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心理學的101堂課:從性別差異到思覺失調無所不包,最有哏的知識、概念與話題

心理學的101堂課:從性別差異到思覺失調無所不包,最有哏的知識、概念與話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074077
阿德里安.弗爾納姆
劉名揚
本事出版社
2022年5月31日
217.00  元
HK$ 184.45  






ISBN:9786267074077
  • 叢書系列:WHAT
  • 規格:平裝 / 560頁 / 14.8 x 21 x 2.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WHAT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概論/入門

















      心理學是一門有趣又充滿吸引力的社會科學。

      了解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改善我們的生活。

      搞懂心理學就是要幫助我們活得更快樂,盡情發揮所有潛能。

      本書收集101個有關心理學的選題,舉凡從治療的藝術表演、利他主義、犯罪心理,

      再到性別差異、思覺失調症及社會病症……等等領域,內容廣泛,包羅萬象。



      舉例如下:

      妄想與幻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我始終相信「他」(某韓劇男主角)深愛著我。──情愛妄想症(Erotomanic)

      我就知道「他」遲早會出軌。──嫉妒妄想症(Jealous)

      「他」為了甩掉我不斷地恐嚇我甚至下藥害我。──被害妄想症(Persecutory)

      現在,我每天都會聞到「他」的氣味。──幻嗅(用藥、腦傷或化學物質失衡造成)

      而且,「他」還是會關心我,跟我說話。──幻聽(用藥、腦傷或化學物質失衡造成)



      目光接觸──眼神真的會放電嗎?

      「視線」在日常對話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習於與對方做目光接觸的人,

      不僅被視為性格開朗,也被認為是較值得信賴。

      政治人物會以目光「掃視」全場;業務員也很擅長與聽眾做目光接觸;

      盲人戴上墨鏡是為了避免無法與人四目交接的尷尬;

      保安從業人員也會戴墨鏡,以利於隨時留意可疑者而不會被發現;

      交通警察會戴上鏡面反光的眼鏡,讓憤怒或緊張的駕駛看不到警察的目光,

      只看到自己的倒影,進而打消抵抗的念頭。



      安慰劑效應──打疫苗到底有沒有效?

      一種精神高於物質的概念,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

      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哪一類安慰劑最有效?若要將安慰劑的療效提升到最高層級,

      它必須非常大顆而且是粽色或紫色,要不然就是非常小顆而且是紅色或黃色。



      幽默、笑話與笑聲──歡笑一籮筐

      笑話可以釋放通常受壓抑的情緒及驅力。

      佛洛伊德認為有兩種關鍵型式:與性驅力及攻擊驅力有關的黃色笑話。

      這些驅力通常受我們的超我或良心(審查)控制。

      因此,一個笑話必須能釋放心理能量才會成功。

      驅力的釋放也能造成壓抑的能量釋放,而這種釋放以歡笑表現出來。

      笑聲與幽默具有社交性的感染力,

      男性會受到被自己逗笑的女性吸引,女性也會受到能逗她們笑的男性吸引。



      印象管理與自我呈現──裝乖心理學

      什麼是印象管理?

      在面試中,每個人都會「裝乖」,把自己包裝成非常正向,其實形同撒謊或隱瞞事實。說謊是份苦差事,不但困難而且費力,因為你必須同時做許多事:

      1 把故事說對:必須巧舌如簧,不得與所有眾所周知的事實有任何牴觸。

      2 把故事記得一清二楚,反覆陳述時才不會出現任何不一致。

      3 仔細觀察面試官,確保他們吞下誘餌。

      4 熟背劇本把戲演好:展現的情緒必須與情節相符。

      5 除了把劇本背熟,還得壓抑對真相的記憶。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試官也有方法識破你的謊言:

