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八月砲火:資訊誤判如何釀成世界大戰【暢銷經典60週年紀念版】

八月砲火:資訊誤判如何釀成世界大戰【暢銷經典60週年紀念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693669
芭芭拉.塔克曼
顧淑馨
廣場出版
2022年8月03日
227.00  元
HK$ 192.95  






ISBN:9789860693669
  • 叢書系列:大戰略
  • 規格:平裝 / 544頁 / 14.8 x 21 x 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大戰略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世界歷史 >











    上位者信誓旦旦、軍事將領枕戈待旦,世界再度一腳踩進災難。

    穩操勝券的入侵計畫,為何淪為生靈塗炭的多年血戰?

    沒有不可避免的戰爭,只有不斷犯錯的人類!

    本書提醒我不要重蹈覆轍。────美國總統甘迺迪



      世局越動盪,越需要冷靜地閱讀:

      還原一次大戰爆發的關鍵月份,重現決策過程的警世之作。



      ★連續42週攻占《紐約時報》暢銷榜

      ★普立茲獎最佳非虛構寫作 ★美國現代圖書館百大好書



      「葉子還未從樹上落下前,你們就會回家了。」──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全歐洲的燈火正在熄滅,我們有生之年都不會見到它們再亮起。」──英國外相格雷爵士



      君王、將領、外交官機關算盡,卻陷入一場誰也不願發生的戰爭!

      俄國人、德國人、法國人、英國人,誰才是導致災難的「總加速師」?



      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災難,導致全球超過三千萬軍民傷亡、多個歷史悠久的大帝國滅亡,甚至還埋下了另一場大戰的種子。這場悲劇為什麼會發生?為何會發生在以高度文明發展自豪的歐洲?這正是美國歷史學家芭芭拉•塔克曼希望解答的課題。



      塔克曼以自己最擅長的故事筆法,還原一次大戰爆發的頭一個月。她細緻捕捉當時歐洲列強的外交風雲如何導致衝突局勢升溫,生動描繪了各國領導人、外交官與軍事將領的性格與野望,包括夢想著改變現狀的德皇威廉、悲劇源頭的奧匈皇儲斐迪南大公、貌似耶誕老人的法軍總司令霞飛等。塔克曼追溯了導致戰爭爆發的每一步,揭露有著完美計畫的各國政軍高層,怎麼會深陷無人樂見的戰爭泥淖而無法抽身,最終釀成綿延多年的血腥戰火。在她筆下,一戰首月的複雜歐洲政局變成了一齣劇力萬鈞的戲碼,演員們機關算盡,卻無人料想到自己是在把世界推向戰爭的深淵。



      《八月砲火》成書於一九六二年,出版後立即造成轟動,除了一舉摘下當年的普立茲獎最佳非虛構寫作獎,更備受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的推崇。那年正好爆發古巴飛彈危機,美蘇核戰一觸即發,山雨欲來的氛圍宛如本書所描繪的一戰前夕。甘迺迪總統要閣員與將領都熟讀此書,稱讚此書幫助他化解了古巴飛彈危機,在最後一刻避免了災難重演。



      今年是本書出版的六十週年,世界再度走到了全面衝突的邊緣。越來越多人開始擔心遠方的俄烏戰火會不會持續升級,擔心原本幾乎不可能發生的核戰危機,或是擔心下一場大戰會不會即將來臨。世局越緊張,越需要冷靜以對的力量。我們有必要重回上個世紀的過往,學習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教訓。兩度普立茲獎得主芭芭拉.塔克曼的這本《八月砲火》,不僅是認識一次大戰的絕佳起點,更是動盪年代下值得讀者細細品嘗的經典。



    本書特色



      ★暢銷經典.全新中譯



      ★當今國際關係的最好歷史教材:俄烏戰爭後,地緣衝突與強權對抗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全世界都在問,一場看似機關算盡的「閃電戰」,為何變成另一場僵持多年的血腥泥淖?俄羅斯是否已陷入芭芭拉.塔克曼《八月砲火》描繪的決策陷阱?中國會不會是下一個重蹈資訊誤判覆轍的國家?我們能否避免上個世紀的戰爭慘劇在今日重演?



