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億萬社長高獲利經營術:電商老闆帶你賣愈少、賺愈多,還能活過零營收的祕密

億萬社長高獲利經營術:電商老闆帶你賣愈少、賺愈多,還能活過零營收的祕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099575
木下勝壽
方瑜
商業周刊
2022年7月19日
127.00  元
HK$ 101.6  






ISBN:9786267099575
  • 叢書系列:金商道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2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金商道


  •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經營策略











    一堂全日本老闆搶修的經營課



      ★打敗《原則》,榮獲「2021年 Startup•Venture業界工作者商業選書」大賞

      ★橫掃、蟬聯日本7大排行榜的經營冠軍書

    ?

      日本東證一部上市公司北方達人揭密:

      如何不衝營收、減少品項、低廣告費,

      達到淨利29%、7成回購、市場評價全國第一!

    ?

      電商老闆木下勝壽手把手分享利益率29%的獨創高毛利經營術,並提供數字管理獲利工具「五階段利益管理表」,糾錯經營迷思,讓老闆、高階經理人做出精準、正確的營運決策,無痛打造金雞母公司。

    ?

      關於「營收和獲利」

      Q打折打到骨折,訂單雪片般飛來,為什麼結算下來反而賠錢?

      A重點不在營收,在獲利(營業利益率)!北方達人控制獲利率29%才是賺到錢!

    ?

      關於「景氣寒冬」

      Q景氣低落、疫情肆虐、銷售停滯,公司沒收入只能短期借款,甚至含淚熄燈?

      A北方達人教你預備24個月無收入資金,便可安心過冬。

    ?

      關於「市場設定」

      Q找到人人需要的商品和市場,才能賣得多?

      A在小規模市場,解決客戶特定煩惱,雖然賣得少,但是無可取代。

    ?

      關於「開發商品」

      Q多開發爆款商品,吸引眼球才能挹注營收?

      A多專注品質優先,以長銷為目標的商品,才是獲利的最佳來源。

    ?

      關於「客戶和商業模式」

      Q新客戶源源不絕,能持續帶來營收?

      A錯!新客戶的行銷成本高。北方達人用「訂閱制」和老顧客好好交往,回頭客占總收入高達七成。

    ?

      關於「用人與管理」

      Q公司愈大就愈好,請愈多人愈能賺錢?

      A公司要用人均產值對決!好好設計業務�流程,能用最少的人力做最多的事。

    ?

      北方達人銷量愈少、獲利愈高、營收連18年成長的經營思維

    ?

      ●不用搶上實體課,只要閱讀本書就能打敗不景氣

      作者敢公開,就是不怕你學。他強調讓公司維持高獲利的關鍵在於,穩扎穩打、只做賺錢的生意!他大方分享自己在經營管理、行銷、商品企畫、維繫顧客關係、人才培訓上的商業思維和判斷,也提供對焦於數字的相應工具。



      「無收入壽命」:教你如何計算出要準備多少現金流,以防不時之需。

      「演歌策略」:幫你圈粉,讓商品從暢銷變長銷,回購率高達7成

      「開發好用到嚇人的商品」:企畫解決痛點的商品,讓顧客買到剁手手

      「不引人注意的行銷」:正確對焦真正會購買的消費者、正確投放廣告

    ?

      ●「五階段利益管理表」是最佳的管理分析神器

      高獲利並非粗暴地壓榨所有成本,而是極端重視「利益的經營管理」,而非追求只想衝高營收。上述的思維判斷,加上這項財務法寶,你就能依據數字汰弱留強,聰明把錢花在刀口上,永遠經手能獲利的產品、管道、店面、顧客、廣告投放。

    ?

    本書特色



      1.超實戰的電商社長佛心分享「賣愈少、賺愈多」的經營術

      拆解從零打造出銷售100億日圓、利益29億日圓王國的創業心法,還揭露他一路走來踩過的坑、犯下的錯,電商、企業高管、中小企業主、創業者皆能從本書學到賺取利益的一課。

    ?

