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小說欣賞新視野:敘事學入門

小說欣賞新視野:敘事學入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509126
胡緯
蘭臺網路
2022年2月01日
120.00  元
HK$ 108  






ISBN:9786269509126
  • 叢書系列:文學評論
  • 規格:平裝 / 200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學評論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文史哲類 > 中文 > 文學概論











      小說是我們生活提煉出來的佳餚,既是佳餚,便要懂得如何品嚐。所以我國很早便有評點。西方更在傳統對小說鑑賞的學問,由於二十世紀的語言學轉向linguistic turn而孕育出敘事學來。由於小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敘事學不只在文學。它更可用到歷史、新聞、戲劇電影電視的腳本,甚至輔導學的領域。故為今世顯學。 本書既稱「入門」,即是讓讀者對該門學問有最基本和最起碼的認識。讀者有了這些認識,入門後,便可以在上述不同的領域中馳騁發展。

    ?


     





    前 言? / 01



    第一章?? ?談文體? / 04

    第一節?? ?傳統文體的劃分/ 05

    第二節?? ?六何與記事 / 07

    第三節?? ?六何與記言 / 09



    第二章?? ?兩個層面? / 12

    第一節?? ?文本內外 / 13

    第二節?? ?魯迅先生給我們的啟示/ 13



    第三章?? ?敘事模型? / 18

    第一節?? ?組成模型的部件/ 19

    第二節?? ?對部件進一步分析 / 22

    第三節?? ?敘事者應放在那裡 / 25

    第四節?? ?模型簡介 / 26



    第四章?? ?取材? / 28

    第一節?? ?取材側重它的重要性/ 29

    第二節?? ?人物的選取 / 30

    第三節?? ?講述或顯示 / 30

    第四節?? ?偶然或必然 / 32

    第五節?? ?敘事速度 / 34

    第六節?? ?敘述節奏 / 36



    第五章?? ?人物/ 44

    第一節 主角的特色/ 45

    第二節 配角的功能/ 46

    第三節 扁平與圓形人物/ 48

    第四節 描述人物的手法/ 49



    第六章?? ?視點/ 52

    第一節?? ?視點的種種 / 53

    第二節?? ?全知視點 / 55

    第三節?? ?第三身角色視點 / 57

    第四節?? ?直述視點 / 58

    第五節?? ?第一身角色視點/ 60



    第七章?? ?情節/ 65

    第一節?? ?故事與情節的分別/ 66

    第二節?? ?糾葛的種種 / 66

    第三節?? ?布局的特性 / 71

    第四節?? ?布局與糾葛 / 72

    第五節?? ?核心事件與附屬事件 / 73

    第六節?? ?轉接手法 / 75

    第七節?? ?糾葛是情節的推動力/ 81



    第八章?? ?時序/ 83

    第一節?? ?順時:順序及平序/ 84

    第二節?? ?錯時:預序、倒序、插序/ 86

    第三節?? ?錯時現象進一步分析/ 87



    第九章?? ?背景/ 92

    第一節?? ?自然的背景 / 93

    第二節?? ?物質的背景 / 96

    第三節?? ?時代、社會的背景 / 100

    第四節?? ?想像的背景 / 104



    第十章?? ?主題/ 110

    第一節?? ?主題是作品的靈魂 / 111

    第二節?? ?主題的原則 / 111

    第三節?? ?在敘事文中尋索主題的途徑/ 112



    第十一章? 敘事邏輯/ 129

    第一節?? ?談雷同 / 130

    第二節?? ?正犯、略犯法 / 130

    第三節?? ?犯中見避法 / 131

    第四節?? ?同事異構 / 134

    第五節?? ?異事同構 / 143



    第十二章? 文學技巧述略/ 148

    1.伏筆/ 149

    2.懸疑/ 153

    3.波瀾/ 156

    4.獺尾法/ 159

    5.不完全句法 / 161

    6.橫雲斷山法/ 163

    7.草蛇灰線法/ 165

    8.鸞膠續弦法/ 168

    9.諷刺/ 170

    10.反諷/ 172

    11.含畜/ 174

    12.背面傅粉法/ 177

    13.烘雲托月法/ 178

    14.一石數鳥法/ 182

    後語 / 184





    前言



      小說在我國古代,向來沒有什麼地位。論語謂:「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孟子更稱小說是「齊東野語」,但奇怪的是,為什麼有這許多人喜歡看小說,即使具有高深學問的大人先生亦然。此無他,只是小說與我們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已。當我們要板著臉孔,面對那些磚頭書,大道理之後,空下來,看一兩篇小說,好像喝上一杯清甜的白開水,真教人怡然自得哦。



      話雖如此,由於小說的稗俗,至漢代還無法打入我國以詩學為主的文學史主流。所以班固有謂:「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然而,班固所說的「小說」,內涵較為廣泛,是六經國史以外的著述,皆可稱為小說。魏晉的志怪、唐宋的傳奇等,才開我國古代小說的先河。



      我國文學既以詩為主流,「賞奇析疑」是一種雅事,只屬於社會之小部分上流人士的玩兒,只可孤芳自賞。俗人的小市民和農家子弟是沒有份兒的。文學便遠離一般老百姓。朱自清先生有見及此,便起了「雅俗共賞」的念頭。「雅」是質的提升,「俗」是量的擴展,我國文學最理想的當然是「質」與「量」都得以改善。所以我們應該向著,老百姓的「質」得以提升,而知識分子的「量」得以擴展,這個方向邁進。要推行這個理想,文學評論是最有效的工具,因為它可提高平民百姓的鑑賞質素。



      小說不只老百姓容易接納,私底下知識分子也會拿來消遣,所以魏晉以後,小說也不斷發展。有心人想把小說的「質」於以提高,明清間便有「小說評點」的出現。對小說以「序」 、「讀法」 、「總評」、「眉批」、「夾批」等幫助讀者提高他們的鑑賞能力。但這些真的是針對小說的方法嗎?無怪乎解弢在他的《小說話》有云:「金、毛二子批小說,乃論文耳,非論小說也。」誠然,那麼多「文勢」、「筆法」、「字法」、「句法」、「章法」、「部法」,以之論小說可以,以之論其他文體又何嘗不可。儘管後來有些人發展出關於人物塑造的理論,但這並非中國傳統小說批評家主要關注的中心。而西方傳統對小說的注意力在於區分「情節」、「人物」、「性格」、「背景」等,中西各有側重,也各有盲點。但自1916年,西方語言學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瑞士語言學家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本著結構主義精神,寫出他的名著《普通語言學教程》,他的學說影響至巨,也令語言學發展神速。而一門新的研究小說的方法也出現,名為「敘事學」。它濫觴於俄國什克洛夫斯基的形式主義,通過法國結構主義文論家羅蘭.巴特、葛雷馬斯、布雷蒙、托多羅夫、熱內特等的鼎力發展,在當今勃興於英美的語義、修辭學派文論中得到進一步弘揚。



      本書就是試圖利用「敘事學」的方法,處理我國的小說。我曾說過中西的方法,各有長短,所以在本書第十二章 〈文學技巧述略〉,保留了一部分中國傳統的評點方法。如此一來,我們不只希望做到,雅俗共賞,更希望能夠中西共賞,與朱自清先生並肩,踏上大眾化的道路,希望文學可以「由量變到質變」。




    其 他 著 作
    1. 敘事式讀經淺談
    2. 有效學生評估70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