      1 要求面試者把故事倒過來說。這種敘述方式有點難度,但假如故事不是捏造的就會容易得多。說謊者並不會永遠把時序整理得很完整,在這種情況下很快就會露出馬腳。

      2 在陳述過程中與受試者保持目光接觸。說謊者必須專注思考。在有目光接觸的情況下回想自己羅織的謊言將會非常困難。

      3 提出意料之外的問題。說謊者很怕說出「我想不起來�不記得�不知道」,因為這會讓自己顯得很可疑。不只一次提出意料之外的問題,從對方的回答中找出這類跡象。

      4 魔鬼代言人。精明的說謊者隨時都能清楚表示自己的意識形態立場。請他們針對某個議題提出意見。說謊者在這時候會比誠實者反應更迅速,並提出更豐富的回答。

      5 策略性提問。多數說謊者需要回避及否定,他們需要動用許多策略以避免承認或敘述真相,也需要用到否定策略。



      誠實者比較多話,擔心面試官不知道自己的所有過往;

      內疚者則因害怕被揭穿定罪而比較寡言。

      因此,聰明的面試官會先提出開放性問題,再提出封閉性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誠實者比較容易說出實話,而不是謊言。



      本書涵蓋層面廣泛,是一本認識心理學的入門好書,

      對於心理學感興趣的人絕對會有所收穫。

      作者認為,無論學校、醫院、監獄、組織機構和各大企業,

      甚至各行各業,大家都需要懂一點心理學,

      因為,這麼一來即可輕易破解人們的各種「偽裝」行為,

      甚至還能分辨職場裡的偏差行為、工作詐欺……等等。

      本書提供許多有趣的案例與簡單理論,

      讓人一讀就懂,而且欲罷不能!

    ?


     





    序言:保證專業又有趣的心理學選題

    1.事故傾向:只因為笨?

    2.飲酒與酗酒:想來一杯嗎?

    3.另類醫學:這是什麼?有效嗎?

    4.利他與關懷:慷慨與自私心理

    5.肛門期與強迫型人格違常:凡事力求有條不紊

    6.焦慮:你會杞人憂天嗎?

    7.藝術偏好:你喜歡什麼樣的作品?

    8.職場上的評量與挑選

    9.占星術與筆跡學:它們準嗎?若是不準,為何人們會相信?

    10.吸引力與美:不僅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11.自閉症、亞斯伯格症與類分裂性人格違常

    12.行為經濟學

    13.行為主義與行為療法

    14.出生序:你是長子還是獨生女?

    15.身體語言:一切盡在不言中

    16.腦力激盪:這很好玩,但有效嗎?

    17.洗腦與邪教:如何創立邪教?

    18.行為變化:像石膏一樣硬邦邦,還是像塑膠一樣有彈性?

    19.性格強項與美德:保持正向思考

    20.教練心理學:這是什麼?有效嗎?

    21.認知失調:態度及行為的改變

    22.冷讀術:如何說服他人相信你真的了解他們

    23.心理學與常識

    24.透過不同媒體溝通

    25.盡責性與意志力:上進與投入

    26.陰謀論

    27.國家與文化差異

    28.創意

    29.文化衝擊:新世界的震撼

    30.黑暗三人格:自戀、馬基維利主義、心理病態

    31.防衛機制與因應:下意識的因應之道

    32.妄想與幻覺

    33.憂鬱症:惡性憂傷

    34.夢與做夢:幻想時光

    35.飲食障礙

    36.情緒智商

    37.工作上的敬業度與驅力

    38.外向性與內向性

    39.目光接觸:聽聽眼睛在說什麼

    40.佛洛伊德及其學說:史上最有名的心理學家

    41.友情:我們如何挑選人

    42.團體迷思:負面團隊決策法

    43.快樂、心流與喜悅

    44.霍桑效應與安慰劑效應:治療真的有效嗎?

    45.誠實與誠信:多數人最希望老闆擁有的特質

    46.幽默、笑話與笑聲:歡笑一籮筐

    47.印象管理與自我呈現:裝乖的心理學

    48.衝動性與延遲滿足:我現在就要!

    49.墨跡測驗與投射技法:漂亮圖片的心理學

    50.智力與智商:你有多聰明?

    51.正義:什麼是合理與公正?

    52.領導力: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失敗?