      2.? 首度公開實現「利益率29%」的財報分析神器

      提供「五階段利益管理表」(銷貨毛利、淨毛利〔自創詞〕、銷貨利益〔自創詞〕、ABC利益、商品別營業利益),讓你抓漏般一目瞭然公司的強項和弱點,並以此定錨商品、銷售、顧客、人才、經營管理與行銷策略,落實公司的高毛利方向。



      3.? 終結經營者的數字恐慌,帶領全公司養出數字力

      請千萬不要求快而略過圖表不看,因為作者用簡單框架、解說、範例,精心引導零基礎的經營者,理解經營思維和重點,讓你帶領全體團隊一起換上「利益重於銷售」的富腦袋,共同衝向高獲利。

    ?

    專業推薦



      王繁捷(貝克街巧克力蛋糕負責人)

      沈劭蘭(六月初一.8結蛋捲 執行長兼創辦人)

      周品均(唯品風尚集團執行長)

      林明樟(連續創業家暨兩岸跨國企業指名的頂尖財報講師)

      鄭惠方(惠譽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 )

      (依姓名筆畫排列)



    好評讚譽



      「作者提出著重利益的管理貫穿整個運營的精髓,從商品、市場、行銷、費用、顧客等架構一個基礎邏輯,相信可以運用在任何產業,而知道到做到還有一段距離,我們就即知即行吧。」──沈劭蘭(六月初一.8結蛋捲 執行長兼創辦人)



      「對於正在創業的人,書裡有很多重要的觀念,非常值得一看。」──? 王繁捷(貝克街巧克力蛋糕負責人)



      「本書作者的經營理念,可謂是『精準經營』。作者不以事業規模(top line)為優先目標,而是聚焦於利潤(bottom line),從企業經營策略、商品企畫、行銷策略,到人才與企業文化,採取一致性的利益管理作為,以提升企業利潤率。許多台灣公司善於價格競爭,戲稱『毛三到四』,本書的出版,正可提供給國內企業主一個不同的經營思考。」──鄭惠方(惠譽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 )

    ?


     





    推薦序看著重利益的管理如何貫穿運營的精髓沈劭蘭

    推薦序為什麼新手老闆往往覺得賺愈多營業額、請愈多員工,才厲害、成功?王繁捷

    好評讚譽

    前言



    第1章零銷售收入也能存活的「無收入壽命」思考方式

    1.讓公司重生為不管發生任何事都無法撼動且堅不可摧

    與不景氣絕緣的三種經營管理方法

    何謂零銷售收入也能夠維持現狀的「無收入壽命」

    延長「無收入壽命」的四種思考方法

    松下式「水庫式經營」與「無收入壽命」的關係

    正確計算出無收入壽命

    達成無收入壽命目標的祕技

    2.從手頭零資金開始出發

    我從中學三年級公民課,學到開公司的方法

    以網路購物創業的3個理由

    為何經手北海道特產?

    用資本1萬日圓、1部電腦起家

    因網購詐騙而失去全部財產!

    從「無收入壽命零個月」與身無分文重新出發

    ?

    第2章從銷貨收入作業系統轉換為利益作業系統!:銷貨收入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法則

    1.銷貨收入與利益併同管理的思考方式

    銷貨收入提升、利益卻未提升的理由

    若利益相同,銷售額愈低愈好

    銷貨收入低,經營壓倒性安定的理由

    銷貨收入10倍代表「風險10倍」

    2.打造公司的利益體質,達成史上首度的4年連續掛牌上市

    電子報發行數量明明是3倍,銷售額卻只有1.3倍的理由

    從「多產多死」到「少產少死」的經營

    由矢澤永吉所觸發的「DtoC」×「訂閱制」模式

    利益是目的,銷售收入是過程

    東證一部上市與銷售及員工人數無關

    3.老闆對新進員工談論的「利益」話題

    賺錢是不道德的嗎?

