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品讀魯迅,學習寫作
為甚麼讀魯迅?
魯迅先生及其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性,無需多言。但提到魯迅,大家第一個念頭往往是 —怕。所謂「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
既然那麼怕,躲開行不行?不行。
往淺了說,魯迅的作品入選教科書或被教育局、學校推薦,考試有很大機會考到。往深了說,名家經典滋養人心,有助錘煉語言習慣,提升閱讀品味,培養高尚情操。
我們「三支鉛筆讀寫研究中心」開辦的閱讀寫作課程,帶領數千名學生品讀了汪曾祺、老舍、巴金、豐子愷、季羨林等名家的作品。2021 年夏天,我們帶領孩子們「品讀魯迅」。
課程之後回顧,才意識到2021年恰是魯迅先生誕辰140週年,不禁心生一股欣慰之情。事實證明,孩子是可以讀懂魯迅的,不止讀懂了,還深受觸動。「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也曾經是個孩子,也是個令今天的孩子感到親近的人。
細選作品,貼近孩子生活經驗
孩子們是如何讀懂魯迅的呢?這離不開層層細密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果,都詳細呈現在本書中。
我們選擇離孩子生活最近的篇章,讓孩子去熟悉魯迅童年的事和故鄉的人。例如,《社戲》寫了孩童的期待心理和頑皮嬉戲;《五猖會》中突然被要求背課文的茫然失措,想必很多孩子都有共鳴;《阿長與〈山海經〉》中的保姆長媽媽,既嘮叨,又疼愛孩子,也許會勾起孩子的溫情記憶……
當孩子認識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那個和植物、動物、昆蟲玩耍的小搗蛋鬼;那個被美女蛇的傳說嚇得不輕,卻又特別想遇見美女蛇的好奇小朋友;那個上課時問老師各種奇怪問題的小讀書郎……並意識到:這也是魯迅。還會對魯迅先生和他的作品感到陌生和抗拒嗎?
「讀進去」是為了「寫出來」!
我們來看一下本書內容的板塊。
通讀全篇 細讀品味 從篇章,到段落,再到詞句,從大到小讀下去;再反過來梳理思路,從小到大,搭建出全文的結構圖。重要的句子,畫出來!獨特的用詞,做記號!精彩又好用的寫作方法,寫在文旁的空白處……這樣,孩子們既對文章有整體的把握,又讀得非常細、非常深,如同庖丁解牛一般。可以說,把文章的結構脈絡、主題思想、語言特點梳理得清清楚楚,總結得頭頭是道。
仿寫 在閱讀文章之後,設立仿寫環節。仿選材、仿寫法、仿語言……以魯迅作品的句子、段落、全文為例,為孩子寫作文訓練精彩的表達、精準的選材、精巧的結構。
在此基礎上,孩子們融入自己的生活素材,一篇篇有大師風範的精彩作品,就這樣在孩子們筆下誕生!幸福的閱讀體驗轉化成了寫作實踐。
書中設有兩個「作文講評」單元,分別呈現、分析我們課程的學生仿寫魯迅名篇,寫出的寫事和寫人佳作。看,日常生活裏的事,身邊熟悉的人,魯迅可以寫,孩子們同樣可以寫得很好。寫作的道理是共通的、可以學習掌握的。
另外,書中正文每三個單元後,設置了一個「延伸閱讀」單元,分別講解魯迅的散文《五猖會》和小說《風波》。有興趣深入學習的同學亦可以跟隨「延伸閱讀」單元作更多探索。
閱讀、寫作是陪伴一生的朋友
這個夏天的課程是有限的,本書的容量也是有限的。三支鉛筆讀寫研究中心做的努力,只是大家閱讀魯迅作品之路起步的墊腳石。這本書不過是在孩子心裏埋下一顆種子,待他們今後再讀到魯迅先生更多作品的時候,不會抗拒,或許還會有更多新的理解和感悟。
積跬步以致千里。願這點滴的收獲,能燃起孩子心中對魯迅以及其他文學大師作品的熱愛之火,並激發源源不斷的寫作靈感!
三支鉛筆讀寫研究中心 海棠老師
2021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