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害怕受傷的心(二版)

害怕受傷的心(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180013
奧立佛傑法
郭恩惠
格林文化
2022年9月01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6267180013
  • 叢書系列:格林愛與關懷繪本
  • 規格:精裝 / 40頁 / 22.5 x 23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格林愛與關懷繪本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圖畫書 >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經典繪本

    療癒因分離而悲傷的心



    ★「好書大家讀」入選

    ★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深愛的人離開,會在我們的心留下缺口,

    要填補這個缺口,就不能因為害怕受傷,

    而把心封閉起來,而是要將心打開,

    接受更多的愛。



    本書教導孩子面對「失去」,

    學習接納新的關係、新的事物,

    珍惜未來生活裡的美好。



    「奧立佛傑法運用文字框裡的圖畫,

    表現想像力的可塑性,非常精采!」

    ──《書單雜誌》(Booklist)



    「令人心碎、趣味橫生、充滿希望!」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從前,有一個小女孩,她對世界充滿好奇,而她的爺爺是她最好的朋友,常常陪著她尋找雪地的小花、想像天上星星的故事、陪她到廣闊的海上冒險……更多時候,爺爺會坐在書房的紅色大沙發,把世界上最神秘的知識都說給她聽。



      但是有一天,爺爺不見了,只留下空蕩蕩的紅沙發。不久,小女孩發現自己的心也變得空蕩蕩的……於是,她決定把心收進瓶子裡,對這個世界不再好奇。



      許多年後,她在熟悉的海邊遇見一位小女孩,她第一次想起那顆被收進瓶子裡的心。她能把心拿出來,放回原本的地方嗎?她的世界又會產生什麼變化?



    本書特色



      ★ 暢銷繪本作家奧立佛傑法最深情的生命教育繪本!

      ★ 國外書評盛讚,亞馬遜讀者4.6顆星好評,撫慰所有失去摯愛的心!

      ★ 動人的文字及童趣的插畫,溫暖訴說人們都該學習的生命課題!

      ★ 融合多種媒材的繽紛畫作,鼓勵受傷的心擁抱周圍的世界!

    ?


     





    導讀



    生命教育導讀——那逝去的悲傷你將惜取




      當我們關心在乎的人離開了,再也看不到他們微笑、聽不見他們說話,不斷湧出的困惑和悲傷,往往把我們推進情緒的無底洞,看不見希望和未來。該怎麼做,才能為這樣的傷痛找尋出口?



      故事中,在小女孩的生活裡,最親近的人便是年邁的爺爺。爺爺是照顧她的家人、是分享心事的朋友、也是冒險的夥伴。小女孩的喜怒哀樂全都在爺爺的眼裡,兩人的生活是個同心圓,交互重疊的情緒深深影響著彼此。



      故事沒有明說爺爺上哪兒去了,敏感的讀者或許可以感覺到死亡的陰影;故事也沒有明說,小女孩知不知道爺爺去哪裡,但是她明白爺爺離開了。從此,她的眼睛看出去的世界再也不一樣。天空是灰暗的、海水是冰冷的,她的心再也感受不到溫度。



      爺爺離開的打擊,使小女孩選擇「藏起」自己的心,不再與外界接觸,她認為這樣,心就不會再受傷,自己也不會再哭泣。在還沒學會「接受」的前提下,她關起自己的心,可能也關掉了自己與爺爺的記憶,她卻不知道,自己也同時把生活中其他各種可能關在心門之外。



      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分離」幾乎是無可避免的情緒課題。不管是因為轉換環境,像是搬家、換工作,或是親人過世,「分離」總是讓我們不愉快卻也無奈,再也見不到自己關心的人帶來的恐懼和無助感,往往使得我們產生「受到傷害」的挫折和沮喪。



      我們也在面對分離這件事情上,明白生活並不總是如意的。當我們無法面對「分離」的難過情緒,就容易讓自己陷入過去的回憶,而忽視生活中能讓你再度微笑的東西,每回憶一次,難過的情緒又發酵一次,這樣沉浸在「遮掩」的哭泣傷痛中,會演變成負面循環,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我們該讓孩子知道,生活本就是各種情緒雜陳的,有喜悅也有失望,有快樂當然也會有挫折。因為如此,我們即使處在不如意的時刻,也能對明天抱有「希望」和期待。孩子該明白「分離」是人生的一部分,無可避免卻也不必遮掩覆蓋。時間的確會讓人的傷痛淡去,但是「接受、面對」的坦然態度,才能讓自己早日走出悲傷。



      故事裡,一年年過去,小女孩變成了大女孩,她的生活卻停在原處繼續悲傷,直到另一個小女孩的出現,才讓她明白,自己的心早已經準備好跨出傷痛……



      俄國詩人普希金說得好:「如果生命欺騙了你,不必哀傷也不要狂亂,以寬容的心化解傷痛,懷著希望迎向明天。」因為,無論此刻多麼沮喪,悲傷轉眼仍會過去,而你反而會珍惜那逝去的悲傷,因為正是這樣的悲傷讓自己更趨向成熟。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