    賺錢的公司能造福許多人

    利益到底是什麼?

    已提升利益的公司應該做什麼?

    員工的人均利益對決!「北方達人」vs.「豐田汽車」「NTT」「三菱UFJ」「KDDI」「三井住友」,哪一家公司高?

    將銷售額作業系統調整為「利益作業系統」

    ?

    第3章一目了然公司弱點的「五階段利益管理」

    1.區別銷售額高、利益低的商品與銷售額低、利益高商品的方法

    將「隱藏成本」可視化,打造公司利益體質的「五階段利益管理」

    從商品別,確認利益

    【利益1】銷貨毛利(毛利)

    【利益2】淨毛利(自創詞語)

    【利益3】銷貨利益(自創詞語)

    【利益4】ABC利益

    【利益5】商品別營業利益

    2.五階段利益管理導入法

    該如何進行利益分類?

    決定五階段利益管理法的費用項目

    經營者率先導入、每月分享

    ?

    第4章在小規模市場,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商品戰略

    1.重視品質,以長銷為目標的商品開發

    商業模式由「特產」轉變為「健康食品」的理由

    「從長年痛苦中解放出來的喜悅」引發巨大迴響

    在基本方針中寫下,「啟動新事業、開發新商品時,GDP必定會成長」

    在小規模市場,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戰略

    集中於「品質」的理由

    評價「生活者觀點品質」的750個項目

    徹底的摔落測試,追究破損原因

    若不符合本公司標準,則停止上架開賣

    全體董事、員工使用1個月,進行最終確認

    2.促進訂閱制的祕密策略

    感受不到效果的盲點在於「使用方式」

    反向操作零相關知識,製作使用說明手冊

    即使是美味食物,食用方式錯了就完蛋了

    最終關鍵在於,員工到底是否愛上這個商品

    打造10個10億日圓的商品,銷售收入總額100億日圓的發想

    ?

    第5章實現利益率29%的銷售戰略

    1.管理「上限CPO」與「時序列LTV」的發想方式

    上限CPO是「花這麼多也沒關係」的行銷費用

    所謂「時序列LTV」是指顧客終生可為公司帶來的利益

    為什麼要按照商品×廣告媒體分別提出「時序列LTV」?

    嚴格遵守上限CPO

    2.如何判斷CPO與新顧客開發數量之間的相關性?

    多跑業務,顧客就會相應增加?

    「創新擴散理論」的獲取顧客戰略

    最適「上限CPO」的計算方式與9成的老闆都會掉入的陷阱

    確認「機會損失」與「虧本」,將其視為廣告投資平衡指標

    3.賣愈少、賺愈多的法則

    即使銷售額減半,但利益1.5倍、利益率3倍

    決定上限CPO,不投放超過此金額以上的廣告

    不敷成本時段的廣告全部下架

    「母廣告」與「子廣告」的管理方式

    僅僅追加8個字就讓銷售額增為1.5倍

    ?

    第6章緊抓住粉絲且讓他們永不變心的「演歌戰略」

    1.顯眼的行銷一無是處

    「暢銷」不等於「長銷」

    電視採訪紛至的理由

    經比較、檢視後所選擇的商品

    為什麼在熱潮消退後,消費者仍持續定期購買?

    引發排隊熱潮的店家不一定成功的理由

    不引人注意的行銷才好

    即使沒有知名度,只要有實力就會賣

    2.只對必要的人打廣告,「行銷漏斗」的思考方式

    何謂支配DtoC的「行銷漏斗」?

    藉1億日圓的認知成本,得到10億日圓的利益

    「向誰、如何傳達什麼」中的「什麼」是創造力的關鍵

    3.與購買過1次的顧客交往一輩子

    何謂被顧客持續愛顧的「演歌戰略」?