      ★與《西線無戰事》齊名的不朽一戰經典、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佳起點。



    得獎紀錄



      ★美國現代圖書館百大非虛構作品

      ★普立茲獎最佳非虛構類作品



    推薦人



      ★美國總統甘迺迪、哈佛大學著名漢學家費正清、戰地記者威廉•夏伊勒、普立茲獎得主羅伯•馬西|齊聲推薦



      【推薦序】郭重興|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



    好讀推薦



      Seayu | 即食歷史版主、歷史普及作家

      王 立|「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

      李志德|新聞工作者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張宇韶|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理事長

      陳雨航|作家

      顏擇雅|作家



    在地好評



      ★王立,「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

      「芭芭拉.塔克曼所作的《八月砲火》,可說是上個世紀最佳的戰史文學之一,由廣場出版的重譯版,在此跟各位推薦。戰爭是人類活動中最龐大也是最血腥的,我們卻對戰爭的發生所知不多,一般人想像中是由國家菁英所謀測、完美無缺的計畫所進行。但有幾人知道,菁英在戰爭前的表現與市井小民無異,計畫越是完美就越難執行,災難就是由這些普通人,在自信與不知所措下推動。本書推薦給所有人,來了解平凡的人如何製造危機,又在平凡中解決。」



      ★李志德,新聞工作者:

      「從德軍屍體在比利時堡壘堆積成的高牆,到德皇批註電報的短語。芭芭拉.塔克曼的筆下,檔案重新充實為故事。讀者得以重新注視歷史裡的『人』,不管我們喜不喜歡他們的長相。」



      ★張宇韶,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理事長:

      「面對當下美中關係與台海的詭譎情勢,描述古巴飛彈危機的經典電影《驚爆十三天》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片中,甘迺迪提及史學家芭芭拉?塔克曼(Barbara W. Tuchman)的經典著作《八月炮火》。他認為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造成數百萬士兵死亡,源自於雙方固執的決策經驗。

      芭芭拉?塔克曼在書中分析,十九世紀後期各國基於現實主義邏輯下施以一系列權力平衡、祕密外交與軍備競賽所累積的「安全困境」,使得大戰爆發前夕列強之間擁有高度的不信任感,導致接連的決策錯誤造成連鎖性的骨牌效應與「騎虎難下」的災難。對照中國近期多次的軍機與軍艦繞台,引發台海的危機局勢,為免北京誤判情勢,把『戰爭邊緣策略』弄假成真,華府必須傳達清晰的訊號構成實質的嚇阻作用。」



    外媒好評



      「證明歷史專業著作也能比肩文學。」──《紐約時報》



      「示範如何將歷史寫得栩栩如生。」──瑪格蕾特•麥克米蘭,《歷史的運用與濫用》作者



      「精采程度正如溫斯頓.邱吉爾的名言所說:『戲劇也無法比擬。』」──《新聞周刊》



      「敘事宏偉,條理講究,措辭優雅,節奏精妙。比小說更精彩!」──《芝加哥論壇報》



      「敘事躍然於紙上,人物刻劃優秀。」──《華爾街日報》



      「史家技藝的傑作。」──《衛報》



      「光彩奪目。」──馬克斯•黑斯廷斯,《越南啟示錄》作者

    ?


     





    在地好評

    台灣版推薦序

    英文版推薦序

    作者序

    致謝

    ?

    第一章 喪禮



    第一部:作戰計畫

    第二章 「讓右翼最靠邊那人用袖子掃到海峽」

    第三章 色當的陰影

    第四章 「一個英國兵就夠了」

    第五章 勢不可擋的俄國



    第二部:大戰爆發

    第六章 八月一日:柏林

    第七章 八月一日:巴黎與倫敦

    第八章 布魯塞爾收到最後通牒

    第九章 「葉落前返鄉」



    第三部:八月戰役

    第十章 「格本號……逃亡中的敵人」

    第十一章 列日與亞爾薩斯

    第十二章 英國遠征軍至歐陸

    第十三章 桑布爾河與默茲河

    第十四章 潰敗:洛林、阿登、沙勒羅瓦、蒙斯

    第十五章 「哥薩克騎兵來了!」

    第十六章 坦能堡

    第十七章 魯汶之火

    第十八章 遠洋艦隊、海上封鎖與中立大國

    第十九章 撤退

    第二十章 前線在巴黎

    第二十一章 克魯克轉向

    第二十二章 「各位,我們要在馬恩河作戰」

    後記

    資料來源

    ?





