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沙丘電影設定集:概念、製作、美術與靈魂

沙丘電影設定集:概念、製作、美術與靈魂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562519
譚雅.拉普安特
李函
大家出版
2022年3月30日
417.00  元
HK$ 354.45  






ISBN:9789865562519
  • 叢書系列:Art
  • 規格:精裝 / 240頁 / 25.4 x 27.9 x 3.3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Art


  • 藝術設計 > 電影 > 電影實務











    全球票房百億鉅片《沙丘》

    場景設定、美術設計、概念發想、演出細節全面公開

    —— 特別收錄 ——

    導演維勒納夫作序、《沙丘》宇宙小說家布萊恩.赫伯特、凱文.J.安德森導言



      2021年度大片《沙丘》在疫情之中異軍突起,「最難改編的科幻作品」在神還原選角、壯闊場景、細緻美術、磅礡音樂與精妙劇情改編之下,終於擺脫「導演殺手」魔咒,不僅成為票房百億的賣座鉅片,眾多技術上的成果也受業界高度讚揚。電影的成功是由無數細心的製作細節堆疊而成,本書帶領讀者深入大銀幕之後,探訪導演、演員、製片、藝術指導、服裝設計師等眾多劇組人員的思考與靈感,是如何展現在電影的每一個角落。



      《沙丘》電影集合了多位一線巨星,本書中可以看見導演維勒納夫如何在大型商業片中細緻雕琢角色,也可以看見奧斯卡伊薩克參考三船敏郎的演出以揣摩雷托公爵的神態,以及蕾貝卡弗格森帥氣的武打動作其實源自傳說中詠春拳的創始者少林五枚師太。



      電影的影像設計更令人嘆為觀止。大到星球宇宙,小至衣袖設計都極盡考究。電影場景壯闊,卡樂丹的藍海、綠蔭、石牆,勾起人們對往昔地球的鄉愁;羯地主星的高汙染環境遮蔽了陽光,人民膚色慘白而頭頂光禿,象徵這顆星球的工業浩劫;同樣是石造建築,厄拉科斯上的宮邸有著巨大迷宮的布局,配合冷色調打光,暗示險惡的生存環境。無論是哪個星球舞台,都處處顯示了電影中場景本身強大的敘事能量。



      電影中的器物同樣是歷史考據與創意發想的結合。潔西嘉女士的洋裝結合了中世紀的典雅與哥雅畫作的細緻,反派哈肯能男爵那身《現代啟示錄》風格的長袍,也讓觀眾迅速理解角色的陰沉殘虐。甚至連各方軍隊的刀劍也各自代表了所屬勢力的個性:亞崔迪一族的刀械外型修長、優雅細緻,哈肯能軍的武器則龐大笨重、粗糙野性,而薩督卡則精準殘忍一如日本武士與維京人的結合。



      《沙丘》電影緊緊掌握住小說中「生態」的關鍵字,卡樂丹宮殿呈蜂巢形狀,還有經典的撲翼機設計成蜻蜓的外型、蜂鳥般的飛行動作,這一切都不是偶然。但在貼緊原作之餘,劇組也深深明白「驚奇」的情緒在觀影體驗中的重要性,於是讀者會發現,看似生活在乾旱沙地的沙蟲,竟然有著海中鯨豚的攝食與行進模式。電影中一閃而過的畫面背後,蘊含無數費心設定的細節,一一轉化收錄本書之中。



      「適應」是《沙丘》電影的核心靈魂,劇本第一頁就寫著:「沙漠毫不留情。不適應就得死。」龐大的小說內容,也是經過適應轉化,才能浴火重生,成為絢麗的影像。《沙丘電影設定集》由電影製片譚雅•拉普安特親自執筆,詳細呈現導演與劇組如何巧手把小說的沙丘世界轉變為銀幕上既蒼涼也雄偉的史詩。本書另收錄導演維勒納夫撰寫的前言,與《沙丘》作者法蘭克•赫伯特之子,同時也是沙丘宇宙衍生小說作家布萊恩•赫伯特與搭檔凱文•J•安德森的導言,是唯一一本官方觀影指南。

    ?


     





    序(丹尼.維勒納夫�著)

    導言(布萊恩•赫伯特、凱文•J•安德森�著)

    ?

    一切的起始

    卡樂丹

    羯地主星

    薩魯撒•塞康達斯

    厄拉科斯

    襲擊

    沙漠深處

    弗瑞曼人

    ?

    尾聲

    致謝

    ?









    丹尼斯.維勒納夫




      沙漠會在人心中引發深刻的孤立感,讓人必然向內自省。沙漠就像一台顯微鏡,放大了我們對自我存在的恐懼。脫離了所有社會結構,並直接碰觸無垠時空帶來的暈眩感後,我們便宛如全身赤裸。沙漠以催眠般的方式,將我們送回原始人性中。它催生出喜悅、謙卑與憂鬱,有時還帶來空洞的恐懼。正是那種孤立感,觸發了《沙丘》電影在藝術設計上的靈感。



      我立刻曉得,美術指導派崔斯.弗米特(Patrice Vermette)是最能勝任這項工作的藝術家。他對探索全新創作領域所懷抱的無窮欲求,讓他成為不二人選。我需要他的狂放想像力與強烈熱情,也需要他細膩的感性。我相信派崔斯會了解我的目標。我也清楚,他的藝術風格也夠瘋狂,能夠觸及沙上蜃景的邊界。



      當法蘭克.赫伯特於1965年寫下《沙丘》小說時,他踏入了遙遠未來的未知景觀。數十年後,派崔斯得踏上同樣的道路,才能用視覺方法呈現作者在小說中想像出的一切。我知道派崔斯會幫我創造出我們前所未見的世界,並在銀幕上呈現出我們閱讀書本時心中曾見到的景象。



      對我而言相當重要的事,是《沙丘》的書迷能在電影中認出法蘭克.赫伯特對這宇宙的描述,或至少能感受到與原作精神的深刻連結。我們盡可能忠實呈現原著,但有時也可能偏離小說,而那是出於對原作內容的純粹熱愛。把故事改編為銀幕作品,需要一番轉化,這是必經過程。為了忠實改編他人作品中的詩意與精神,有時你得背離其中某些層面,然後就別再為那些決定不安,如此才能完成創作。當你一開始橫越沙漠,就無法停步。你得向前進。



      當我構思與拍攝這部電影時,便將法蘭克.赫伯特的話語收藏在自己心底。少了他的字字句句,我就永遠無法在這些灼熱的景象中找到出路。



      請好好享受派崔斯和與我們共事的所有藝術家的作品。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