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東洋惡女十二名錄:殺人者的鮮紅掌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589166
劍山
凌宇
2022年7月06日
120.00 元
HK$ 102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9589166
叢書系列:
非虛構
規格:平裝 / 280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非虛構
分
類
人文社科
>
社會議題
>
文化評論/社會觀察
同
類
書
推
薦
鬆脫的美國(2冊套書):螺絲愈來愈鬆+馬克思主義在美國
人民vs個人:拉蒙特和孟肯的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之爭
思想與人物
筆耕福田:吳豐山五十年寫作總覽
一身兩世:給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我們
內
容
簡
介
「惡女」之所以「為惡」,
背後往往有不為人知的經歷……
在成為殺人者之前,
她與她,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生,
才會任由心中慾望突破道德藩籬,
染上刺目的鮮血!
縱使罪無可赦,人性的故事依然值得探查。
究竟是什麼樣的愛,讓她無法壓抑獨占的慾望?是何種境遇讓她由情轉為怨怒,甚至拋棄醫者之心?又是怎樣的貪,讓她接二連三騙婚、謀財害命呢?
本書收錄了十二名日本女罪犯的故事,時間橫跨明治年間到現代。
◆阿部定事件�一九三六年,與愛人私會的阿部定,勒死對方並切下其器官。
◆神戶輕羹饅頭毒殺事件�一九三九年,女醫廣瀨菊子,在送給前夫的點心中注入細菌。
◆近畿氰化物連續毒殺事件�二○○七年,筧千佐子陸續與多名男子交往,而這些男子接連死亡……
作者劍山深受昭和時期(一九二六∼一九八九)的文化吸引,長期埋首於昭和年代的犯罪事件,他翻閱豐富資料,梳理出阿部定、少女A、木?佳苗等知名罪犯的故事。
透過劍山的筆法,描繪出為情、為財,或是為了生存,進而手染鮮血的女性群像,並一窺這些女子在犯下無可挽回的罪孽,成為人人口中的惡女以前,所經歷的人生故事,試圖藉此尋找埋藏於獵奇表面之下,那些鮮為人知的動機……
本書特色
★收錄十二篇日本女性的犯罪故事
★懸疑、犯罪主題網路媒體「疑案辦」推薦
★搭配精美插畫,展現故事的不同樣貌
★隨書送插畫明信片,十二款明信片隨機掉落!
目
錄
專文推薦──我們都是惡女
自序──在虛構與非虛構之間,閱讀後書寫的惡趣味
一、濱町河岸淚花落,月下一曲泣宿命
──明治一代女:花井梅
二、切掉你的性器,刻寫在你左手上的是我的名
──昭和獵奇殺人阿部定事件
三、純愛絕不容許背叛,注入愛與恨的毒饅頭
──神戶輕羹饅頭毒殺事件
四、飢荒下的生存遊戲,人人皆可是盤中飧
──群馬縣繼母殺子食其肉事件
五、護士服下的暗黑之心,白衣天使殺人詐領保險金
──久留米護理師保險金連續殺人事件
六、身上的血不是我的!人是我殺的!
──史上最萌殺人犯:佐世保小六女學生殺人事件
七、她不是最美的新娘,卻是會取人性命的毒婦
──首都圈婚活連續殺人事件
八、兩子關兔籠繫狗項圈,父母極盡虐殘之能事
──足立區兔籠監禁虐死事件
九、即使是她們的血緣至親,為了自由也只能殺!殺!殺!
──北海道南幌町家族殺害事件
十、死嬰塞衣櫃藏天花板,伊豆半島南端的悲歌
──下田市連續殺嬰事件
十一、她滿足那些男人的心,同時也取走他們的財產和性命
──近畿氰化物連續毒殺事件
十二、最毒的是輿論、媒體,還是那一鍋熱騰騰的咖哩?
──和歌山毒咖哩事件
參考文獻
?