    53.說謊與欺騙

    54.精神健康素養:你會是好的精神科醫師嗎?

    55.精神健康分類

    56.心態:你能改變什麼?不能改變什麼?

    57.金錢:這是萬惡的淵藪?

    58.道德與倫理

    59.音樂:偏好、用途及分散注意力

    60.心理學相關迷思

    61.自戀與自愛:自尊的陰暗面

    62.職場中的人際網路與人際交流

    63.正常與瘋狂

    64.服從與從眾

    65.職場政治:憤世嫉俗者和精明者

    66.教養方式與依賴

    67.被動攻擊型人格:刻板印象中的婆婆

    68.人格違常:陰暗特質

    69.人格理論與測驗

    70.說服:影響的心理學

    71.恐懼症:對恐懼的恐懼

    72.心理病態:需要注意的許多事

    73.心理治療

    74.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對創傷事件的嚴重反應

    75.排隊:等待的遊戲

    76.種族歧視與偏見

    77.遠距人格剖繪:從網路上抹除資歷

    78.心理韌性:因應失敗的心理學

    79.退休:菸斗與拖鞋

    80.思覺失調症:備受誤解的心理疾患

    81.自我實現:終極的成就

    82.自我覺察:你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嗎?

    83.自尊心:你對自己滿意嗎?

    84.性別差異:先天、後天或毫無差異

    85.性真的能販賣嗎?

    86.購物:零售療法的心理學

    87.微笑:我們何時、如何,以及為何微笑

    88.壓力:原因和後果

    89.潛意識知覺與隱藏訊息

    90.人才:這是什麼,又會是哪個人?

    91.思考與學習風格

    92.時間:早起族、夜貓子與永遠的等待

    93.小費:酬謝的犒賞

    94.模糊容忍度:你害怕不確定性嗎?

    95.失業與無業:失業並不好玩

    96.視覺錯覺:飄忽不定,難以揣摩

    97.職業選擇與輔導:你最適合哪些工作?

    98.工作倫理:努力工作的好處

    99.工作動機

    100.工作狂

    101.職場偏差行為

    索引



    ?









      許多人認為心理學是(社會)科學裡最有趣、最神祕、最迷人的領域。在最好的情況下,它能對日常生活中的體驗提出有效、實證的解釋。有些理論令人吃驚,有些甚至違反直覺,通常愈讓人吃驚的解釋愈受歡迎。尤其是佛洛伊德對社會行為的解釋,雖然曾經失寵,但如今又開始回溫。



      不論是作為一門學術科目還是一種職業,心理學是愈來愈熱門的顯學:在美國,這個領域的執業人數超過100,000名;在英國,也有為數相當的學生在這個科系裡學習,光是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所劃分的專業領域就多達五十五種。心理學家一直都在點亮火把,甚至聚光燈,照亮人類心靈的黑暗角落。他們研究一切,從藝術偏好到利他行為;從教練學到犯罪心理;從笑話與幽默到正義與誠實;從性別差異到思覺失調,可謂無所不包。



      雖然不是全部,但絕大多數的心理學研究都是嚴肅、往往有用處、偶爾很深奧的。有時,研究者會被質疑怎麼會鑽研一些芝麻小事,但一個世代的芝麻小事,到了下一個世代可能被視為大事。身體語言與非語言溝通的學生所研讀的學問,在一九六○年代可能被視為毫無意義,如今卻構成了理解人類溝通模式的基礎。同樣的,二十年前心理學家曾為研究幸福遭到蔑視,因為大家認為他們應該全心全意地聚焦於人類的苦痛!



      媒體愛極了心理學與心理學家。報紙與網路新聞,通常每週數次刊載某些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沒有其他學術領域(例如,化學、地理和教育),醫學可能是唯一例外,能吸引這麼多來自新聞界的詢問與討論。這對心理學家而言是一把雙面刃,理由有兩個:第一,媒體通常偏好以簡化的方式報導最戲劇性、最聳動的研究發現,還經常冠上與心理學研究學者的謹慎態度大相徑庭的標題。第二,可能是最重要的理由,就是這些報導往往讓心理學顯得像普通常識,因為讓大家覺得「這些都聽過」。事實上,心理學家對「普通常識」本身相當感興趣:例如這是什麼?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這樣子之類的?



