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法外之徒:後蘇聯時代崛起的高空貿易,飛越國界的全球黑市紀實

法外之徒:後蘇聯時代崛起的高空貿易,飛越國界的全球黑市紀實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156261
麥特.波特
周沛郁
馬可孛羅
2022年10月06日
180.00  元
HK$ 144  






ISBN:9786267156261
  • 叢書系列:EUREKA文庫版
  • 規格:平裝 / 416頁 / 21 x 14.8 x 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EUREKA文庫版


  • 人文社科 > 社會議題 > 文化評論/社會觀察











    「神奇又不可思議的故事。」──《福斯新聞》

    「聽起來像驚悚片,但都是真的。」──《圖書館學刊》

    「戰慄,第一手經驗之作。」──《Bizarre》雜誌

    國際評論一致讚嘆

    一本會讓你懷疑自己活在平行世界的書!



    全球首部!

    天空上最囂張的走私者,橫跨東西、世界上最大的黑市行動

    BBC記者麥特.波特衝鋒陷陣,歷時十五年的貼身觀察紀錄!




    三十年來盤旋在天空的地下經濟, 以及他們所荷載的「祕密」,如今終將被揭露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 專文推薦

    房慧真│作家

    屠 穎│資深航空史愛好者

    傅鏡平│航空史作家

    蘭萱│資深媒體人 / 中廣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

    一致震驚!(依照姓名筆劃排序)



    「我聽過這些空軍傭兵的各種故事── 他們在非洲常被稱為「空傭」;我也聽過美國中情局的卷宗,看過失事報告。

    但如今,飛機載著我起飛了,我即將在現場目睹一場行動。 雖然為了保護他們,所有機組員的實際身分、他們的過去, 甚至他們飛機的細節都經過改寫,但接下來的一切的確是真實事件……」




    1992年冷戰結束,消費者時代也是新型態恐怖主義者的開端;

    鐵幕國家民主化,也是軍火自由化的開始。

    剛從慘烈的阿富汗戰爭中撤退,面對國家裂解、身無分文、經濟崩盤的困境,這群被拋棄的蘇聯空軍,決心在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

    在混亂的局勢中,開上他們極度熟悉的伊留申運輸機IL-76,運送各方貨物。 他們不在乎貨物是什麼,是正規用途還是違禁品;

    也不在乎請託他們幫忙的雇主是誰,只要有錢,萬事都好辦。

    他們可以替政府運送救急醫療用品到偏荒地帶,卻可能從當地離開時帶走叛亂團體在隔天射殺這群偏荒之地人民所需的武器,

    只要價錢談得攏,想要他們載什麼貨物都可以。

    這些黝黑的沉默臉孔,外表跟技工或貨車司機看似無二,做著聽起來再普通不過的工作,

    卻默默推動著蘇聯解體以來三十年的全球黑市、軍閥割據以及東歐黑道帝國網路興起與茁壯,也因此在不知不覺間成了巨大黑幕中的待宰羔羊。



    就這樣,出身倫敦,當了一輩子記者的麥特.波特,透過這群機組員,見識到了從沒見過的世界。


     





    第一部 好人難得──機組員

    第一章 惡魔最厲害的詭計──飛越喀布爾

    第二章 我在這裡做什麼?──塞爾維亞,一九九八年



    第二部 你所知的一切都有問題──蘇聯

    第三章 粗野少年族──蘇維埃聯邦,一九九二年

    第四章 巨型運輸機──後蘇聯時代的俄國,一九九○年代初

    第五章 全球網路的誕生──俄羅斯,一九九三年

    第六章 軍閥總沒錯──高加索,一九九四年

    第七章 流氓國度──南斯拉夫,一九九四至一九九六年



    第三部 淘金熱──中東與非洲

    第八章 無名之人──阿拉伯海灣,一八八五至一八八七年

    第九章 如何消聲匿跡──西非,一九九五至一九九九年

    第十章 叢林裡的打劫──剛果,一九九七至二○○○年

    第十一章 品味出眾的富人──米蘭,二○○○年



    四部 高遠而不馴──阿富汗到伊拉克

    第十二章 兄弟回來了──阿富汗,二○○一年

    第十三章 阿富汗的黑──毒品管道,二○○二至二○一○年

    第十四章 龐大勢力──阿富汗,一九九五、二○一○年



    第五部 回到叢林──中美洲與非洲之角

    第十五章 古柯大黎加的黃金年代──中美洲,一九九九至二○○八年

    第十六章 歡迎來到小明克斯──非洲,二○○三年

    第十七章 俄羅斯的雨──剛果,二○○五至二○○九年

    第十八章 現金扔出飛機外──烏干達,二○○九年

    第十九章 享受Il-76的旅程──中亞與高加索,二○○九年



    第六部 返鄉之路──東非與俄國

    第二十章 幽靈工廠──俄國,二○○八年

    第二十一章 死亡與稅賦──從恩特貝到葉卡捷琳堡,二○一○年

    第二十二章 黑暗湧現──俄國,二○一○年



    作者的話

    致謝

    參考書目





    蘇聯解體的黑色效應:救援的機艙底下放著殺人的槍



      奧地利導演雨貝•梭裴(Hubert Sauper)在紀錄片《達爾文的噩夢》中,以坦尚尼亞維多利亞湖及周邊的漁業加工為中心,描述西方殖民帶來的生態浩劫與社會問題。片中最能作為西方殖民與資本主義象徵的,即是飛過湖面的IL-76(伊留申)貨機及俄羅斯籍機師,他們能將魚貨運送到歐洲,但觀眾無法確知飛機載了什麼進來──直至片末,方才知曉,那是槍械。這些軍火會流向鄰近戰場,成為人民相殘的武器。