序
專文推薦
我們都是惡女
疑案辦網站主編 唐墨
你能想像嗎,一百年來,臺灣的女性死刑犯只有四人。日本百年來也不過二十餘位,遠遠低於男性死刑犯的判決人數。
這是我一邊看《東洋惡女十二名錄》時,腦中不斷浮現的數據。犯罪學從十八世紀發展至今,已經從單純仰賴嚴刑峻法,以增加犯罪成本的方式來趨避犯罪行為的論調,漸漸轉變為透過認知神經科學、社會心理學等學門,探究罪犯的身心狀況,研究犯罪動機;從眾所周知的犯罪心理學,逐步發展出防範機制,架設社會安全網等提前預防犯罪的實質行動。
在這漫長的犯罪研究歷史中,女性犯罪樣本一直都是稀缺資源,或許跟人類歷史長久以來,無論東西方的女性都習慣被教育成柔弱順從的角色有關,也因為女性的情感抒發與社會地位都遭到普遍性的壓抑,當人們得知罪刑重大的犯人是女性時,往往會冠上許多帶有貶意的形容詞,透過異化的手段,貶斥女罪犯,藉此持續穩固女性應該柔弱順從的刻板印象。例如「蛇蠍女」、「女魔頭」、「黑寡婦」,還有很常聽到的「最毒婦人心」等詞彙,過度強調罪犯的性別身分,而在描述男性罪犯時卻大多只用「歹徒」、「兇手」這種幾近機械化而且毫無創意也喪失特殊面目的名詞。歐美獵巫運動被判定的「Witch」,絕大多數都是具備知識的女性,原先泛指使用巫術的人,「Witch」現在卻幾乎是女性專用詞彙,女性被視為獵巫的首要目標,宛如今日媒體對女罪犯所投注的特殊眼光。
《東洋惡女十二名錄》的作者劍山,在翻閱日本昭和時代的文獻資料時注意到這些問題,整理了十二位日本女罪犯,並試著釐清在犯下難以理解的罪行之前,這些所謂的「惡女」,其實不過就是一個女人、一個人,與其著眼於性別,不如去探究身為人類的她們為何會犯下這樣的罪行——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那個必須改從夫姓的社會,從根本上壓榨了女性生存與思考的空間?
又或者,我們也可以從數據逆推,如果女性犯罪人數遠少於男性,可能是肇因於社會背景使然,那又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女性成為重大刑案的兇手?
本書的「惡女」是專指那些惡行重大的女性,以及她們所處的社會,是怎麼樣讓她們變成這樣的女性。回顧日本語境,日本女人所認為的「惡女」可能是表裡不一、自我中心、拜金等形象;而日本男人對「惡女」的看法卻是喜歡話人長短、被同儕排擠、不會看場合說話的KY、甚至有時候也可以作為外貌羞辱,用以形容長相不符主流審美的女性。
日本男人對「女人」的要求就是文靜乖巧,不要有太多自己的意見;而日本女人懼怕那些追求自我實現的女人,將渴望在社會獲得成功的女人,視之為「惡女」,似乎是服膺於日本男人的觀點。看似歧異,實則互為表裡。
透過劍山的整理與爬梳,我們不難讀到日本女性地位的在這百年之間的轉變,猶如序文提到那些對照著重大社會事件的歌。日本流行歌經常反映了現當代的女人形象,例如一九八○年川中美幸的〈???酒〉,歌詞從男性角度出發,主觀地認為只要女人跟著男人走,就必然能獲得幸福。而隔年,島倉千代子的〈鳳仙花〉和都???的〈????大阪〉,則展現出「拙於言辭的兩個人互相理解扶持」和「無論男女,在愛情裡面都沒有輸家」的愛情觀。
關鍵的一九八○年,日本法定遺產繼承持份,配偶從原先的三分之一提升為二分之一;女權作家Betty Friedan的訪日旋風,讓女性主義團體的訴求持續被社會看見;以女大學生為客群對象的公寓激增,各行各業也不斷開發出以女性為主要對象的商品及服務。
在泡沫經濟湧動之前,女性的能見度與社會地位逐漸提升,「惡女」的形象與定義也漸漸發生改變。同樣是一九八一年,中島美雪的名曲〈惡女〉所唱出來的惡女形象,是一個擅長玩弄愛情,但又會為了愛情而在早班列車上打著赤足而哭泣的女子。與其說她顛覆了日本對「惡女」的觀點,不如說她正確地描述了時代的脈動,「惡女」不再只是人物設定的可能選項,任何女人都可以擁有「惡女」的一面,那不過是女性面對自我後的覺醒,被男性視之為惡罷了。
(本文作者唐墨為高野山真言宗學僧,法名言德。目前任教於世新大學中文系,同時也是懸疑、犯罪主題網路媒體「疑案辦」主編,著有散文《違憲紀念日》、推理小說《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系列》、《酒保神探系列》。)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