      如今是個令人興奮的時代。隨著新技術接連問世,愈來愈多研究者在了解人類行為的領域內有了長足進展。許多擁有心理學教育背景的神經科學家,看似已經來到了重大新發現的邊緣。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該放棄過去。本書所介紹的部分概念及理論一點也不新穎,但至今仍經得起時代的考驗,持續揭示著我們的思考、感情及公共行為中最有趣的面相。



      在最好的情況下,心理學能對各種現象提出清晰的描述及解釋。較好的結果能被複製,並對理論進行檢測及預測。更重要的是,心理學研究的目標通常是改善人類的生活。幾乎所有應用心理學家──例如臨床、教育、輔導及勞動心理學家所進行的研究,都是以促進人類幸福、了解自己真正潛能為目的。



      心理學研究能吸引到最優秀的大學生及金額最龐大的政府資金,心理學家也能在包括學校、醫院、監獄,甚至大企業與產業在內的許多機構內服務,而且聲量還與日俱增。



      心理學家也能揭穿假專家的虛偽。他們能,也會對任何缺乏證據的斷言提出質疑。他們喜歡問「這有沒有效」,不論是針對另類療法還是心理治療。他們會冷靜地以實驗心理學的研究邏輯挑戰許多江湖術士所吹噓的治療建議及神奇療效。



      當然,他們並非完全可靠,有時也有誇大及謬誤之嫌。但科學和研究是能自我修正的,而且真相最後一定會浮現!有些人可能聽過「複製危機」(replication crisis),也就是許多重要的研究結果無法被複製,而且可能是錯誤或誇大的。



      唯有時間能證明一切。



      本書將心理科學切割成輕薄短小的篇章。議題選擇反映了我的專業知識、興趣及教育背景,其中許多是我曾撰文並研究過的議題。



      同時,本書「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我在二○○八年由櫟樹出版社(Quercus)所出版的《50個非知不可的心理學概念》(50 Ideas You Really Need to Know: Psychology)的更新版,這也是我截至目前最成功的著作,被翻譯成超過三十種語言,售出超過五十萬本。在全球各地的機場書店看到這本書時,還是讓我難掩喜悅。



      本書和前一版本有兩點不同。第一,本書有前作兩倍的內容,網羅了一○一則而不是五十則議題。第二,前作的五十則並非出於我的選擇,而我也不知道是誰挑的(依稀記得好像是澳洲的一位大學校長)。雖然我認為它們的確涵蓋了心理學的整體內容,但我還是不會這麼選。此外,前作結構嚴謹,而且公式化:每一章都必須寫滿剛好1,350字,必須有兩個box,三段引用內容及一個時間表。這當然都給了前作不錯的勻稱性,如今我也試著維持這些原則的某些優點。



      這本新作的一○一則議題,都是我根據以下三點親自挑選的:我的專業知識、我的學生及大眾對哪些事感興趣的體驗,以及我本身的求知慾。所有條目都具有相當高的獨特性,但全都經過我親自測試,多數人也同意它們的確有趣。



      那麼,接下來是這些條目之所以獨特的三個理由。



      第一,它們都是我原本就略有涉獵的議題。幾乎都是我曾經研究過、寫過報告、文章,甚至出過書的議題。



      第二,我做過一些市場調查,每次列出十至二十則議題,請朋友、在飛機上和火車上遇到的鄰座乘客,以及幾位網路上結識的朋友依自己感興趣的程度列出排序,並將通常排名較高的議題都網羅進來。



      第三,我盡可能避免重提在前作也寫過的議題。我知道在選擇上的取捨會讓某些人生氣,但捨而不用的部分至少還有機會被收入第二部的清單。

    ?
      希望你在閱讀本書時,能感受到我在寫它時的樂趣,也希望你對我在取捨及判斷上的錯誤能有所包容。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