    每天花30分鐘,為粉絲寫生日祝福的GLAY戰略

    在公司內部開設「商品諮詢課」的理由

    AKB48也靠著「演歌戰略」大暢銷

    ?

    第7章無經驗者也能持續提升利益的人才戰略

    1.無經驗者也能夠立竿見影的業務改善

    其他東證一部上市公司與「北方達人」的差異

    掌握「ABC利益率」,讓大學畢業新鮮人成為即戰力

    因爆單而對現場業務流程有切膚之痛

    獨力工作與生產線工作的優缺點

    打造以綜合職務員工為中心,與兼職、一般職務員工為主的組織方式不同

    改善客服部門的Before&After

    無經驗進公司,1週後立刻成為即戰力的方法

    優秀人才到職、讓公司茁壯的正向循環

    改善的第一步是以鳥眼俯瞰公司業務

    不是改變部屬,而是改變業務

    2.辨別優秀人才的方法

    「不用說話的服務業」徵才廣告的意外反應

    錄取「IQ130」人才的方法

    與倉庫打工人員的對話,讓我理解對工作所抱持的價值觀是多元的

    比起「薪水增加12,000日圓」,對「午餐免費」更有共鳴的人

    3.員工與公司共有、共享理念

    「Good&New」的什麼產生了效果?

    培育人才,每天早上30分鐘的「信念」習慣

    人在同一時間聽到同樣的內容6次就會理解

    4.讓組織整體萌生成本意識的「削減成本運動」

    1個月削減150萬日圓,1年削減1,800百萬日圓成本的祕密策略

    檢驗假說「接待室的花代表2萬日圓赤字」

    降低成本1億日圓的方法

    「削減成本運動」的真正目的

    ?

    第8章實現銷貨收入1,000億日圓、利益300億日圓目標的戰略

    1.徹底消弭浪費的數位行銷戰略

    「數值化」與「聚焦」

    網路行銷業務內製化的4個優點

    活用AI的數位商品行銷

    AI能辦到的事,人類能做到的事

    針對目標掌握關鍵的訴求方式

    透過心理變量資料,完全理解「購買理由」

    以三贏的「快樂三角」為目標

    2.成為代表日本的次世代全球化製造商

    以DtoC的代表公司成為世界品牌

    在美國亞馬遜銷售日本的商品

    實體與網路的行銷調查方式

    呼應企業成長階段的利益戰略

    改變人生的「NTT電話卡」事件

    連動五階段利益管理的項目與執行策略

    後記

    ?





    推薦序



    看著重利益的管理如何貫穿運營的精髓

    沈劭蘭




      從事電商產業10多年,興逢產業變化驟快、快速更迭,興起的運營模式每年迭代,讓領導人得更聚焦、更聚精會神、更全神貫注、更全力以赴面對所處的環境。



      許多領導人帶領的組織,專注在擴大市占率、營收成長率,忽略守住淨利率才是關鍵,而如何讓全員都有淨利率的概念、進而推展到管理流程的設計,社長把營運20年的獲利心法有系統的呈現在書裡。



      用財務及運營的基本邏輯,提出簡單的策略,即管理淨利率的五階段法,讓公司利益率是29%。這是相當有成效的運營成果,從商品、銷售、顧客、人才、經營管理行銷等構面,用架構、數字、思維說明,如何讓公司的每一段管理流程專注在利益率。



      領導人有時候會有迷思,專注擴充規模、營收成長,忽略成本、淨利率思維,導致公司現金流不足引發企業危機比比皆是。



      其中最重要的觀念,就是「銷貨收入作業系統」轉換為利益作業系統,即「銷貨收入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與其用很多成本創造高營收,不如守一個小眾市場創造高淨利。在營銷過程中,分別把產品別成本、訂單連動費用、行銷費用、商品別人事費用、營運費用(間接)5種費用明細精算,每天致力改善與分析各產品的獲益率來做最佳決策,並不是營收大代表獲利大,這是第一個重要的觀念。



