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臺灣語言振興政策已執行二十多年,但原住民族語言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有些族語更面臨滅絕的危機。對許多族人而言,族語並非日常生活用語;族語傳承亦出現斷層。為扭轉語言衰退現象,有效進行族語復振,我們必須先掌握語言使用的現況。因此,本文以太魯閣語為研究對象,從心理語言學的觀點調查研究太魯閣語相對於台灣華語的語言強度、太魯閣語能力的世代差異,並提出太魯閣部落語言保存規劃方案。具體而言,本研究目標為:(一)應用「夏威夷語言強度評估標準」(Hawai’i Assessment of Language Access, HALA)評估太魯閣語的相對強度。(二)評估不同年齡層的語言能力。(三)提供量化數據給部落和政府計畫參考。(四)建立基準資料(baseline data),以做為語言保存的基礎。(五)提出一個微觀層面語言規劃以促進語言維持(language maintenance)。
?
本研究採取兩種方法:HALA 實驗以及引導語句實驗(elicitation tasks)。首先,HALA 實驗(含身體部位命名、自然景觀命名以及語詞建構實驗)測試68 位來自加灣(Qowgan)部落的受試者,並將其分為10-15 歲、16-25 歲、26-40 歲以及41-65 歲四個群組。實驗結果顯示:所有受試者對太魯閣語(非主流語言) 的反應時間比臺灣華語(主流語言)長,準確度也較低,此意謂太魯閣語世代間的衰退。再者,引導語句實驗(語音複誦、圖片命名、表演任務以及看圖說故事等四項實驗)乃為了評估不同年齡層受試者對語音和構詞如複數、斜格標記和詞綴等的知識。與26-65 歲的年長受試者相比,本研究發現10-25 歲的年輕受試者的音韻與構詞句法呈現整體變化或能力不足的現象。另外,與被廣泛認為太魯閣語非常流利的86 歲受試者相比,10 到65 歲的所有受試者的構詞句法也呈現能力不足的現象。基於微觀層面語言規劃的概念。