    英文版推薦序(節錄)



      一九六二年一月的最後一週,約翰.葛倫(John Glenn)在三度延期後終於飛向太空,成為美國環繞地球軌道飛行的第一人。洋基隊資深一壘手史柯隆(Bill “Moose” Skowren)因這一年成績甚佳(五百六十一個打數,擊出二十八支全壘打,打下八十九分打點)而加薪三千美元,年薪增至三萬五千美元。文學類暢銷書第一名是《法蘭妮與卓依》(Franny and Zooey),再隔幾名是《梅崗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 Bird)。非文學類榜首是尼塞(Louis Nizer)所著《我的法庭生涯》(My Life in Court)。那一週也出版了本世紀美國作家筆下最出色的歷史著作之一。



      《八月砲火》問世後立刻大受歡迎。評論家佳評如潮,好口碑也迅速吸引成千上萬的讀者。甘迺迪總統送了一本給英國首相麥克米倫(Macmillan),並表示當代政治人物一定要設法避免重蹈一九一四年八月的覆轍。普立茲獎委員會無法頒發歷史獎給塔克曼,因為獎項創辦者當初指定該獎僅能頒發給以美國為題的著作,於是頒給塔克曼「最佳非虛構寫作獎」。《八月砲火》使作者一舉成名,她的後續作品同樣精采且令人愛不釋手,但大部分讀者只要知道作者是「芭芭拉.塔克曼」就會買單。



      這本主要講述一戰首月軍事史的著作,為何能成為經典並享有盛名?本書有四個顯著特點:一、豐富生動的細節,使讀者浸淫於事件中,有如身歷其境。二、散文式的寫作風格,清晰、聰慧、節制、機敏。三、冷靜超然於道德判斷,塔克曼從不說教或責難,始終保持懷疑但不譏諷的態度。她讓讀者對人類惡行憤怒,但又不會強過對人類愚行所感受到的可笑或悲哀。塔克曼的所有著作都具備這三項特質,但《八月砲火》還具有第四個特點,讓讀者一看就欲罷不能。她很厲害地說服讀者,放下原本已知的那段歷史。她的描寫使龐大的德軍動了起來,使讀者能夠想像合計三個軍團、十六軍、三十七師、七十萬的德軍官兵,如何行經比利時,再向巴黎進發。這潮水般的人員、馬匹、大砲、車輛,綿延於法國北部塵埃四起的道路上,長驅直入,看似所向無敵。德軍將領計畫的要在六週內攻下巴黎、結束西線戰事。讀者看著德軍前進,或許已知道他們抵達不了目標,或許知道克魯克(von Kluck)將軍會臨時轉向,或者明白馬恩河之役(Battle of the Marne)後,還會有德法數百萬士兵身陷戰壕中,忍受長達四年的殺戮。但塔克曼的筆法極為高明,使讀者忘卻原來已知的發展。當讀者讀到砲火聲隆隆,刺刀又戳又閃,彷彿自己就置身戰場。疲累的德軍會繼續攻過來嗎?絕望的英法聯軍守得住嗎?巴黎會陷落嗎?塔克曼的成功之處,在於把一九一四年八月的相關事件寫得一如當年親身經歷,感受到那般驚心動魄。



      芭芭拉.塔克曼撰寫歷史,是為講述人類的掙扎和成就、挫折和失敗的故事,不是為了下道德評判。然而《八月砲火》同樣能給予我們歷史教訓。愚昧的君王、外交官和將領犯下大錯,陷入一場誰也不願發生的戰爭,那是像希臘悲劇般,悲慘而無法挽回的毀滅性大戰。她寫道:「一九一四年八月有種不祥徵兆,無從迴避且牽連廣泛,人人都涉入其中。在完美的計畫和易犯錯的人類之間,那可怕的鴻溝令人感到心驚膽戰,『只能懇求上帝垂憐』。」她希望人們讀她的書,或許會心生警惕,避免這些錯誤,下次能夠應對得好一點。正是這種書寫的努力和歷史的教訓,吸引著多位總統、總理和千百萬的一般讀者。