      梭裴曾描述過他於1997年在非洲剛果第一次目睹這些空中巨無霸的印象:「我見到了俄國駕駛員,我們成了同志。但我很快發現,載著黃豆的救援飛機也把軍火載往同個地方,所以得到黃豆的那些難民,當晚可能就會被射殺。我顫抖的攝影機在這片惡臭的叢林裡,見到毀壞的營地,橫屍遍野。」而他對自己的紀錄片是如此解釋的:「這個多國的魚貨武器產業欣欣向榮,在世上最大的熱帶湖泊岸上建立一個邪惡的全球化同盟──一群當地的漁民、世界銀行的代表、無家可歸的孩子、非洲部長、歐盟委員、坦尚尼亞的妓女和俄羅斯駕駛員。」



      在閱讀麥特.波特(Matt Potter)所著的《法外之徒》之前,我一直以為「俄羅斯駕駛員」僅是梭裴因其接觸到、紀錄到,而成為空中運送者的「代表」,並以此象徵與「西方」的連結。但翻開這本書之後,才知道「俄羅斯駕駛員」及IL-76其實是伴隨蘇聯解體而來的「空中產業」──他們不是喬治•盧卡斯虛構出來的走私客韓索羅與千年鷹號,實是打過阿富汗戰爭、擅長飛行的前蘇聯空軍,及其私自偷走的軍機。



      蘇聯解體,對當地人而言,宛如災難;對空軍來說,也是背叛。貧困不堪的他們不再被需要,便做起自己的生意──可以在重大災難、戰火摧殘之地,快速便宜有效率的遞送人道救援物資,也可以替西方制裁的獨裁者或軍閥私運武器與物資,他們可以走私軍火也可以交易毒品。這些被稱為「傭兵」、「走私客」的前蘇聯空軍,在世界的邊緣與灰色空間逕行「自由經濟」之道。梭裴鏡頭下的維多利亞湖僅是一個縮影,但說明了一切。



      他們在世界的眼皮下飛行,卻彷若隱形。作為自由記者,麥特.波特一邊替英國廣播公司BBC供稿,一邊待在東歐的雜誌工作,見識過蘇聯解體後的情狀,也因此看到在無政府狀態的混亂中,一股新的力量的形成與運作,並在追尋新聞的過程中,發現了本書所要描述的走私客,並跟著他們在美國主導聯軍入侵之後,進入阿富汗。他花了15年,緊跟在報導對象身邊,發現蘇聯解體的影響,描繪這些「幽靈飛行員」與這一切之所以能夠運作的細節,甚至,述說貨機所到之地的各種發生與現象。



      除此之外,波特也沒有忘記要在這一切的源頭揮灑篇幅──亦即蘇聯解體前後的軍備秘密,成了這個黑幕的根源。而無論他筆下的駕駛員多生氣勃勃,令讀者感到親近,作者也不會因為要保護受訪者,刻意忽視這些作為本就是「非法」,略過司法究責的段落──那些無聲無息的消失、沒有真相的爆炸或墜落,快速被處理掉的殘骸證據,本來是活生生的個體。而法律或規則,亦是為了阻止不幸的發生。



      我對黑手黨與地下經濟無感,對於軍事戰備宛如文盲,初看此書簡介,本是打個呵欠想要略過,但翻開書稿後,便再也停不下來,旋即進入作者快速運鏡與節奏清晰的敘事,彷彿跌落一個過往未可知的冒險世界。其寫作有屬於人的生動敘述,有歷史的縱深,有運作方式的分析勾勒,也有不留情面的批判,有遠景式的圖像,但也有切身的體感。像是描述聯軍進入阿富汗後的景象,作者即以搭著輪胎薄到恐會爆炸的貨機俯衝降落的瀕死經驗開頭,再提自己因滿身嘔吐物發冷的夜不成眠,在意識到罹患痢疾前,他已說明人道援助基礎建設與貨機的關係,才提到自己好不容易在市區藥房找到藥物,卻發現這是由這貨機載來的黑市交易所得。簡直黑色幽默。



      《法外之徒》讓我看到一個本該被批判與揭露的題目,如何不說教、不嚴肅、不沉重,讓人身歷其境體驗的非虛構寫作範例。在烏俄戰爭未停、戈巴契夫去世的此刻,這本書的出版,或許能讓讀者對於蘇聯及其解體產生的影響,有不一樣角度的認識。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