎助出版人文領域之學術論著,代表了余英時、陳淑平夫婦期勉下一代學人的美意,也期待能夠延續余先生對於人文學術研究的偉大貢獻。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