      其次是鎖定小眾市場的商品策略,與其大規模行銷一直花廣告費取得新客戶,不如鎖定開發「好用到嚇人、即解決客戶問題」的產品,讓客戶持續回購,因為堅守好產品,在品質測試上是毫不妥協、持續改善,進而形成良性循環成為長銷品,也讓代工廠有足夠穩定、長期的供貨關係。



      實現利益率29%的銷售戰略有二,行銷過程中設定每1個訂單的獲取成本,低於設定值則關閉廣告另訂策略執行,不做獲取訂單賠錢或無效益的事。二是去計算回購客的顧客終身價值,設定廣告投入成本。在電商運營的數字、流量轉換裡,如果沒有精算獲客成本則容易流於預算丟到水裡卻不知成效,作者提出很好的管理邏輯。



      而要讓顧客變成長期鐵粉,關鍵還是產品的品質,把市場區隔做好,網路行銷的關鍵在「向誰、傳達什麼、如何傳達」,而「向誰」是透過網路媒體的區隔化提升精準度,「而傳達什麼、如何傳達」的內容,則是透過廣告表現的創造力來完成工作。



      在人才戰略的設計,社長在組織的業務結構下功夫,為了實現人事費用管理指標做了一系列的設計。先從改善作業流程著手,將工作流程化,新手進入單點工作,7天發揮即戰力,也把職能區分做人才配置,像擅長電訪專心電訪,擅長郵件回覆只做郵件文案人員等。更進階是鳥瞰公司業務,主管具備將工作組織化的能力,將每個工作崗位模式化。用工作流程分類業務不是用功能。不是改變部屬是改變業務。最後是員工與公司共有、共享理念。每天30分鐘的「信條」習慣,將企業活動引以為據的價值觀和行動規範,簡潔表達出來在每日的貫徹裡。



      每個公司企業文化都是由創辦人的願景、價值觀的一小顆種子開始形塑的,變成一種信條,化身在每日的營運DNA裡,對於品質堅持、服務到位、成本管理、以人為本……都是從小小的源頭開始創造,再經過長期持續的活動產生的結果。



      營運電商公司,商品開發與有效的廣告宣傳是經營的兩輪,過程中活用AI流程。一是管理上限的每筆獲客成本;二是確定數位商品行銷方案(差異化戰略)。運用數據分析區隔市場、找出顧客輪廓、思考購買理由、設計消費者歷程……這都是電商運營的數字分析邏輯。而這一切都架構在著重「利益」(淨利)的經營方式與行銷內容,就會停止投放無益的廣告。經營及管理活動的本身,是一連串設計、量化KPI、KGI的過程。



      作者提出著重利益的管理貫穿整個運營的精髓,從商品、市場、行銷、費用、顧客等架構一個基礎邏輯,相信可以運用在任何產業,而知道到做到還有一段距離,我們就即知即行吧。



      (本文作者為六月初一.8結蛋捲 執行長兼創辦人)

    ?

    為什麼新手老闆往往覺得賺愈多營業額、請愈多員工,才厲害、成功?

    王繁捷


    ?????? ?

      有一次我在面試一個新人男生。從履歷表文字的蛛絲馬跡裡可以看出,他很有自信,卻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但我不想太武斷就錯殺對方,所以還是幫他安排了面試。



      面試快要結束時,他突然問:「你們公司有幾個人?」我說:「大約10個左右。」他挑了挑眉毛:「10個?我以為你們是3、40人的公司,我比較想在大公司工作,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他的語氣露出了輕視。



      我說:「在同個產業,公司上下班時間、淨利率通通一樣的狀況下,一間公司只靠10個人就做得到年營業額6000萬,也就是我們貝克街;而另一間公司需要靠30人,才能做到相同的年營業額,你想去哪一間?」(需要30人才能做到6000萬的那間公司,我就不提是誰了)



      他愣了一下,我又問:「需要我幫你分析兩者的差別嗎?」他呆呆地說不出話來。看他的反應,很明顯他只知道用員工人數來判斷公司實力,要是只有這種邏輯程度的話,連我6歲的兒子都懂。



      不過也不能怪他,很多新手老闆也有一樣的觀念,他們認為賺愈多營業額、請愈多員工,才代表公司是厲害的,是成功的!



