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巴哈(Johann Sehastian Bach,1685∼1750)是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複音大師。一生寫了大量的複音作品。其中,著名的鍵盤樂作品有《創意曲集》、《平均律鋼琴曲集》、《法國組曲》、《英國組曲》、《義大利協奏曲》等。
在當時的德國,音樂世家巴哈家族人丁興旺。作為一種傳統,巴哈生前不僅在管風琴演奏上享有盛譽,而且還經常指導其眾子學習鍵盤演奏。流傳至今的三本巴哈家庭樂譜《獻給安娜.瑪格達勒娜.巴哈(巴哈的第二個妻子)的兩本樂譜集》和《為W.F. 巴哈(巴哈的長子)的鋼琴小曲集》,最初的目的就是應教學需要而寫的。其中,《為W.F. 巴哈的鋼琴小曲集》約創作於1720 年,是巴哈任克滕宮廷樂長時期的作品。這一時期,巴哈生活安定,創作甚豐,許多重要作品相繼問世,如《創意曲集》、《平均律鋼琴曲集》等。
現今我們使用的《巴哈小前奏曲與賦格》版本中,大多數曲子選自巴哈的《為W.F. 巴哈的鋼琴小曲集》。根據其內容來看,大致有兩種情況:一、完全選自於巴哈的原稿真跡;二、選自於最可靠的巴哈手抄本。從曲目的體裁來分,有三類:一、小前奏曲18 首;二、賦格曲4 首(包括兩首小賦格曲);三、前奏曲與小賦格曲3 首(包括一首前奏曲與賦格)。整體上來說,這些曲子教學目的明確,功效顯而易見。
前奏曲(Prelude)最早是指15、16世紀專門為管風琴、魯特琴及大鍵琴所寫的,具有即興風格的自由結構短曲。通常樂曲和弦、走句交織而成,多用於樂曲開始前的手指活動、即興演奏及試琴。到巴洛克時期,前奏曲在義大利發展結構完整的獨立樂曲。全曲主題單一,往往由一個音型發展而成,結構上多為一部曲式。巴哈的前奏曲大都屬於此類。但巴哈的前奏曲有很大的發展,曲中運用了一些不同的曲式,各種風格,有主調音樂,也有複音音樂,有完整的音樂構思,也有是完全為提高技巧,類似手指訓練的技術練習。
通常把結構較短小,技術發展較簡單的前奏曲,稱之為「小前奏曲」。
關於賦格(Fugue),原意為「遁走」,在巴哈的作品裡,賦格得以充分發展,形成了獨立的曲式結構。賦格通常包括兩個部分:呈示部和展開部( 中間部及再現部)。賦格的基本特徵是用模仿的手法,將各聲部相繼呈示,聲部進行完畢則呈示部結束。展開部有兩種情況,有時展開部在經過對主題的擴大、縮小、倒影等手法處理後,即完成全曲;有時則由主題發展而成的「中間部」不斷展開,最後主題回到原調上,再現結束全曲。
通常把展開部發展較為簡單的賦格曲,稱之為「小賦格」。
前奏曲與賦格在調性上保持一致,但性格、形式、內容、手法等相互並無直接關聯,有的兩個部分可以找到千絲萬縷的聯繫,有的則完全對立。巴哈根據十二平均律理論,用24 個大小調寫成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堪稱前奏曲與賦格的典範之作,被世人俗稱為「舊約全書」。歷史上不少作曲家也寫過類似的作品,但均未能超過他的藝術地位。俄國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在1951年,同樣用24 個大小調創作了24 首前奏曲與賦格,是古典作曲形式與俄羅斯音樂的完美結合。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