      家庭和工作占據塔克曼的人生。她最感快樂的事是坐在桌前寫作,從不允許自己分心。她成名後,有一次女兒艾兒瑪(Alma)告訴她,珍芳達(Jane Fonda)和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想請她寫電影劇本。她卻搖搖頭。艾兒瑪說:「可是媽,難道你不想見珍芳達嗎?」塔克曼說:「噢,不必,我沒有時間,我在工作。」她最初的草稿是手寫在黃色筆記本上,「亂七八糟,這裡刪掉一段,那裡插入一句。」草稿寫好後用打字機打,間隔三行,以便剪開,調整次序再用透明膠帶黏好。她習慣一口氣工作四五個小時。女兒潔西卡(Jessica)記得:「《八月砲火》最後完稿的那個夏天,她進度落後,拚命趕工……。為遠離電話,她在牛棚旁的舊奶品場裡擺上輕便桌椅──那房間在夏天也很冷。她每天早上七點半開始工作。我的任務是在中午十二點半用餐盤送午餐給她:一個三明治、一杯果菜汁、一份水果。每當我默默走近牛棚周圍的松葉,總會發現她保持不變的姿勢,全神貫注,直到下午五點左右才收工。」



      那年夏天,塔克曼為了某個段落,一共寫了八個小時才完成。這也是她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段落,也就是《八月砲火》的開場:「一九一○年五月某日上午……場面壯觀至極……」尚未接觸過此書的幸運讀者,請翻開下一頁,開始閱讀吧。



    作者序(節錄)



      直到本書動筆前,我始終認為一九一四年是鐘聲響起的時刻,也就是十九世紀結束、我們的時代(邱吉爾口中的「可怕的二十世紀」)開始的日子。我感覺一九一四年就是我下一本書的主題,但我不知道切入點或架構該怎麼寫。正當我苦心搜尋該怎麼做時,突然發生一個小奇蹟。經紀人打來問我:「你要不要跟一位出版商談談,他想請你寫一本一九一四年的書?」我大感震驚,但又沒震驚到忘記回話:「好啊,可以談談。」居然有人跟我想法一樣。我雖然很高興他找對人,但也覺得相當困擾。



      他是英國人,麥克米倫公司的塞西爾.史考特(Cecil Scott),很遺憾現已辭世。後來我們見面時他告訴我,他想要一本書寫蒙斯之役(Battle of Mons)始末的著作。那是英國遠征軍一九一四年在海外的第一場戰役,對德軍造成特殊的生存考驗及挫折,以致出現有超自然力量干預的傳說。那星期跟史考特先生見面後,我打算去滑雪,於是就帶著一箱書到佛蒙特州。



      返家時,我已帶著撰寫德國戰艦「格本號」(Goeben)逃逸的寫作計畫。此艦為逃避英國巡洋艦的追逐,躲到了地中海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使中東的鄂圖曼帝國捲入戰爭,從而決定了中東自往後的歷史方向。寫格本號對我似乎理所當然,因它已成為我親身經歷的家族史,當時兩歲的我正身處其中。事件發生時,我們也正渡過地中海,到君土坦丁堡去探望外公,當時他是美國駐鄂圖曼帝國大使。家族圈裡常講起這段故事:從我們船上可以看見在後頭追逐的英國巡洋艦擊出的一波波砲火,格本號則加速駛離。抵達君士坦丁堡後,我們是最先把消息與海上精彩的所見所聞告訴帝國首都官員和外交官的人。母親說她甚至尚未下船便被德國大使問個不停,連跟外公問好的機會也沒有。那是我對德式禮貌的第一印象,也幾乎是第一手印象。



      近三十年後,當我從佛蒙特滑雪歸來,我對史考特先生說:這就是我想寫的一九一四年故事。他卻說不行,那不是他要的。他還是認為寫蒙斯比較好:英國遠征軍如何擊退德軍?他們真的在戰場上空見到天使顯靈?後來對西線戰場如此重要的蒙斯天使傳說,究竟有何根據?坦白說我對格本號的興趣還是大過蒙斯天使,但出版商願意出一本關於一九一四年的書,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整場一次大戰似乎牽連太廣,超出我的能力範圍,可是史考特先生一直說我辦得到。我後來擬好了計畫,只打算寫戰爭的第一個月。我打算寫這場戰爭的起源,也有格本號和蒙斯之役,好讓雙方都滿意。這案子開始像是可行了。



    ?




    其 他 著 作
    1. 驕傲之塔:一戰前的歐美世界圖像,1890-1914(上)(下)【一戰爆發110週年紀念】
    2. 驕傲之塔:一戰前的歐美世界圖像,1890-1914(上)(下)【一戰爆發110週年紀念】
    3. 第一響禮砲: 美國首次獲得外交承認的獨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