      好幾年前,貝克街剛創立沒多久,有一天晚上我和太太在散步,她突然說:「好奇怪,公司的業績已經有一點進步了,但是感覺生活好像沒什麼改變。」我問:「妳是指物質方面的改變嗎?」她說:「對呀……大概是因為我沒有什麼物欲,就算賺到錢了也是過一樣的生活吧。」



      我太太確實是物欲低的人,她很久才買一件衣服,而且大部分是在菜市場買的。不過當下,我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因為我知道,公司營業額雖然進步不少,可是淨利爬得比烏龜還要慢,我一直以為這是正常的,創業初期都是這樣。可是不安的感覺還是隱隱作祟,回到家後,我看著公司的各項數據,陷入了沉思:「也許我是錯的。」



      時間回到2012、公司剛開的那一年。



      要賣宅配蛋糕,除了蛋糕本身要好吃之外,重點當然就是包裝:提袋、DM、蛋糕盒、紙箱、名片都要處理。



      包裝設計好後,印刷廠商拿著紙樣和我見面,他說:「DM的部分有分不同的材質,像是美術紙、銅版紙價錢不一樣,厚度也會影響到價格,你想要哪一種?」我說:「因為我的定位是精品蛋糕,我要質感比較好的紙,厚度也要夠。」廠商點點頭,然後又問:「那提袋和蛋糕盒呢?」我回答:「一樣都要有質感的。」



      DM、提袋、盒子,質感、質感、質感!我安慰自己:「我的定位是精品蛋糕,各方面的細節都要做到最好。」為了這些包裝,我把之前參加創業大賽得到的獎金,花得乾乾淨淨。



      開業後,雖然初期業績很差,但是營業額還是慢慢拉起來了,時間到了我和太太散步的那天晚上,我看著一個數字:50%。



      這是我的食材加上包材的成本,等於我1個蛋糕賣1000元,食材和包裝就占了500元!



      表面上6吋蛋糕賣1000元滿貴的,可是對照成本,根本就超廉價。正常情況下,薪資管理費用占20~25%,租金占約10%,廣告費15~20%,其他各項雜費1~3%。



      這些還不含營業稅5%,至於營所稅的17%(那時候是17%)……



      你稍微算一下就知道,我整體下來沒賺到錢,營所稅也不用繳了。



      以前我的想法是,只要營業額提高了,各項成本降低,錢才會愈賺愈多,但是那天晚上,我腦袋突然清醒:「重點不在於一直拉高營業額,而是要真的賺到淨利才有意義!」



      在《億萬社長的高毛利經營術》的前言,作者木下勝壽開門見山地問了一個問題:

    ?

      年營業額 100 億日圓、獲利 1,000 萬日圓的 A 公司。

      年營業額 1 億日圓、收益 1,000 萬日圓的 B 公司。

    ?

      如果是你會想要經營哪一家公司?

    ?

      我腦袋清醒的那天晚上,決定要當B公司。



      回到開頭面試的故事,一般人的選擇都是A公司,人多、營業額高,聽起來多威風!但是,真的走過一回創業這條地獄之路,就會知道B公司雖然表面沒有這麼威風,但才是最理想的。



      《億萬社長的高毛利經營術》跟你清楚解釋了原因,為什麼B公司比較好,該怎麼做才能變成B公司,而不是表面風光,背後卻焦頭爛額的A公司!



      對於正在創業的人,書裡有很多重要的觀念,非常值得一看。



      (本文作者為貝克街巧克力蛋糕負責人)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